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法國、意大利之旅—意大利部分(2)

作者: zengqingyu

導讀5/25(周日)晴(羅馬梵蒂岡“CITTÀ DEL VATICANO”博物館、聖彼得大教堂、廣場、聖天使城堡、尼普頓噴泉、納沃納廣場、四河噴泉、馬達馬宮、羅通達廣場、威尼斯廣場、埃馬努埃來二世紀念堂、圖拉真市場) 早上,吃了周大哥做的菜伴飯,8:30分出門;今天是五月最後一個星期日,梵蒂岡免費開放,每周日的中午教皇還要在聖彼得廣場上講話,機會難得。住處門外就是� ...

5/25(周日)晴(羅馬梵蒂岡“CITTÀ DEL VATICANO”博物館、聖彼得大教堂、廣場、聖天使城堡、尼普頓噴泉、納沃納廣場、四河噴泉、馬達馬宮、羅通達廣場、威尼斯廣場、埃馬努埃來二世紀念堂、圖拉真市場)

早上,吃了周大哥做的菜伴飯,8:30分出門;今天是五月最後一個星期日,梵蒂岡免費開放,每周日的中午教皇還要在聖彼得廣場上講話,機會難得。住處門外就是一個多岔路口,找到了地鐵入口,認准了進出方向,乘紅色A線,8站路,到達了梵蒂岡博物館;在前一站,即聖彼得大教堂站,絕大多數人都下了車!我們未受此股洪流左右,堅持多乘了一站路,因為我們就是去博物館呀?!但到站下車,好像真只有我們兩個游客,就只好自己尋找方向,空空蕩蕩的,只好問當地人,才順利到達博物館。但是,排隊是從聖彼得廣場那邊開始,從這一點來說我們選擇的出口是過頭了;我們走過博物館大門,沿著梵蒂岡城外牆,向著那條沒有盡頭的隊伍的最後部位走去;整整轉了三個彎後,終於在不到廣場的地方排上了隊。那條寬松的繩索,裡面排隊的人幾乎是10人左右一排,就這樣我們還排在大約1公裡以外!可見人流之多。出乎意料的:行進的速度倒是不慢,9:30分左右開始排隊,10:40分就進去了!原來免費參觀反而快了,因為平時排隊買票速度會更慢(每人14歐元),真是萬幸:省時又省錢!

平時,據說有五種顏色表明有費時長短的五種參觀行走方式,今天是每月的免費日,因此只有一種參觀線路,我們順著繩索,依次參觀了掛毯博物館、埃及博物館、動物館,最著名的是西斯廷禮拜堂(教堂)。

西斯廷教堂是梵蒂岡最為神聖的藝術殿堂,以十五世紀教皇西克圖斯命名;建於1475-1483年,1477年,西克圖斯四世委托藝術家們以聖經故事題材繪畫,裝飾西斯廷教堂大廳牆壁和天頂;南面牆壁上畫了摩西的故事,背面牆壁是基督的故事,入口處則是教皇們的畫像;1508年,朱利斯二世把在天頂和四壁上部繪畫的任務交給了米開朗琪羅,其用了四年的時間完成;畫以人類起源的聖經故事為題,分別以“上帝創世”、“原罪”、“人類的再生”、“洪水中的諾亞方舟”為主題;1533年教皇克利蒙特七世又委托米開朗琪羅在祭壇上方的壁上作畫;米開朗琪羅以聖經中“最後的審判”為題材,從1536年開始繪畫,直到1541年才完成;這幅畫,描繪了耶穌基督審判眾生靈魂的情景,場面恢弘,人物眾多,分為天上、人間、地獄三個空間,上有數百個裸體群像;中央是耶穌基督揮動著手臂,把右邊負罪的人投入地獄,把左邊善良的、遭遇不幸的人的靈魂帶進天堂;1541年聖誕節展出時,整個羅馬城為之沸騰。天花板上的其它繪畫,是他在1508-1512年間完成。繪畫中,米開朗琪羅傾注了他巨大的創造力,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這幅文藝復興時期的不朽傑作,把《聖經·舊約》“創世紀”所描寫的故事變成令人驚嘆的神奇畫面,成了“頌揚人類形體的神聖祭壇”。

在新老教皇交替之時,選舉結果也在此教堂公布。

西斯廷禮拜堂裡人滿為患,光線也很灰暗,管理員手持高音喇叭,不斷伊裡哇啦說著,大意是不許照相,但是法不責眾,游人穿行都很難,誰還管得了誰呀!自然我們也心平氣和地照相、攝像;此時已近中午12點,想起還曾想去見教皇,但是好不容易排隊進來,後面還沒有參觀完,記得好像是12:30分就不能進館參觀了,只能在心底對教皇說聲“對不起”了!

總共花了2個多小時,來到出口處,這裡有梵蒂岡國的郵局,許多人在此購買郵票和明信片,有當代教皇畫像的郵票,還有梵蒂岡建築的,我們也買了一份郵品,發了兩封郵件:分別給曾華和韓欽德,並全程拍了影像,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時刻。

當看到非常獨特的螺旋形樓梯,我們知道出口處到了;走出大門,果然看到已經不讓游客進入,不少洋人正在相求,但警衛不為所動,今天要破格進入,難了。

頭頂已經非常炎熱的列日,沿著上午排隊的相反方向,我們來到了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的神聖地方:聖彼得大教堂和廣場。城牆邊上是梵蒂岡國大門進出口,身穿紅黃條子制服的瑞士士兵看守著大門,必須憑有效證件才能進入;據說在古代是瑞士衛兵救了教皇,因此所有保衛皇宮的衛兵都從21-30歲,身高1.75米以上的瑞士公民中選拔,這一規定一直延續了下來,至今未變。

梵蒂岡歷史上已有262位教皇,從聖彼得第一次批上教皇袍至今,已有兩千年了;大部分教皇是意大利人或意大利血統,其他還有西班牙、希腊、敘利亞、法國、德國、英國的,還有過一位非洲人。擁有梵蒂岡護照的約有400人。

大教堂前是一個圓形的廣場(PIAZZA SAN PIETRO),中心矗立一座由埃及運來的方尖碑;方尖碑和教堂之間是一個地面逐漸向教堂升高的被柱廊環抱的梯形廣場,每周日中午,教皇布道祝福時,全場的教徒都可以看到他。今天我們也看見了廣場上的無數的長木椅,估計接見儀式剛剛結束;當時,我們正在西斯廷禮拜堂,盡情欣賞米開朗琪羅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名畫。

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又名聖百多祿大教堂,因建在耶穌的12門徒之一、最年長的彼得墓地上而聞名,是梵蒂岡教廷的中心,也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紀念碑,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可容納6萬人;從1506-1626年歷時120年才建成,文藝復興時期的幾位最著名的藝術家,包括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都曾參與修建。幾百年來,羅馬最高的建築一直是聖彼得大教堂;大教堂的穹頂直徑41.9米,穹頂上部采光塔上的十字架尖端高137米,全城可見;這座意大利文藝復興和巴洛克藝術的殿堂號稱世界最大的天主教教堂。

教堂的平頂上正中間站立著耶穌的雕像,兩邊是他的12個門徒,雕像一字排開兩側各有一座鐘,右邊是格林威治標准時間,左邊是羅馬時間。廣場略呈橢圓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塊鋪砌而成;兩側由兩組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現在的拱頂是米開朗琪羅的傑作;廣場恢弘雄偉,可容納50萬人,由貝爾尼尼設計,1667年建成;廣場中間聳立著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重327噸,據說當時動用800名工人和匹馬才將碑移至今天的位置。今天是周日,我們應該在正午可以看到教皇出來講話,但我們只能選擇免費在梵蒂岡博物館欣賞西斯廷教堂內的米開朗琪羅名畫,正所謂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我們准備按窮游網上的推薦的經驗:先登上教堂頂部,下來不再用排隊就能進入教堂參觀;在大門口遇上一支不算長的隊伍,是排隊進行安檢,以防恐怖襲擊發生;很快我們就在教堂北面,進入了登頂的隊列。沒有等多久,就開始了攀登(每人5歐元),據說有500多級台階,下半部有電梯可乘,但是要另外收費,還只是到一半的高度;另一半總得要爬,我們就選擇了全程攀登。上到一個大平台後,已經把阿瑾遠遠甩在了後面,這裡應該就是大教堂的身子頂部,要上圓頂所有的人都只能選擇爬行!再經過第二次攀登,樓梯是越來越窄;在圓穹內的環形平台上,可俯視教堂內部,欣賞圓穹內壁的大型鑲嵌畫。終於,一線光明展露,到達了全世界基督徒向往的聖彼得大教堂頂尖!先不忙著眺望美景,而是手持攝像機等待阿瑾的上來……

這裡是羅馬市的最高處,整個市區風光盡收眼底:蜿蜒流過的特維雷河、聖天使城堡、市中心類似上海人民廣場的白色的埃馬努埃萊二世紀念堂、西班牙廣場上的山上聖三一教堂、古羅馬角鬥場,等等;眼皮底下則是橢圓形的聖彼得廣場、梵蒂岡城內的博物館、市政廳、研究院、噴泉、法院、占地超過1/2的精致花園,真叫人留戀往返!

