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7月游(0703-0711)

作者: seasebrina

導讀我和朋友剛從麗江回來有一個多星期了,在那裡呆了9天。覺得有必要把自己的體會與各位游友分享,因為在去之前也是從這裡得到了許多旅行上的幫助。我們通過CTRIP訂了往返機票和第一天在麗江的客棧外,其余幾天都是自己在當地訂的,多是通過網站上的介紹。麗江的一家的“小峰青年客棧”不錯(0888 -5108176),比較干淨,是當地的四合院特色,主要好處比較寬敞,可以涼 ...

我和朋友剛從麗江回來有一個多星期了,在那裡呆了9天。覺得有必要把自己的體會與各位游友分享,因為在去之前也是從這裡得到了許多旅行上的幫助。我們通過CTRIP訂了往返機票和第一天在麗江的客棧外,其余幾天都是自己在當地訂的,多是通過網站上的介紹。麗江的一家的“小峰青年客棧”不錯(0888 -5108176),比較干淨,是當地的四合院特色,主要好處比較寬敞,可以涼曬衣物,而且離古城出口比較近,所以一旦行李比較重的話,可以很方便的在旁邊找到的士。現在價格在60-80元不等。我們去的頭三天天氣非常好,晴朗,中午的時候太陽照的感覺溫度一點不亞於現在上海的氣溫,大概有35度左右。後面的幾天包括去瀘沽湖和中甸的幾天都在下雨,偶爾有太陽出來,天氣就涼快多了。我在那裡買了個披肩,一直披著。看來如果想避暑的話,麗江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我們第一天在麗江休息了一下,在古城了轉了轉,晚上去看了宣科的納西古樂,宣科今年大概有75歲了。我的朋友不是太喜歡他的說話,認為太羅嗦。我倒不以為然,有了這麼多的介紹也不妨,反正時間有,如果沒有介紹,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從中欣賞他們所說的內涵。買票的時候現在有一個小冊子,演出介紹,挺精致的。

第二天,我們找到另外兩個人80元包了一個出租車去了玉龍雪山,選擇的是雲杉坪和犛牛坪。根據網站上的推薦去騎了馬上的雲杉坪(70元)。我和朋友碰巧騎了兩匹好馬,是兄弟倆。一路上穿過當地人所說的森林,仔細看過,覺得那裡的樹長的挺怪的,一點也不郁郁蔥蔥,都7月份了,還是那麼稀稀落落的,不甚美觀。所以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馬上和從上面下來的人身上。有的人還穿著雨衣,只是那天一點雨也沒有下。我們上山之前也去租了羽絨服,可是一點也沒用上。那一天我一直穿著短袖衣和牛仔褲,倒是一起租車的那倆個小家伙居然把秋褲還套在裡面,好家伙,居然不熱。不知道雲杉坪是何許模樣,所以聽到馬夫說到了時,抬頭茫然地看到前面似乎是一片草地,周遍修了木制的棧道,供游客行走。近看那草地還不如上海公園裡任何一塊草地看上去肥沃。實在不知那片地開發出來是為了看什麼。後來才知道,可以從這往上看雪山。天哪,那還不如到更高的地方看呢。非常失落地離開了雲杉坪,去犛牛坪,已是下午2,3點左右。門票又是60元,坐索道上去。懷著對雲杉坪的失望,我決定不去了。我們一行4人中只有我朋友想要去,所以她一個人上去了。我們另外3人在下面找到一些草地玩去了。後來朋友玩下來說,犛牛坪好玩的地方多多了,只是去的太遲,來不及了。而且景觀比雲杉坪不能比,她還很有幸的看到了13峰。因為那裡海拔還要高,我朋友後來又租了一匹馬行走。開車的司機本來一開始就推薦我們去犛牛坪,說不少人會在那裡呆一天呢。早知如此,就不去雲杉坪了。

