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東向朝瀏陽走去,准備明天取道江西萍鄉、鷹潭、上饒,趕到婺源,去看看被網上贊譽為中國最美麗的“農村”。
一、行程簡況8:45從瀏陽出發。
10:30經江西上栗縣到萍鄉,上滬昆高速。
12:30經宜春、新余、樟樹到南昌南,加油140元,4.77元/升。
15:10經鷹潭、貴溪、上饒、玉山到浙江常山。
16:10在浙江衢州開懷縣華埠鎮加油130元,4.73元/升。
17:10經浙贛交界――白沙關,上景婺高速,到婺源縣。
17:30聯系到段莘鄉慶源古村的詹掌櫃,住他家的古宅客棧。
19:30因路況差才趕到慶源古村詹家的古宅客棧,標間50元。
過路費:瀏陽20元,上栗10元,萍鄉-玉山梨園205元,梨園-常山25元,浙江G205開化10元,17省道十八跳隧道10元,三清山-婺源15元。共295元。
當日行程:約700公裡
當日費用:615元
文字記述:一
瀏陽可是鞭炮的產地,一路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鞭炮廠,我們在離江西界不遠處的路邊一商店裡,花了30元(真是便宜)買了五千響鞭炮,准備過年時在家燃放。
我們走的其實是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往南就是當年紅軍的根據地井岡山,井岡山應是羅霄山脈的主峰。羅霄山脈並是不很高,但相對高差較大,此地溝壑縱橫,林密草深,是個打游擊的好地方。現在公路都是水泥路面,可損壞較大,走起來顛簸不定,加之路上騎摩托車者甚多,駕車得加倍小心。
這條路段不足50公裡,卻有3個收費站,大感頭痛。最可氣的是路面還坑坑窪窪,破損極大,對坐駕心疼不已。唉,真不知這公理何處找尋?
從萍鄉上了滬昆高速,一片坦途,中午就到了南昌,下午3時左右即到了浙江的常山,在服務區簡單吃了飯,由開化向婺源進發。本考慮從上饒經德興到婺源,但180公裡的山路需耗時4個小時,到婺源太晚,故臨時決定改變線路,走浙江常山G205國道,在開化縣華埠鎮往婺源方向,過浙贛交界處的白沙關,上景婺高速,5時剛過就到了婺源縣城紫陽鎮。這條線路選得十分及時正確,一路通暢無阻,安全抵達。
看看天還沒黑,就與慶源的詹掌櫃聯系,是否能住到他家客棧,因為此前我曾在網上查到詹掌櫃口碑不錯,也是婺源東線游覽的終點。我們可以晚上住到慶源,明天從慶源出來,一路游玩高山平湖、江嶺風光、曉起、江灣、汪口、李坑等景點,再返回江灣鎮走黃山方向。聯系好後,直奔慶源。只是大部分為簡易砂石路面,汽車如蝸牛爬行,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慶源村口,詹掌櫃早已在此等候,我們順利抵達古宅客棧。
與詹老板一邊寒暄當地風土人情,一邊吃著晚飯,喝著自釀的米酒,有一種在家的感覺。飯菜可口,味道獨特,尤其對其中一道菜――荷包紅鯉魚感覺頗好,我們將它吃了個精光。
酒足飯飽後,仔細端看這所古老的宅院,越看越有滋味。古宅是典型的徽派建築,設計科學合理實用,裝飾考究精美氣派,細節精雕細琢,特別是在門、窗、梁、柱上運用了大量的木雕工藝,顯示了當年房屋主人的殷實家底和藝術品味。
古宅白牆黑瓦,三層飛檐的山牆(又稱馬頭牆)十分突出,成為徽派建築的一個明顯標志。從遠處或山頂上望去,一個個村莊散落在山谷間,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構成一幅幅自然和諧的景觀。
整個房屋最耐看的是客廳,高有五米,幾根筆直粗壯的立柱頂起二樓和屋頂,外圍四周為磚石結構,屋內均用木板和雕花門、窗隔出房間。聽主人講古宅傳了八代,有二百年的歷史。我仔細看了古宅的基礎、牆壁、立柱依然完好,連裂縫都很難找到。在南方如此潮濕的環境中歷經百年屹立不倒,談何容易,反觀我們現在的住房能住五十年就很不錯了。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真是不簡單,雖不能一概而論,但我們拋掉的老傳統何其多也!這何嘗不是一種失敗?