下來後就直接進入了聖彼得大教堂,確實不用另外排隊。

大教堂是為紀念殉難的聖彼得而建,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堂,彼得是第一個承認耶穌為基督的人,所以耶穌賜予他“彼得”之名,意為“磐石”;彼得後來被尼祿皇帝釘死於十字架上;死刑就在現在的大教堂所在地執行,當時這裡是尼祿的跑馬場,彼得的遺體就地埋葬;公元四世紀初,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為彼得平反,並在他的墓地上興建了教堂,1506年重建,直到1626年完成;大教堂共有五扇門:中間的一扇雕有關於耶穌、聖母、聖彼得、聖保羅以及古希腊和古羅馬神話,兩邊為福門和災門,最外邊兩扇分別稱為死門和生門;進門右邊,是米開朗琪羅的“聖殤”(PIETÀ),此像是他25歲時於1500年完成的,又稱為聖母憐子(或母愛),大理石,高174釐米,底座寬195釐米;它是米開朗琪羅的傲世之作,大教堂的“鎮堂之寶”,也是米開朗琪羅一生唯一的提名之作。走進教堂內部,彩色的大理石、壁畫和雕刻,恢弘高敞的空間和富麗堂皇的牆面及穹頂裝飾都使人贊嘆震驚;中殿大理石地面上有一塊圓形的彩色大理石,相傳80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就是跪在這裡由教皇加冕。大教堂圓形大穹頂的下方是29米高的青銅祭壇,它是出自大雕刻家貝爾尼尼之手;壇上有一把巨大的椅子,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上面是博尼尼的“聖體傘”(BALDACCHINO),許多人認為是龍床的傘蓋,祭壇頂部有渦卷形和月桂花形飾物及人物雕塑;祭壇由四根巴洛克風格的銅柱支撐,祭壇周圍是89盞長明油燈;祭壇前方略低的地方是懺悔室,一道青銅門通向聖彼得的陵墓;1940年,教堂下面的埋有歷代教皇的地下室向公眾開放;教堂祭壇後面陳列著木質和像牙裝飾的聖彼得的座椅,鑄造於世紀的聖彼得的銅像也安放在教堂的盡頭,經過幾個世紀以來信徒的親吻,銅像的腳趾已變得很薄;祭壇所在的圓形大廳環繞著巍峨的圓柱,周圍窗戶上有絢爛的裝飾面板。

因為主教正在傳教,氣氛肅穆,且繩索為界,一般游客也不允許進入講台周圍;四周有許多祈禱間,虔誠的教徒正在向她心中的上帝默默傾訴……

從教堂的北面即登頂隊列旁邊,可以進入地下室,這裡埋葬著歷代大主教,好像自13XX-14XX年開始,棺材都是玉石制作,上面臥著該主教的玉雕像,最新的是1978-2005年的一位,墓前擺放著鮮花,有些教徒在像前默哀、祈禱或靜坐,非常虔誠;而且這位主教前有人守著,不讓人隨便拍照。

離開聖彼得大教堂後,跨過了那條有形的“國界”,又回到了羅馬市。沿著和解條約大街,來到了特維雷河邊的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 ANGELO),是哈德良皇帝在位時修建的壯麗陵墓;公元139年,這裡成為哈德良皇帝的陵寢,後為監獄:9-19:00,周日9-13:00,收費;現開辟了一座軍事博物館;城堡前是聖天使橋,精致的天使雕像是貝爾尼尼的作品;沿著科羅內裡大街,前往納沃納廣場,中間經過一處小巷內的小店,但是擠滿了食客,這是一個非常受人歡迎的冰激凌店,真正價廉物美,我們花3歐元,店員在一個蛋卷內放了很多品種,色彩也非常豐富的冰激凌球,我倆吃得非常爽!我特意在地圖上標出了這個值得推薦的地方。

向東幾步就是納沃納廣場(P. ZA NAVONA),這裡從北到南,順序排列著尼普頓噴泉、四河噴泉、穆爾噴泉,北部正在修繕,我們只能在穆爾噴泉前攝影留念。

納沃納廣場東就是馬達馬宮(今天的眾議院所在地)和萬神殿(PANTHEON)(萬神殿外面看上去非常樸素,但殿內卻輝煌富麗,氣勢恢弘;圓形大殿直徑43米,牆厚6米,上部為半圓形球頂,公元前27年建造)

然後就來到了羅馬的市中心,分別有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威尼斯宮(文藝復興時期的歌特式建築,曾是威尼斯共和國的大使館所在地,1929年這裡成了墨索裡尼的總部;他的一些著名演說就是在這裡的陽台上發表的;他的臥室內的燈火徹夜通明,使意大利確信他們的領袖在不知疲倦地處理國政;據帕茲尼說,墨索裡尼不在時,燈也亮著)、埃馬努埃萊二世紀念堂(VITTORIANO:MONUMENTO A VITTORIA EMANUELE),1911年建成、圖拉真廣場(TRAJAN’S FORUM),正在修繕,有建於公元101-106年的大圓柱,即圖拉真大帝紀念柱,是在希腊人阿波羅多魯斯的領導下修建並完好地保留了下來,頂端立有圖拉真全身雕像,極為壯觀。圖拉真紀功柱浮雕對歷史事件和當時人物面貌寫實性的刻畫,詳盡明確、真實質樸,具有高度的文獻史料價值,是充分體現羅馬民族精神的藝術代表作。以圓柱聞名;其後面是保存完整的圖雷真市場(MERCATI DI TRAIANO)。

圖拉真凱旋門,建於公元114-115年,上面的雕刻不僅描繪了各種戰爭的場面,頂端還建造了一個乘著凱旋戰車的皇帝鍍金青銅雕像。

20:00多終於步行回到了住處,周大哥的家,晚餐是東北風味的花菜拌番茄和其它蔬菜,豬肉燉粉條,味道不錯。

附:早期基督教最初產生於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後來逐漸傳播到希腊、埃及、意大利和高盧等地,成為整個羅馬帝國的新宗教;在反抗羅馬人的鬥爭中,猶太人中產生了一些秘密的教派,基督教最初就是從其中分化發展出來的一個小派別。耶穌出生於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區的一個名叫拿撒勒的小鎮。

5/26(周一)多雲轉晴(羅馬——那不勒斯)

(5/26晚住那不勒斯:3晚)上午羅馬(TERMINI)——《NAPOLI》那不勒斯(CENTRALE)《火車》E1911,7:32-10:07,確認號(RESERVATION COAD=PNR):MESKF9,COUCH 14,SEAT NUMBER 55,66(ZENG PUFA CARD);每人10歐元)

今天早晨周大哥給我們准備了可口的早餐,有粉條、醬蘿蔔、肉雞蛋餅、拌花菜當然也有泡飯,因為除了我們還有另一撥人一早離去,所以他摸黑起床為我們趕制早餐,我對他表示謝意,他很平淡地回答我:我收了你們的錢,這是理所當然應該做的!真是一位實實在在的東北人。這裡還要提一位熱心的蘇州小伙兒,因為人多,周大哥家已經沒有多余的房間,這位小伙子就在大門內的過道廳電腦台前一張床上將就了一夜,據他說是公差從米蘭來此,做廣告設計的,到了這裡也是隨便走過,隨便看看,不像我們是有備而來,今晨將乘飛機回上海。6:45分,我們離開這裡去火車站,想來想去還是叫醒了他,要拜托他一件事:就是幫我們數天後也是和他同樣的航班,要做個機票確認,盡管他睡眼朦朧,還是非常爽快就答應了我,上午當我們還在去那不勒斯的火車上,收到了他發來的短信:機票已經確認成功,真是個熱心的好小伙兒!

