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技術原因,這裡帖出的是純文字的游記,歡迎各位好朋友光臨我的博客http://www.blogcn.com/user83/wangbo830218/index.html,上面配有圖片的。
婺源計劃來婺源之前,就對那裡充滿了期待。盡管我是從去年11月份開始才聽說有婺源這麼個地方,並且知道了第一個字讀wu,四聲,但是從那之後,每次在聽到婺源的信息,都是無盡的贊美。當類似中國最美的鄉村,無敵美麗的油菜花,在婺源超有感覺這類字眼一個一個擠進耳朵的時候,我知道我再也抗拒不了它對我的誘惑了,盡管去婺源相對麻煩,但是還是義無反顧的出發了。
婺源不通火車,交通上不是很便利,這對於從小就恐怖汽車的我來說是一個難題。為了減少路上的痛苦以及節省開支,我不明智的選擇了從上海回武漢的途中在婺源停留。
說不明智是因為去婺源之前我已經在江南地區進行了超強度的一個星期的旅行了,身心都極為疲憊。這樣的狀態出去其實很難找到感覺,在婺源的幾天裡一直興致不高,盡管超美麗的沿途風光一次次衝擊我的視覺神經,但是我還是無法令自己充分興奮起來,想來有些遺憾。
婺源是一系列村落及山水組成的一大塊旅游區,景點相對分散,整個景區分為東線、西線和北線,各條線路相對獨立。由於去的時間錯過了觀賞油菜花的黃金時節,再加上出發之前看了兩位廣東mm寫的關於北線的游記以及在清華向當地人的了解,我們把重點放在了北線。
於是,我的婺源之行開始了。
衢州
傳說這是從上海來婺源最好最方便的途經。即上海一夜火車到衢州,然後衢州轉汽車到婺源,到婺源的時間為中午。
我向來支持驢友推薦的路線,於是在出發前就堅定地貫徹了這條路線,托上海的同學提前幫我買了上海到衢州的車票,也果然和網上說得一樣,提前一個星期還是沒有臥鋪。不過洪同學善解人意地幫我買了張軟座,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軟座。
不管怎樣,原本疲憊的身體再加上一夜的火車還是令我元氣大傷,到達衢州時,身體險些罷工。
衢(讀qu,二聲)州是浙江西部的一個小城市,跟江浙其它一些著名城市相比,顯得比較落後,盡管我在衢州待的時間總共不超過1個小時,但是憑我多年來的旅行經驗跟那一個小時看到的衢州,我推斷,對它的評價絕對不謬。
衢州的火車站非常有意思,外面很漂亮,感覺很新,但是裡面就絕對破爛不堪,從下火車開始就沒看見一處干淨的地方,殘舊的站台,遍地的垃圾,亂糟糟的設計布局,怎麼看怎麼難受,直到出了站來到站前廣場,才感覺有點樣子,不知道是不是衢州人把精力都花在這些表面上了,就跟好多城市一樣,外表不管多繁華,走進巷子裡都一樣的髒亂。
出了站之後坐了一個人力車,清早坐這個比較悠閑,還能仔細看看這個城市,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交通工具。因為行進路線只是火車站到汽車站之間,所以沒法對整個城市進行評價,不過在路上看見了一個廣告牌,上面寫林志炫跟李聖傑要去開歌友會了,從一個側面也能反應這個城市的發展吧。
運氣很好的在路上截住了開往婺源的早班車,省去了在車站等第二班車的大塊時間,不過也沒吃上衢州的早飯,再加上頭一天晚上為了看演唱會沒怎麼吃東西,衢州到婺源兩個多小時的路上我充分體會到了什麼叫飢困交加。
帶著疲憊的身子和空空的肚子,勇敢地向婺源進發!
婺源縣城
兩個多小時的旅程是非常自在的,因為沿途的風光是那麼的秀美,當時心裡就想,路上的風光都已經這麼美了,那目的地的風光得多好啊,最美的鄉村得美成什麼樣啊,後來才知道,其實從衢州到婺源縣經過的路線就是整個婺源景區的東線,而最美的婺源,其實也就是沿途看見的那些風景了。
婺源縣又叫紫陽鎮,其實更像一個中轉站,本身沒有什麼好玩的,傳說這裡有個很帥的博物館,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縣城博物館,可是對於剛參觀完有著中國四大博物館之一之稱的上海博物館的我來說,這裡實在是提不起太多的興趣。並且來婺源是看鄉村的,博物館,不看也罷。
下了車之後火速找了個飯館補充能量,然後直奔婺源的第一個目的地——清華!