第三天,覺得在玉龍雪山還是玩的有些累,決定在麗江休息一天。清晨,在“小巴黎”酒吧臨河的位置上吃了早餐,那段時光還是蠻懷念的,因為喧囂還沒有開始,大批的游客還沒有進入。尤其是坐在柳樹下,那清脆欲滴的綠葉,也是秀色可餐。後來去了一家“藍月谷”的客棧裡聊天,聊著聊著就決定到網站上推薦的束訶古鎮去一下。那家客棧的主人,一位李姓小伙子,給了我們一張以前游友留下的到束河的地圖,告訴我們如何坐公交車去。結果,我們每人花了2元5角就到了那裡,挺快的。本來想租自行車的,不過看來我們這樣也比較便捷。雖然都是古鎮,但束河還是更純樸些,靜逸些。綿延的小道不時閃現出一個個獨特的院落供人休憩,可以說是客棧,或酒吧,或茶室。加之龍潭水的清澈冰涼,和背倚山坡的郁蔥大樹,倒是我們一直在尋覓地可以安靜休憩的地方。網上說束河會有比較正宗的土雞可以吃,所以我們一直在找一家可以解決午餐且獨特的地方。在一家小院門口,覺得格調不錯,正在看它的匾額“鄉村天空“,裡面一位正在太陽下小眯的戴帽像美國西部牛仔的男子很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去。結果我們在那裡一呆就是大半天,吃土雞,喝茶,睡午覺,還有看以前來過的人寫的留言和他們的速寫。差點沒打算晚上就住在這裡了。誰能想到這裡竟是這個成都美院出道的男子前不久剛買下且全部裝修好之後送給他妻子的禮物呢,租期11年。我喜歡這個地方的原因有一點是它的衛生間,帶木制結構的洗澡間,干淨,現代。那天也就是在束河那條路上晃來晃去,就返回麗江了。晚上繼續在麗江溜達之時,無意中看到一個英文叫”WELL“,中文為”井卓“的酒吧,許是因為挨著那口著名的井的緣故吧。在那裡吃了晚餐,後來居然來了不少外國人,再後來外面下起了大雨。從這以後,麗江就一直在下雨了。

第四天,我們在”藍月谷“客棧的安排下,和其他游客包了一輛金杯車去了瀘沽湖(來回100元一個人)。顛了6個小時,翻山越嶺的。已經有很久沒有這種經歷了,往差裡說,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跑來遭這個罪。尤其回來時,正是下雨,越是往4000米的山上開,越是雲霰霧罩的,路都看不見了。好在更驚險的事情我也經歷過。坐在副駕駛位上,外面看的很真切,觸手可及雲霧,倒是別有一番意境。越是險處,越是美,衝出雲霧,眼前的山巒綿延綿延數百裡,雲帶飄飄渺渺環繞其中,映襯著湛藍的天, 是一個讓人欲歡呼和陶醉的地方。到了瀘沽湖,直接去了裡格島上的晴天客棧住下。雨也開始下大了。那天的客棧裡居然只住了我們倆人。主人LISA說8號以後就要人多了。不知是不是下雨的緣故,進入裡格以後望著湖水沒看出有什麼驚人的美,倒是注意到水邊漂浮的髒物,岸邊泥濘不平的路和那些不甚美觀的湖邊客棧。我嘆息了一聲,整體上的不和諧似乎是國內旅游區的通病,游人去多了,再古樸的地方也會有現代垃圾的痕跡。我們後來跑到華德客棧,聽說晚上有烤全羊,就報名參加了,一般要15左右才會烤。很可笑的是後來我們回來晴天客棧洗了澡後就只想睡覺,後來想不會顛了6個小時就只為了來睡覺的,而且烤全羊也報名(一般10點以後再開始吃),就爬起來去了。那裡晚上還有篝火晚會,交10元進去(現在干什麼都要交錢)。我大概就吃了3片羊肉,好像沒有羊味,不過那兒的氣氛還是挺熱鬧的,一起吃的同志們還是很活躍的,唱歌,做游戲。等我們回去都睡了好久還聽見留下的華德和從上海來的一個小伙在那兒唱。第二天早晨很晚起來,還在下雨,和LISA聊了半天,又去了朵朵酒吧,早餐和中餐一起吃了(酸奶很好吃)。在蒙蒙的雨中租了一條船,就我們倆個人,三個摩梭族人劃船。其中一個模樣普通的婦女給我們唱了好幾首山歌,很好聽,還聽了當地的一些情況介紹。當地的摩梭族人還是很淳樸的。他們指著遠處大概是小落水村的位置,說那裡的山上要建索道了,他們不願意,但也無能為力。這讓我想到了曾經報道的九寨溝,由於瘋狂建設對自然景觀的破化,國家不得不又花去1億元去拆除那些建築,可是曾經建好的索道還是留在了那裡,像一條疤痕觸目驚心。雨中的瀘沽湖讓我們感受到了傳說中的寧靜和秀美,只是我們很快就要離去。那些湖面漂浮著的美麗的小白花說是類似於海帶的一種,以為很輕,但摸及其下的莖部,感覺很沉且滑,難怪它們能夠固定在某個區域,而不是四散飄零。下午2點左右我們離開這裡返回麗江,臨走時看到曾在朵朵酒吧遇見的朵朵和其他兩位女孩結伴要去好幾十裡外的永寧去采購蔬菜食品。她們問我們為什麼不多呆些日子在這裡。我們無語。用我朋友的話說,能夠長久地呆在這裡生活是需要勇氣的。這次來聽那兒的人都在說政府要規劃這個景區了,大概在9月份,所有的客棧都要離湖邊有80米之距,不知會是怎樣。不過朵朵酒吧的租期好像7月底也就到期了。我們在以後的行程中曾經遇見倆個小女孩(很勇敢的,其中一個還要去西藏),她們說只花了一天時間去了趟瀘沽湖,詫異之極,細問之下,原來她們被帶到了落水村,感覺極其失望,就坐了傍晚的車連夜趕回了,凌晨1點到的麗江。佩服呀,一天12個小時在那樣的山路上奔波,有一半的時間還是黑咕隆咚的。為了安全,她們說回來時一直在給司機輪流唱歌。 這讓我想起當我們的車在返回路上時也經過落水村之後,面對眼前的景觀,我又嘆息了一聲。當晚回到麗江後,我們還是去了SAKULA酒吧,那兒的”胖吉妹“(女服務生)很可愛,坐的干烙薯餅很令人懷念。坐在2樓,臨窗,聽對面的胖吉妹唱歌,只是不知為何她們一直在重復。那天正是朋友的生日,我們舉杯相慶,也是為瀘沽湖一路回來壓驚。

