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之:印度(二)

作者: 海硯

導讀西行漫記之:寫在印度游記之前。 二,佛教與印度的印度教。 1,宗教的產生根源。這個問題又是一個論文題目,要細說起來很復雜。我想談我認同的宗教產生的根源論:人是萬物之靈,又是一種非常復雜的高級動物,他自私、貪婪、殘忍、淫蕩,而且無休無盡,在這些惡劣的方面遠遠超過其它高級動物。但人有同情心,有關愛心,有自尊心,有思辨能力,這是其它高等動物 ...

西行漫記之:寫在印度游記之前。

二,佛教與印度的印度教。

1,宗教的產生根源。這個問題又是一個論文題目,要細說起來很復雜。我想談我認同的宗教產生的根源論:人是萬物之靈,又是一種非常復雜的高級動物,他自私、貪婪、殘忍、淫蕩,而且無休無盡,在這些惡劣的方面遠遠超過其它高級動物。但人有同情心,有關愛心,有自尊心,有思辨能力,這是其它高等動物不能企及的。用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的說法是:“人半是天使,半是野獸”。人是群居的,有社會性。作為“魔鬼”的人經常和其社會性相衝突,而作為“天使”的人使他們和諧相處。為了維護其社會性,使其不至於相互殘殺而自滅,人類的精英們一直想方設法抑制人的魔鬼性的一面,因而出現了種種宗教。也就是說,宗教的誕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人們要控制自身的魔鬼性,而弘揚其天使性。2,佛教的起源與宗派的產生。很早以前去西藏和國內著名的廟宇,常對宗教的分支與派別感到迷惑。不僅是分不清楚,而且也不知其來龍去脈。這次去印度之前我特地找有關宗教的史書來看,才大致有了一些認識。

佛教形成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和尼泊爾的交界處:蘭毗尼附近。創立者: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公元前566—前486年)。因為喬達摩.悉達多是釋迦族人,傳說他是迦毗羅衛城淨飯國的太子。所以現代多稱他: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自創建佛學的教化以來,在他住世,和園寂後的一、二百年間,佛教傳播所及的區間範圍大致是:北到喜馬拉雅山的南麓,如尼泊爾等地;南至頻阇山脈;西到摩頭羅;東到鴦伽國。大致不出中印度與東印度之間,尚未超過恆河流域以外。但是親受佛陀教化的,大約在數萬人上下,這與古代印度人口數字的比例來講,可謂聲勢浩大,足夠轟動一時的了。

佛教是在大約西漢末年,東漢初年時由印度從西域傳入中國,經歷了:介紹時期——漢朝至東晉;融合時期——南北朝;創造時期——隋唐;儒化時期——宋至清,演變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唐代,因玄奘大師唯識法相的弘揚,使印度後期佛教哲學和大、小乘的經典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同時因法藏(賢首)大師建立華嚴宗,使佛教更為興盛。再到道宣法師極力興起律宗,佛教戒律的確立,和中國佛教的不斷規範,從此中國印傳佛教奠定了基礎穩固。

佛教可分禪宗、密宗、顯宗。其中禪宗由印度大乘佛教在中國轉化而來,密宗直接來源大乘佛教,顯宗來源小乘教佛教。而西藏藏傳佛教就是密宗代表.在印波羅、斯那兩王朝時,密教盛行,以超戒寺為中心,產生許多著名的密教大師;自公元十世紀起,這種密教的經典和修法大量傳入西藏,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各派。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傳佛教的主要區別:小乘佛教:認為世界上只有一佛(釋迦牟尼),修行的最高果位為羅漢,教義:重自我解脫。大乘佛教:認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的果位分為羅漢、菩薩、佛三級,教義:弘揚菩薩和“菩薩行”,最終目的在於成佛。密傳佛教:自稱受法身佛大日如來秘密教旨傳授,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軌和世谷信仰為特征。

