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甘青川15日游記之附錄三—坎布拉——藏傳佛教後弘期的發源地

作者: 潘嘉琰

導讀西藏佛教前弘期的基本特點是,佛教傳播的對像主要在以王室為主的上層社會,其影響尚未建立起牢固的社會基礎。同時,在上層社會中,本教亦有強大勢力,不少貴族大臣信本反佛,這對外來初傳的佛教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吐蕃王朝的最後一代贊普達磨在不信佛大臣韋達那堅等人支持下,殺其弟赤祖德贊(即赤熱巴巾)贊普,奪取王位。藏文史書� ...

西藏佛教前弘期的基本特點是,佛教傳播的對像主要在以王室為主的上層社會,其影響尚未建立起牢固的社會基礎。同時,在上層社會中,本教亦有強大勢力,不少貴族大臣信本反佛,這對外來初傳的佛教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吐蕃王朝的最後一代贊普達磨在不信佛大臣韋達那堅等人支持下,殺其弟赤祖德贊(即赤熱巴巾)贊普,奪取王位。藏文史書《賢者喜宴》載,達磨“賦性笨愚,不信佛法,形如黃牛,世人稱之為朗達磨。執政兩年後,鬼迷心竅。時值霜災、雹災連降,朗達磨以此為信佛不吉的征兆,遂決寫滅法。”《王統世系明鑒》中記述當時滅法的情形說,達磨“勒令僧眾或作屠戶,或還俗,或作獵戶,不服從者處死;毀壞佛寺,先從大昭寺開始,命人將兩尊覺臥佛像拋入水中。”又將大昭、桑耶等寺的門堵塞,除木鹿寺,其余小神殿全部拆毀,一切佛教經典或拋入水中,或焚於火中,或埋到地下。

當時,曲水河邊曲臥山精舍靜修的禪僧肴格迥、藏饒賽、馬爾釋迦牟尼三人尚不知佛教蒙難,一日見一位空僧群的僧人在追獵野獸,問其緣故,方知禁佛情形,遂馱律悔卷一馱,白天隱蔽,夜間行走,取道阿裡、尕洛,經北(今新疆南部),輾轉來到青海黃河下游谷地(古稱瑪域),先居今尖扎縣城北約40公裡處坎布拉林區的阿瓊南宗,一度活動於今該縣加讓鄉的洛多傑扎岩等地,後移居今化隆縣金源鄉境內的丹鬥地方,又一度活動於今樂都縣中壩鄉的央宗坪和今平安、互助等縣的湟水谷地,上述地方至今留有遺跡。藏饒賽等三人後世尊稱為“智者三尊”或“三賢哲”。

今互助縣紅崖子溝溝口的白馬寺所在處山岩,人們以馬爾釋迦牟尼和藏饒賽的姓氏命名,至今稱“馬爾藏岩”。相傳肴格迥一度修煉於離白馬寺不遠的一個山溝,後稱之為“肴格溝”。智者三尊最後於今本寧市去世。據傳到了清代,在李土司的庭院內尚有存放智者三尊遺骨的土塔。該庭院前面為大佛寺,至今猶存。1922年,第七世夏茸尕布活佛格敦丹增諾爾布維修西寧大佛寺,曾在寺內塑立智者三尊藥泥像,後毀於1958年。

達磨在吐蕃滅佛數年後,約在唐會昌六年(846年),僧人拉隆·貝吉多傑傳說受大昭寺吉祥天女護法的指使,設計箭殺達磨贊普。至此,著名的吐蕃王朝崩潰。

拉隆·帳戶吉多傑殺死達磨後亦逃來青海,先居於洛多傑扎岩洞,後移居今丹鬥寺東面登日山的一個岩洞,後世稱之為“拉隆修行洞”,亦雲在今循化縣孟達林區有其活動遺跡。拉隆·貝多傑從西藏逃來青海,在他去安多(今除玉樹地區以外的青海藏區和甘肅、川西北藏區總名)前,一度在下拉秀的龍喜灘停留活動,今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下拉秀鄉龍喜灘的龍喜寺,其東北有山名“拉隆蒙郭山”,早年松柏茂密,謂之該寺“神山”,附近有一山溝,名“拉隆溝”。當地相傳,其名稱之來由,蓋源於此。