15分鐘後,在早上7:00左右,我們就步行到達了火車站;問到是在#8號站台,但是遲遲未見有車,而邊上#7號站台則進來了一輛火車,我上前問一位貌似火車司機的意大利工人,而且遞上了我們的車票請他確認,他對我們說已經改在了#6號站台!鑒於此說我們立刻拖著行李奔向#6號站台,那裡停著一輛火車,但是列車員說此車不去那不勒斯!!搞了半天還在第一次確認的#8號站台,真是急死人了,幸虧早到了半小時,7:32分火車准時啟動。

和我們同在一個座位包廂的是一家五口人,我一見男的手抱一個小男孩,邊上還有兩個小女孩,我用英語問他:都是你的孩子嗎?他回答說“YES”;我用非常驚訝的口吻說:你太偉大了!!只見他無可奈何地聳了聳肩膀,我立即感到有點失禮,就只能點頭示意;大家就坐後,輪到他太太反問我了,你們是幾個孩子,為什麼沒有同來?我說我們的女兒在上大學,他們立即露出了非常羨慕的表情,當我告訴他們在中國只能生育一個孩子,他們才松了口氣,並很紳士風度地表示理解;男的說他去過中國香港,知道廣州、上海和北京,但沒有去過,他問這些地方彼此相距有多遠?我立即順手畫了一幅中國地圖,立刻鎮住了年輕的夫婦倆,我並且告訴他們,中國的東西相距有5500公裡,南北也有5000公裡,東西時差4小時,東邊日出了,西邊還是黑夜沉沉,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對於中國的博大,他們表示非常驚訝!我問男的會不會說中文或別的語言,他爽快地說“NO”,但他推薦他的太太,說她會說法語;於是我立即和他太太用法語交談!叫那位男主人成了局外人;我問他太太是不是法國人,她回答說“NON”,原來她是英國人,而她丈夫是美國人,在倫敦大學工作;因為休假,一家來到了意大利旅游,還有女主人的父母(在另一包廂內);她介紹說他們在幼兒園的大女兒會說一點漢語!我的目光立即轉向了她的孩子,於是孩子忸怩了一會兒,很靦腆地說了句:“你好!”原來她有個日本的小同學,相互學的;我誇她說得好!看她紅著臉靦腆的樣子,我學著童聲,很緩慢地說了聲:G-O-O-DM-O-R-N-I-N-G!孩子飛快、流暢地回了一句:GOOD MORNING!可愛極了!

說著說著,不知不覺2個半小時過去了,10:07分,火車准時抵達那不勒斯中央火車站;我們來到了著名的維蘇威火山下、那不勒斯灣、桑塔露其亞海灣,激動之心、之情油然而生;此時此景,不禁讓我想起了在遙遠的1974年,列車在洪亮的“北京頌歌”聲中抵達北京火車站,當時的心情和今天有異曲同工之妙。那不勒斯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據說被比作意大利的加爾各答,但歷史悠久,公元前9世紀庫邁(希腊)人在這裡建城;還有許多藝術、教堂、城堡。意大利有句古話,叫做“VEDI NAPOLI E POI MU ORI,中文的意思是:不游那不勒斯誓不罷休”。

在車站先找信息中心要地圖,了解去龐貝、索倫托、卡普裡島的情況,在這裡又遇到同車來到的美英組合一家七口人,排隊正好在我們的前面,可見西方人對信息中心的依賴。住處就預訂在火車站邊上(南面),走過去才2-3分鐘,旅館的正對面就是地方維蘇威火車的中央火車站車站;從這裡出發,可以沿著那波利海灣,直接抵達古城埃爾科拉諾、龐貝、索倫托。

旅館是三層樓的建築,入住的人不是很多,也許現在還不算旅游旺季的緣故,顯得很冷清,裡面居然熱開水都不提供!只給兩塊小方香皂,就是唯一的服務內容,房間倒還比較寬暢,雙人床,家具擺設也算完整,就是不帶衛生間;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窗外不斷有有軌電車駛過,於鐵軌的撞擊聲不斷,這種情況一直要持續到22:00以後,早晨不到6點又會出現,因為我們白天都不在,就晚上睡覺,感覺影響不是很大;最不方便就是飲用水,我只好每晚到火車站月台,灌裝24小時流淌不斷的飲用水,這還是在下火車時看到的,無形中這裡成了我們每天的飲水源!

稍作休整,吃了簡單的午餐,就回到車站廣場,乘上R2路巴士前往那波利海灣;車票是在終點站,類似於我們國內常見的調度室小房間窗外購買的,就買了兩張,每張是1.1歐元,90分鐘內有效;上車才知道:這裡的司機不管買票只管開車!你得自己到車上的小機器上打印已購車票,不然就作逃票論處!拿著地圖問司機,請他在到站時通知我們一聲,沒想到他只管搖頭,什麼都不知道!意大利人的本土意識真強,見識了!看著車外流動的風景線,我們可真是兩眼一摸黑,只好再問其它乘客,無奈語言不通,怎麼也講不清楚,我們總算有點弄明白了,這趟車是不直達海灘的;正說話間,有下車的乘客對我們高聲呼叫:GO,GO!原來我們的最佳下車點已經到了;這時,差不多全車乘客都在關心我們的下車問題,倒是很令人感動的!當然也有唯一一個無動於衷的人,那就是本車唯一的駕駛員,他只是專心致志把握著方向盤。

下車不遠處,就是平民表決廣場,此名稱源於1861年10月,整個意大利南部全民公決決定加入撒丁王國,即後來的意大利王國就此誕生;正對面(東面)就是王宮(PALAZZO REALE),始建於17世紀末,巴洛克風格,正面紅色,上面有八尊雕像,代表那不勒斯八個朝代,通向新城堡的銅門位於古老的大理石樓梯下面;接著,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那不勒斯灣,看到了湛藍的提列尼亞海,美不勝收的聖露恰(或稱桑塔露其亞)灣,寧靜地矗立在東岸的維蘇威火山;海灣內無數的游船、帆船,預示著意大利人的浪漫生活情趣。

沿著海邊,我們來到游船碼頭,詢問了從這裡去卡普裡島的航班、時刻、價格,計劃後天去,然後我們穿過馬路,這裡就是新城堡,安茹王朝查爾斯一世在1282年所建,在1443年重建,區別於先於它建造的另外兩座那不勒斯城堡——奧沃城堡和卡布阿諾城堡,稱為新城堡(CASTEL NUOVO),坐落在海邊的高坡上,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四角上有四座圓形了望塔,形如方形的深色磚石城堡在碧綠的草坪上巍然屹立,猶如一本凝固的歷史,現在是市議會;它的旁邊(西面),是聖卡洛劇院(TEATRO DI SAN CARLO),意大利最大的劇院,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劇院之一,波旁王朝查爾斯三世1737年開始修建,劇院四周牆內插入了成千上萬個瓦罐,達到了理想的音響效果,這裡同羅馬歌劇院和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並稱為意大利三大歌劇院;對面(北面)是溫伯托一世(UMBERTO I,1844-1900,1878-1900曾任意大利國王)美術館,建於1887年,與米蘭的舊館同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

順著海堤,我們來到了伸入海中的一個小島:蛋型城堡,即奧沃城堡和聖盧恰灣(CASTEL DELL’OVO SANTA LUCIA),其橢圓形狀是由西班牙總督托萊多唐·佩德羅於1532年設計,後由查爾斯一世擴建;小島和陸地有座小橋相連,在橋上,面對美麗的那不勒斯灣,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小時侯學會的歌:桑塔露其亞,邊上一位洋人竟隨著我的歌聲翩翩起舞,使我深深地感到:音樂沒有國界!

