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香格裡拉之心路篇(全文九)-神奇、自然、祥和的中甸勝景

作者: jyhx

導讀神奇、自然、祥和的中甸勝景(香格裡拉之旅第五站) 為趕上去中甸的過路車,司機急急的趕路,總算在四點左右回到虎跳峽鎮,攔到了四點二十分去中甸的過路車,車軋得不行,沒坐位,靠窗坐著的一位老外,拼命把自已胖大的身軀靠窗邊縮,讓我在他們原本二人座位上擠著坐下。天熱,車內擁擠,加之這裡海拔已在3500米左右,不知是不是高山反應,頭開始疼,人有點想� ...

神奇、自然、祥和的中甸勝景(香格裡拉之旅第五站)

為趕上去中甸的過路車,司機急急的趕路,總算在四點左右回到虎跳峽鎮,攔到了四點二十分去中甸的過路車,車軋得不行,沒坐位,靠窗坐著的一位老外,拼命把自已胖大的身軀靠窗邊縮,讓我在他們原本二人座位上擠著坐下。天熱,車內擁擠,加之這裡海拔已在3500米左右,不知是不是高山反應,頭開始疼,人有點想嘔吐。

突然,車窗外目光能及的邊緣地界,出現一長排雪山,原來在那綿延的、連綿不斷的雲霧下,掩藏著大片大片的雪山:雲和雪山像是夫妻,太陽照射下,雪山的雪融化、蒸騰,成為圍繞雪山不散的雲霧,偶而,雲霧散去,雪山一展真容……金沙江被當地人視為神、人居住的分界,實則不無道理,眼前,除了連綿不斷的雪山群,還有大草原,猶其是將進中甸的納帕海大草甸,像一塊朝著天邊鋪去的大地毯,望不到邊,盡頭處,全是雪山……悠閑吃草的犛牛,像無數黑白斑點,點綴著大地毯……人霎時來了精神,兩眼專注的盯著窗外,心已經撲向“香格裡拉”這塊神奇的土地……

下車後,先落實了旅館和明天的行程:住中甸的“雪蓮飯店”,因為同它與之配套的“雪蓮旅行社”包下了我倆明天(2000年6月3日)的行程,140元/人,一天游(供中餐):碧塔海,納帕海、噶丹.松贊林寺。

中甸有很多四川人和回族人的餐館,燒的菜能吃得慣;此地海拔3500米左右,晚飯後,我已沒什麼感覺,而公則有高原反應症狀,頭疼得很,服了粒止痛片,就睡下了。

早上起來,公頭疼已無。7:30我們與導游碰面後,就上車出發了,先去碧塔海,同車還有三個廣東人,二女一男,同我們年紀相仿。導游是位二十出頭藏族姑娘,叫卓瑪,臉紅樸樸的,很和藹,與我們合得來;一身典型藏族民族裝:紫色緞長袍裙,束腰,裙前一截橫彩條圍腰――據卓瑪說,這是她們的禮服裝;把彩條與頭發夾編的長辮盤在頭頂,顯得很齊整、精神,算不上漂亮,但有親和力;卓瑪父親是中甸武裝部副部長,所以大概是干部子女緣故,卓瑪已是有知識的藏民下一代,學習也很努力,身邊帶著小本本,空時就學習英語――她已意識到,要當一個好導游,一定要會點英語。

碧塔海離中甸縣城25公裡,以碧塔海為中心是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中甸一處非常出名的旅游景點。

被譽為高原明珠的碧塔海,屬高山淡水湖泊,(是一個斷層構造湖,由一條東西向的斷層構成),因湖中心有一座長滿原始古木而呈現蔥籠碧綠的塔狀小山,得名“碧塔海”;海拔3539米,湖面積840平方公裡,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達40米;此湖群山環抱,湖水由周圍山上流下的涓涓細流彙成,雖歷經古今,無絲毫污染,水質十分清沏,口感最好;湖中魚類資源豐富,有一種“碧塔重唇魚”,竟有三個嘴唇,是第四冰川時期留下的物種,地球上絕無僅有;據說端午前後,湖四周山上杜鵑競開,花瓣落滿湖中,湖中魚紛紛吞食,結果被花蕊中毒素麻醉,便翻著白肚醉臥湖面,少則十幾分鐘,多則幾個小時才能醒,夜間會引來黑熊撈醉魚吃,吃多了,連黑熊也醉倒湖邊……