當時因吐蕃禁佛,從西藏逃來青海不止上藏饒賽幾人,法尊大師在其《西藏後弘期佛教》中,引用《藏王記》和《青史》的資料說,當時來青海的尚有釋迦勝光稱、絨敦獅子幢等,攜所有經典,先後逃來安多,在安多也有其它佛教徒,如喇勒所親近的濃妙吉祥、寶金剛、吉祥頂、囊具喜菩提等。這些情況表明,唐代後期甘青藏區傳佛教僧人活動頻繁,這裡由於遠離吐蕃本土,滅佛浪潮波及有限,佛教的處境要比衛藏好得多。

藏饒賽等人晚年剃度了一個徒弟,後因智慧廣大,稱之為貢巴饒賽,關於貢巴饒賽的出生地和生卒年代說法不一,多有爭論,《青史》等說他生於宗喀德康,這是指河湟流域這個大範圍,可以肯定是青海籍僧人。據當代著名藏學家才旦夏茸先生考證,貢巴饒賽出生於距丹鬥寺不遠黃河岸邊的加吾村(今循化縣境),幼名穆蘇薩拔,先祖是吐蕃時期從西藏來安多戍邊的將士,其父穆薩先布是一個本教徒。關於貢巴饒賽的生卒年,藏史多稱生於鼠年,卒於豬年。按吐蕃五朝崩潰於846年計算,當生於892年,卒於975年,享年84歲。穆蘇薩拔15歲時從藏饒賽馬出家,並以藏饒賽為親教師肴格迥為阿阇(shé)梨(梵文譯音,意味規範師),受沙彌戒,取法名格瓦饒賽。年滿20歲將受比丘戒時,邀請拉隆·貝吉多傑等,以湊足受戒僧數。拉隆·貝吉多傑自言他殺死藏王,犯有殺戒,不能入僧數,於是從西寧附近邀請兩名漢僧(一名葛文,一名薊蓬)參加,仍以藏饒賽為親教師於五眾僧團受比丘戒。後因他聰穎過人,智慧廣大,尊稱為貢巴饒賽,又是因他在安多弘法,後來西藏佛教復興,多由於他的弘傳之功,故又稱喇勤(大師之意)。從喇勤受比丘戒時藏僧不足五眾僧團的情況看,當時河湟流域雖有僧人活動,但真正受過253條大戒的比丘和高僧並不多,《青史》中載,喇勤受戒後(估計智者三尊不久年邁去世)曾北去西夏,從高僧仁格扎巴學習律藏。返回安多後,在拉孜布笛方師合從尼泊爾學經回來的爪溫喬扎巴,學習《般若經》及屬於對法藏的《大乘毗曇》等,達12年之久。49歲時,即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年),定居丹鬥,廣建寺塔,弘揚佛法,招收弟子授戒講經,較有名的門徒有巴貢·波余嘉措等10余人。喇勤在安多弘法,聲名漸傳入西藏,當時桑耶地區的領主查那益西堅贊父子信仰佛教,派盧梅·崔臣喜饒(戒慧)等衛藏十弟子(或雲七弟子)來青海受戒。約於972年,喇勤為盧梅等授戒。此後,盧梅等及其再傳弟子弘法藏土,從而使西藏佛教再度復興,史稱“下法路弘法”。藏傳佛教噶丹派祖師仲敦巴·傑維迥尼以盧梅等返藏弘法的978年為西藏佛教後弘期始年,為各派所公認,並因西藏佛教長興得力於喇勤弘傳佛法,延續律儀,傳遞衣缽,後人尊他為後弘鼻祖,他所在的丹鬥寺被稱為西藏佛教後弘的發祥地,在整個藏傳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現存丹鬥寺位於化隆縣治巴燕鎮東南31.5公裡,在今金源鄉南18公裡處,寺處黃河北岸10多公裡的小積石山中,寺周懸崖峭立,石壁高聳,佛殿或建於峭壁之中,或建於懸崖之下,或依開然岩洞而成,雖具一格。


精選遊記: 西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