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食

作者: hizumi

導讀懶了太久,也要補上蘇州的那些食物,不多,記憶不淺. 在杭州吃了無數美食,可念起想起最深的一道,還是味莊的松鼠桂魚. 那松鼠狀卷曲起來的身體,炸得酥脆的魚身,澆上配著青豆玉米,混著濃厚茄汁的金黃調料,在桌子中間,活色生香。 於是有一陣子就愛上了松鼠桂魚,無論去哪吃飯都要點來比較比較。 後來,也知道,松鼠魚的出處,在蘇州。乾隆下江南時,御賜其名。 � ...

懶了太久,也要補上蘇州的那些食物,不多,記憶不淺.

在杭州吃了無數美食,可念起想起最深的一道,還是味莊的松鼠桂魚.

那松鼠狀卷曲起來的身體,炸得酥脆的魚身,澆上配著青豆玉米,混著濃厚茄汁的金黃調料,在桌子中間,活色生香。

於是有一陣子就愛上了松鼠桂魚,無論去哪吃飯都要點來比較比較。

後來,也知道,松鼠魚的出處,在蘇州。乾隆下江南時,御賜其名。

好像西湖醋魚只有去樓外樓吃,松鼠桂魚也只有在蘇州的松鶴樓才身價倍增。

不過,我們兩個背包學生,鑒於資金考慮,沒有選擇松鶴樓,而是去了網上雜志上都大力推薦的蘇幫菜餐館新聚豐。

在那個下著最大雨的下午,到了觀前街太監弄,衝進路口的新聚豐,門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松鶴樓。

快2點的餐廳門庭冷落,外面大雨傾注,屋內除了我們,只有另一桌客人。

盡管相比松鶴樓價廉,可松鼠桂魚的價格看起來還是讓人有些心驚肉跳。作為這道菜來說,最重要的便是淋在魚身的醬料。那麼,換成廉價許多的鱸魚,也不是不可。

於是,蘇州菜聞名已久的甜,深入口腔。

鱸魚的形自然沒有桂魚曼妙。松枝狀的切割看起來也不那麼栩栩如生。但醬料還是一樣的,魚身炸得比味莊更酥脆,只是對我來說,這道正宗的蘇州名菜還是偏甜了。盡管我嗜甜如命,可對於炒菜中滲入其中的甜味還是有些抗拒,蘇州菜的甜,便是滲入菜肴本身,每一口下肚,都仿佛吃到了完全陌生的食物口感。

不過也不會像想像的那般誇張,把糖當鹽調。經典的另一道清溜蝦仁便不會那麼甜口,只是蝦仁油了一些,而醋又是過酸的浙醋,蘸起來吃有點奇怪。還是杭州的龍井蝦仁鮮美,茶味進入,清香四溢。

上湯莧菜則中規中矩,很大的驚喜是那道甜點棗泥拉糕,香糯可口,甜而不膩,尤其是熱著出爐,軟綿綿地在口中溶化。我本身不喜歡紅棗味的食物,可這道甜點棗味濃卻不膩,讓人愛不釋口。

由於下雨,蘇式的小吃並沒吃到多少。觀前街上大名鼎鼎的食店並不少,采之齋,葉受和,都是賣蘇式蜜餞糕點的老字號。最後一天回到觀前街時吃了一塊采之齋的桂花糕。其實蘇州的點心和杭州很像,多數也是杭州點心的類型,差異不大。若來杭州買糕點,眾人推薦的也是延安路上的采之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兩個江南的典範,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

觀前街旁另一條路叫太監弄,便是蘇幫菜覓食的好去處,大家小戶各種老字號餐廳幾乎都落戶於此。有一頓晚飯便在這裡挺有名的一家連鎖店綠楊餛飩吃飯。

蟹粉小籠,縐紗餛飩,紅油餛飩,都是一般。餛飩包法和杭州略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倒是第一天下雨出門時吃的早餐。在青旅時前台的MM就推薦我們去同在平江路的大儒巷吃蘇幫面。說是地道的蘇州人家制作。我們在雨中走了很久,找到了那家門面很干淨的小食店。也許是下雨又有些遲的緣故,那天店裡人也很少。店裡的老婆婆親切地和我們聊天,告訴我們她們世代都在蘇州。兩人分點了一碗爆魚排骨面,從那碗面中,我知道了什麼叫做蘇州面的鮮甜。大排中有我從未嘗過的甜味,細細地滲入肉中,而面湯卻鮮香可口,一點也不會感到膩味。喝著最後的湯汁,看著窗口舊卻溫暖的老宅,好像外婆家的味道一般親切。後來在另家店的雪菜肉絲面中了解到,蘇幫面便是用清湯的面條,澆上鹵了許久的澆頭,各種配料可以自由搭配,面條也是我以前從來沒有吃過的細面。於是那碗早上的爆魚排骨面就成了我對蘇式美食最深的回憶。(爆魚就是杭州人說的熏魚,蘇州的熏魚和杭州的一樣也是用草魚,和上海本幫菜又不大一樣,我還是喜歡草魚做的,硬,有嚼頭。)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