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已半月有余了,一直在努力整理這段記憶.不知道是缺氧加醉氧的雙重影響,還是這座繁華的大都市的氛圍,亦或是工作的重壓,總覺得有些斷斷續續.終於還是在LP的啟發和鼓勵下,提筆開始記錄這段短暫但足可以使我銘記的心靈之旅.不為其它,只因她是每個人心中的一片淨土,向往的的聖地.
D1 4/29 西寧(2200M)--塔爾寺--青海湖(3185M)--茶卡(3200M)
做為這次旅程的起點,初夏的西寧這座"夏都"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而作為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塔爾寺在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這裡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及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因先建一座大銀塔,後來擴建為寺,故得名塔爾寺.這次有幸看到了塔爾寺"三絕"中最著名的酥油花,真是集藝術水平和風格之大成之作,堪稱藝術珍品.
伴隨著走出雅魯藏布江的歌聲,沿著文成公主當年入藏的足跡,我們翻過了日月山,眼前一片開闊,忙忙的青海湖豁然眼前.五月初的青海湖雖沒有遍地油菜花海的映襯,但那湛藍的湖水在雪山的襯托下仍然令人心醉,偶爾幾雙水鳥在湖面掠過立刻被定格在我們的鏡頭中.
茶卡和鹽湖之前只是聽說而已.呵呵,這可能和我國不缺鹽有點關系吧.可當我們乘鹽廠的小火車深入這座目前國內最大的鹽湖中心,置身於這片潔白的世界,它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難以形容的美.忍不住抓了把鹽帶回了家.不算販賣私鹽的吧 !
D2 4/30 茶卡--格爾木(2780M)
從茶卡到格爾木,一路又是另一番景像,筆直的公路,兩旁是蒼涼的戈壁,幾乎看不到綠色植物,部分地段已經出現了沙化的跡像.很難想像這裡還有格爾木這樣一座沙漠綠舟存在.同時這裡也因為是即將正式通車的青藏鐵路的起點而名聲大噪.在格爾木可以補充到所有的進藏物資.
D3 5/1 格爾木--昆侖山口(4767M)--可可西裡--長江源沱沱河(4500M)--唐古拉山口(5231M)--那曲(4700M)
一早從格爾木出發,今天我們的目的是那曲,這也是我們這次聖地之行最艱苦,最漫長的一天.還要經過海拔最高點唐古拉山口.可能是太興奮的緣故,非高反,應該在後面,有點睡眼惺松.在昆侖山口的神泉洗了把臉,據說美容有奇效,但回來看照片LP說,怎麼地還是像藏民.在玉珠峰段我們停車眺望,那白茫茫的雪峰像是在召喚我們,不禁使我們想起了北大的"山鷹"們.這時同伴們一陣騷動,原來是一溜車隊駛過,壓陣的是一台HUMMER H2.引來無數羨慕的目光.但隨後而來的一隊騎自行車到拉薩的更令我們佩服,聯想到目前在全國火熱進行中的好男兒海選,我想他們絕對是有資格的.加油,拉薩再見,我們把掌聲送給了他們.
車過了昆侖山口,就進入了可可西裡保護區.因為一部同名電影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片土地,關注藏羚羊的命運.在索南達傑保護站,我們在震驚盜獵者的殘忍的同時,也感受到眾多志願者的拳拳愛心,在面對小藏羚那單純而又好奇的目光.人類還有什麼理由去傷害它們哪?心裡有些沉重,也可能是高原反應,接下去的一路比較沉悶,在長江源沱沱河天氣也很陰沉,也沒有機會看到格拉丹東雪峰了,有點暈乎的上了車,繼續沿山路向上,這段車顛的也特別厲害,當我們站在唐古拉山口時,一種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痛並快樂著也許是最符合當時的感受了.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的天堂",伴隨著歌聲,海拔在逐漸降低,天色也隨之漸暗,在經歷了近15個小時的顛簸後,我們近乎狼狽的到達了那曲.那曲的一夜是不眠的,好在高反隨著疲憊逐漸退去,回到拉薩的憧憬引領我們繼續上路.
D4 5/2 那曲--納木錯(4718M)--念青唐古拉山--羊八井(4230M)--拉薩(3650M)
經過一夜的休整,從那曲出來.狀態明顯回升,進入當雄.目標當然是"天湖"納木錯.這個藏區著名的海子早以名聲在外.每年有無數虔誠的藏民不遠萬裡前來朝拜轉湖.站在湖畔,那山,那水,那犛牛,還有那淳樸的藏民.一切是那麼寧靜祥和.這些也就是納木錯之所以迷人的資本吧.我們愛這個美麗的"錯".
套用一句俗語,也許是出現審美疲勞了,過念青唐古拉山時都沒想到要停車,現在回想還有點後悔.不過很快看到的大片草原,成群的犛牛和綿羊,星星點點在這片"天堂草原"上游走.還有時不時被畜群阻斷的公路,預示著離我們心中的聖地已經越來越近了.
本來計劃在到拉薩前的最後一站羊八井泡個溫泉,洗淨一身的旅塵,但一摸背包,居然忘了帶泳褲.只好做罷,看同伴在雪山藍天的映襯下盡情享受了.
"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當我們的車沿北京路駛過布達拉宮廣場,時間好像在此刻停止了,我們終於來到了拉薩,好像一種回家的感覺,如此陌生又仿佛如此親切..... (未完待續)

(青海湖-中國最美的鹹水湖)

(茶卡鹽湖- 儲備量夠全國人民食用70年)

(青藏線--昆侖玉珠峰段的H2)

(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藏羚最後的淨土)

("天湖"--寧靜的納木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