碧塔海是“半湖青山,半湖水”,四周被密密的原始森林所包裹,欲到達湖邊,必須穿越原始森林,如今,已築了一條木棧道穿越原始森林,直達湖邊。停車場邊有藏民牽著馬候在旁邊,可騎馬(每人三十元),也可步行過原始森林。第一次親身進入原森林,我倆則選擇了步行。

清晨(6月3日)的原始森林彌漫著薄薄的霧氣,空氣潤濕中帶有一股特有的氣息,時而傳來小鳥悅耳鳴叫;旅游淡季加之時候早,絕少碰上人,我倆悠然的漫步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忽然一縷陽光穿透密集的樹冠層,照射到前面不遠的林中空地,周圍的樹頓時顯出強烈的明暗反差,公趕緊掏出照相機,把沿路美麗恬靜的景色拍下來……約經一個半小時,棧道到了盡頭,一片開闊的綠草地代替棧道,一直通到湖邊,犛牛旁若無人的啃著嫩草;翠綠的寶塔狀小山迎面而立,圍繞小山是碧玉樣的碧塔海……極端的寧靜自然,決無半點造作,這就是碧塔海給於你的感受。

中飯是回雪蓮飯店吃的,導游點了油炸犛牛肉干及當地野菜等菜,覺得美味可口。有輛車到底方便,飯後稍事休息,即去納帕海。

納帕海在中甸城西8公裡處,是個季節性湖泊。

納帕海,藏語意思是“森林背後的湖”,東、西、北三面被四千米以上,長滿原始森林的高山環抱,其水源來自這些高山融雪水,湖面海拔3200多米,同時湖水經西北岸的落水洞群流入地下暗河,潛流十公裡後,又露出地面,最後流入金沙江,所以納帕海屬金沙江水系的一個子子水系;水大時,納帕海是個很大的名符其實的湖泊,而夏季水小時則湖底朝底曬太陽,成為一個干海子,這季節,納帕海搖身一變,是一個又大又肥又美麗的大草甸子;由於納帕海特殊的地理環境,自然條件,能提供黑頸鶴的食物黃蜆、小魚、植物根莖、水草之類,成為了世界珍稀鶴類――黑頸鶴的理想棲息地,據說現在全世界僅有千余只黑頸鶴,只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當地人視其為吉祥動物,相當熟悉它們的行動規律,民間有“來時不過九月九,去時不過三月三”(指越冬的黑頸鶴)的諺語,在當地,黑頸鶴與人、與自然和諧而存……

從某種意義上說,納帕海不僅是個水量調節大水盆,對當地的氣候、環保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又極大地美化當地,施福當地人,我很喜歡納怕海。

我們去時是六月初,納帕海是個大草原,綠油油的嫩草沿著草地,鋪到天地相接的雪山邊,草地上滿綴紅紅黃黃的杜鵑,非常美,導游買好門票,把我們送入草原的大地毯上,就讓我們放任自流,有當地藏民牽著馬,問我們騎不騎馬,我與公來了興:這麼美的大草原,能不騎馬嗎?給我騎的是一匹小巧的白馬,性溫順些,公騎的則是一匹棕色雄馬,高大英武,馬主人是個驃悍的藏族青年,他在旁邊陪著我們,據他說,公騎的這匹馬性較烈,去年在賽馬節上,他騎著這匹馬得過第一名,公於是來了滿足感,讓我把他馬背上的蕭灑樣攝下來。騎著馬走了一陣,把馬還主人後,我們就讓我們的手、腳、眼、鼻等等放任自由,讓它們也過足癮:極目處,是成片的雪山,雪山腳下的草地上,吃草的犛牛,看起來像螞蟻一樣大;頭上天藍得使人想飛上去,飄來飄去的白雲讓人遐思無限;把紅地白花的陽傘往草叢中一放,人往傘旁一躺、一坐,就是一張最自然的風景照……草原大,我們不敢走太遠,怕走回來時間不夠,見導游在遠處揮舞小手絹,知是叫我們了,只得戀戀的往回走,別了,納帕海!

