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風景總是相同,一如它們總是相異。對於這個一輩子生活在同一條大街上的人來說,發現相異肯定要比相同困難得多。
而驚喜,正是從相異的狹縫中撕擠而出,蔓延至纏綿。
當然,麗江給人的印像,不僅僅在於略帶悲涼色彩的撕擠感,
也不只在於由此衍生的驚喜,更多的卻取決於它的隨意——來自街道、房,來自橋和人的隨意,
猶如眼前的這本隨意的書《麗江的柔軟時光》一樣。
風是有記憶的,鈴聲起處,勾動著關於茶馬古道的遙遠記憶:
銅的氣味之間,蘊涵著路途行進的艱難與空氣的稀薄.
”路轉溪橋忽見”輾轉之時,獨倚雕闌,看行人緩緩,
流水東去,流浪歌手坐在橋上放聲肆意歌唱,一絲彷徨,一絲放浪.
逼近原始的自然,一個讓人心悸動的畫面,忍不住駐足停留
這是一個將雲彩之色,土地之色,植物之色完美無暇地穿於身上的神氣之地.
此處無左岸右岸之區分偏見.只存”水岸”-入夜之後環繞水邊的古城酒吧街
想泡一個安靜的酒吧。
推門進一個名叫“藍鳥咖啡”的小店
有很多書,好多是英語版的,這樣的小酒吧往往老外也很多,還提供西餐,
今晚客人很少,但吧主臉上沒有一絲對生意蕭條的擔憂,所以這樣的安靜讓顧客也很安心。
角落裡一個學生模樣的戴著耳機聽音樂看書
我點了杯茶坐下,靜靜的聽流水的聲音 還有三兩個行人穿過大石橋??
有些迷戀,不知道何時還會再去了
想找間很純粹的餐館。
於是發現小四方街上有家很小的店叫做“二樓小廚”、
老板是個北京人,大部分做西餐 但是東西很好吃也很精致
主要是價格很便宜,比起古城其他的店 可以說是物美價廉了
還認識了客棧的年輕老板。
叫做"彩雲居”,也許意為彩雲之南,有間客棧吧
他們自己也住在那裡,是納西人自己的古老院子
全木結構,住在這裡人都變的從容淡定些。
喜歡安靜,所以就選擇了這裡,庭院很有古城的風韻
養著些花花草草,因為靠近市場,所以買菜做飯很是方便
經常會跟客棧的人搭伙吃飯,有時老板也會親自下廚
這樣我們便可吃到當地風味,很隨意又很舒服,
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感覺像老朋友聚會。
但不是所有的客棧都有這樣的感覺。
所以剛到的時候他們說找到他們是我們的幸運。
忘記了聯系方式,只有個網址www.lj-inn.com
我也是從網上定的房間。
只有在麗江生活過,感悟過的人,才能明白這座城市骨子裡的溫柔,內心裡的寧靜,
因此才能包容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這裡的人們已經把自在當作一種習性,
宛若那縹緲的霧海中飄過你身邊的女子 。

(遇見一杯好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