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賞梅泡湯之旅

作者: 老實的詹

導讀事先攻略篇 我和女友都去過南京,中山陵,明孝陵,總統府,夫子廟,雨花台,莫愁湖,棲霞山,大屠殺紀念館都去過了,所以這次把重點放在了靈谷寺、梅花山和湯山溫泉。考慮到湯山在遠郊,我們准備第一天在市區玩,然後在湯山住酒店泡溫泉,第二天回市區購物。 事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頤尚,錦尚和聖泉城之中選了聖泉城,頤尚泉池多,但是人也多,而且房價� ...

事先攻略篇

我和女友都去過南京,中山陵,明孝陵,總統府,夫子廟,雨花台,莫愁湖,棲霞山,大屠殺紀念館都去過了,所以這次把重點放在了靈谷寺、梅花山和湯山溫泉。考慮到湯山在遠郊,我們准備第一天在市區玩,然後在湯山住酒店泡溫泉,第二天回市區購物。

事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頤尚,錦尚和聖泉城之中選了聖泉城,頤尚泉池多,但是人也多,而且房價頗高。錦尚普遍的評價不是很高。聖泉城的評價中,比較吸引我的幾點是1、人少 2、非周六的話房價便宜,50多平米的日式觀景房只要360元。3、溫泉還可以,火山泥有特色,雖然比不過頤尚,但我們不可能有太多時間全部泡一遍的。4、對它餐廳的評價還可以,不像另兩家餐廳評價很低。這點事後證明是很重要的。

當然網上做研究時,我也注意到有網友指出要另帶鞋以便於多次進出泡溫泉。我專門打電話去問了,酒店方面給出的建議是,將酒店提供的一次性拖鞋壓在換鞋處即可,這樣就不用額外帶雙鞋了。不過酒店方面沒有告訴我,這裡不能刷工商銀行的卡,這點要提醒大家注意。(據說其他銀行的卡都可以刷)

以下是具體的計劃

D1

7:40火車站候車室碰頭,搭乘7:53 D406次前往南京(動車組二等艙,尾號為1,2連號或6,7連號,這樣兩個人可以坐在一起又不被人打擾)

10:10抵達南京火車站,搭游1路公交車前往梅花山,賞梅(午餐自帶點心)

14:00梅花山打車前往湯山鎮(走寧杭公路,約45分鐘,打的費63元)

15:00湯山聖泉城Check in買溫泉票稍事休整(事先通過攜程定了日式觀景套房,周日是360元天,一周中各天的房價是不一樣)

16:00-17:30泡溫泉(我們先泡了火山泥)

17:00-18:30酒店餐廳用餐

18:30-19:30餐後休息

19:30以後接著泡溫泉,吃溫泉蛋,看星星,泡腫了才回房休息

D2

8:30以前起床的話,就在酒店用自助餐

8:30以後起床的話,就吃點點心,早中飯一起到南京城裡吃。

9:30-10:00 吃完早飯後休息一會兒,理行李,Check Out

10:00-11:30打車前往南京市中心吃飯(湖南路獅子橋)

13:00-14:00市中心買些特產(湖南路110號清真韓復興板鴨店)前往火車站

14:15現場購票搭乘D431次返回上海

約16:53抵達上海,回家

備注

1、事先查好南京回上海的火車班次,但不要提前購票,屆時可有調整的余量

2、第二天如果起得早,回市區時可以到南京博物院參觀。

3、攜程訂酒店需要信用卡擔保

需要攜帶的特殊道具

身份證(住酒店用)

毛巾,泳衣(泡溫泉用)

UNO牌,飲用水杯(路上打發時間)

水果點心(也可到南京買)

照相機(這就不用說了吧)

梅花山篇

此行南京的主要目的就是赴梅花山賞花,南京的梅花已經盛開了。

梅花山連同明孝陵是聯票的,地方很大,步行約需2個小時左右,而且地勢起伏,頗需體力。不過紅白粉諸色的梅花依山勢起伏梯次綻放,煞是好看,南面的梅花谷以惟秀亭為中心,居高臨下是觀景的所在,我們在這裡用了點心。不過此處梅花大多移植未久,論單株都不算繁茂。

