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小吃,品味泉州的別樣風情

作者: Mayon

導讀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從廈門出發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便會到達這個古老的城市。當廈門以她時代的美艷和活力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泉州更像一個書香滿懷的含蓄女子,眷守在她祖世的門宅之中。 許久以來,泉州一直在心中廝守著一塊悠然嫻靜的領地,當走在雨後刺桐古老的街道,看著那一個又一個古老的遺跡,耳邊傳來委婉綿延的南音,抑揚頓挫、起承轉合, ...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從廈門出發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便會到達這個古老的城市。當廈門以她時代的美艷和活力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泉州更像一個書香滿懷的含蓄女子,眷守在她祖世的門宅之中。

許久以來,泉州一直在心中廝守著一塊悠然嫻靜的領地,當走在雨後刺桐古老的街道,看著那一個又一個古老的遺跡,耳邊傳來委婉綿延的南音,抑揚頓挫、起承轉合,似乎空氣中都充滿著久遠的韻味。然而泉州帶給你的除了視覺和聽覺的滋養之外,也毫不留情地用極富閩南特色的美食小吃,牢牢鎖住你的味覺,讓人在無限回味中迷醉……稱得上地道的一些小吃大都隱匿於泉州普通的街道胡同中,對於初次來泉州的人東奔西顧難以尋覓,所以如今的泉州專門在鬧市建了一條“美食街”,這裡彙集了泉州的各種特色小吃,舉步之間,便可品嘗那些琳琅滿目的佳肴

福建背靠武夷面臨東海,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山海資源,歷史上大批的中原漢民南下入閩,帶來了北方漢族古老的飲食文化。而泉州在唐代以來就是中國四大商港之一,與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到了宋元時期更是一躍成為“東方第一大港”,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對外開放的國際城市。港口物資人員的交流,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彙,人們利用當地豐富的物產,兼容中外飲食烹飪特點,逐漸形成了風味獨特的閩南菜系。作為閩南風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泉州的風味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遺風,又有創新的內容,不僅注重原料、營養,而且品種繁多、造型美觀,在口味上一般喜酸甜、清淡、鮮美,不喜辛辣油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蠣煎”和“土筍凍”。

“海蠣煎”又叫“蠔仔煎”,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關於它最有趣的傳說是在宋徽宗時,河南開封將門之子張蘊因抗金負傷,受到朝廷褒獎特許到海邊療傷,傳說也來過福建。後來張蘊出征安南,吃到泉州牡蠣湯後很興奮,就命人用牡蠣與綠豆粉做成羹慰勞士兵,這是海蠣煎制作的初始階段。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陳振龍從呂宋島帶回了番薯種。翌年,廣東、福建受災,番薯成為推廣救災品種,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樣,礁石上的牡蠣,也被挖剝來充飢,數量不多的人家,則將其與番薯粉蒸煮煎炒。清朝時閩督李鶴年吃到的海蠣煎已發展到了摻入少許的蔥花蒜絲,配上雞蛋、肉片,煎熟後,再以烏醋、辣椒等調料拌和,這就是我們今天在泉州大街小巷看到的海蠣煎。

做好的海蠣煎鮮香撲鼻,裡面煎過的蔥蒜芫荽的香氣散發出來,但又不會掩蓋牡蠣的海鮮味,雞蛋將牡蠣肉均勻地包裹,咬一口甘汁都飽含在蠔肉體內,鮮嫩無比,兩面油煎,外酥內軟,油而不膩,香脆可口。

如果說“海蠣煎”以味道引人,那麼“土筍凍”則是以奇特的原料和形態入勝。土筍是一種長在海邊沙子裡的腔腸動物,學名“星蟲”,身長三至五釐米,五髒俱全,全身都可食用。明朝屠本峻所著的《閩中海錯疏》記載:“其形如筍而小,生江中,形醜味甘,一名土筍。”清朝同治年間任福建布政司的河南人周亮工的《閩小記》中記載:“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其生在海濱,形似蚯蚓……” 土筍以安平橋附近出產最肥最大,土筍凍則以西垵村制作最有名。制作前土筍凍之前要先把從沙子裡逮出的鮮活土筍放養一天,吐清雜物,然後用石槌不斷碾磨,使其滾出全部內髒雜物,再放入清水中,將其體內泥土漂洗干淨,呈白亮時撈起。取涼井水,與土筍一起熬煮,身上的膠原蛋白溶化入開水中成粘糊狀,盛出分別置入小盞,冷卻後成凍,即為“土筍凍”,放置冷藏,食時取出。

“土筍凍”呈扁圓形,色澤灰白相間,玲瓏剔透,能夠看到裡面一條條的白色星蟲。食用時配蒜茸、辣醬、花生醬、芥末、醬油、香醋、芫荽等佐料,吃起來鮮嫩清脆,質地柔韌,富有彈性,味道甘冽鮮美。

海蠣煎、土筍凍是泉州閩南小吃的代表,而閩南特色小吃遠不止這兩樣,還有姜母鴨、魚仔粥、面線糊、扁食、肉燕、肉粽、五香肉卷、桂花蟹、芋鴨、肉夾包、炒米粉……

當品嘗過泉州的小吃,再流連於開元寺、天後宮、清淨寺,老君岩這些歷史悠久的宗教遺跡,信步在古老的洛陽橋,看碧海潮生,一片片的浪花打濕了欄杆,也濕潤著我們從風沙中跋涉而來的心情……

Korea@China.Com


(泉州美食街)



(土筍凍)



(海蠣煎)



(姜母鴨)



(清淨寺)

.

攜程只能上傳五張照片,更多詳細照片請訪問我的BLOG http://***/nou

.


精選遊記: 泉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