噶丹.松贊林寺是我們今天最後一大去處,好在就在城北5公裡處,一會就到了。

噶丹松贊林寺是雲南藏區第一大寺、名寺(目前是省重點文保單位),是西藏拉薩黃教格魯派三大名寺(甘丹寺、蟄蚌寺、色拉寺)的直屬寺、派出寺。藏族,是個全民信教的民族,噶丹.松贊林寺在雲南藏區的顯赫地位,可以想見。

噶丹.松贊林寺座落在中甸城北佛屏山麓,是五世達賴所敕建的藏區十三林之一,曾受清雍正帝賜漢名“歸化寺”。寺址由五世達賴親自蔔定,當時讖示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四周的山圍成八瓣蓮花型,前有聖母湖,背靠十八座“贊崩”的“卡日山”,南方眾山盡收眼底,有萬馬歸槽之勢;東面有十分清沏、清涼的奶子河的源頭,西面又有釋卡雪峰遙望……大概於1674年前後建成該寺,由五世達賴賜名噶丹.松贊林寺(含義為:一切顯密非一次修成,為使無垢之法源源不斷惠及眾生,使之圓滿,特建此寺);此寺與七世達賴也有一段佛緣:七世達賴在靈童轉世認定階段有過磨難,當時被僧人送至松贊林寺避難,後七世達賴不忘這段佛緣,支持松贊林寺的擴建,使之成為一個小布達拉宮,並使其在佛教上的地位日升;松贊林寺與西藏的著多名寺一樣,薈萃了藏宗教文化的精華,典型的雕堡式的建築群,依山勢而建,氣勢宏大壯觀,其主體建築的大殿曾可容近2000和尚同時誦經,大殿正中供奉眾多佛像及五世達賴和宗喀巴等歷代佛教宗師,並寶藏有金粉書寫的《甘珠爾》一百多部、眾多珍貴唐卡、法器等(文化革命遭到損毀,現已逐步得到恢復)。

卓瑪領著我們順著高高台階,來到山門前的正前方,其實這裡已有相當坡度,前面非常開闊,一無遮攔,遠處是群山,一邊有一條清沏的河流,這就是養育中甸眾生的奶子河,西面的天寶雪山的諸多雪峰,被下午的陽光照得透亮,但又不乏雲遮霧擋,懸掛西方半空,像是玉樓瓊宇,使你以為那裡真的住有神仙,以我的理解――這就是好風水之相;此時我們背靠著松贊林寺,站在寺門前一個很大的廣場前沿的圍牆垛口處,這個廣場,是供各種佛教祭祀活動用的。進寺前,卓瑪告誡我們要守寺規,勿高聲喧嘩,而且連那腳先進寺,都男女有別,分別有講究,反正我們照著卓瑪做就是了。進門內,每人付了五元錢的門票,喇嘛們給了我們每人一條潔白的哈達,然後頸圍哈達,雙手合十,跟隨卓瑪魚貫進了大殿:哇!好大的一個措欽大殿,因大門關著,靠高處的窗透進光線,有點幽暗,異常肅穆,帶點威嚴與神秘,先跟著卓瑪,虔誠的在佛前嗑完藏式的等身長頭,以後遵照藏民習慣,以順時針方向參觀大殿。大殿中除供奉釋迦牟尼、彌勒、觀世音等佛、菩薩外,把五世達賴供在主供位置,原來西藏寺廟相當講究佛寺涵源關系,和建寺有重大貢獻之人,把這些人作為主供對像,因松贊林寺是格魯派大寺,達賴五世與該派佛教先祖不僅被供主位,且塑得特別大,塑得很精美,宗喀巴像據說是西藏各大寺廟中最大的;大殿周圍高大的牆上滿是色彩鮮艷的壁畫,有佛像、各種觀音化身度母、各種佛教故事、姿態千奇百怪的各種護法神……

從大殿出來,卓瑪問我們要不要去拜見該寺的活佛,我們異口同心說要(不瞞諸位,我內心深處還是相當敬佛的),卓瑪就帶我們靜靜的走上很陡的路梯,來到三樓,活佛年事已高,我估計有八十多高齡,端坐在一間光線幽暗的靜室中接見了我們,替我們每人做了加持,並賜我們每人一個該寺開過光的護身符、一串手珠。

應該說,去噶丹.松贊林寺的感受與游自然景觀有很大差別,但我又說不清,在心境的某一點上,又有一個重疊點,或許,這是一種宗教感悟罷!

