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香格裡拉之心路篇(全文十)-此生難忘“梅裡”行

作者: jyhx

導讀此生難忘“梅裡”行(香格裡拉之旅第六站) 明天(6月5日)准備去我們最為神往的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梅裡雪山。 在中甸打聽了一下,旅游團包團去梅裡雪山很少(據我推測,有諸多問題成難題:梅裡雪山腳下的德欽縣很小,缺少像樣的賓館、飯店;中甸到德欽只一條路況不怎樣好的公路,德欽縣委書記到中甸開會,也得坐一天的小車;且要翻越白茫雪山,雨季遇塌方,� ...

此生難忘“梅裡”行(香格裡拉之旅第六站)

明天(6月5日)准備去我們最為神往的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梅裡雪山。

在中甸打聽了一下,旅游團包團去梅裡雪山很少(據我推測,有諸多問題成難題:梅裡雪山腳下的德欽縣很小,缺少像樣的賓館、飯店;中甸到德欽只一條路況不怎樣好的公路,德欽縣委書記到中甸開會,也得坐一天的小車;且要翻越白茫雪山,雨季遇塌方,路會不通;而且梅裡雪山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難露真容,當地藏民說,有運氣的人才能看到梅裡雪山),如果由我倆單獨組團的話,費用側會令我們咋舌,而且不是由我們說走就能走的,最終,我倆決定,自已走。

到德欽的車,每天一班,上午7點半開,購好票後,在四川人的飯館吃了晚飯,然後逛了逛中甸縣城,回旅館休息了,明天得坐一天的車,德欽海拔比中甸高,可能會有高原反應,在中甸已沒有絲毫高原反應跡像。

車按時開出,剛離開中甸的一段路,路旁綠樹成蔭,垂柳拂技,一片江南景色,現在正是這裡最好的季節,但你如往遠處看,天地相連處的連綿不斷的雪峰,被濃雲籠罩,時不時露出雪白的峰尖,你就決不會錯把這裡當江南;車沿著金沙江,向這塊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三江並流地域的縱深地帶開去。我有雪山情節,特愛雪山,自開出中甸以來,雪山不曾消失過,一下子看到那麼多的雪山,使旅途變得極富趣味,我痴痴的盯著雪山群:想不到平生能讓我一下子看到這麼多貨真價實的雪山!太陽越升越高,雪山之雪蒸發成雲霧,往上升,雪峰由偶而露出峰尖,變為群峰時隱時現,忽然一群雪峰成排顯現,太聖潔美麗了,我問同車的當地人,這些都叫什麼雪山,他回答得好:“這裡雪山太多了,名字取不過來,你替它起一個吧”……爬坡了。中午時分,到了金沙江邊、白茫雪山腳下的奔子攔鎮,別看鎮不大,但由於其地處進山的交通要道,在當地頗有點名氣,離鎮不遠的半山上就座落著雲南藏傳佛教第二大名寺――東竹林寺,凡過路車全在這裡吃中飯,我們挑了家四川人開的飯店,點了只油爆蟮段,辣椒炒肉絲,一只湯,公要了一瓶啤酒,二十幾元錢,一餐可口的中飯。

過奔子攔後開始翻越白茫雪山。

白茫雪山位於德欽縣中南部,為雲嶺西支,因雪原上白茫茫一片而得名,也因山形似白馬,叫白馬雪山,這裡是雲南省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茫雪山呈南北走向,長90余公裡,寬30-40公裡,為塊斷式極高山地貌,最高峰扎雀尼峰,5640米,最低奔子攔金沙江河谷,垂直高差達3380米,形成立體感極強的氣候特征和植被類型,這裡的不同海拔高度,保留有大批的不同緯度才有的原始森林,成為一座巨大的植物和珍稀動物保護庫;在海拔3200-4200米的亞高山針葉林中,則是現今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高度瀕危物種之一的滇真絲猴的核心棲息地,滇真絲猴是靈長目動物中,唯一長有鮮紅嘴唇的猴種,也是動物界中長得最像人的動物,據測,此種群現今世界上僅存1500只左右,集中分布在白茫雪山近雪線地帶;滇真絲猴可謂猴群中最美一族,金絲般毛被,圓盤臉上略微離開、小而圓的眼睛,鮮紅的厚嘴唇,一見就令人頓生愛憐……