阿瑾又走不動了,我照例又前去探路,小島盡頭處就是城堡的入口,我大膽隨著洋人進入,沒有任何人阻攔;轉了幾個彎,我發現城堡裡非常美,值得一逛;於是就在露台上大聲呼叫阿瑾快上來,探頭看不到她的身影,估計離得比較遠;我只好快速返回,回到小島的入口處,叫上她一起再次進入。

這裡不收門票,一路走來,已經置身中世紀的城堡,要說是監獄也有點像的;有的地方幾乎沒有光線,靠上部的一方小洞接收光線,有些房間作為展館,有一些畫作;最漂亮是在寬闊的平台上,四周景色盡收眼底:北部是那不勒斯市,有崎嶇的道路和起伏的遠山;東部就是那波利灣,還有遠處的紅色山峰:虎視耽耽的維蘇威火山;南面和西面,則是無邊無際的蘭色大海和點點白帆;奧沃城堡周邊,就是被稱作為桑塔露其亞的地方。

穿過大橋回到海堤,正巧看到一對新人正身穿禮服,在拍攝錄像——就像我們中國人一樣,我立即啟動自己的攝像機,拍下這難得的一幕;沒想到我自己竟也成了意大利攝像師的拍攝對像!他們中的一位中年男子,竟調皮地鑽到阿瑾的“陽傘”中,還搖擺著身子,做著鬼臉,感受東方人的遮陽習性,也使我們感受到了那不勒斯人的熱情與隨和。

穿過市中心,我們在“SUPER O”超市買了一些吃的,後在一位當地會講英語的意大利中年婦女的帶領下,我們換了兩趟巴士,4C和1路電車,順利回到火車站邊上的旅館,幸虧是下班時間,車輛非常擁擠,要是遇上查票的我們就慘了——因為車上是沒有賣票的。

那不勒斯很熱,這差不多是歐洲的最南端,讓我們充分感覺到夏日的滋味。

5/27(周二)晴(那不勒斯——龐貝)

《NAPOLI》那不勒斯——《POMPEI》龐培《火車》

吃完早飯,8:30我們出發去對面的“CIRCUMVESUVIANA S.R.L”車站,即維蘇威周游鐵路;買了去龐貝的火車票(每人2.4歐元),8:35來到站台,8:41分列車准時抵站,車上人不多,人人有座;我仔細觀察,車上絕大多數人都是上班去的當地乘客,人生百態,有長得像帕瓦羅蒂的,像瓦爾特電影中的濟斯的,等等;以及各種膚色:白、黑、黃、棕,非常有趣。列車一直在維蘇威火山和那波利灣之間穿行;8:58分抵達也是被火山噴發淹沒的埃爾科拉諾(ERCOLANO);9:17分,列車准時抵達龐貝的正門,位於廢墟西南角的“POMPEI SCAVI”。

下車穿過賣各類紀念品的攤販攤點,其中有一位大胡子,用中文向我們推薦龐貝的中文介紹書籍,可見來此的國人已經有量了;不遠就是廢墟入口,門票每人11歐元。但是領到的還是英文版的說明書。

公元79年8月24日,這個夏日的拂曉,天氣熱得異乎尋常;突然一下劇烈的震動,攪動了灼熱的空氣;接著是轟然一聲雷鳴,龐貝人嚇得目瞪口呆,眼睜睜地看著維蘇威火山裂成兩半;灼熱的石塊從上空瀉下,火山灰緊接而來,填塞了他們的眼睛、嘴巴和肺部;有人躲進屋子最裡面的角落,也有些人想逃,和家人一起往海邊跑。在諾卡拉(NOCERA)附近,有一家人設法逃命,母親拼命想救孩子;走在他們旁邊的一個奴隸,用一塊從屋頂上掉下來的瓦,想擋住傾斜而下的火山灰;灼熱而無情的火山灰落個不停,一直堆到窗口,擋住了房門;很快地高過了屋頂。在最後一瞬的恐懼中,驚慌突然停頓,人和牲畜完全凝固,進入了礦物的領域。1961年,將近兩千年過去了,考古學家才發現了這一家人;奴隸手上還拿著那塊沒能保護他的瓦片,母親和孩子們手拉手倒在地上;一個男子掙扎到最後一刻:右胳膊撐在地上,用盡力氣想站起來,去援救家人。(1860年,年輕的古幣學家菲奧勒利《GIUSEPPE FIORELLI》,發明了一種石膏翻模的方法,可以再現火山灰掩埋了的人或動物的形貌。由於當年裹住屍體的火山灰凝固,形成一層硬殼,而其中的肉體則腐爛消失,於是形成人形或獸形的殼子;用管子將石膏漿注入殼子裡,就可以得到栩栩如生的模塑,毫發畢現。他還以嚴肅的治學精神和正直廉潔的工作作風,建立了一種可驗證的科學考古方法,每天記工作日志,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指揮五百多名工人,繼續進行挖掘及清理工作;他把龐貝分成若干區,每區內又依街道分成幾個房屋群,並給每座房子或遺址一個識別編號,這個編號系統沿用至今。也是他辨認出妓院、面包房和銀行家尤肯圖斯府邸)

根據各項資料,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公元79年8月24日以後,確切來說是從上午10點到下午1點之間,龐貝這個城市,已在人類的地圖上消失,被埋葬在幾米厚的火山灰下面了;城裡的兩萬多居民大部分趕在被埋葬之前逃走了,不幸遇難的大約有2000多人。平坦的土地上,野草和葡萄藤蔓生,逐漸占據了原來的城區;不久,農人便忘記了這個城的名字,而稱呼它“西維塔”(LA CIVITA),意思是城市,這是一個沒有什麼特色的名詞。直到1763年(一說1720年),幾個農民開渠挖井,在現場挖掘中發現了一塊標志,刻有這個城市的名字;才知道,西維塔的真正名字是龐貝。

龐貝原是一個平凡的城市,住著平凡的市民,在歷史上充其量只能占一個不起眼的地位。但是,一場浩劫把它從活人的世界抹去,把龐貝人的生活凍結了幾個世紀,讓我們到今天才發現,去猜測當時情況。在龐貝,日常生活似乎至今還在延續:工人正在攪拌石灰,粉刷神秘別墅的柱廊;伊西斯神廟的祭斯正要用餐,……龐貝打動了我們,因為我們在那兒找到了和自己類似的男女。他們的工作、他們的感情,活生生地如現眼前。這可能就是龐貝的奇跡:在這個不由自主地進入歷史的小城中,仿佛可以重現昔日的痛苦和歡樂,焦慮和希望。在悲慘的死亡之後,生命又復蘇了。“我在旅行中所見到最奇特的地方,就是龐貝。人在龐貝,你會感到自己置身古代,即使你平常只相信經過驗證的事情,但是只要你待在那裡,你就會覺得,自己知道的事情勝過任何一位學者。能親眼看到很多書籍中提過的古代事物,真是一大樂事”(司湯達1871)

這是我從小就知道的地方,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來到夢中的世界。

手持地圖,開始回到過去,回到近2000年前的世界;進入馬裡納門,沿著海洋街,穿過維納斯神廟、大會堂,眼前豁然開朗,這裡是昔日龐貝最大的廣場,阿波羅神殿中心廣場,也稱公共廣場(Foro),這裡曾經是昔日龐貝的政治、經濟、宗教中心,廣場上的方形會堂(Basilica)還殘留著一些磚砌的圓柱底座,此處是以前的法院與商業交易場所。會堂的對面是一座阿波羅神殿(Tempio di Apollo),裡面的48根科林斯式的圓柱保存完好,還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廣場北側有一座背對著維蘇威火山的丘比特神殿(Tempio di Jupiter),可以清楚的眺望維蘇威火山

周圍原來有高大的石雕柱廊,公元62年的地震,損毀了大部分;廣場附近,集中了許多高大建築;法院,裡面有牢房和交易所;廣場還是舉行政治集會、祭祀神靈以及游行的重要場所。從東面開始,到南、西、北順時針轉過來,分別是:分別是歐馬希雅邸(嫁給牧羊農場主人努米斯屈烏斯,在他農莊的畜欄內,養有豬和綿羊,並有牧犬看守)、會堂、執政官辦公室、市議會、阿波羅神廟、金庫、卡皮托利三神廟(三神:羅馬之神朱庇特、其妻朱諾、智慧女神米涅瓦)、紀念拱門、提比略凱旋門、市場(廣場的東北角有個商鋪區,店鋪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據說龐貝重見天日時,貨架上的藥品和水果已經枯干變質,青銅制品和各種小擺設也已鏽跡斑斑;商場裡還有一座高台,用於出售奴隸)、家神廟、韋斯巴薌神廟等,在十九世紀初先後發掘出土,可見兩千年前的繁華程度。

