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回到了拉薩,回到布達拉……”臨晨三點,回到拉薩。大街上亮著一排路燈,拉薩在沉睡。次仁師傅幫助我們一起叫了兩家旅館都因“客滿”而拒接。八廊學旅館的服務員在睡意朦朧中接待了我們。迅速洗刷,便倒頭就睡。住的是四人間,只有三人,另兩位是走“墨脫”回來的武漢勇士。七點多他們就起床,於是,我八點也就起了。決定今天還是先去拉薩市區的“羅布林卡” 手機有短信,是那位願意放棄已付的押金想和我們同去珠峰的廣州小妹H的短信,問我“今天去哪裡?” “羅布林卡”“我們也去那裡,一回見”羅布林卡,“世界文化遺產”。始建於十八世紀四十年代達賴七世時,後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藏語意為“寶貝園林”。面積三十六萬平方米。宮內蒼松翠柏,金碧輝煌。陳設有歷代達賴喇嘛使用過的用具。 在格桑頻章殿前,接到H 的短信,告訴我“剛剛進宮”。於是,我便原地等著他們。兩個紅點,由遠至近,是H和他的男友W。火紅的“情侶衫”,還有一樣的米色牛崽帽,很酷。那男友很斯文。羅布林卡,已辟為人民公園,所以我們沒在裡面呆的多久。中餐仍然回“泰山餐廳”,熱情的H強行“埋單”餐後回八郎學旅館休息,說好下午同去小昭寺。在八郎學旅館的午休,彌補了我昨晚的睡眠不足。起床後狀態很好。和H、W一起去離我們住地很近的小昭寺。小昭寺,公元七世紀中葉由文成公主督藏漢工匠而建。是深受藏族人民敬仰的一座古寺。寺中壁畫甚多,正殿供有尼泊爾尺尊公主帶到西藏的釋迦牟尼八歲時等身鍍金像,當地藏民又稱其為“不動金剛像”去小昭寺,要穿過一條熱鬧非凡的商業街——小昭寺路。這裡有賣犛牛肉、賣酥油的,有賣藏靴、藏袍的,這裡有地攤,大部份商品是當地藏民的日用品。小昭寺路,不同於大昭寺前的八角街,那裡有大量的藏民還有大量的外地客。可這裡一眼望去盡是手執轉經筒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藏民們。生意進行中,藏民們一手找錢,一手轉著經筒。這是一道別樣的風景。殿前,仍有許多用繩索捆住自己的雙腳的朝聖者在大拜,這樣更能保持身體的筆直。他們雙掌合十,高高的舉過自己的頭頂;他們合十的雙掌貼在胸前,向神許願;他們附下身子五體投地,喃喃的誦著真言;如此一遍又一遍,直至十萬遍;他們許下多少虔誠的祈願;他們叩下了無數的長頭……我在邊上望著那些很難讓許多漢人理解的朝聖者們,看著他們,就很想繼續用鏡頭記錄他們,記下他們的虔誠,記下他們那任何力量也改變不了的堅強的信仰。在灰暗的牆邊,一位穿著灰色藏袍的藏族阿媽的背影,我向著那背影聚焦……,阿媽驀然回首,我掀動了快門,阿媽的那雙眼,被我永遠的記下……離開小昭寺,天氣很好,我們三人便按上午的計劃去拉薩河對岸找角度拍布達裡宮。我們叫了輛出租車,是一位四川人把持的出租車。拉薩的出租車不打表,在市內概為十元。但,過拉薩河就要另外談價。師傅很會“念經”,念的是生意經,價格答應了的,但是,一路總聽他嘰嘰歪歪在說如何的吃虧了,如何的不合算等等。過了有軍人把守的拉薩大橋,沿河駛去,沒有找到好的角度,因為岸邊新建了不少樓房。原路返回,司機瞪著大眼一板正經的叨叨自己是“全拉薩市最好的司機”H和W都覺的特別滑稽便和著他說“對,對,你是全拉薩市最好的司機”,我們對視而笑。在我的感覺裡,拉薩的許多餐館飯店是四川人開的,他們的菜肴很合我們胃口。但是,一不小心便會將你的菜肴搞的死辣。在布宮東側的一家飯店,我要了水餃,老板娘很負責,事前問我“吃不吃辣子噻”,我隨便回了“不要太辣”,於是老板娘便在碗裡澆了半勺紅紅的辣油奉了上來,我大吃一驚,“說了不要太辣,為何放此多辣椒?”“就是你說過不要太辣,我才給你只放了半勺辣椒噻”老板娘說。在拉薩,有許多的商店是浙江人開的。在八角街,遇到溫州、金華、開化老鄉。在北京路,走進衢州老鄉的店裡買了“藏香”北京路,拉薩的“長安街”人行道上時見乞丐和化緣的喇嘛。有老人乞丐、小孩乞丐,有孵乳期的媽媽乞丐,還有美女乞丐。今天晚上聚餐,是我們同去珠峰平安返回的五位,加上最想和我們一起去又沒能和我們一起去的小H和小W。仍然在那大紅門面的“泰山餐廳”,間單的菜肴,但是點了酒水。我們為從世界最高峰平安的歸來,為勝利的“回到拉薩”干杯。我們在一起的五天,朝夕相處,同甘共苦,一路相得甚歡。 大家都想“埋單”作東,但是誰也沒有讓誰作東,仍然采取游俠們聚餐最普遍的方法三七二十一,“AA制”拉薩北京東路的泰山餐廳裡,“一壺濁酒喜相逢……”(未完,待讀十六)

(羅布林卡,“世界文化遺產”。始建於十八世紀四十年代達賴七世時,後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

(離開小昭寺,天氣很好,我們三人便按上午的計劃去拉薩河對岸找角度拍布達裡宮。)

(阿媽驀然回首,我掀動了快門,阿媽的那雙眼,被我永遠的記下……)

(人行道上時見乞丐和化緣的喇嘛。有老人乞丐、小孩乞丐,有孵乳期的媽媽乞丐,還有美女乞丐。)

(他們叩下了無數的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