要補充說明的是下了車就有好多“熱心”的師傅圍上來問要不要出去玩,其中有摩的也要那種面包車。這種陣勢見得多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對付他們的態度很簡單,把自己不明白的所有關於陌生目的地的問題都拿出來使勁問,然後從中選擇一個看起來舒服的人合作或者不和任何一個合作。因為每次出來都會對當地行情進行了解,所以也就不存在在價格上吃虧這樣的問題發生。
清華
很奇怪這裡為什麼起了這樣一個名字,跟心中的最高殿堂清華大學的那兩個字一摸一樣,再加上來婺源之前聯系的那家驢友驛站主人是吳老師,就更讓人產生混亂的情緒,仿佛住在清華吳老師家是到了北京一樣。
清華在我看來算不上是個古村,因為在清華沒有一點村子的感覺。這裡規模不大,更像一個小型的縣城。起碼在我住的周圍看不見什麼田園風光,有的都是飯館商店以及網吧。
選擇來清華,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之前出走的太匆忙,做了上海的計劃之後實在沒有時間對婺源仔細計劃了,因為吳老師的口碑很好,所以也就打算先來婺源再說,然後讓吳老師給指點一下行程。
吳老師是一個中學教師,在整個婺源都是很有名氣的。原因就是很早的時候他就開設了一個介紹婺源的網站,很多人都是通過吳老師了解婺源,然後擁有了一次快樂的旅行。有人說,吳老師辦這個網站是為了自己,這個我也承認,確實很多游客都是通過網絡了解了吳老師,然後到他那裡住,從這個角度講,吳老師的網站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吳老師對婺源的宣傳為整個婺源的旅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掉的。
我尊重吳老師,因為他懂得如何在信息時代宣傳自己的家鄉和自己這個品牌,當然,這也是他教會我的最實際的知識。因此,叫他一句老師,一點都不為過。
延村、思溪
思口鎮是我們去的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村子,是由延村和思溪兩部分組成,村子是我來婺源最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的,畢竟是衝最美的鄉村這個名頭而來,我要目睹最美的鄉村到底什麼樣子。
延村基本上沒見到什麼人,荒涼冷清,從外面看整個村子房屋主體很美,但是走進去就覺得沒什麼生氣,而且到處都有一些異樣的味道。村子裡人很少,而且多半是婦女、小孩跟老人,我們沒有發現導游,其實也確實沒什麼好解說的。
順著延村往裡走不遠就是思溪,這裡就顯得有生氣得多了,很多人在村口的橋上休息,而且村子裡有很多店鋪。我們請了一個大姐當導游,她帶我們在村子裡參觀,給我們講了村子的歷史以及一些我們看來新奇的東西。自從婺源開發旅游以來,給當地人的生活還是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起碼現在村子裡每人每年都能分到60塊錢了。另外旅游給當地人帶來的就業機會更是無法用具體數字來衡量的。
思口鎮是婺源比較典型的村鎮,在這裡能感受到婺源鄉村的很多特點。比如優美的田園風光,典型的徽派建築等等,下面帖出的大量在思口拍的照片,讓中國最美的鄉村在我的博客上復活。
樟村
應該說,樟村是婺源第一個讓我特別有感覺的地方。
第一眼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這裡。綠的山,綠的水,綠的岸,似乎連空氣都是綠的,我實在是喜歡這大氣磅礡而又干淨得一塵不染的綠。
師傅說,這裡曾經是閃閃紅星的拍攝地。我想,等以後再有機會看那部電影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注意一下這個綠色的天堂。可喜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這裡依舊保持著那樣原始的美麗,雖然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但還是那樣純淨。希望這種感覺能一直保持下去,讓每一個到這裡的人都能陶醉於這大自然的美麗。