今天(2000年6月4日)去白水台。

游虎跳峽時,替我們開車的藏族青年是中甸人,他曾對我們說,他認為中甸最具魅力的自然景觀是白水台。

在西部濃郁的山水有靈、天人合一的宗教思想、生活氛圍中,一處孕育人類文明與文化的自然山水或天地,必定是一處極具靈性的宇宙造物的佳作或傑作,白水台就是這樣的一件純自然的珍品。

白水台坐落於玉龍雪山背後,虎跳峽西側的白地峽谷(距中甸縣城東南101公裡的三壩鄉境內的白地村)。白地峽谷東西走向,西高東低,背靠天寶雪山。發源於天寶雪山的白水河,縱穿峽谷。其南岸為一傾斜狹長的洪積台地(即岳陵山坡),二萬年前,這裡就有納西先民活動的痕跡――山岩上的一系列原始岩畫,最後發展成納西族一直使用至今的世界上碩果僅存的東巴像形文字――這裡,至今生活著納西族最古老的一支,由於地處僻遠,以至極少受漢族、乃至其它民族的滲透,至今保留著濃郁的納西宗教傳統形式與風俗……這裡是養育納西族人的一方山水,也孕育了東巴文化,發祥了東巴教,而成為納西族人的東巴聖地;地處白地峽谷的白水台,由於其特殊奇特的造型及與眾不同的靈秀與美的自然景觀,使其成為聖地的像征、也成為歷古以來納西族人心目中神示的永久性祭壇,並把每年農歷二月八日作為 固定的祭祀日,在白水台舉行隆重而規模盛大的祭祀活動。納西人有種說法,“不到白水台,不算真東巴”。白水台是納西人視為最神聖的聖地。

白水台是我國、乃至當今世界最大的華泉台地之一,台地面積達3平方公裡,其裸露地表的喀斯特地貌特點極為明顯,其成因是:泉水從上往下流淌時,其中的碳酸氫鈣經陽光照射,發生化合作用,產生白色碳酸鈣沉澱物,因泉水四處流淌,不斷復蓋地表,形成大面積坡狀岩溶地貌,這樣不舍晝夜,歷經千萬年沉積,形成一座晶瑩剔透,白玉雕塑般的龐大梯田群落的大自然奇觀;遠望白水台,酷似一座特大的蓮花座。細品白水台,可分為五層台地,第一台層,是白水泉的源頭(游人一般很少到此),是一眼深不可測的泉眼,泉眼中水像是從地心噴湧而出,呈蓮花狀不斷往外冒,以後,就順著千萬年來形成的渠溝,漫向四面八方,流到第二台層。第二台層,已是一片寬闊的台地,泉水神奇地在這裡開鑿出一池池大小不等,錯落有致的水塘,水清沏見底,風和日麗時,水中能映出周圍景色的倒影,這一台層面積不小,可供人在上面搞活動。第三台層,是白水台的精華台層,總體看,像白玉雕就的、龐大的層層梯田,被納西人稱為“仙人遺田”,意思是神仙遺忘在這裡的一片梯田(納西人把這視作神示,是神教他們在山坡上開梯田種莊稼),而你細細品味,真可謂巧奪天工:這些像大魚鱗片樣的白玉梯田,緊密相接,依山傍勢,極有規則的形成完整的群像,沒有絲毫人工痕跡,卻又如人工開鑿一般。這些梯田同時又是一汪汪大魚鱗狀的漂亮的水池,精美的排列,整齊劃一的池邊,瑩瑩的、清沏的水質,池底純白細沙鋪底,池面映著藍天白雲,真個是人間仙境,白玉瑤池。第四台層,帶有濃烈的宗教色彩與神秘:泉水流到這裡,遇上一堵懸崖,既形不成平坦池水,又塑不成錯落有致的梯田群落,於是,把整堵懸崖包裹,而又保持原來岩石的縱向紋路,結果造型成一個有胖大突出肚子的女性裸像,而且把女性生殖部位表現逼真,仿佛把真物放大幾十倍,放在那兒,而在原始生殖崇拜時代,這就有了特殊意義(何況納西族歷史上曾有過母系氏族社會),納西人把這也當作神示,稱這裡是求子洞,凡生孩子的女子,必上這兒禮拜禱告(據說十分靈驗)。第五層,在這裡,泉水重新集四方八面的涓涓細流成一水渠,如游龍,奔騰而去……