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又不使阿瑾多走冤枉路,我又開始沿著小巷一個不拉,像梳頭似地先轉了一大圈,然後帶上她繼續探索,穿過許多不知名的小屋,到處是街道遺址:龐貝城四周環繞著石砌的城牆和七座城門,市區有兩條縱橫相交的主要街道,它們把整個城市分成了許多小街區;街道都由石板精心鋪就,街道兩旁是高高的人行道;城內有完整的供水系統,每個十字路口都設有公用水池;從多利亞神廟、三角廣場、體育場、角鬥士營房(公元62年後,大劇場的四邊形柱廊被改成角鬥士營房,底層和二樓造了些小房間,院子是日常操練的場地)、伊西斯神廟(ISIS,埃及女神)、宙斯神廟,到一大一小兩個劇場,在小劇場(又稱奧德昂劇場,專門用於音樂演出、詩歌朗誦、演講的室內劇場,劇場是圓形的,建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39級階梯可以容納1300位觀眾),我們看到一群意大利老年游客,其中一位開始了男高音歌唱,一曲終了,意猶未盡!我領頭高呼:“BRAVO!”,許多人附聲響應;可惜,打開的攝像機只記錄了最後一小段。大劇場,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的桑尼特人時代,是最大、最古老的劇場,可容納5000名觀眾;西北角有寬大的階梯,通向三角廣場;劇場南面是一個花園,四周是愛奧尼亞式柱廊,可供觀眾中場休息時隨興散步,公元62年後,被改成角鬥士營房。東面邊上,是伊斯塔西蒂家族墳地、女祭司瑪米阿墳墓,北面邊上,是霍爾考尼烏斯邸;繼續沿著豐收街,還有骷髏屋、斯塔比浴場(三大浴場之一,在霍爾考尼烏斯街的十字路口;史塔比尼浴場是龐貝最古老的浴場遺址,建立於約公元前2世紀。進入浴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環繞中庭如運動擦痕能夠般的浴池,有男池、女池及游泳池。男池和女池各有更衣室、桑拿室,熱氣通過地板環繞整個浴場,室內保持恆溫,足見古代羅馬人對洗浴的熱愛。

還有是中央浴場,在市中心東西向街和南北大街的交叉口、廣場浴場,在廣場街和諾拉街的交叉口);斯塔比浴場西北面不遠處,有一個被稱為“LUPANARE”的小屋,門口排著許多人,我們也加入了行列中,大家都按秩序進入,裡面很小,猜測是一個妓院,幾個日本中老年游客在交頭接耳,小聲口稱“青果、青果”;繼續向東,豐收街(又稱阿波坦查大道)曾經是龐貝最熱鬧的街道,現在還保留著當年繁華時代的原貌,青石板鋪就的大道兩側三三兩兩的散步著古樸的房屋建築,有殘留著石制洗衣桶的史特法諾洗衣店(Fullonica di Stefano)、櫃台上擺滿酒壺的酒店等,酒店的牆壁上仍寫有:“店主,你要為你的鬼把戲付出代價,你賣給我們水喝,卻把好酒留下。” 還有是克裡普托波爾蒂克邸、塞伊邸、米南德邸(薩比娜·波培婭出生於此,龐貝的望族,公元62年,嫁給了尼祿皇帝),一路還有許多地方叫不出名字,豐收街上還有維納斯邸,朱麗亞·費利克斯邸,不遠是東門,薩爾諾門。

廢墟的東南角是一個很大的角鬥場(競技場),就是露天角鬥場,建於公元前15年,35排座位,2萬觀眾;座位嚴格按照社會等級劃分;牆上還留有字跡,刻有類似今天的鼓動口號;它是古羅馬圓形劇場中最古老的一個,比羅馬的圓形競技場還要早40余年,這裡有三層觀眾席,最上層的作為仍保留著當年支撐頂棚的支柱。邊上是大體育場。

值得一提的,東南部這裡有一個站高望遠的觀景處,站在高地,可看到龐貝全景:東面是參天的古樹,南面是連綿的墳地,西北面是成片的建築廢墟,北面後面是沉默的維蘇威火山,2000年前的肇事主角,還是一副虎視耽耽的樣子。只有東南遠方,新建的龐貝城已經孕育了新的生命氣息,也只有它才能傲視維蘇威,仿佛正在向火山示威。

中午,我們倆在一個富家的前院花園中席地而坐,開始享用我們的午餐。烈日當空,許多洋人也受不了了,紛紛在廢墟內不多的幾個泉眼下衝頭降溫,空瓶子一個接著一個,按順序灌水,然後開始吹喇叭。

下午回到斯比塔街向北,走過中央浴場、尤肯圖斯邸、金色天使、阿拉馬西馬,來到了北面的維蘇威門,右面看去是龐貝城外的野草叢,左面則是成片的廢墟;沿著外牆穿行不遠,來到了西面的埃爾科拉諾門,在這裡小息,聽一群法國老年團隊介紹龐貝概況,我向法國導游(也是中年婦女)打聽去神秘山莊的情況,據說過去不遠,10來分鐘。

阿瑾走不動,我只能只身前往,果然出西門不遠,不到10分鐘,來到了著名的神秘山莊;神秘莊位於偏離龐貝遺跡區的宅邸,整個建築共有60多個房間,內有描繪迪奧尼索司(古希腊神話的酒神)所舉行的神秘儀式的壁畫。據說當年龐貝盛行崇拜此神,通常女子為求子都來祭拜此神。以“龐貝紅”手法描繪的壁畫充分展示了當時高超的藝術水平。要注意的是參觀神秘莊要安排在古城游覽的最後一站,因為出了城門就不能再返回了,需要另外購票。

沿原路返回,阿瑾還坐在原地,已經研究了一些我們還沒有走過的一些富有特色的地方,我們開始有一點針對性尋找之行,沿著執政官街,去了薩呂斯特邸、福爾諾邸、悲劇詩人邸(悲劇詩人之家是一棟小巧的建築,入口的地板上鑲嵌有“小心惡犬”(Cave Canem) 的字樣,旁邊有犬吠的圖騰。因為屋內有描繪劇場的浮雕壁畫,所以取名悲劇詩人之家)。悲劇詩人之家往北走便是牧神之家(Casa del Fauno),裝飾有牧神的雕像和其他精美圖案;迷宮邸、百歲邸、梅萊格爾邸、維提邸(維提之家是典型的富商豪宅,有被圓柱回廊所環繞的中庭,精美的雕刻。入口處的春宮圖是最有名的,其實這是當時辟邪用的護身符。客廳的黃色牆壁上依然保存著許多神秘精致的壁畫,有“被巨蛇纏住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壁畫,以及有“龐貝紅”之稱的描繪愛神日常生活情景的壁畫,這種壁畫是紅褐色的濕繪壁畫,據說以當代的技術也不能再現這種顏色。)、法烏諾邸,最後沿幸運街回到廣場。從北往南參觀了廣場浴場(前門排隊進入,我們不知道,居然從出口處逛到了正門,所謂逆向“行使”)、幸運女神廟等等。

夕陽已經西下,日落的余輝,照耀著龐貝最繁華的建築、街道、廣場,不禁令人感慨萬千!17:30分,我們結束圓滿的龐貝之旅。繼續乘維蘇威周游鐵路,17:40從索倫托開來的火車抵達,回到那不勒斯才18:10分,這是趟快車,一路順利。

附:小普林尼(CAIUS PLINIUS CAECILIUS SECUNDUS,公元61或62-約113年),古羅馬作家,大普林尼的外甥及養子;曾任執政官和俾提尼亞(位於小亞細亞)總督。今存“書信集”10卷300余篇,其中與古羅馬皇帝圖拉真討論如何處理基督教圖的信函尤具史料價值;因為有他的日記,為公元79年的大毀滅,留下了活生生的例證。

5/28(周三)晴(那不勒斯——索倫托)

《SORRENTO》索倫托《火車》

早上8:08分我們離開旅館,去趕8:13分的維蘇威周游鐵路去索倫托;昨晚我們已經在車站花3.3歐元/人買好了車票,所以今天顯得很從容;卻是遇上了車晚點,等了6分鐘,8:19分才來了車,再一次經過埃爾科拉諾、龐貝,直到本次列車的終點:索倫托;今天的屬快車,昨天去龐貝耗時40分鐘左右,今天的車開到龐貝只花了20分鐘左右,40分鐘後,9:03分已經到達了終點站——索倫托(主要原因是大站車,停的站比較少)

出車站,我不禁又哼唱起了小時侯的歌:“重歸索倫托”;對於我們來說,雖然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但是動人的意大利民歌,使我卻感到是故地重游!