長灘
長灘是一個很有魔力的地方,似乎每個到過這裡的人都會對這裡產生濃厚的感情。
這裡視野非常開闊,其實是看日落的好地方,我猜想,油菜花滿地的時候這裡一定超級美麗。即便沒有油菜花,在這裡發上一會呆,我想也是一種享受吧。當然,觀賞眼前美景的時候要注意身後的汽車。
大鄣山
我愛山,從我第一次爬山開始就瘋狂無比的熱愛,我喜歡在山顛的感覺,是一種發自心底的豪邁。
不願意說看過形形色色山的我其實很難再被或秀美或壯麗的山征服了,但是現實的確如此。近來的幾次登山經歷都難以再讓我找到以前的感覺了,包括名聲在外的泰山,更包括夢想中的黃山,當然,也包括婺源的大鄣山。
不能說大鄣山是不美的,它具備山的一切優秀特質,怪石、瀑布、清潭……也不能說我不喜歡這裡,因為憑心而論,這裡我到過開發的最人性化的山了,相信每個到過的朋友對大鄣山的各種有趣的標識牌都有很深的印像,但是在這裡我就是找不到那種感覺。原因不在山,在我,我猜想,是否對於山再也不會有那種心跳的感覺了。或許從現在開始對於山的游歷要停止了,我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讓我恢復那種對山的渴望,我實在害怕從此我的世界裡天下無山,那種感覺我受不了。
客觀講,大鄣山是非常不錯的一個山,那種純粹自然的風光值得一看。特別是如果在婺源你看夠了那些古村落,去大鄣山是個不錯的選擇。
洪村
有人說,假如想看村落的話來婺源只去一兩個村子就夠了,我覺得這話不假。雖然這次去的村子很少,不能很有說服力地證明這個結論,但是從我到的那些村子來看,確實風格都大同小異。當然,你肯定可以列舉出無數條各個村子的不同,但是在我看來,它們大體上都是一樣的。
洪村就是這些普通村子中的一個,套用一下描寫思溪時候的詞語,一樣的田園風光,一樣的徽派建築。
在洪村,很幸運地趕上了戲班表演。那台戲是村委書記花500快錢請全村村民看的。盡管現在家家都有了電視,閑暇時村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看戲作為一種傳統,還是保留了下來。
不知道村委書記每個月有多少工資收入,也不知道他請全村人看戲的頻率如何,不管怎麼說拿自己的錢來為全村人服務這種精神還是非常值得人敬佩的,在此也就像演出牌上寫的那樣說上一句:祝書記工作順利!
另外,在洪村有三棵巨大無比的千年古書也是很有氣勢的。
什堡
這裡是到達目的地虹關的必經之路,因為同行的大姐非常喜歡古村子,我們也就有機會在這裡停留了一下。
到的時候是黃昏時分,應該說是一天當中最美的,村子寧靜雅致,雖然我實在不想說它和其它村子其實是差不多的,但其實就是差不多。
虹關
虹關是個挺大的村子,我挺喜歡這裡,兩樣東西讓我很感興趣,一個就是凡是到過虹關就不能不提的那棵大樟樹,還有就是一個叫詹小文的小女孩。
那棵樟樹恐怕被人描寫過不計其數次,很大很帥氣。因為凡是年月久遠的樟樹都會內部變空,所以這棵樹就有了個很猖狂的樹洞。樹洞就是一個迷宮,穿梭其中的感覺爽得沒話說,雖然爬起來很艱難很辛苦,但是確實讓我找到了童年時代都沒怎麼體會過的感覺。
那個詹小文同學,也就是在樹上認識的。當時我很是驚奇,我一個身手還算敏捷的成年男子爬起來都很吃力,那個穿著拖鞋的小姑娘穿梭上下如走平地。
下了樹不久,我和她就混熟了,小姑娘的父母和姐姐都在杭州那邊,自己在這裡跟外婆一起住,目前在虹關小學讀四年級。不過混熟的代價就是會經常沒有緣由地遭到她一頓毒打。或者是後背會被暴捶,或者是她握緊拳頭超胳膊使勁一拳,瘦小的身體竟然這麼大的力量,確實是挺疼的。
我從很久之前就懷疑自己有某些戀童傾向,呵呵,每次看見小朋友小孩子都會有種莫名的喜歡,其實,對於那些可愛的寶貝,我想每個人也都會喜歡的吧,只不過我的感覺可能比較強烈一些。
第二天的時候我們去了詹小文同學所在的學校參觀。應該說,虹關小學是所還算不錯的小學,盡管無論如何都不能和城市中任何一所小學相比,但是那的設施和環境,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比起我之前去的老洞的那個學校來說,不知道好多少倍了。本來想和她們一起上一次課的,後來想了想,怕打擾他們正常學習,還是沒有。學生們都很淳樸,他們很樂意讓我們拍照,特別是幾個同學列隊唱《窗外》的情景,很是讓我感動。
