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鳳凰
再到鳳凰,遇上雨天。這是我第一次到鳳凰的遺憾。這雨讓我越來越覺得鳳凰的靈性,還有跟我之間的緣份。
南長城、黃絲橋是沒有再去的,奇梁洞卻也沒有多大的變化。
石板街有了一些繁華的分支,這些分支原先就存在,只是安靜清淡得容易讓人忽略而已。現在大小大小的分支延續著“手工藝品一條街“的風格,開起了鋪面,有了招牌,有了外地來的租戶。這些鋪面的格局跟主街一樣,一樓是門面,二樓是住宅或是倉庫。沿街多了一些是吃飯的館子,沒有進去,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特色。
新注入進來的還有一些時尚主題店,有服飾、裝備店,有的風格讓人欣喜,但也有些也讓人皺眉。我知道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就像是自己,不斷想完善也不過如此。何況這一個發展中的游玩地!
沱江對岸的酒吧比上一次來的時候多了很多,像是“酒吧一條巷”的味道。還好大多都是清淡的。
楊家祠堂、沈老和熊老的故居也都有些許的改變,陳列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其實我覺得以前簡單的院子挺好的。文人智士者本來就應該是道高而貌遠,生活當然是素樸而高雅。我想如果再往家裡擺東西,沈老自己可能也不會太高興了。
這一次看到的沈老還是一如既往地微笑。夫人張兆和倒是越看越年輕、漂亮了。
出楊家祠堂的時候我在想:如果能在祠堂的戲台下聽一出老戲該多好。回去補補功課,說不准再來時便有戲可聽,只怕自己不懂風情啊!
沱江依舊。跳岩依舊。“白塔”依舊。吊腳樓依舊。翠翠和爺爺的心事依舊。
只是城門下多了賣宮燈的婦孺,多了些放宮燈許心願的人。許願燈有一層,雙層,還有復式的,花色和款式都極像城裡人過生日的蛋糕。托盤是彩色的折紙,正中央放著一枝細小的紅燭。微微的光亮映紅了許願人的臉,幸福而安詳。吊腳樓裡的人卻是極安靜的,影兒在窗戶下或是捧一杯清茶,讀一本小說,或是聽一段故事,更多的還是想著遠遠近近的心事哦。樓裡的光耐不住寂寞,一束又一束,從撐開的窗口溢出來,映在水裡,跟著水波翩翩起舞。我看不見風,卻聽得到它在傾訴,像是翠翠懷念她的二佬;我看不清水流,卻聽得出它的節拍,跟我的心跳一模一樣……
紅燭許願,我許有三願,一願國泰民安,二願親友安康幸福,三願爺爺和翠翠的心事早日實現。心願隨同燭光一點一行遠,不知道誰能聽見,也不知道何時能夠實現。這些閃爍的燈火遮掩了沱江的些許寂寞,也點燃了那些城裡來的寂寞的心,那心裡裝著各種神秘的古老而遙遠的思念,如同這一江水,一趟又一趟,流去了,卻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