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逃離上海去青海、西安轉了轉,前半程在青海是一個人瞎逛,後邊幾天在西安和朋友會合。報點流水。因為起先想等朋友五一旅行的確定回復,約上朋友一起出去,所以當最後所有的回復都是否定的時候,上海到蘭州或者西寧的機票都已經賣得精精光了;而當時的計劃是先到甘南,再去青海的西寧附近轉轉,所以就買了4/30下午東航到西安的機票,再拜托西安的網友幫我買了張西安4/30晚上出發去蘭州的夕發朝至臥鋪車票,這樣也來得及5/1早上出發去甘南。結果臨出發前又有了變故,一個朋友決定五一的後邊幾天去西安,要跟我在西安碰頭,西安本來也就是心向往之的地方,便決定把後邊幾天的行程改往西安,而青海和甘南只能選一了。
4月27號禮拜二早晨在地鐵站裡買了本《時尚旅游》雜志,一篇關於郎木寺的游記說最近甘南的路變得更加難走了,再想想時間本來就已經很緊,如果一路趕就沒意思了,於是最終下定決心去青海。只是拜托西安網友笑媚買的車票已經買到了,也不好意思再麻煩她退票、改買西安到西寧的車票,便又拜托蘭州的網友小妍幫忙買了張5/1早上蘭州去西寧的T653次列車車票;順便也訂了5/4早上蘭州到西安的航班(因為想安排一個晚上到蘭州看看黃河,也為了有時間和網友聚聚,所以決定從西寧去西安的時候在蘭州呆一個晚上)和5/7上午西安回上海的機票。終於把一切都確定了,於是就在CTRIP上訂了房,整理了行李,開開心心地等著出發那一刻的早日到來。
4月30日上午的外環線,堵得嚴嚴實實的,雖然指示牌上寫著離虹橋機場只有2公裡了,但是蝸牛一樣車速還是讓人擔心,好在終於出租車還是挪到了機場。安檢通道出奇地人少(按照黃金周的標准),遠不是去年國慶假期前好像全上海的人都要逃離城市的感覺;而我錯誤地以去年國慶黃金周的標准預留的時間就顯得太多了,沒辦法,只好在候機樓裡傻等了。
等呀等呀,連12:15起飛的飛機都開始登機了,東航這個12:10飛往西安的航班全還是一點消息沒有,肚子卻已經開始咕咕叫了。好不容易12:30開始登機,等著起飛、送餐,一點多鐘的時候,快餓扁了的肚子才算塞了點吃的。比較不幸的是坐在靠窗的位置,坐在我內側的兩位大叔似乎對窗外的雲彩特別感興趣,一直張望著,可憐我雖然想睡覺,卻不好意思放下遮陽板擋了人家的視線,就這樣想睡又睡不著地熬到了西安鹹陽機場。
出來的時候感覺就好多了,因為等托運行李的時候就接到了網友笑媚MM的電話,有人關心接待的感覺真好!在出口和笑媚接了頭,拿到了晚上的K119次列車的車票,就舒舒服服地坐進笑媚哥哥開來的汽車往西安市區進發。路上,車前突然一片黃黃的風沙,別的什麼都看不見。我傻傻地問道:“這就是沙塵暴吧?”笑媚和她哥哥樂了:哪是沙塵暴,只是起了點風嘛。果然過了一會兒風沙就沒有了,接著就看到了窄窄的渭河,看到了西安市區。雖然是明代的建築,並非漢唐之物,但是見到西安古城牆的時候,還是讓人肅然起敬,一種特別高大的感覺。
從北邊的安遠門進入西安市中心,不久就到了鐘樓,可以出發去找好吃的咯。樊記肉夾饃的腊汁肉味道真是不錯,雖然饃硬硬的不是很習慣。回民街上還有許多昔日的老房子,很有老城的味道,只是我不吃牛羊肉,別人吃得興高采烈的東西對我就沒有吸引力啦,倒是對回民街上的“榜眼府邸“感興趣,北方大院的味道,那些青灰色的磚瓦,很不同於江南古民居的粉牆黛瓦。轉完整條回民街,只買了一包酸梅粉,不過也聽笑媚介紹了幾家有名的店:平娃烤肉、紅紅酸菜炒米和賈三灌湯包子。