客廳地面為青石鋪就,上開天井,便於空氣流通,並使得屋子白天光線充足。天井周圍屋頂的處理很有意思,都向室內傾斜,雨水流入屋內,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下方的地面地勢較低,石板下有排水道,便於彙集雨水,中置一陶制大魚缸,有數尾金魚在水裡游弋,聽主人講它還有防火應急的功用。想一想雨天坐在屋裡,看著雨水從天井滑落,落入魚缸中,擊打在青石板上,又通過地下水道排出室外,的確是一幅天然的水景圖。利用南方多雨的特點,營造一種自得其樂的小環境,徽派建築的奇思妙想可見一斑。
我特別注意到門窗、大梁及撐托上的雕刻,花卉、人物、動物、家居、家畜、船只等都是雕刻的內容,栩栩如生,細膩傳神。在客廳的四扇窗戶上還刻有琴、棋、書、畫圖,十分逼真。從服飾上看,人物應是唐宋時代的。最為可惜的是,大部分雕刻的人物在文革期間被破壞了,但從動作上依稀可以看出是在表現一個個場景,每個場景都是一個故事,問主人也不知是其什麼意思,看來只有深入研究徽派建築學才能知道究竟了。
我們住的臥室大約六、七個平方,地板、窗戶、牆壁、床都是木質,樸素簡潔,與現代的過度裝修完全不同,住在這樣的屋子有種返樸歸真的味道。
夜晚的古村靜得讓人很不習慣,妻說如一個人住還真有點害怕,我也有同感。長期的城市生活,我們已經習慣於吵鬧、噪音的環境,已經善於鬧中取靜,突然來到這個寂靜無聲的世界,還真有點無所適從。
文字記述:二
早晨先上了村後的山上,遠觀慶源古村的全景,一條小溪和相伴的石板路穿過了這個山村,因為地勢整個村莊建築顯錯落有致,白色的牆面、黑色的屋頂、裊裊的炊煙、層層的梯田以及遠方的山巒,構勒出一幅靜謐、生動的田園美景。
我們沿著小溪,踏著青石板路,左盼右顧,小橋、流水、人家、古樹,真是一座古意幽幽、安靜從容的山村。
詹掌櫃一家平和親切,尤其他的兩個外孫、外女,活潑可愛,游覽古村就是這兩個小家伙帶的路。臨走前,我們還品嘗了清明果(二十三果),它是用糯米、大米、野菜擀成皮,大肉、白菜做餡,一般只在清明、每年農歷12月23日才做,真是趕日不如撞日,讓我們嘗到了連本地人都很少吃到的風味小吃。
告別了詹掌櫃一家,我們又踏上了旅途,由於能看到沿途的農村風光,感覺道路也不再如昨晚崎嶇不平。天氣晴好,陽光燦爛,車在山間、河邊、村莊穿行,這裡的植被茂盛,常綠植物過半,在隆冬時節也顯得生機盎然。路邊合抱粗的古樟樹干遒勁敦實、綠葉滿枝,片片竹林隨風搖動,一些不知名樹的光禿枝丫上已經綻放出花朵,的確處處是景,不禁讓人陣陣驚喜。
路過一個叫江嶺――就是號稱“中國最美麗的農村”的地方,這裡的梯田最有特色,雖然面積很小,不如大塊條田一望無際,但被這裡的農民精耕細作,一樣物產豐饒。塊塊梯田隨山勢構築,層次分明,特別是地裡種植的綠色油菜,在冬季一片蕭條之中顯得尤為突出,從高處望去,一壟壟油菜隨著田塊的形狀,呈現出各種幾何圖形。聽詹掌櫃講三月底油菜花開的時候,才是最美的季節,今年他的客棧已經預定一空。眼前的江嶺風光已經很美,那花開的時候會怎樣?我不由得產生些許憾意。
到了曉起、李坑,這是介紹最多的景點,看了之後,反而沒有大的震憾,感覺一般,特別是商業化的味道過於濃重,修飾做作,已經失去了那份淵遠流長、渾然天成、怡然自得的情趣。如此看來,摸黑走砂石路面,赴慶源古村實在是值得,這才讓我們領略見識了婺源徽派村落的本來面目。“無限風光在險峰”,雖然我們稱不上是去險峰,可真正值得去看的地方必然難以到達,否則商業大潮早已將它波及淹沒,弄得面目全非,已經看不出它的風采神韻了。
在李坑游覽一番後,我們經江灣走黃山方向,准備住黃山市的屯溪,在地圖上看是二三個小時的山路,實際路況不錯,一路森林茂密、郁郁蔥蔥,生態環境極好,穿行在其中絲毫不覺山路難行,倒像是在一個天然的森林公園裡漫行。不知不覺就到了屯溪,只用了一個半小時。
安頓好住宿,便打的去了屯溪著名的老街,此街的工藝品、徽硯等讓人愛不釋手,我們挑了不少好東西,可惜錢沒有帶夠,又返回賓館開上車再去了趟老街,將相中的東西買了回來。由於路途不熟,在城裡轉悠了半天,才找到住的賓館。仔細一想不禁為自己的舉動莞爾。
一、行程簡況
7:30起床。
8:30早餐。
9:30游覽慶源古村落後出發。
12:30在段莘水庫、江嶺欣賞婺源農村風光,經溪頭鄉港口村、曉起村、江灣鎮、汪口到李坑,游覽“小橋流水人家”。門票30元/人,共60元。
14:00游玩後在村口古樟樹下休息整理。
15:00折返汪口、江灣鎮、大畈村走安徽黃山。
16:30經休寧的璜茅村、五口鎮到黃山市屯溪區,住仙靈大酒店,標間100元,停車費10元。
18:00去屯溪老街,在“老上海”餐廳晚餐。
當日行程:140公裡
當日費用:47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