我們去的這時節,白茫雪山雪線以下部分的雪,大多已化,有的在將化盡之中,只見黑黑的山體上剩有圓的、橢圓的片狀積雪,把山體弄得像荷蘭牛,途中,有人要方便,我走出車,路旁山體上剛好有塊大雪片,便伸手抓了一把在手中搓,把手洗得干干淨淨,腳下也是雪,說明這裡海拔已很高了,見司機低頭在找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這雪下有名貴的藥材“蟲草”;

汽車順著公路,在叢山峻林深處盤旋著往上爬,山疊著山,沒有個盡頭,把頭探出窗外往下看,見近近遠遠全是山谷、深壑,不免心有點寒:這樣的路,下雨天怕是不能開罷?!走過了這條路,這輩子我算見識了什麼叫“叢山峻林”;估計車開了有十小時以上了,海拔應已在四千多米,白茫雪山的主峰周圍群峰就在車窗外不遠處,現在我得稱它為“白馬雪山”了,這裡山峰上的雪大多未化,群峰呈斜平行排列的長條狀,酷似一群脫疆狂奔的白馬,姿態雄偉,氣勢磅薄;忽覺眼前豁然開朗,汽車爬上了山頂,我不禁啊起來,這是一個好大的山頂草場,草場如濃綠的大草甸子,草地上開滿了紅紅黃黃的杜鵑,原來雪線以上盛開的山杜鵑,既是這裡的特產,又是一種名貴的杜鵑品種,犛牛悠閑地吃著草,上頭是藍天白雲,誰會知道,這裡竟是海拔5000米的極高山高原。

車在高山草場上開了一會,讓我們開足了眼界,終於往下開了。

看見了德欽縣城,原來德欽縣城座落在一個大山溝的半坡上,沿著山坡呈長條布局。

德欽地處雲南西北與西藏交界處,因僻遠,交通不便,沒有漢化痕跡,縣城小得還不如我們那裡的一個鎮,但民風純得給我們留下深刻印像:真正是“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即便開著店,仍可開著店門離開;這兒的人也友善可親,“欺騙”尚未尋上這兒,所以你在這兒住,不用設防,僅可高枕無憂。按慣例,先得落實明天的活動:在這兒可包小車去梅裡雪山,因是淡季,400元左右差不多。在車站附近轉時,碰上一對三十左右的昆明小夫妻,男女倆都姓陸,度年休假出來旅游,其實是與我們同車到的,也去梅裡雪山,四個人剛好包輛小車,不一會,男小陸運用談判技巧,化350元價,定好了明天的小車,在離車站不遠的一家當地人開的私家旅館落了腳,這才去吃晚飯,與小陸們共宴,吃的是回族人做的飯,倒很合我們的口味,四個人一下成了個融洽的小團。住的這家旅館,樓下兼開什物店,是家較殷實的人家,父親帶著二個姐姐經營著旅館同店,老三是個男的,二十出點頭,是個高中生,晚飯後,男小陸、公與老三坐在二樓的客廳,天南地北的扯起來,男小陸對藏傳佛教感心趣,而老三對此卻頗有研究,公落得長點見識,於是乎談得津津有味;我洗了澡後,走進客廳,一下被門旁一整版牆上鮮艷壁畫吸引住,畫的是“香格裡拉”――雪山,開滿鮮花的美麗的大草原,