第六天,休息了一天,並決定後面兩天該去哪裡,因為聽說虎跳峽因為傷人事故封路了,且中甸(香格裡拉)方向在修路也是很多地方不能去。如果這兩個地方去不了,看來也只有去黎明方向了。那天下午去了拉市海騎馬。在被帶往忠義農貿市場坐車的路上,穿街走巷中,驚異地發現,原來麗江不光是我們前幾天一直逛的什麼新義街、東大街和新華街,裡面還大著,熱鬧著呢。同車去拉市海的另外4個人似乎對騎馬不感興趣,又有些小雨,害的我們只騎了一個小時就回去了,本來可以騎一個下午呢。因為是包車,須同去同回(來回6元一人)。也罷,剩下的時間我們可以去買當地的水果了(荔枝和芒果挺好吃的),再逛逛我們還沒有看過的麗江那部分。經過一個掛著”甩手粑粑“的攤位,買的人挺多,引起了我們的好奇,不知何味。 於是我們在旁邊的一個臨水處的就餐處坐下,決定好好吃一頓這裡的菜,並訂了兩份那個”甩手粑粑“,結果什麼呀,就是我們在上海司空見慣的”印度飛餅“,也可以說是北方的雞蛋餅,只是皮薄一些。我們是在那天很晚的時候決定去中甸的,因為聽說那裡的路還是可以走的,且香格裡拉一直是我們心中的夢,途中可以經過上虎跳去看看虎跳峽。共兩天行程。那天晚上還買了不少東西。其中在一家名為”陶瓢吧“的店裡每人買了一串鈴,說的神乎其神的,什麼佛祖開過光了,還挺貴。不過覺得比較有特色,還是買了。現在掛在屋裡搖曳,那種鈴聲還是挺好聽的,搖搖擺擺的,不同於風鈴的聲音。

