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樂嗚咽,鄉人出殯。街道狹窄,且進店鋪暫避。送葬人群緩慢行來,火繩隊領頭。多名老大爺、老大娘,頭發灰白,牙齒不全,著敝裳,人人身背一大捆由干篾黃絞編成的火繩,繩頭緩慢燃燒。
這裡是安溪縣湖頭鎮,是清朝吏部尚書李光地故裡。
我站在李光地故居的大門外,不敢貿然闖進。正好有人出來,他熱情地請我進去參觀。迎大門一堵木板屏風牆,可以開啟,但今天是個平常的日子,所以關閉,從側邊小門通行。先到小院,然後是外客廳,再後面又是小院,然後是裡客廳,再後面就是廚房了。房屋面積大,但是簡樸。住民告訴我,房子有二、三百年歷史,一般隔二十年維修一次,所以看著不顯破敗。
李光地共四兄弟,各建一所類似的住宅,相距不遠,分別叫大厝、二厝、三厝和四厝。李光地還有一座故居,稱為舊厝,裡面一個大大的長方形廳,兩排整齊的小屋。這地方也不奢華。
湖頭鎮上還有少量平民化的古民居。大街上的各種小吃味道不錯,用半圍著鍋灶的長條台子當飯桌,食客吃完一碗,若想另嘗別樣,手略指點,老板就近添加。到郵政所,在集戳本上蓋個郵戳,戳文曰“福建安溪2004.03.24湖頭4”。
回縣城,逛“中國茶都”。散戶交易廳鬧哄哄的,茶農背來自產茶葉,外地茶商看樣,衝泡聞飲。茶農的貨混梗,大群婦女有償分撿。大戶室,就一排能上網的電腦,如此賣茶,好像太抽像了一點。中戶室,固定鋪面,環境優雅,茶具講究,推銷員和氣,我悠閑細品。安溪茶屬於清香型的半發酵烏龍,包揉成豆大的小球,暗黃綠色。鏟幾粒入壺,注下正在滾的開水,葉片立展。啟蓋壺嗅之,茶香濃烈,久久難忘。茶水進嘴,滋味甚佳。“鐵觀音”、“魏蔭”等品種執牛耳。人參茶,則通體碧綠,外表光潔。味道甜絲絲的,反復辨鑒,夾藏甘草、絞股藍。竟也有人驚呼好茶,適合在知名旅游區加價二十倍出售。
縣城依傍大河,河裡有古塔,塔基泡在水裡。站圍堤上,觀賞塔壁石雕。( e-Mail: dpjs6@to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