過石像路的梅花山上的梅花則是虯枝粗壯,繁花似錦,兼之這是一條上山的道路,梅花的層次更顯分明,一路走上博愛閣,直有暗香浮動,確是雅致之所在。

下梅花山往東北現在臨時布置了美食一條街,可以小憩。過了美食一條街之後,往東北是紅樓藝文苑,往北是明孝陵,前者是取紅樓夢場景所造,後者是朱元璋之墓,不過兩者皆無特別可觀之處,如果體力不夠,可以忽略不游,往北取紫霞湖出入口即可出園。園區外出租車不太好叫,要碰運氣了。

泡湯篇

前面說了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選了湯山聖泉城。

下面是實際住店的情況,我們是下午3點左右到的,當時從104省道(即寧杭公路)走的,路況頗好,沒什麼擁堵的,酒店招牌還算醒目,不過因為酒店離滬寧高速出口比較近,所以招牌是偏向滬寧高速出口方向的。Check in時酒店說不能刷工商銀行的卡,只能搬出女友的招行卡打了800元預授權給它。沒人領路帶我們去房間,只能自己找,不過日式觀景房真的很不錯,值得稱贊,上下兩層的木地板,非常干淨,床也很舒服。衛生間並不像網友說的那樣是全透明的,只是淋浴隔間是透明玻璃半封閉的,說起來這樣的設計還是有缺陷的,一洗澡衛生間內地板上全是水,刷牙洗臉上廁所就不方便了。另外房間裡缺少掛衣服放包的地方,這點不是很好。另外網友反映的隔音問題也是有的,不過我覺得並沒有那麼嚴重。

接下去是泡溫泉,其實房間開門就是溫泉,不過還是要到前台取拖鞋和號牌,(沒帶泳衣的也可以到前台買)然後去更衣室拿浴衣。這裡浴池不算多,主池裡泡泡,然後是中藥泉,再就是小魚池,建議最後去火山泥。小魚池這裡有三個,建議泡小魚的那個,大魚池裡的魚實在咬的太癢了。火山泥池是一間單獨的房間,它的底部有加熱絲,池底燙腳,而且因為看不見池底,大家下池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建議從火山池的另一端下池,那裡池水相對淺一些,池底也不是很燙,不過壞處是池水就不熱了,漂浮在水上時會有點冷,另外大家泡火山泥時盡量不要多動,手或頭要靠近岸邊,否則控制不住平衡翻了身,可就要啃一嘴泥了。移動時可以用手劃水,慢慢的漂移,當然也可以跪在池底移動,但是會燙傷的。之所以建議大家最後泡火山泥是因為泥水會弄髒泳衣,而且火山泥次額外收20元/人,時間不夠的話可以選擇不去。

本來吃完飯還准備接著泡溫泉的,但後來吃得太飽了,就不想動了,我去前台把號牌和拖鞋退了,簽單掛帳就可以了。第二天Check OUT的時候外面下大雨,這裡出租車不多,服務員幫我們叫了黑車談好價格送我們回市區湖南路獅子橋了。車況還是不錯的,價錢也很公道,大家可以放心坐。如果大家不趕時間就沒必要走高速了,還是走寧杭公路好了。