向北,經過“LAURO”廣場、特拉諾巴博物館,我們先來到位於小鎮東部的科雷亞勒眺望台,懸崖下的海水清澈見底,快艇、游船、小帆船行使在寧靜的那不勒斯灣,周圍是一片寂靜,只有海水在輕輕拍打著岩石,北方遠處,薄霧中,又是虎視耽耽的維蘇威火山,只是被圍上了美麗的面紗;懸崖邊還有幾個當地少年,無憂無慮正在玩耍;這裡真稱得上是一個人間天堂!

沿著“VIA CORREALE”狹窄的山道,我們來到了熱鬧的鎮中心:塔索廣場;在這令人眼花繚亂的八岔路口,開滿了精致的各類小店,還有隨處可見的橘子樹、檸檬樹,還有好客的主人們;富足的人們都過著悠閑的生活,環境非常干淨。

繼續向西,我們又步行來到了臨海的城市公園,蔥綠的植被、花木,精致的雕塑,背後襯托著湛藍的天空,清澈的大海,底下多了鋪滿鮮艷色彩的太陽傘,下面是海水浴場,當然還有許多酒巴和海岸餐廳,我們在如此美麗的環境氣氛中,在長椅上充分享受著,直到不得不離開。

沿著公園的懸崖邊,不斷下行,海灘邊,許多對西洋男女緊緊擁抱,就在沙灘上打滾,只是看到突然出現的我們,女的才略帶羞澀地向男的指指我們,潛台詞是:東方人來了,快放莊重點;但是男的旁若無人,繼續干他的好事!我也沒好意思舉起手中的攝像機——畢竟這是人家的隱私,我們也不必大驚小怪的!當然這一幕一定會深深地留在了眼底和腦海中。

來到索倫托碼頭,比較便宜的去卡普裡島客輪上午已經發出,下一班要等到下午14:30分,只需要9.6歐元/人;現有售的10:45分的每人要29歐元!無所謂的女胖售票員不斷唱歌似地高呼:“佛來夠”,大概意思是,你不買拉倒,“下一個”上來吧!等了一下11:10分的船還是一樣價,連許多洋人也舍不得花這些冤枉錢,紛紛搖頭離去,只有很少數人在購買。

我們本來就不想去藍洞,早從網上得知,那裡的商業氣氛太濃,從公共的大船換私人的小劃船才能進入,還要排很長時間的隊,不是大晴天還看不到著名的藍色光,小船還要另收小費,進洞還要買專門的票,總之必須一路用錢鋪墊!所以我們就想上卡普裡島看看;現在索倫托和卡普裡島已近在咫尺,居然還要花這麼貴的錢擺個渡,便宜的船就要在此等4個多小時;因此我們決定放棄。

花1.1歐元/人,乘巴士回到火車站,再次花3.3歐元,乘火車回那不勒斯去了!

這次沒有乘到那不勒斯中央火車站,多乘了一站,來到了維蘇威周游鐵路的終點站:加裡波第大街站;開始在大街上閑逛。

車站對面就是一個市場,後面的小街上有各類小店,路邊有許多露天的小販,賣各類水果、蔬菜、百貨用品,當然還有許多點心類的小吃店,我們在這裡只花了1.2歐元買了一個超大的有名的“瑪格麗特”匹薩餅(PIZZAMARGHERITA,一種用番茄沙司、土豆、莫茲勒奶酪制成的),當成了兩個人的一頓飯,可見這種匹薩餅之大!當年波旁家族的瑪格麗特公主非常喜歡匹薩餅;因此,這種特殊的匹薩餅以她的名字命名;據說只有嘗過這種匹薩餅,才算“確實到了那不勒斯”。街邊還有非常誘人的紫色大櫻桃,2.5歐元/公斤;橙子1歐元/公斤,我們這一路看到的數這裡最便宜了。

穿過小馬路來到了著名的翁貝托一世大街,斜穿過市區,把火車站和桑塔露其亞海濱連在了一起。許多黑人擺著地攤在推銷冒牌的皮貨,說不定還是在中國批發來的。

南意的天氣與北部溫差很大,炎熱的太陽使我們感到似乎盛夏已經來臨,確實有點影響游興,於是我們一直步行回到火車站邊上的旅館。

5/29(周四)陣雨轉多雲(那不勒斯——羅馬:聖喬瓦尼教堂、角鬥場、君士坦丁凱旋門、羅馬廢墟、元老宮、埃瑪努埃萊二世紀念堂、特維雷噴泉、人民廣場)

(晚住羅馬:2晚)上午《NAPOLI》那不勒斯《火車》——羅馬E1938,6:30-8:56,確認號:MJ3ESR,COUCH 6,SEAT NUMBER 55,66(ZENG CARD);每人10歐元

早上6:00不到,我們就出發了,5分鐘後來到火車站,等了大約20分鐘,火車進站了;6:30分,火車准時發車。別了,那不勒斯;別了,桑塔露其亞;別了,龐貝;別了,索倫托;別了,卡普裡島!真和這些有名的地方有些戀戀不舍!!

8:56分准點回到羅馬;我們就在羅馬中央火車站#24號出口處附近的站內小店中買好了“羅馬PASS”,一種三天有效的無限乘坐公交、免費去兩個景點、其它景點打八折的優惠卡,20歐元一本,裡面還奉送一張羅馬旅游圖和公交到達景點的示意說明,很管用的(在意大利,買了的火車票、汽車票、地鐵票、輪船票等,都屬於通票,不用可以備著;從第一次打票開始記時。但是你上去了不去打印,那就屬於逃票,罰款50歐元;到那時無論怎樣解釋都沒有用了)

我們馬上開始享用,乘了一站地鐵再次來到了王大姐的家;沒有想到把行李扛到了一樓半的他們家,周大哥家今天不留客人,要修家裡的水管;我們只好隨他一起再次來到楊大姐的家,和五天前第一次來這裡的順序正好翻了個個。盡管外面有點雨滴,一路還算順利,而且周大姐的家環境相對更好一些,正規的房間,還有臨街的大窗戶。

盡管人家客氣,問我們吃了早飯沒有,我們當然很識相的,早飯是不好意思在這裡吃的;我們稍安頓完畢,馬不停蹄又出了門,去尋找就在大姐家附近的一個百年老字號冰激凌店;到了那裡才早上10點,這個叫做“PALAZZO DEL FREDDO”的冰激凌店,是從中午12點一直開到午夜24點,現在是鐵將軍把門,門口遇上了好幾位來自韓國、中國的學生,都只能失望地離去。當然,我們晚上還有機會的。

充分利用手中的羅馬派司,乘地鐵一站,來到了聖喬瓦尼廣場(PIAZZ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廣場上有一些重要的基督教建築;其中尖石碑(OBELISK)是羅馬最高最古老的建築;廣場北面就是聖喬瓦尼教堂(SAN GIOVANNI IN LATERANO,7-19:00),教堂是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教堂背部有拉特蘭宮(PALAZZO LATERANO)一直是教皇的住所;位於教堂東南邊上的28級台階,虔誠的教徒可以拾級而上聖階(SCALA SANTA)(跪行),據說是耶穌在受到尤太審判官彼多拉的申訴後,從這些石階走下來的;許多人正虔誠地跪在地上,一步一拜緩慢向上邁進;洗禮堂(9-13:00),是四世紀精工細作的風格,祥和的回廊是中世紀風格,莊嚴華麗的大堂則是巴洛克風格的。

這時老天有小到大下起雨來,我們就在聖喬瓦尼教堂外坐下,小心翼翼開始品嘗自帶的午餐;等雨漸漸小了以後,我們乘上洗禮堂邊上的62路巴士,來到了舉世聞名的古羅馬角鬥場(COLOSSEO)。角鬥場的東面也是一處古代廢墟;在羅馬,感覺就像回到了遠古時代,到處都是廢墟,意大利人非常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他們祖宗的遺產。

由於下雨,安檢處幾乎沒有人排隊,我們很順利進入大廳內,裡面排隊買票的人也不少,起碼有近百人以上,可見晴天肯定會人山人海;我們手中的羅馬派司在這裡派上了大用場,在往裡快速穿插時,維持秩序的員工叫住了我們,但當他一聽說我們有派司,立刻放行,通行無阻!進入裡面我們按網友的提示,乘上升降電梯,一下子就來到了最高處。