鮮艷的藏包,悠閉吃草的牛、羊、馬,藍天為蒼穹,飄著一朵朵的白雲……我欲加入談話的行列,頭開始疼起來,且有厲害趨勢,是高原反應,於是吃了粒止痛片休息了。

睡得還不錯,一覺起來,天已微明,頭疼也已消失,昨天晚上曾下了幾滴小雨,令人擔心不已,如果今天陰天或下雨,梅裡雪山就肯定看不見了,老天真幫忙,天還不錯。司機倒守信,按時到了,坐進小車,心也就飛向了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也叫太子雪山,主體雪峰有十三座(這是一個說法,十三是個大概數,因藏民認十三是個吉祥數,就稱其為十三峰),海拔都在5、6千米以上,其中有6000米以上高峰8座,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境內第一高峰;梅裡雪山,藏語意為藥山,除了他豐富的森林資源外,整座山是座巨大的藥材寶庫;梅裡雪山兀立綿延數百裡,占去德欽縣34.5%的面積,迪慶的藏民在梅裡雪山腳下生息繁衍世世代代,將深厚的文化底蘊賦於了梅裡雪山。

太子十三峰的群峰曲線十分美,如果雲霧散盡,以藍天為背景的十三峰像是神仙一族,在半空中遙望人間,給人無窮的想像;在有強烈宗教氛圍的藏區,梅裡雪山是極具靈性的:主峰卡瓦格博峰,像座巨型金字塔,傲然挺立群峰之中,氣度非同凡向,傳說中的卡瓦格博,是皈依佛門的披白袍、騎白馬、手執長劍的英武戰神,圍護其左右的有:峰形極其秀麗的他的妻子緬茨姆峰、兒子布迥松階吾學峰、“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等等;歷史上,元代的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第三世活佛讓迥多傑曾來到梅裡雪山山腳下,對雪山加被開光,梅裡雪山就成了佛教的保護神;卡瓦格博也受到過十世班禪的禮拜,1986年10月,十世班禪到迪慶藏區視察期間,在梅裡雪山腳下的飛來寺前,對神山行朝拜儀式,當時已陰雨半月,卡瓦格博深藏雲霧深處,誰知竟在十世班禪的朝拜後,霽雲頓開,半空中現出了久未露真容的卡瓦格博神姿,立時,周圍看到這一景像的人,全部匐蔔倒地,朝神山朝拜……滇、藏、青、川等地的藏民,對梅裡雪山的轉山、朝拜歷來盛況空前,特別在藏歷羊年――卡瓦格博的本命年,四面八方來此朝覲、轉山是人山人海,非一般人能想像……

梅裡雪山更有一種令人敬畏的神秘感。

地處西馬拉雅山脈與橫斷山脈交彙點的梅裡,地理及氣候都極為復雜,加之山體被冰川長期縱向切割,使冰川下的山體呈冰鬥、冰隙、冰瀑等結構的錯綜結合,使梅裡雪山的綜合登山難度超過珠穆朗瑪峰;自十九世紀初期以來,英、美、荷、日等各國的登山隊員對征服這座令人神往的聖山,從未斷過欲望,但一次次的攀登,一次次的失敗,倨傲的卡瓦格博,始終拒絕人們登上他的巔峰;上世紀90年代的二次中、日聯合登山未果,猶其第一次,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在即將登頂前夜,17名隊員全部遇難,被突然其來的雪崩活埋,釀成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慘案,震驚世界,也使“梅裡”聞名全世界;不可思議的是,由於冰川的擠壓、延伸作用,7年後,明永村民在梅裡主峰卡瓦格博的明永冰川上,發現了被冰川送出的遇難登山隊員屍體及部分遺物,於是使中、日登山隊員為了雙重任務(尋找第一批登山隊員屍體、遺物,並完成他們遺願),又攜手聯合,發起了第二次的登聖山行動,這次中方隊員中有好多是有堅強意志、強壯體魄及豐富登山經驗的藏族登山隊員,登山隊員帶著對神山的強烈驚畏與崇拜,請求梅裡允許讓他們登上他的巔峰;記得有關記錄中有這樣描述:聯合登山隊中有科學家及教授,登山途中。梅裡的震攝力,使全體隊員跪拜其冰川上,虔誠的參拜與祈禱,保佑他們順利登山;梅裡主峰有三條冰川,即三條登山線路可供選擇,他們自然而然地放棄第一次登山線路――明永冰川,選擇了雨崩冰川、和斯農冰川中的一條,後其中一條又被巨大的冰牆所阻,而改最後一條線路重新攀登……眼看離頂只有二百多米,突然,近山頂處氣候大變,由於第一次的陰影,登山隊馬上放棄登頂,迅速下撤,待撤至山下後,回望卡瓦格博,峰頂上卻是一片燦爛陽光……從此,“梅裡雪山”就更加神秘與高不可攀。