逛完了回民街,笑媚把我送到了火車站。時間才是傍晚,火車要晚上十點多才發車,於是就找到了火車站附近的一個網吧上網。
晚上K119次准時開出了西安站,列車的軟臥車廂不算很新,不過也挺干淨的,睡著挺舒服。再醒來時已經是早上6點多了,正好可以看看西北高原的風光。發覺鐵路兩邊幾乎都是童山,偶爾有些田地長了莊稼,但也不怎麼茂盛,而兩邊的農民房屋很多還都是土坯房,看著實在不是滋味。
火車在7:13准時進了蘭州火車站,出站,來到跟小妍約好的銅奔馬下邊,發覺這裡已經N個人在等人了,還有旅行社的導游在等游客。乘著小妍還沒有到的時候,看了看火車站周圍的蘭州市容。過了一會兒,小妍趕到了(後來查了蘭州地圖,才發現從她學校所在的安寧,到蘭州站所在的城關,距離實在是挺遠的,讓她這麼早趕過來,真是很不好意思)。早飯就只有在火車頭旁的快餐店解決了,小妍很堅決地不肯讓我出錢,自己跑去買了2碗牛肉面、還有醬菜和茶葉蛋(在北方很多地方,我都發現茶葉蛋其實跟白煮蛋沒有什麼區別,因為雖然蛋是放在湯裡煮的,但是蛋殼沒有敲過,其實味道根本煮不進去,蛋還是淡的,好像不管北京、蘭州、還是西安往往都是如此)這時候我還來不及告訴她我是不吃牛肉的。等了好一會兒,牛肉面終於端到了面前,感謝這個店裡只是在面上擺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一點點牛肉,把牛肉挑掉之後,平生第一次吃了牛肉面,應該說面還是挺筋鬥的,湯裡邊的牛肉味道也不算太濃,還可以忍受。
快到了發車時間,跟小妍道了別。上了T653次列車,據說是蘭青鐵路線上最快的列車,看上去不錯,挺干淨的軟席車廂,子彈頭機車更讓人感覺應該跑得挺快的。然而不幸的是,車剛出站開了一會兒,就在西固站停了20多分鐘。同時因為硬座區太擁擠了,不少乘客都想換到軟座區來,其實這裡已經沒有座位了,可是列車員還是賣著50一張的票給他們,讓他們進來坐的卻是樓梯(因為是雙層列車),真是生財有“道”啊。車廂裡大部分好像都是像偶一樣去西寧旅行的,不過沒碰到什麼像我一樣一個人溜出來的,所以也沒搭到伴。跟邊上的乘客有一句沒一句閑聊著,從蘭州一路到西寧,無論在甘肅還是青海境內,兩邊的山都是光突突的,讓人為這裡的環境憂慮。剛出蘭州的時候,黃河一直伴隨在鐵路邊上,這也是我第一次有機會仔仔細細地打量這條大河。另一個有意思的記憶是,我們到青海境內,將要停到海石灣車站時,鐵道邊的小朋友很好玩的朝火車敬禮。海石灣是青海和甘肅交界處的一個小鎮,雖然是從火車裡望出去,也感覺到了那種出乎意料地繁榮,比青海省海東地區的其他城鎮,包括比海東的中心城鎮——平安都更好些。
最終,火車不出意料地晚點了半個小時,在中午時分進了西寧站,算下來,這班T字頭特快列車的速度比昨天晚上坐的西安到蘭州的K字列車還要慢些。當西寧的冷風朝著只穿著外套+T恤的我吹過來時,有了一點點寒意。在經過了一個航班+兩班火車的24小時之後,終於到了假期的第一個目的地,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