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三日游(1)

作者: YMH1980

導讀前言: 十月份考了兩門自考,自我感覺還不錯應該都可以過,一下子松了許多,總想出去走走,因為今年還沒有好好出去玩過,工作了就這樣,有了錢就沒了時間,不過三年了,已經習慣了。11月5日和大學最好的一個同學在虹口足球場集散中心碰頭,看看那裡有無好的線路。 在紹興、五泄兩日和婺源三日的選擇中徘徊了許久,最終決定還是去婺源,299元只包來回的車費和當 ...

前言:

十月份考了兩門自考,自我感覺還不錯應該都可以過,一下子松了許多,總想出去走走,因為今年還沒有好好出去玩過,工作了就這樣,有了錢就沒了時間,不過三年了,已經習慣了。11月5日和大學最好的一個同學在虹口足球場集散中心碰頭,看看那裡有無好的線路。

在紹興、五泄兩日和婺源三日的選擇中徘徊了許久,最終決定還是去婺源,299元只包來回的車費和當地兩天的住宿,門票和餐費自理。

11月10日

白天向領導請了假,交了休假單。晚上吃好晚飯,到家隔壁的超市買了一聽八寶粥當明天的中飯,還買了一些小零時,一共花費20元。

晚上整理行李,帶上了換洗的衣服,壓縮餅干,小手電,數碼相機,四節2500mh的三洋電池,四節2100mh的三洋電池,256MB SD卡,還帶了涼鞋,因為這幾天一直在下小雨,我怕皮鞋濕了涼鞋還能過渡一下。睡覺前上“婺源人家”網站查了當地的天氣,去的幾天都是陰有小雨轉多雲。

由於第二天早上6:30我要到黃彼南路、金陵路口乘車,我把鬧鐘調到了4:45,把手機調到了4:50,雙保險。

11月11日

鬧鐘一響,自己便醒了,等手機響的時候已經在穿衣服了。梳洗已畢,吃了我母親早起為我下的餃子,5:30便出門了。特別感謝母親的辛勤勞動。

早上的108開得沒有我想像中的快,到了終點站已經6:15了,斜穿過黃彼南路便看到了車。

原來有三輛車都是去婺源的,是宇通客車,挺新的。我們的是一號車,車頭前還有塊牌子,上面寫著“婺源的秋”。

坐上車放好行李,打了電話給我同學,問他何時能到,他說他可能要趕不上了,我催促他快點。過了三十秒他打電話給我說我打他電話的時候他還沒起來,可能真趕不上了,我說先來了再說,實在趕不上去八萬人體育場也行。嘴上雖然這樣說,但是心裡還是禁不住嘀咕了一句“臭小子,那麼大了,辦事那麼不牢靠”。在開車前的最後一分鐘他跳了上來,不過車是6:32開的,我的一顆懸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由於他出門太匆忙,買好的早飯都沒有帶,到了八萬人,沒找到買早飯的地方,陪他到自助銀行裡拿了點錢。

車上有個導游,說到了衢州自己安排午飯,當中在杭州下沙服務區會休息一次。坐上車我那同學就開始解釋他怎麼會那麼“緊張”的:昨晚鬧鐘的發條壞了,只能用手機作為鬧鐘,但是昨晚睡得太晚,調的時間實際上是今天凌晨了,不是明天早上,手機早上沒有響,我們一致懷疑他那手機是要明天才能生效的那種。

一路上無話,很快就到了下沙,也路過了錢塘江,小憩片刻後便馬上上路。11:20左右我們便到達了衢州,有句話叫“四省通衢”,足以見得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很多人都下車吃飯去了,好像有15元和20元兩種,我們沒去,在小商店裡買了四個金華燒餅,一元一個,第一次吃感覺還不錯,很香,只是感覺裡面的餡油了點,是一個個肥的肉丁外加一點梅干菜。上車後我又吃了八寶粥,我同學說他不餓,吃了點魚片干其他啥都沒有再吃。

司機的技術很好,開得很快也很平穩,路過了常山、開化,穿過了幾個隧道,感覺就進了江西,下午司機還放了《大內密探》,看了好幾遍了,周星星真滑稽!