我曾於從梅裡回家後二個多月的一天,從網上看到一則消息:住主峰腳下的明永村民(我們就是主峰腳下一家藏民給我們做的響導,我有時猜測,不知會不會是他家),從冰川上拾到一本91年遇難一日本登山隊員(21歲的日本某大學登山隊的學生)的日記,詳細記錄了當時登山路線與每天情況,一直記到遇難日止,至此,第一次遇難的詳細經過終於大白於世人,日記後來被其在日本的母親專程來中國領回。如今,在飛來寺外梅裡雪山的觀景台(觀梅裡最佳地點之一)旁,立有一方暗紅花崗岩的紀念碑,默默悼念這次遇難者的魂靈。

由於種種的綜合,“梅裡雪山”終於被國際登山隊定為不宜攀登的雪山。

我從內心深處崇拜著“梅裡”,某種程度上說,他是吸引我來到這塊神奇的香格裡拉土地上的一種磁力。在游中甸時,向導卓瑪曾說,不是人人都能見到梅裡的,只有有運的人才能看到他,卓瑪還說我倆是有運氣的,一定能見到梅裡,我當時挺感激卓瑪的吉詳祝語,但願我們是有運之人。

德欽離梅裡二十幾公裡,路不怎麼好走。司機是當地人,對這裡再熟悉不過了,義不容辭的充當我們途中向道。司機把小車停在飛來寺前,帶我們到最佳觀景台處,讓我們看太子十三峰,當時雲很多,好在天很好,十三峰前的雲霧時聚時散,緬茨姆峰――卡瓦格博的妻,曾露出過全峰,讓我們領略了她絕美峰型線條的卓然風姿:這是座潔白晶瑩,峰尖尖細均勻的挺拔雪峰,周圍剛好有空間間隔,使其獨立刺向藍天的筆直的山峰,極像一把直刺蒼穹的利劍;其余的峰在雲霧中飄呀浮呀的,卡瓦格博只讓我們瞧見了他的下半個身子,上半身始終未現,我問司機,今天能看到主峰全景嗎,司機也說要看天氣跟運氣,我一路上不住的念著阿彌陀佛,並不斷的祈禱神山:眷顧我們的一片虔誠之心,能讓我們順利覲見;但眼前的梅裡已使我們興奮不已。

到了梅裡山腳處小車停下了,上冰川還要徒步走一個半小時的崎嶇山道。這裡門票60元/人,如果騎馬走山道,再60元/人,還不能代步全部山道,我倆與男女小陸倆,決計徒步上山;由於諸多原因,平時上梅裡旅游的人就不多,何況此刻天時尚早,我們上山時很少碰上人,包括當地人;走梅裡山道(因為要去冰川,此山道非上不可)確實累,且我因第一次出門旅游無經驗,竟會穿了雙軟坡跟的涼鞋,虧得公很能走山路,全仗他的一路不斷拉扯。