遺憾的是沒能在洪村好好地發上一天的呆,下雨的洪村,真的讓我特別有感覺。
光頭文
婺源的作文寫到這的時候,一個重要的線索式的人物就要閃亮登場了。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不會陌生,因為無數篇游記裡都出現過他,這個人就是光頭文。
我從來都很尊重驢友們在旅行前給我的建議,因為最不會欺騙你的就是驢友,對於驢友在帖子裡提到的在旅行目的地會給你幫助的人,我一般也都會去拜訪。比如陽朔的唐阿姨,潿州島的林超書記,以及婺源的光頭文。
想最大限度地玩好,很多地方還是應該找個當地人陪同的。當地人最了解這裡的狀況,而且也最了解游客的心理,往往花不了多少錢,就能玩出意料之外的效果。
來婺源之前就和老光有聯系了,關於旅行的一些問題也征求了他的建議。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很直接的人,從始至終,都感覺和他的關系赤裸裸的,很簡單。他想要的他會直言不諱告訴你,只要之前談好了價格,就完全ok了。雖然他介紹的飯館和旅店都不太令我滿意(在飯店找錢時收了張假錢,在旅館吃飯感覺被宰),但是遇到不爽的地方他會和我們一起抱怨,比如他也覺得那天晚上在旅館我們吃貴了。感覺這個人更像是我們的同行者,和他在一起玩很舒服,我想在旅途中,這點是最重要的。
可以列舉出這個人無數的優點,但是說多了恐怕就成了廣告,我只是想說,作為驢中的一員,我向各位隆重推薦這個人,到底怎麼樣,有機會的話你們自己體會吧。
和他一起玩了一天半,感覺挺好,其實在如畫般的婺源,僅僅是坐在他的摩托車上看風景就是一種享受。
放出老光的電話13507930737,再放出一個群16380775,需要的朋友不妨聯系一下
吳楚分源
傳說這個吳楚分源是老光的保留項目,因為盡管在婺源地圖上能找到這裡,但是來吳楚分源確實有點困難,要看到那塊界碑,就要爬上好高的一座山。巧的是,因為我們去的那天在下雨,所以山體有個地方滑坡,這是我第一次遇見這種滑坡,覺得挺嚇人。
山頂就是吳楚的界碑了,碑前面刻著江西,後面刻著安徽。在山頂的時候雨下得很大了,我們就在一間屋子裡生火取暖,一邊烤衣服一邊看著外面的蒙蒙細雨,感覺很奇特,這裡要表揚一下老光,生火的本事真是沒得說。
雨停的時候,我們看見了最美的景色,半山煙雨半山雲。雖然雲霧很不成規模,遠不能和當年廬山的雲海相比,但感覺依舊美麗,很奇妙。特別是一陣風吹來,雲霧瞬間散去而又瞬間重新籠罩的感覺,很舒服。
後來去安徽省踩了兩腳,同一條路,安徽那邊修得就很漂亮,而江西修得就不好,很是感慨貧富差距懸殊。
從山頂下來的時候,沿途的景色更是深深打動了我,吳楚分源,確實是很美的。
最美的風景在沿途
在婺源我總有一個錯覺,就是感覺目的地的風光一定會比沿途的景色優美,一面欣賞沿途美麗的同時也總是貪心的希望能快點到目的地,領略那種比沿途更無敵的景色。但是結果就會有點失望,雖然目的地的景色不會差,但是也未見得能超越沿途的美好,感覺這是最舒服的一次出行了,不論在哪裡,看到的都是風景。
如果你也有機會去婺源玩,多流連一下沿途的風景吧,遇到割舍不下的美麗就停下看看,相信我,那種感覺就是幸福。
小時候老師教育我們說為了最後的目標就不能過分流連沿途的風景,路邊的花再美也不要停下來看,因為你的目標在前方。其實,擁有了沿途的一切即便到不了目的地又何妨呢?誰能保證目的地一定美過沿途?
婺源總結
這是婺源的最後一篇作文了,感覺還有好多話要說,就讓那些感覺留在心底,永遠回味吧。
婺源是我唯一一個沒有計劃開銷的旅行目的地,因為在我感覺中,這樣的地方是無論如何不可能花太多錢的,所以,也請你不要過分在意在婺源的開銷,帶著一份最愉快的心情就足夠足夠了。
婺源無愧於中國最美的鄉村這一稱號,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這裡都太美了。最喜歡的是婺源的綠,那種鮮活的顏色可以醉人,這是一種能滴出水來的綠啊,太綠了。
我想,當婺源滿山遍野油菜花的時候,我會帶著振奮的心情再次造訪這裡,無敵的風景再加上無敵的心情,一定是一次超無敵的美妙旅程。婺源,再見!

(我最喜歡的一個畫面)

(同樣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