古羅馬角鬥場(COLOSSEO),又被稱為大鬥獸場、圓形劇場、弗拉維奧(是一個家族)劇場、科洛塞、哥羅塞姆競技場等等,公元80年奠基,相當於19層樓的高度,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生命之門是為獲勝的角鬥士准備的,失敗之門則是死去之門;從最高層望下看,是競技場和通道;競技場由網圈住,以防野獸跑出來;可移動的木地板用沙子蓋住,可以用來吸干血跡;下面是裝野獸的籠子,還有復雜的機關,由絞車和重物來控制大門,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供表演用,形成海戰場面;雖然大劇場是公共的,但也是等級森嚴的,共分四層:1、多立克柱式(底層);2、愛奧尼柱式;3、科林斯柱式;4、長方形窗戶和半露方柱構成;看台共有60排,4個區:1、貴賓席:皇帝、元老、長官、祭司;2、騎士席:貴族、富人;3、平民席:普通公民;4、站席:底層婦女、奴隸、窮人;底下有高高的欄杆圍牆與表演區隔開,每層有80個拱門;總共可容納5-7萬人。最後一次競技活動是523年,中世紀被改成城堡;後又成為建築材料提供場地,直到19世紀。

大雨如注,游人們紛紛到圓圈室內躲避,外面平台上幾乎沒有人了,倒是給我盡情攝像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我頂著雨傘,徹底掃描了古鬥獸場,當然褲腿都淋濕了,完成後進入圓圈平台內,仔細觀賞展出的許多出土文物,和歷史介紹。

不到半個小時,雨過天晴!人們紛紛又“出籠”了,我們倆也請西洋人為我們合影留念,直到盡興;當然還有場外的廢墟、古老凱旋門等壯觀的景色,盡收眼底。

出角鬥場後,我們圍著它幾乎又轉了一圈,尋找到在西南面的一個最佳角度,拍下了角鬥場最雄偉的景色;然後來到了角鬥場南面的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三孔的凱旋門建於公元312年,其入口處已經不是傳統的一條門道而是三條門道。柱基和柱枕上均有精美的浮雕。

君士坦丁凱旋門西面不遠,路邊牌子上寫著:“羅馬市場出口處”,看著有一些人都在進入,再加上我們也不願按標記上所示,“進口往前200米”,就走了進去;沒想到果然出口處不讓人進入,大家都拐入了邊上的上山道,邊上隔著籬笆,看得見園內的游人和廢墟、建築,但就是找不到入口處!不知不覺中我們爬上了帕拉蒂諾山頭,只見一個高級賓館擋住了去路,只好很不情願地原路返回;又回到剛才的路口,這次老老實實沿著標記向南,不遠就來到了羅馬廢墟(FORO ROMANO,市場)入口處。

羅馬市場坐落在羅馬市區的中心,全部用大理石鋪成,呈梯形。作為羅馬歷史上最古老的廣場之一,羅馬廣場是開放性的。這裡曾經是古代羅馬公民集會的場所,也是市場的所在地。共和國時代,羅馬廣場成為羅馬共和政治的像征標志,具有公共性、開放性等特征,但帝國時代,隨著專制制度的建立,羅馬廣場的公共性、開放性逐漸被封閉性所取代。

聽說角鬥場的門票是和羅馬市場的票聯動的,一票兩用;但我們使用的是派司,是不是也享受此待遇呢?我向守門服務員確認了,才打票進入(結果我們的第二次免費是用在了卡拉卡拉浴場)

裡面更是成片的廢墟,就像中國的圓明園,只能憑想像來感受昔日羅馬帝國的輝煌;走過奧古斯都的神殿,來到了位於廣場東南部的提圖斯凱旋門(ARCO DI TITO單拱門),公元81年建,記載了國君在公元70年對耶路撒冷極其聖廟的暴行;拱肩部刻有希腊風格的展翅飛翔的勝利女神,內部的拱頂飾以花瓣圖案,牆恆上的裝飾浮雕刻畫的是猶太戰爭後提圖斯和他的軍隊進入羅馬的場面。這座凱旋門是羅馬城中現存古典浮雕藝術的三大傑作之一;以混凝土澆注,華貴的大理石飾面,造型也顯得豐富多樣,愛奧尼亞柱頭和科林斯柱頭發展為華麗的混合式柱頭。這種寫實主義的雕刻手法,在羅馬帝國的雕刻中極為常見,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對歷史的記載。

這裡曾是古羅馬的活動中心;以前被山區古老的居民用作墓地,公元前六世紀清理干淨。19世紀開始考古發掘工作,此時古羅馬廣場被深埋8米以下。自帕拉蒂尼山沿著帕拉廷谷地可達;聖街對面是可愛的圓形維斯塔廟(TEMPIO DI VESTA),裡面有六名處女輪流照看著聖火;如果聖火熄滅了,牧師要鞭打她們。聖街左面是卡斯托裡神廟和朱利歐教堂(BASILICA DI GIULIO),是古羅馬人訴訟和審判的地方;廣場西端是講演堂(ROSTRA),演說家西塞羅曾在這裡發表演說;壇對面是獨自矗立的海豹柱(COLONNA DI FOCA),拜倫把它描繪成“基座深埋雄辯無名之柱”;再往右是塞維拉羅凱旋門(ARCO DI SETTIMIO SEVERO)。聖街的盡頭矗立著農神廟(TEMPIO DI SATURNO)的八根艾奧尼克式柱子;農神廟後面,從左到右依次是典雅的神旨廊、韋斯巴西埃諾及狄度神廟和康科迪亞神廟。古跡外面(西北),面對皮埃特羅的聖路伽和馬丁納教堂的是馬摩庭監獄(CARCERE TULLIANO)

登上安提庫阿聖母堂,來到法爾內塞花園,阿瑾又走不動了;於是我又獨自一人踏上了探索的征途,一直向南,穿越許多處廢墟,沿著一處標識來到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但我叫不出它的名字。

一個下坡路口,大概20人左右正在無聲排隊等候,我走近前去,管理人員立即用手勢攔住了我的去路,示意我到後面排隊,看著大家都悄然無聲等待著,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既來之則安之,不遠萬裡來到這裡,這點耐心還是有的,不看白不看。後面不斷有好奇的西洋游客們重復著我的舉動,最有趣的是一位大約20歲左右的年輕姑娘,也是縮手縮腳前去“探望”,猛見管理員向她堅決地打出手勢,嚇得她連連“OK、OK”快速後退!我的心裡笑翻了天!!

原來是出來幾個人再放進去幾個人,管理員之間用對講機通報著游人的進出情況,再決定嚴格按對等的人數放入,終於輪到我了。

步行幾十米遠,就是一棟兩層的古建築,裡面有兩個管理員,加上外面一共就三人,他們決定著游客們的進出大權,一個管著一樓,另一個管著二樓;由於我前面的一對中年夫婦在一樓開始湊上去觀賞黑乎乎的內景,一樓管理員示意我先上二樓觀賞,我立即按他的指示辦事,毫不猶豫走上了二樓,就是看那窗內紅乎乎的一堵牆,外面還隔著玻璃,什麼也看不清;於是我立即回到一樓,看看下面有什麼吸引眼球的;沒想到卻看到了不太遵守規矩的一幕:一個碧眼金發的洋小姐,居然乘管理員在裡屋看管其它游人,毫不猶豫舉起相機抓拍古畫,我還真為她害臊!而且我也認為,這實在不值得去冒這個險的。在屋內終於看得比較清楚:暗紅的牆上似乎有畫的跡像,可能也是數千年前的遺跡吧,西洋人是非常珍惜的。

再沿廢墟往南面邊緣,前面就是切爾基大街,外面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和牆內的廢墟形成強烈的對比;不禁另人感嘆世事之滄海桑田!