約摸走了一個半鐘點光景,我們來到了主峰腳下(事實上,是在主峰山體的下部山坡上),這裡住著幾戶人家,有個藏族婦女坐在門口,微笑著向我伸出四個手指頭,我以為她是在問我們要不要向導及暗示價格,就微笑著搖了搖頭,以後我才領會,這是在向我們問好,四個指頭意思是四季發財,藏民習慣中,四是個吉祥數;我們准備順便從屋後繞出去,她糾正我們要順時針走(藏民相當遵順這個習慣,因為轉經都是順時針,這是一種佛教心理所致),轉到屋後的山坡上,這裡有個瑪尼堆,正對著梅裡主峰,我們按藏民的習慣轉好瑪尼堆,繼續上路;在山坡的邊崖,見到了冰川,崖邊的繩子上掛滿迎風招展的經幡與哈達,我從胸口處摸出從中甸噶丹.松贊林寺帶到此地的潔白二條哈達,祝告一番後虔敬的掛在經幡旁,希望卡瓦格博接受我們的膜拜,讓我們順利的覲見他。

呀,好大的氣派!這就是著名的梅裡主峰,卡瓦格博峰正前方最大的一條冰川――明永恰冰川。

明永冰川是當今世界上稀有的低緯度、低海拔現代海洋性冰川。它從5500米的雪盆處往下延伸至2700米的森林地帶,冰川下緣離瀾滄江僅800多米,冰川融水注入瀾滄江;冰川全長12公裡(據測定,還在延長),冰川寬500米,厚度可達200-300米;闊大雄壯的冰川面,呈現藍綠色的冰磧、冰礫狀,遠望如起伏奔騰的巨蟒,這巨蟒兩旁的山坡卻是一片綠郁郁的原始森林,此刻我們站的山坡上還不時的看到小花和草;放眼冰川四周,一片廣袤,上、下、左、右,除了天,是山;順著冰川朝它來的方向望,由於垂直四千米的高差,卡瓦格博在蒼穹處簡直高不可攀;梅裡主峰雪線以上的雪是終年不化的,而且補給豐足,在5500米處形成一個巨大雪盆,雪盆下是壯觀的冰瀑,冰瀑以下是一瀉12公裡的冰川……面對眼前景像,就好像有人把我們從現實世界驀然拎入另一個世界――一個純自然的宇宙世界中,胸中湧滿了對大自然的崇拜與虔敬!

由於冰川的生成與消融到再生成過程,使這表層貌似堅固的冰川下面,充滿危險的冰溝與暗河,但當時我們並不曾有多少的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四個人盲目的找路上冰川(在小屋旁的瑪尼堆邊牆上嵌著塊石板,上書沒有當地人作向導,不得擅自上冰川,回來時才看到這塊石板),沒有找對路,走了半個多鐘點後,反而越走離冰川越遠,我的心寒起來,總覺得不踏實,提議到瑪尼堆旁那幾戶藏民家找個向導,四人一致通過。於是尋路往下走,找到了瑪尼堆;瑪尼堆旁就住著家藏民,窗口趴著個二十幾歲小伙子,我們向他邊打聽上冰川的路,順勢邀他做我們的向導,沒講什麼價,後生就答應了,以後,我才知道這個藏族後生有多麼好。

在向導引導下,我們往冰川下,路有時很陡,這使我想起虎跳峽下到中虎跳的路,但這裡要好一些;下冰川前,向導看著我的涼鞋,面露難色,說:“這鞋不行”,想想又不能把我給扔下,就下了,結果是,向導始終保護著我下到冰川上,路難下,費了約有個把小時才到。

多奇特的冰川呀,我們竟然站在它的上面!

