好不容易,我們終於來到大昭寺正門,●315經常在塔樓下面等身長叩的香客已經將地面磨得亮锃锃,終也感動著頂上兩只溫存的銅山羊,它們將法輪緊緊地護著,威嚴而自然。●316大昭寺稍後於布達拉宮建築而在,是西藏最早的木構建築;其中壁畫藝術精湛,不僅以內容和面積為人稱道,更完整體現了吐番和五世達賴兩個重要時期西藏壁畫的主要特色。寺內供奉著文成公主進西藏時帶來的大佛像。大昭寺是紀念松贊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而興建於公元七世紀中葉。經多次改擴建,形成今天占地25100平方米的宏大建築群。
返回住地的過程中,我們拜訪了位於北京中路和林廓西路交叉路口中裡那對高原之寶:犛牛的銅雕塑,它們氣宇軒揚地座落在街心花園中,可以認為,藏族是崇拜犛牛的民族。●317
在羅布林卡路,我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似乎熟悉的名字:那是一家叫做老莊文化的工作室。突然我記起來,那是我向部份游客推薦過的一本叫做《西藏旅游探險手冊》的書,其中編著者就是老莊工作室。因為系統而有獨特見地的旅游指南並不多,而針對旅游熱點的西藏來說,這種狀況真是有點對不起旅游愛好者。不管對於這本書怎麼評論,畢竟它為大多數西藏旅游愛好者提供了一些可用的信息。其實現在可讀的也多起來,比如一套叫"藏羚羊"的叢書,對於西藏旅游的方方面面說得十分細致,小到一個小鎮有哪些可供住宿的地方,一般價格是多少,以及提供一些什麼服務。
工作室的小伙子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讓我們參觀了小店裡陳列的關於西藏的名類書籍。當然令我們有些失望,因為他說,開這家店的主要業務是做一些設計上的事;同時,面對我們說100元一本的旅游指南是否太貴了的疑問,他笑得很神秘。●318
從很多書,比如比較細致的地理課本中都可以看到;以及有過去拉薩經歷的人,都會說起拉薩的雨:那是一種寶貴的機會。因為拉薩的雨一般都只在夜裡出現,而黎明到來的時候,一切只是在濕潤中罷了。
可是我們從這一天開始,一下沐浴在了拉薩的雨中:白天的雨。聽人說,西藏的整個地理結構都在劇烈地變化:藏北的高原更高了、更寒冷了、草原也在一步步地衰化,一片一片全是不會搖曳的硬草,牛羊都會害怕吃;而藏南的峽谷,一直不停地沙化。這也不難理解,我們以後將在走過的、令人膽寒的日喀則環線峽谷行。這天氣也隨全球的溫室效應,變得不隨了人們的經驗。
昨夜的中雨一直到今天上午11:00漸漸停下來,我們卻不知道它既然沒有在起床前停下來,那要等到什麼時候了。從旅館的二樓窗口望出去,雨中的拉薩城街道空曠得讓人想喊叫。●320
http://www.cnctrip.com/tour/specialtopic/qomolangma/wq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