在車上,導游還把所有的門票錢都搜走了,每人176元,漂流暫時沒參加,票好貴,一點折扣都沒有,不過導游明說了他們就是賺的門票錢。

車到紫陽鎮的時候大概是14:20,路過我們晚上要住的文博大酒店的時候,導游介紹了一下,說是江西水利局辦的,各方面還不錯。

車沒有停,直接載著我們到了第一個景點:李坑。導游在車上就說了,李坑叫小橋流水人家,可是當我們跨入景區,看見的只是大片光禿禿的農田和一條清澈小溪,小溪上還有竹筏,不過那麼小的溪我相信沒一個會去漂的。到了一間賣木雕的大屋子門口,我才明白剛剛到達村口。

果然是小橋流水人家,小溪穿流而過,溪邊是條青石板路,兩邊都是灰白色牆面的老屋。有間屋子的牆壁都裂了一條寬寬的縫隙,也不知道修一修,不過這樣很有歷史感和現實感。不像上海周邊的古鎮,都整修一新,沿街都是叫賣聲,像個大賣場。過了申明亭,還是一間間的老屋,之後上了一個小土坡,能夠看到李坑的全貌,都是徽派的建築,到處是飛檐翹角。土坡上還有人坐著喝茶,十分的愜意,我想肯定是自由行的。下了土坡,走進一間老屋的院子,牆邊種了一顆紫薇,有八百年的歷史咯!導游說它怕癢,人撓它樹干的時候它的枝頭會輕微地顫動,還親自示範給我們看,的確如此!院子的角落中還有一顆靈芝,我沒去看,我同學去看了。老屋中掛著一塊匾額“尚武堂”,其下一個大大的“武”字,我沒聽導游講解,大概這間屋子的主人原來是名武狀元吧!

出了李坑,來到了我們第二個旅游點,汪口的俞氏宗祠。將其的簡介摘錄如下:江灣鎮的汪口村的俞氏宗祠,位於縣城東北30公裡處。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公尺。建築為清代中軸歇山式。氣勢雄偉,布局嚴謹,工藝精巧,風格獨特,被古建築專家譽為“藝術寶庫”。宗祠的鬥拱、脊吻、檐櫞、梁坊、雀替、柱礎、無不考究研制。凡木制構件均巧琢雕制,有大中小的各種形體和各種圖案一百多組。刀法有淺雕、深雕、透雕、園雕,細膩仟巧,精美繁復。整個祠堂由山門、享堂、後寢組成,地面青石板鋪就,兩側花園尚存二棵百年古桂。

整個宗祠留給我印像最深的是檐上的石雕的龍須,導游說那些全是用石頭磨出來的。一個龍頭兩根須,起碼也有十幾個龍頭了,得花多少人工啊!木雕也的確很精美,只是導游前講我後忘記,具體的寓意我都沒記住。宗祠中的匾額有好多!

到了車上,有兩個游客質問導游其為何不帶我們去汪口村裡走一圈,另外兩個夫婦游客好像還去轉了一下,說那裡很好的,比李坑都要好。當時我也挺氣憤的,我們買的是全票,只看一個祠堂,太不合算了,車上還有人喊退錢,後來導游忙不停地解釋,我們的內容汪口就看祠堂,其他不包括,還連聲說對不起,稍微緩解了不滿的情緒。本來就是嗎,我們買了全票,就應該全部瀏覽,不然光一個祠堂是不值20元的門票錢的。因為事先我在網上都查過,婺源的門票都比較靈活,人多的話可以講價,買了全票還不帶我們去有點說不過去了,至少你自己不帶告訴一聲也行啊!

文博大酒店離縣城的中心有一段距離,導游說走路要15分鐘左右,晚上6:00在車上集中帶我們去縣城中心吃飯,回來也會接,這倒不錯,省了打的的錢。我們住在三樓,房間還不錯,就是衛生間小了點,沒有浴缸只能淋浴,還好我們的要求不高,總體上覺得挺干淨。

車子載著我們去了叫魚頭火鍋的店,我在網上從來就沒有聽過,所以沒有進,怕導游和司機給我們下套。我們去了天然居,因為剛才車子路過正好被我看見,我在網上看到過,不過說它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我沒有記住,我便和我同學說是好是壞馬上就知道了。我們點了荷包紅鯉魚、糊豆腐、炒青菜、一瓶啤酒和米飯。原來點的是炒野菜後來說野菜沒有了臨時換了青菜。菜都還挺好吃的,相對而言糊豆腐稍稍差了些,可能是我們不習慣這種燒法吧!紅鯉魚很好吃我們兩個人在喝酒時就把這條我估計有一斤的魚給消滅了。飯是裝在一個小木桶裡的,我們兩個人根本就吃不了,青菜也很香,和我在上海吃到的很不一樣,很嫩!7:30 車子沒有開,等到7:40左右車子開往酒店。坐在車上感覺整個縣城挺荒涼的,沒有多少人氣,就和我七月底去的仙居晚上的夜市也不好比。梳洗已畢後躺在床上看了中央六套的《無名火》,講美國一個小鎮救火隊員的故事,挺好看的。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