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狂歡,你相信是清明節嗎?

作者: 李氏、千金

導讀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人們踏青歸來,個個簪楊戴柳,家家楊柳滿檐,故有"滿街楊柳綠如煙,劃出清明三月天"的詩句。 踏青,是春游的前身。古人為什麼要在清明這一天踏青呢?清明節不是鬼節嗎?踏青這麼浪漫的事情,又怎麼會被古人安排在鬼節這一天呢?中國式狂歡節又怎麼會是清明節呢? 帶著這一系列問題,首先要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說起。公元前651年,� ...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人們踏青歸來,個個簪楊戴柳,家家楊柳滿檐,故有"滿街楊柳綠如煙,劃出清明三月天"的詩句。

踏青,是春游的前身。古人為什麼要在清明這一天踏青呢?清明節不是鬼節嗎?踏青這麼浪漫的事情,又怎麼會被古人安排在鬼節這一天呢?中國式狂歡節又怎麼會是清明節呢?

帶著這一系列問題,首先要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說起。公元前651年,晉國發生著名的“驪姬之亂”,公子重耳開始十九年的流亡,期間因飢寒交迫,昏死在荒郊,有賢臣介子推“割股奉君”。晉文公登基。介子推不言功祿,隱居綿山(在今山西介休)。晉文公親自尋訪,三日不見。文公求賢心切,三面放火燒綿山,逼子出山。卻將介子推母子焚身柳樹下。晉文公自覺有愧於恩人介子推,封綿山為“介山”,所在邑為“介休”,並設寒食節,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翌年再上綿山祭拜,思念介子推之功德,復設“清明節”。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了,寒食清明節是為紀念介子推而設立的。絕不是後來被人們所誤解的“鬼節”。

寒食節發展到了唐代,李唐王朝把寒食節從山西帶到了唐代的首都,寒食節由此開始從山西走向全國。特別是唐玄宗將寒食清明節的節日規定為法定假日之後,寒食清明節終於可以在春暖花開的時節裡,演繹她那充滿中國古代浪漫主義、人文主義內涵的節慶活動。

唐代的寒食清明節,法定放假三天。因此,每到放假的時候,舉國同慶。首先是在位皇帝下令朝廷禁火,文武百官效法,隨後天下人一起禁火。同時,為政者還吸收了民間的踏青(郊游)、鏤雞子、鬥雞、走馬、蹴鞠、擊球、蕩秋千、插柳等活動。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記載了這一節日的盛況,描繪出汴京城內及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上各階層的生活景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游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對此白居易《和春深》詩雲:“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彩球化,碧草追游騎,紅塵拜掃車,秋千細腰女,搖曳逐風斜。”在這個時節裡,他們結隊出游,在憑吊先賢、祖先後,在春天的繁華景像中,少年跨馬馳騁郊外,少女歡聲隨秋千搖曳,無論老少男女踏青、游藝在郊野時,心情被放飛得不想回轉,快樂也從臉上溢滿內心。“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對當時春游自晝及暮,笙歌如痴的盛況可謂描摹得淋漓盡致。“好似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秋千",這是唐人韋莊描寫蕩秋千的動人情景。"宿妝殘粉未明天,總在朝陽花樹邊,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這是唐人王建描寫清明踢足球的場面。"白打"便是蹴,即踢足球。春日放風箏使人倦意頓消,神清氣爽,清代吳友如《清明節放風箏》詩雲:"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就是古時清明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的寫照。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游人以萬計。”可謂盛極。另外,在民間,禁火前幾日人們就會准備各種寒食來作為寒食期間的食物,如“子推蒸餅”、“火燒”、“清明燕”、“蛇盤兔”、“貫餡糖”等,至今,在山西介休等地仍有清明吃寒食的習俗。其過節氣氛與春節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歲至清末,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使清明節的狂歡度急速降溫。清明節的活動內容也漸漸的變得單調。

國家節假日調整以後,清明節復蘇了,清明歷史不會再沉默了。人們將再次深刻地體會清明節日的文化蘊含,將重新回顧介子推的“忠孝清烈”。我們期待著中國式狂歡節將重裝上演。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