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在Copenhagen(哥本哈根)做買賣
下午和朱師弟一起,做了一回“二道商販”。
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前兩天我上學時路過一家晚裝店,相中一件晚禮服,標價是500多克朗,約合人民幣700來塊,價格還算公道。但我手中的克朗只剩下200多一點,商店又不收歐元,我實在不想再跑去換錢,靈機一動,旅行箱裡還有不少從國內帶來的剪紙,何不把它們賣掉?!
說干就干,我自知臉皮薄,於是聯系朱師弟,說好在學校見面,一起吃完午飯,然後就出發了。
做買賣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這回師弟先上陣。他掏出“快譯通”,查好“剪紙”的英文單詞,再紅著臉抽完一支煙,一跺腳,硬著頭皮進了一家商店。
店員小姐笑臉相迎。我這師弟估計也是頭番上場,紅頭漲臉地說明來意,小姐笑容不改,彬彬有禮地說:“No, we don’t need them.(我們不需要)。”師弟長出一口氣,“Ok,Thank you!(好吧,謝謝)。”
一出門,我們禁不住笑翻。我們打算把剪紙賣出去後一塊兒吃頓中國飯(這兒的中餐狂貴),師弟這兩天瘋狂想念中餐,想到久違的盤中美味,我們的精神又來了,繼續開步走。
有了第一次的開口,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朱漸漸臉不變色心不跳,在又一次被拒之後,居然還能笑著跟我說:師姐,那個說“NO”的女孩子長得挺漂亮。
一家開小工藝品店的老兩口為我們揭開了剪紙賣不出去的原因:丹麥的稅務管理是很嚴格的,他們一般不允許私人買賣物品,說白了就是違法。OK,看來東西是賣不出去了,不過還是心服口服,看來人家的市場管理還是很有序的。
背著賣不出去的剪紙走在哥本哈根的老街上,有疲憊,有失望,卻也有開心。既然賣不出去了,就送給丹麥的朋友和同學當禮物吧,讓他們多了解些中國的剪紙文化也好。今天一路都是師弟衝在前面,確實辛苦,算了,等回國再請他吃中餐吧。
2月6日:全體學生和家長的盛大聚會
為了讓所有參加國際交流項目的學生彼此盡快了解和認識,DIS召開了一個盛大的Party,邀請了所有的學生和他們的丹麥家庭。幾輛雙層大巴裝得滿滿的,浩浩蕩蕩地從哥大禮堂門口的廣場上開了出去。哥本哈根的老街很窄,車也不多,我們這個車隊顯得很壯觀。
從學校開了十幾分鐘就到了郊外,哥本哈根真是個袖珍之地。
聽說學校訂了哥本哈根最大的Party廳,到那一看,不過是幢普通的建築。進了門,才顯得豁朗了一些。跟著人流穿過一個盛開各種綠色植物的寬闊走廊,向右經過一個小酒吧,再推開一扇小門,眼前的空間立刻大了,大廳裡已經排好長長的幾十排桌椅,桌椅的盡頭居然還有一個大舞台,左邊擺著一溜各種各樣的三明治。
哥大喜歡搞自助,經濟又方便,每個人憑入場券可以領一瓶飲料,軟飲或啤酒都行,如喝完還要,可以自己掏錢再買。我對喝什麼向來無所謂,目光早被舞台上的三角鋼琴吸引了去。琴很舊,好多琴鍵都掉了漆,露出了木頭的顏色,但是對於我來說,這些都可以忽略不計。出國前把歐洲想成了人人會演奏、處處是樂聲的音樂之鄉,到了這兒才知道,鋼琴對於很多丹麥人來說依然是奢侈品。我到丹麥之後就一直沒有機會碰過琴,今日一見,有“他鄉遇故知”之感。
隨便試了試音,好在還准,就是鍵盤松動的厲害,想必是年久失修的緣故。Jetty老師聞聲而來,問我願不願意在Party上演奏一曲,本著中國人謙虛謹慎的傳統美德,我回答說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試一試,Jetty粲然一笑:今天晚上,機會有的是。
同來的師妹曼青是北大的二胡特長生,頭一個就跳上了舞台,一曲下來,滿場掌聲。那些美國同學大都沒見過二胡,對這個很是好奇,拼命鼓掌。第二個是美國女孩Rachel的節目,她想帶著大家唱歌,可是——天哪,她的聲音實在讓我不敢恭維,但是她依然很自信很自信地唱下去,一句一句,越來越清晰。到了後來,我開始佩服她的勇氣了。
老師介紹我上場時把我的名字“Yu”讀成了“You”,有人輕笑。我選了一首最喜歡的《少女的祈禱》,因為我相信這首曲子大家都熟悉。結果不出所料,一曲奏畢,向大家鞠躬時,撲面而來的全是掌聲和口哨聲。Jetty是個感情外露的人,叫著“Wonderful(好極了)”衝上台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底下的口哨聲頓時此起彼伏,我的臉開始一陣陣發燒。
今天的節目都是大家臨時湊的,簡單卻開心。我充分領教了美國人表演的隨意:有個叫大衛(David)的男孩弄了幾根紙做的管子,嗚裡嗚魯地吹了幾聲,不管台下反應如何,他自己就先手舞足蹈地樂了,大家也就跟著一塊樂了起來。我心下不由得想,倘在中國,這樣的節目莫說拿上來表演,就是家人那一關也是過不了的。讀了十幾年書,也做過晚會主持,我深知那些節目都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從小學生聯歡會開始,丁點大的孩子就學會了把聯歡看成另一種形式的比賽,你的歌唱得好,我的琴彈得也不錯,爭著搶著比誰的風頭更健。有的家庭還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全上陣,在家練習預演十幾遍之後,才敢拿到學校去演給同學看。相形之下,這些美國人膽子大,放得開,沒有什麼“面子”思想,只要自己高興就行。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Have fun”,翻成中文就是“開心”、“好玩”,搞Party圖的就是一個樂字,自己樂了,大家也樂了,晚會就成功了——不必那麼緊張,那麼陽春白雪,那麼嚴絲合縫,只要大家輕松開心。其實,在欣賞自己、尊重自己的同時,也獲得了別人的欣賞和尊重。
因為表演了節目,我得到一袋丹麥糖果作獎品,我拆開請大家品嘗,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