冰川面其實一點不平,到處是冰礫及冰牆,向導帶著我們挑著路朝冰川中心爬,並始終不忘保護我,在冰川上翻上翻下,爬了有不少路,終於遇上了一堵較高的冰牆,只好到此為止,不再往上爬了;聽向導說,冰川的路並不固定,完全憑經驗,這裡有冰溝,很深,掉下去就沒命了,說曾發生過這樣的事,四個人在爬,後來少了一個人,也不知什麼時候不見的;向導把我們帶到安全地帶――是一低地帶的冰川平台,我們的心才放松下來,說實話,在爬冰川時,始終有一種莫名的緊張心理;男小陸,後生可畏,不甘心就止停爬,一個人未隨我們下來,繼續往上爬,個把鐘點後,未見回程,我的心又緊張起來,女小陸嘴上說沒事,看得出內心也在緊張,向導耐不住了,叫我們等在這裡,一個人上去找他,過一會,見二人蹦蹦跳跳的下來,一塊石頭總算落地。

忽然,向導叫了一聲:“主峰出來了,抬頭往主峰望,見卡瓦格博驅散雲霧,披著中午金子般的陽光,像座巨型金字塔般傲立前方半空,閃閃發光,向導說我們運氣真不錯!我面對這人間難見到的、為數不多的大自然傑作,心中滿是感慨,一種極強烈的對大自然的崇敬與虔誠心理頓時從心底湧起,我理解了藏民天人合一的宗教觀。

就那麼十幾分鐘,太陽退去,雲霧重新包裹了主峰;於是我府下身,想從腳底下找到塊好看的小石頭,帶回家留作紀念。運氣還是不錯,公與向導各找了一塊小山石,公的一塊形似緬茨姆峰,而向導送我的那塊,形體是一金字塔狀,下部是潔白的大理石,上部峰尖部是棕色堅石,真是縮小了的卡瓦格博,如上下部石質掉換一下,則更加理想,真是再好不過的一件紀念品(回家後,用這二小山石做了個小盆景,很不凡,深得我珍受)。

將要回程,人已背對卡瓦格博,忽覺一陣大風從背後刮來,僅僅來得及回頭,見高遠處,一座小冰山從峰體崩脫,正在塌落,馬上聽到轟隆隆一陣滾雷般巨響,原來是雪山的高遠處發生冰崩,我們都驚得目瞪口呆:這可是沒一點心理准備,想不到卡瓦格博是用這種方式與我們告別。下山途中,碰到不少藏民上山去,原來今天是端午,藏民午後上山去朝拜卡瓦格博神。

回程的路上,司機在飛來寺前把車停下,讓我們再看一眼太子十三峰(需要說明的是,在冰川上觀主峰最好,距離也最近,但是觀群峰全景,卻是此地最佳),此時群峰前雲霧繚繞,主峰峰尖隱沒雲中,但雪盆及雪盆以下的冰瀑、冰舌上部卻在陽光中通明,看得十分清晰,且不止一條,三條冰川上部都能見到,其中明永冰川似乎被拉成近境,像一條通天庭的玉階……我們與兩小陸趕緊各自在冰川大背景前合影,留住這難遇的一刻。

……今天(6月6日)清晨早起就登車回程,開出德欽不久,又來到飛來寺前(路過),天特好,忽見太子十三峰,沐浴在晨曦中,全無雲彩遮擋,綿延著橫在前方半空,出乎意料的驚喜:卡瓦格博率十三群峰,隆重相送!阿彌陀佛!我心中只念出這一句。德欽人說,看到群峰全景屬非常的難得,公立刻摸出照相機,哢嚓哢嚓狂拍幾張,車上反應過來的乘客,也紛紛的掏相機……

我自認同梅裡有很深的緣,不然有人來幾趟未必能見他一眼,而梅裡卻在短短一天半裡,把他的各種景觀,一無保留的全方位展現給我們,實在是太眷顧我們了;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卡瓦格博神,您至高無上的神聖觀像,從此銘刻我心,或許這是您神示我的一種感悟;我與您結下的致深的情結,會惠貫我今後永遠的心靈之路――人如何在宇宙萬物之運動中,建立與修煉自心博大與至高無上的境界;被美國著名學者與探險家譽為“世界上最美雪山”的卡瓦格博,以其撼人心魄的自然景觀,令多少人傾倒、神往,我們何其有幸,獨受他的青睞……

卡瓦格博,原您保佑我們永遠扎西得勒!

(全文完)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