3,印度佛教衰落與印度教的興起。

公元前十六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開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對自然山川的敬畏與崇拜,雅利安人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須膜拜、禮贊、歌頌一切自然神,且將贊歌編為聖典,相互傳頌。到了後期,與人們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神,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漸轉向“主神信仰”的模式。為了與神溝通,祭祀便成為一件大事,司祭者擁有無上權威能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及教授聖典。於是,在階級制度嚴格劃分的社會裡,司祭者被尊為最高階級的婆羅門,他們依著“祭祀萬能”的神聖職權,開啟了神權色彩濃厚的婆羅門思想,婆羅門教便在此基礎上形成。但是,在阿育王及色迦王時期,佛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公元四世紀時,婆羅門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進一步參入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而以“新婆羅門教”自居,企圖恢復舊有地位,這就是今日所說的“印度教”。公元七世紀,以崇拜婆羅賀摩(即創造神:梵天)而形成的印度教。並在公元八----九 世紀進行改革,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既勝利者之教),改稱:印度教。印度教的主要教派:毗濕奴教派和濕婆教派。八世紀以後,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羅,依據婆羅門教的根本教義,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優點,使印度教宗教實踐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瑣的理論淡化,印度教遂一躍而成為當時思想界的主流。到伊斯蘭教入侵印度以後,佛教遭受嚴重迫害,印度教卻因為與伊斯蘭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保持著很大的勢力。到了近代,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傳入,印度教掀起了廣泛的宗教改革,反對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種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瑣宗教儀式、寡婦殉葬等愚昧現像。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大多數人多信奉此教,其種族階級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婦殉葬等諸多民間陋習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4,印度教與佛教的區別。佛教和印度教,同屬於古老的東方宗教,同源於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佛教與印度教思想的差異:佛教與印度教同樣都產生於以婆羅門階級為中心的印度,因此,許多人誤以為印度教就是佛教。事實上,印度教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夾帶著濃厚的神權色彩;佛教卻否認印度教原有的萬能之說,主張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現實人生的考察,著重實際的修持與體證。

(2),信仰不同:印度教信奉吠陀思想,與婆羅門的無限權威——透過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溝通;人們崇尚自然、歌詠自然,尤其崇拜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濕奴和濕婆神。人們之所以崇拜他們,是因為三大主神各司其職,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創造宇宙,主宰人類的命運;毗濕奴維護宇宙間的和平,展現賞善罰惡的大無畏精神,故最得人們敬仰;濕婆神不但能毀壞宇宙,同時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間的活動。所以人們只能服從神的權力,崇拜主神賜給人們的生活,而嚴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受限於神權宗教的思想底下。佛教並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創世者、非唯一者,神雖積集福德,有神通大勢力,若無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為六道輪回轉世的眾生之一。佛是一位圓滿覺悟者,不論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或首陀羅,只要依循戒、定、慧,次第進修,同樣可以成就阿羅漢、菩薩或佛的果位。佛性即悟性,人人都具有覺悟緣起的性能,都有可能成佛,和印度教所謂的梵天創世神權之說是迥然相異的。

(3),業報輪回思想 :印度教以為,生死輪回的根源,來自於業。業,是行為善惡的造作,產生於人們無限的“愛欲”與無始以來的“無明”。於是“以無明為始,依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業,由業而受果”的輪回圈子於焉形成。此外,印度教以為,“我”是生命輪回中的主角,人的身體因“我”而生,人的活動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恆常存在的,現世人生的苦,由前世行為招感而來,今生行為的善惡,同樣也會連帶前世的業緣,影響到下一世的人生。由此可知,婆羅門教的輪回觀和業力說是恆貫三世,建立在“實有”我思想上,與真我論相結合。 佛教否認“恆常有我”的理論,認為業力並非依附在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種生命繼起的動力。也就是說,輪回中的“我”,是眾緣和合而生,由外在具有形體的身軀,與受想行識等內在精神的作用組合而成,而且每一因緣又是其他眾緣的和合所得,所以在緣起性空中不斷地剎那轉變、聚滅,無法令人隨心所欲,故無永恆不變的“實我”存在。如同燃燒中的薪火,盡管一個個的火焰剎那竄起,又剎那熄滅,火的本身仍以一種焚燒的狀態繼續蔓延。而這個由眾緣和合,假名為我的生命,也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承受自己過去的業報,流轉於六道之中。所以佛教的輪回觀,是在無限時空循環中的三世因果裡,建立“自業自得”的業報思想。

(4),修行解脫思想 :就形式而言,佛教與印度教主張透過修證的方式,完成身心的苦惱束縛解脫;但在內容上,印度教主張“梵我一如”即是解脫。解脫的方法,除了要學習吠陀、祭祀、布施、苦行之外,更須舍棄名利、妻兒親朋,出家修習瑜伽禪定,使心寂靜;由此認識自我,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體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脫境界。佛教的看法則不同,在修持實踐上,強調自我覺照的工夫,認為解脫必須經由四聖諦的親身體悟,在緣起思想的前導下,依八正道行持,證入“無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5),就持戒而言,印度教實行人生的四個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棲期與雲游期;按照每個階段規定的義務,致力履行祭祀、祈禱、持戒及禁欲等,以求解脫。佛教除了在家信徒之外,更有戒律嚴謹的僧團組織為圭臬。二者雖同樣奉行“五戒”,但佛教著重生活的實踐,令人容易遵行。

相較於印度教的苦行、祭拜的種種苛刻條件來說,佛教認為諸法是互相依賴,互為條件的,因此采取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修持,與慈世濟物的利他行。

不覺間,又成論文了。只是覺的也許會開卷有益的,對弄清佛教與印度教的內容也能有點幫助。


精選遊記: 新德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