回到法爾內塞花園,阿瑾早已等得不耐煩了:怎麼去了一個多小時!我說:我從遠古歸來。

市場的西北部是塞維魯凱旋門(ARCO DI SETTIMIO SEVERO),也是三門的,建於公元203年。過了凱旋門,就是廢墟的西大門。

走出廢墟,這裡是位於中間的元老宮(古老的檔案館),南、北側依次為保守宮博物館(即文物史料館,PALAZZO DEI CONSERVATOR),裡面收藏著無數藝術珍寶)、卡皮托裡諾博物館(PALAZZO DEL MUSEO CAPITOLINO);中央廣場上有米開朗琪羅設計的地表鋪石圖案,構造了一個美麗的廣場。

這時已經是17:45分了,天還是十分亮堂,但是免費進入的埃馬努埃來紀念堂已經快關門了,我們趕緊走了進去,裡面其實是一個博物館,上到樓頂,管理員已經不讓進入,望著外面的平台我們感到有點遺憾;但是我知道這棟建築的對稱性,於是快速趕到另一個平台出口,果然還開著,我們終於踏進大陽台,在羅馬市中心再一次觀賞這座古城的雄姿。

欣賞完市容風光後,我們在威尼斯廣場邊的車站乘上巴士來到了著名的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也稱許願泉;已經18:40分,但這裡照樣人山人海!背對著池水,右手拿硬幣舉過左肩,拋入池中便可以重返羅馬;另據說有三扔:但版本無數,其中的一個是:第一顆硬幣表示找到意中人;第二顆硬幣表示彼此真心相愛;第三顆硬幣表示蜜月成功,婚後能夠重返羅馬。

離開許願泉,我們乘上95路巴士,駛向城市北部,感覺好像越開越落鄉,後來查了地圖才知道:這裡是平喬山附近,是羅馬市北部很大一片綠化地。直到巴士終點,一下子還沒有認出這是走到了哪裡,真感覺到了某個城鄉結合部,還有點像上海彭浦新村附近!穿過前面的牌坊,才知道我們其實已經到了人民廣場外面,經過的那個牌坊其實就是人民門。

19:00多了,天色已經略顯黃昏,比較寬闊的人民廣場上,正中央聳立著埃及的方尖碑,獅獸噴泉環繞著,南面是被稱為雙胞胎的兩個造得一模一樣的教堂,由西向東分別是奇跡聖母堂和蒙特桑托聖母堂;東面是拿破倫一世廣場,整體還是十分豐富,也很和諧。

在這裡我們乘地鐵回到了住處附近,當然不忘多乘了一站,趕到那家百年冰激凌店;果然是熱鬧非凡,名不虛傳,在這裡我們好好過了一個癮!最後回到楊大姐家再吃晚飯。

5/30(周五)多雲(羅馬:西班牙廣場、山上聖三一教堂、奧古斯都陵墓、和平祭壇、法院、卡拉卡拉浴場、真理之口廣場、提貝裡納島、五百人廣場、共和國廣場、戴克裡先浴場、安傑利聖母堂、羅馬歌劇院、大聖母堂)

清晨5:00多,天剛蒙蒙亮,窗外的馬路上已經沸沸揚揚,裝貨、卸貨,還有隆隆的摩托車馬達聲,到底是唐人街,就是勤快的人多!反正也睡不著了,吸取昨天特維雷噴泉人山人海的經驗教訓,今天一早7:00剛過,我們已經踏上了征程,趕往也是名聲在外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

因為影片“羅馬假日”,公主在這裡大吃冰激凌,更使這個地方名揚四海;人潮一定不遜昨天的特維雷噴泉(許願泉);7:30分我們到達這裡,果然非常冷清,偌大的台階上幾乎無人!洋人都好睡懶覺,讓我們兩個東方人打了一個時間差,唯一有點遺憾的:台階頂部的聖三一教堂在修繕,中間的尖柱被圍了起來;台階底部中間也是一個噴泉,正對面就是孔多蒂大街,前面與羅馬著名的科爾索大街相交;廣場南邊上是濟茲曾經住過的地方,現在是濟茲、雪萊紀念館,要到9點才開門,但我敲門後得到了裡面工作人員的證實。

8:00左右,我們離開西班牙廣場,去了奧古斯都陵墓、和平祭壇,都因為時間太早沒有開門;我們就從加富爾橋過了特韋雷河,走過一個尖頂的小教堂,前面是寬敞、雄偉的法院,廣場上有許多雕塑;再從翁托一世橋回到左岸,乘巴士到達角鬥場附近,去看對面的尼祿金殿(DOMUS AUREA)。

金殿要到十點開門,現在才9:30分!於是我們就在山丘上等待;沒想到等到了十點卻不能進入:因為要預約!不緊不慢來開門的三個工作人員,不是讓大家按前後順序排隊進入,而是伸手接過那些手持打印紙張的洋人,放他們進入!看著那些人自豪的神情,真把我們氣得不輕!於是我們沒有去企求人家的恩典,轉身去了卡拉卡拉浴場。

卡拉卡拉大浴場是羅馬帝國時期遺留下來保存最完好的浴場,也是同類建築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結構最先進的浴場。成熟的十字拱和拱券平衡體系,在這座建於一個空闊大花園中的浴場中得到成功的運用。該浴場不止一座“洗澡堂”,更是一個功能復雜、結構合理、裝飾豪華的綜合性的多用途公共建築群,可供1600人同時洗澡。附設有運動場、圖書館、音樂廳、演講廳、交誼室等娛樂、輔助設施。卡拉卡拉浴場以其規模、技術、工藝贏得了羅馬建築史上裡程碑式建築的地位。

我們乘的巴士停在浴場東部,走到南面,有兩個工作人員看守著,這裡只出不進,饒了一大圈,我們最終在北部進入,浴場的大小就此可見一斑。可惜裡面已經空空蕩蕩,只剩大範圍的殘磚破瓦,有幾個技術工人正在做修補工作,其細致的程度,簡直就像是在繡花一樣!我們在廢墟內的長椅上用了自帶的簡便午餐。

出卡拉卡拉浴場,沿大路向西,又乘巴士2站路,來到了真理之口廣場(PIAZZA BOCCA DELLA WERÀTI);這裡也因“羅馬假日”蜚聲海內外。

真理之口廣場,有兩座羅馬寺廟,波圖諾神廟和圓形的大力神廟,中間還有一個巴洛克式的噴泉和中世紀建的柯斯梅汀聖母堂;聖母堂拜占庭式的門廊上可以看到真理之口,他是一部大理石的人面肖像,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測謊儀,傳說中如果作偽證,把手放在它的嘴裡,一下子會被咬下來。

進門大約有十多人排隊,大家很有秩序,輪著等待與圓形的大獅子合影,我們自然也完成了一個“歷史使命”。

廣場門口不遠,就是特韋雷河上的小島:提貝裡納島(ISOLA TIBERINA);有兩座小橋分別連通左岸、右岸,中間就是小島上的聖巴托洛梅奧教堂;東面是猶太人聚居地,靠近馬爾賽羅劇院遺址(TEATRO DI MARCELLO)。

乘巴士回到羅馬中央車站,車站廣場又被稱為五百人廣場(PIAZZA CINQUE CENTO),是為紀念在非洲埃塞俄比亞戰爭中死去的士兵而建立的;據說一到星期天,有許多菲佣會聚集在這裡交流;廣場西面是國家博物館馬西莫宮;前行不遠又出現許多殘磚破瓦,這裡是戴克裡先浴場,公元298-309年間,根據教皇的旨意修建;前面是共和國廣場(PIAZZA REPPUBLICA),又稱埃賽德拉廣場,中央的圓形噴水池中分別有四尊巨大的那依阿得女神像噴泉;東面馬路對面有一座很不起眼的破磚門,外面看起來就像一處廢墟,裡面竟然非常宏大雄偉,這裡是安傑利聖母堂(SANTA MARIA DEGLI AAGELI),據說從未受到過人為破壞,保持了米開朗琪羅最完美的風格;這裡原是羅馬最大的戴克裡先浴池,公元298-306年間由米開朗琪羅改建而成的;裡面有維納斯的雕像,米隆的斯科博洛斯的的兩件復制品,還有盧得維西的寶座。

共和國廣場南面不遠,就是著名的羅馬歌劇院(TEATRO DELL’OPERA DI ROMA),前面已經提到過,這裡與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那不勒斯的聖卡洛歌劇院齊名,一座白色的大理石建築。

再往南是大聖母堂(SANTA MARIA MAGGIORE),中央火車站西,是羅馬四大高級主教的教堂之一,也是最大的鐘樓。

參觀完大教堂,羅馬之行差不多就結束了;我們再次來到百年冰激凌店,再次點了超大的三球和冰霜,並記著攝像記錄整個過程,再慢慢品嘗,直到過足癮為止。

最後,按周大哥的提示,我們乘上A線地鐵,到達終點前第三站,“SUBAUGUSTA”,出站往前不


精選遊記: 羅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