中甸與白水台之間,每天只有一對長度車對開,時間是每天上午7點半,另有一輛中巴每天一個來回,但如中巴車到白水台後,被人包車,意味著當天回中甸沒有了保證。我們於頭天買好去白水台的長度車,准時上了車,車有點破舊,門已不能自動開啟,用一條繩子拉。大約車是被承包的,司機和售票員是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妻,納西族人,頗有商業意識,猶其是女的,顯得精明,叫幾個熟人去站外半路等,收的錢屬創收。不顧有沒有座位,凡上車的來者不拒,且半路上的客價格自議,看來收入頗不錯,結果坐了滿滿一車人,有的沒有座位。破車終於駛上去白水台的國道,說來可憐,這條國道也是一條破路(大概經常遭塌方的緣故,有時會不通,我女兒於當年九月去時,此路就因塌方而不通),坑坑窪窪的,車顛簸著往前開,速度是快不了的(也可能現在交通會改善),但沿途的景色不錯,我們朝著哈巴雪山方向開,沿途能看到雪山,平壩,非常本色的自然風光,彌補了坐車環境差的不足。說件車上小趣聞:車開了大半程,有些人下了車,車內寬暢了些,老板娘來了樂觀勁,打開車上的破單放機,把一盤磁帶塞入,放開了音樂,車上乘客也放松開了,一支歌未聽完,聽見聲音放起長聲,哢的一聲,單放機卡殼了,老板娘費了好大勁,取出一看,磁帶成了飄帶樣,於是耐心的卷入磁盤,裝入機中,歌聲重新在車內回旋,沒過二分鐘,故態復萌,老板娘恨得把磁帶扯出來丟掉,放音樂也只得作罷,中甸人耐心極好,輕易不發火,碰到不順心事,也樂觀對待,結果老板娘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可愛的印像。忽然,坐我旁邊的一個當地漢子,朝前方遠處的一群雪山一指:“看,哈巴雪山!”呀,好漂亮!哈巴的主峰峰型是四座環狀挺立的雪峰,在陽光下似一頂閃光的皇冠,雄奇中透出靈氣……不久,白水台就到了。

白水台的門票是30元/人。

我們先站在稍遠處觀賞白水台,真應了納西人的比喻:一朵逐漸長大的蓮花(白水台歷經千萬年的沉積,確實是逐漸長大的),那台地遠望酷似一座巨大的蓮花台,要是想像上面坐著個佛,那佛就會是頂天立地的巨佛。

以後,我們就從白水台的側旁登山了,見台地旁的山坡上滿是流淌的泉水,落在地上的樹葉已罩上一層薄薄的白色,我想,到這兒形成台地,又不知再過多少萬萬年呢!一直往上爬,爬上了第二台層,今天人少,這一層上有點原始壙野感,中間有個大的水塘,水塘邊還有大樹,平台很大,像個呈現一片白色的未住人的鄉村,站到平台邊,看到第三台層美極了,逼不及待的下去,恍如來到了仙境,那些“仙人遺田”般的水池,映著藍天白雲,映著周圍美麗的景色,成為精美絕倫的一群彩池,彩池裡的水清涼涼的,甘冽解渴,我又是蹲呀,又是坐呀,在彩池邊照了好些照,才被公拉到下一台層,這一台層有些落差,好在白水台有一奇特之處,看似濕漉漉、光溜溜的,其實一點不滑,可輕松攀上緣下,而且還不會濕鞋,我們站到了白玉雕塑的胖裸女的大肚前,這個大肚實在是很好看的,相當奇特,肚皮周圍的那些古怪花紋就由你發揮想像,我朝裸女拜了拜後,就站到她的大肚前留了個影。下面是範圍挺大的斜坡,我們沒往下爬,就站在那裡放眼遠望,白地峽谷的納西村莊,地處僻遠,卻呈現一種十分寧靜的自然美……

據測,白水台的面積,現在在不斷縮小,比遠古最大時的面積,已縮小了三分之一,但願不要過多打擾白水台,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仍有目睹她神韻的眼福。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