美食篇

第一天的晚餐是泡完溫泉在酒店吃的,當時外邊下雨了,這時候好餐廳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餐廳在二樓,因為是周日,所以沒幾個人吃飯。我們兩個人點了玉泉豆腐,平鍋花菜這兩個它菜單上的推薦菜,再加一品獅子頭,蒙古密制羊排和兩罐飲料,一共是162元。服務員很客氣,但是沒有給我們指出它們的菜量大的嚇人吶。第一個菜玉泉豆腐(實際是豆花)上來的時候我就覺得不對了,好大的一份,25cmX25cmX10cm,震撼。不過這份豆花還真好吃,配上辣醬,榨菜,開洋,醬油就更值得稱贊了,最後我們都吃完了啦。平鍋花菜看得出廚師花了心思,將花菜,大蔥,紅辣椒煸炒後再用酒精持續加熱,不過味道一般,而且那麼大鍋我們也吃不掉。一品獅子頭做得不好,油肉太多,而且湯裡更多的是沒啥味道的魚丸。蒙古密制羊排值得一試,量也不小,羊排完全入味了,好吃。底下的醬料有點辣,不過我還能接受。總的來說,餐廳不錯,沒必要去外面什麼留芳農家菜吃了。

第二天中飯本來做得功課是准備去獅子橋的獅王府,到了獅子橋以後看看獅子樓也不錯,就這家了。這家店其實也蠻大的,我看它縱貫了一個街區,後門通到山西路,中間部分還有兩樓,食客也不少。

我們點了金牌獅子頭,蒿紅鱔絲,清炒蘆蒿和兩杯玉米汁,一共154元(含2元餐具清潔費),一開始想點2份獅子頭的,服務員很客氣地提醒我們,獅子頭很大,我們吃不掉的,不過當我們點蘆蒿的時候,她卻沒有提醒我們蒿紅鱔絲裡已經有蘆蒿了。

金牌獅子頭確實好吃,不似上海的獅子頭放醬油紅燒,它這裡的獅子頭味道很濃,但卻不是赤醬的燒法,好吃。蒿紅鱔絲也是他的三個招牌菜之一,(另一個是雨花蝦仁)底料是蘆蒿和辣油,上面鋪的鱔絲很大,反而讓人有些不安(大黃鱔激素多),不過量還是很足的,應該是一整條的黃鱔。還有一個清炒蘆蒿純粹是浪費了,而且鹽放得多了,沒燒好。

總的來說,對這家店還是比較滿意的,至少讓我們吃到了正宗的獅子頭。

在獅子橋吃完中飯後一路去找尋清真韓復興板鴨店買正宗南京鹽水鴨,湖南路的號牌挺怪的,奇數這邊已經到100多號了,偶數這邊還只有十多號,而且由於有屋檐擋著我們差點錯過了這家店,不過既然找到了,自然拉動內需了,我們2個人買了近百元的新鮮鹽水鴨,外加20只燒餅,可以說是拎不動了,當然啦,東西也沒讓我們失望,鴨子很嫩,鹽水已完全滲入鴨肉之內。燒餅熱的時候有鴨肉的味道,冷的就不好吃了。所以一定要趁熱吃呀。

其他篇

作為抵達南京的第一印像,南京火車站給我的感覺還不錯。雨篷位置較高,給人以空曠感,不會因為人多而特別壓抑,面前的玄武湖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南京站的交通也頗發達,門前的高架可以直接連通新莊立交和中山路立交,出租車也井然有序,還有地鐵經過,不過公交車就有點亂了,可能是經過的公交車太多的緣故,候車點有好幾個,加上攔人兜生意的,實在嘈雜的很,每個火車站都這樣,這不是南京站的問題。

但是我對南京的游1路很不滿意。

本來想從南京火車站搭游3路去靈谷寺,恕料我拿的地圖是5年前的,游3路已經沒有了,只能搭游1路直接去梅花山了。找車站的時候頗費了些時間,出站向西第二塊公交終點站停車場區域才是,我們一開始等在路邊的站牌這裡了,那是錯誤的位置,希望指示牌的位置更清晰一點。

更令人不滿的是,我乘的是敞篷的雙層巴士,車型很舊,而且雙層巴士的一層漏水漏得厲害,不下雨的天車廂內還在到處灑水。作為外地游客我對雙層巴士的游1路非常不滿,這樣的車簡直給南京市塌台。大家還是老老實實坐普通的車子吧。

另外拍的照片都比較大,遠超300K,沒法發上來,抱歉了



(博愛閣)



(紅梅)



(白梅)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