第七天,一行9人包車往中甸奔去。先經過一個地方說是”長江第一灣“,可以拍照。亂哄哄的,只看到一條再普通不過的水流在下面橫著,中間還有一幢白色的高建築物大剎著風景。比起我們後來看到的真正的”長江第一灣“照片,根本就無法比。後來到了虎跳峽,換了一部車進去。途中看到發生塌方導致車禍的地方,路面變窄,已無法通車,人走在那裡也還有點心驚。可以想見當初發生車禍的情景還是比較慘的。以後只有往山體內側開挖,才有可能恢復通車。繼續前往中甸。按照行程,我們當天是去松贊林寺和納帕海,第二天去屬都湖。司機一開始說屬都湖在修路,不能去。我們一再堅持,司機才同意去。網站上將中甸其實沒有什麼好玩的,如果屬都湖不能去,就更沒什麼好玩的了。修路果然是在修路,非常顛簸。其實從麗江到中甸的路況比起到瀘沽湖差多了,時間也要5~6個小時,雖然不用像那樣翻山越嶺,因為許多路段都是沿著金沙江的一條支流在峽谷中建的,但是路基很差,而且車況很差。租車時說是什麼豐田車,實際一看就是最普通的金杯面包車,比到瀘沽湖的金杯還差(100元一人來回)。後悔沒有租那個越野車。來回這麼顛過來,我朋友說都不行了,要散架了。所以以後大家去那裡無論如何要坐最前面,年紀大的也不要去了,如果路還沒有修好的話。我們一路在想香格裡拉會是什麼樣子,中甸就到了。逐漸地看到一片片的花海,粉紅的,淡藍的,有了些許的感覺。那花海一直延續著,周圍是正茂盛著的農田,層層疊疊地蔓延到天際和群山交會。其間點綴著當地頗具特色的農居和高高的用來晾曬青稞的支架。如果不是我們正在行駛著的這個4車道把這樣的一個平原一切為二,我想,也許會更美。從松贊林寺出來的那個時刻,眼前一片燦爛,一直在雲層裡的陽光慷慨地灑落下來,極目遠眺處,山披著雲的影子,農田映襯著山的倒影,是一幅絕佳的晶瑩剔透的水彩畫,綠地,藍天,白雲。我和朋友說,背對松贊林寺看到的風景絕對比在裡面感覺要好。納帕海是要去騎馬的,因為在拉市海已經騎過(當時就我們倆人再騎),又看到這裡亂哄哄的,便沒了興趣。倒是第二天去的屬都湖沒有讓我們失望,開了蠻久才到的,路很顛。那果然是一片寧靜的讓人神往的湖,游客不少,但保護的很好。以前看到的花海在這裡向湖面伸展而去,多了一種水的靈性。我們離開人群,沿著一條小路繞著湖向山上的林中走去,想尋覓到或許有的更美的風景。這裡的林可能是因為有了水的滋潤,枝葉繁茂,綠意盎然。但路不久就很泥濘了,倒是想若有了匹馬便可以前行。只有折回,迎面遇見兩位背著籮筐的當地的婦女往林裡走。聽不太懂她們的講話,但好像是說裡面可以走的很遠,去采東西。我看她們兩人,一個穿著膠鞋,一個只穿著布鞋。不知道那個穿布鞋的怎麼走那段泥濘的路。沒有時間了,我們只有想像她們要去的地方了。我們相信那裡一定會很美,因為去的人少。我們在中甸的那個晚上住進一家朋友推薦的“龍行客棧”,在香格裡拉縣城裡。(0887 8289250)同去的人都住那裡了,有很好的洗漱間和浴室(浴室有創意,高大且合理),有個可以烘腳的酒吧和一只哈巴狗。我沿著樓梯想爬到酒吧的2樓時,一抬頭,居然看見它正站在樓梯的盡頭盯著我,嚇的我這個非常怕狗的人渾身劇烈地一抖,差點沒滾下樓梯。硬著頭皮僵持中,嘿,它居然掉頭跑了。客棧的門廊裡帖裡許多的帖子,中英文都有,看來此處有一定的名氣。 客棧附近有一個“雪城咖啡”(好像是這個名字),主人推薦的。再那裡解決了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是當地人開的。竟然有不少老外,還看到原版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我們在等吃的時候,看到一個長的挺精神的像從西藏過來的男子在用英文聊天,我們就用中文問他,是不是西藏人,他竟聽不懂,後來用英文解釋他是西藏人,但不會說普通話。怪怪的。那裡的晚餐奇慢,不知是否因為人比較多。不過東西還是挺好吃的,我們吃了酥油茶,淨酸奶,餃子和一個什麼餅。

算是了卻了香格裡拉情結。在我回到上海以後,去買《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碰巧今年的第7期是關於川滇藏--大香格裡拉典藏版,說是給中國最美的地方劃個圈。看了這個圈,才知道我們去的不過是那個非常小的一部分。如果從地理位置上講,我們還要繼續從中甸西進和北上到梅裡雪山,到德欽,再繼續往前。估計再組織一次考察探險之類的可以考慮。

第九天,回上海之前又去了趟SAKULA,算是給了這次難得的旅行一個美麗的結束。

後記:一直沒有什麼高原反應,只是回來後發現臉上的皮膚曬紅了,盡管一直都搽防曬霜來著。這麼多天雖然中間有休息,但還是感覺一個字,累。可能是在外面睡不太好的緣故。我在瀘沽湖的晴天客棧睡的最好,不過我的朋友說她居然在那天晚上聽到了馬叫,狗叫,豬叫........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