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麗江,看玉龍雪山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旅游項目。
玉龍雪山是麗江人心目中的神山,終年積雪。雨季雲多霧多,雪山難以露臉。能否見到雪山真面目是我此行的一個未知數。
第一站:玉水寨
因為接近雪山,所以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中的水分也增加了。下車深吸一口氣,感覺許多小水珠鑽進了鼻子。屋子也十分潮濕,納西人生火排濕。
融化的雪水一級一級落下來,清澈見底,水草和游動的小魚看得一清二楚。納西族信仰東巴教,一種多神教。樹有樹神,水有水神,各種動物也各有自己的神。可能正是由於世代堅持這種信仰,才使這裡的自然環境得到十分完好的保護。
第二站:甘海子牧場
融化的雪水澆灌了一片又一片牧場,甘海子牧場也一樣。哇!美極了。綠草無垠,野花遍地,套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描寫,稍加改動便是“忽有牧場一片,夾道數十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似世外桃源也。”馬兒在奔馳,犛牛在吃草。我騎上小馬,任其小步跳躍。空氣 中夾雜著泥土和花草的芳香,向我迎面撲來。仰望雪山,灰蒙蒙一片,什麼也看不見。
第三站:白水河
山路一轉,一條百米見寬的大河橫在面前。蹲下來洗個手,真涼。我直接感受到雪山的脾氣了。騎著扭動的犛牛,我來到河中央,又一次翹首仰望雪山的方向。
第四站:犛牛坪
我們開始登雪山了。坐上纜車,十幾分鐘上升1500米,到達海拔3800米的犛牛坪。隨著高度變化,植物帶也隨之變化,落葉松漸漸被華南杉所取代。聽人說有些人到這個高度會出現高山反應,我忐忑不安地進行自我觀察,我欣喜地發現自己毫無高山反應。犛牛坪住著藏族。在這裡品一杯酥油茶,嘗一口青稞酒,吃幾串犛牛肉,愜意極了。藏族姑娘引吭高歌,迎送我們。就在這時,雪山身子出來了,雪嵌在山縫中,分外耀眼。雖然雪山頂峰仍深藏不露,但我們已心滿意足了。
返回牧場
車子回到甘海子牧場。爸爸忽然一聲大叫:“雪山頂峰出來了!”回頭一看,果然,太陽出來了。藍天出來了,雪山頂峰也出來了。墨綠色的山體上 端是一座雪白的頂峰,在藍天的映襯下,多麼美麗,多麼純潔,多麼莊嚴。我的心靈深深地受到震撼。“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我感到了自己的淺薄,因為我此前認為壯觀的圖畫,竟無一能與此相比。
玉龍雪山,是麗江人心中的神。玉龍雪山也給了我們感悟美好,學習創新的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