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去敦煌之4—玉門關

作者: 耳東東

導讀在敦煌,計劃就有多一天的時間,作為休整。“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離情別緒,感傷催淚。我要尋訪孩提時就以搭建心頭的關城。 出發的前夜向下榻的賓館服務生打探:路又遠,一路是荒涼戈壁,好些去了的都說只有一土墩,沒有其他可看的。可我是衝這來的,而且又有足夠的腳力。陽關詩情太悲,於是選了玉門關。 � ...

在敦煌,計劃就有多一天的時間,作為休整。“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離情別緒,感傷催淚。我要尋訪孩提時就以搭建心頭的關城。 出發的前夜向下榻的賓館服務生打探:路又遠,一路是荒涼戈壁,好些去了的都說只有一土墩,沒有其他可看的。可我是衝這來的,而且又有足夠的腳力。陽關詩情太悲,於是選了玉門關。

一離開城區,便是左沙山右戈壁;身臨其中,路邊偶而幾枝小綠草驚訝著我。車拐向玉門關方向,遠離沙山,唯荒涼無際的戈壁,遼闊得讓你窒息。

荒蕪人煙去看到遠處有湖泊綠洲一片,驚叫後意識到前方是海市蜃樓,於是被枯燥的戈壁麻木了的神經活躍了。夢想著美景的出現,兩眼緊盯前方。有幸的很,一路湖泊不斷,還有綠樹倒立的房屋,搖擺的樹枝,迷惑我的眼神,怎麼沒有蓬萊似的仙境呢?難道狡猾的大自然知道在沙漠在戈壁制造“湖泊”的假像最易誘惑極端干渴的人。她還能造出什麼,讓我探個究竟?

遠處有一孤零零的炊煙升起,難道有人間煙火,奇了。百思不解時,卻見其急速向我追來。啊,是旋流,不,是童年龍卷風,還不趕緊躲開。有大笑者,又顯眼了。原來又是沙漠的奇特自然景——塵卷風;不用害怕,它只是“過眼煙雲”,急然而起,又遽然消失,不高時間也不長,最高十數米,最長延續十數分鐘。

此時隨車司機大概見我顯眼太多,有些不忍,開始不容我開口了。今天正是好運,是個無風的環境,得以看到幻景和旋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的詩中畫,我無意中看全了。落日是在鳴沙山見:西下的夕陽,在沙漠盡頭,巨大的,圓圓的似火球,沒有白晝的灼熱,只有鮮紅而又柔和的余輝,遲遲不離。

有金口開張,一路全是內容。只是第一失望的是這裡是看不到虛幻飄渺、恍如仙境的海市蜃樓,因為這裡是戈壁沙漠,不是海洋。

沿途偶有雜灌叢生,在不留意中卻越發跳入你的眼眶,帶著一絲盎然的春意。莫非是沙漠王“紅柳”,可沒有一絲紅色啊。慣性思維又顯眼了。但這回還好,有古人先例,未招笑語。話說清代大學士紀昀紀曉嵐寫有紅柳詩,讀來生動:“依依紅柳滿灘沙,顏色何曾似絳霞。若與綠柳為伴侶,腊梅通譜到梅花”。原來紅柳盛花時節,滿樹滿枝紅色花序,遺憾不能得見。卻見每枝紅柳腳下多有一沙包,原來一年一度的落葉,一年一度的覆沙,使紅柳腳下的沙包逐漸增高,層次分明的沙包,足以用來判別紅柳生存時間的依據,那紅柳能有多大高齡呢?瞧她柔弱的枝條,卻以無比堅強的性格抗耐干旱,與流沙頑強鬥爭,阻止固定沙漠。厲害,厲害。沙漠中比紅柳更長生命的是胡楊,眼前就呈現出一片欣欣向容的胡楊林,三個千年足以反映其壽命長、不易倒、耐糟朽的事實,想下車擁抱這沙漠英雄來一合影,卻意識到會無意中破壞這裡的環境。作罷作罷,只有連珠炮地發問司機了:千年胡楊是歷史的見證,它有繁榮走向死亡是沙漠的變遷,是人類活動的結果。它同佛塔寺院民居一樣,為文物保護對像,不能隨意觸動的。地上有枯死的胡楊,千萬不要當柴胡燃燒,千年歷史,你可知其科學價值。

激動的心情,遇見真正的綠洲卻不敢相信:那是二墩村,一葡萄基地,不次於吐魯番的葡萄。可惜不是收獲的季節,而我卻遐想在村裡生活的可能。

在群丘之間,沒有駝群伴著駝鈴聲,卻已到玉門關。現存關址只是一座聳立在干河旁、土崗上的土城,呈正方形,牆身全為黃膠夯土版築。沿著牆根環走,我尋找著已消逝的文明。

嘉峪關為長城西端的終點,但此時我身旁的玉門關當置於何處?關外至今存有漢長城遺址,這是古長城更向西延伸的明證。嘉峪關只是明代萬裡長城西端第一座關城。

玉門關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的門戶。玉門關因絲綢古道出名,為何以“玉”而不以“絲”名,看來在中國人心目中,玉比絲的地位遠高出許多。或許在絲綢路之前,西域和田玉內運中原的歷史早已形成,況且“絲綢之路”的提出應權屬於前來中國的歐洲淘金者們。古希腊人甚至稱中國為“絲國”;可見絲綢在時間上曾經擁有的尊貴地位。

陽關與玉門關南北對峙,相距約60公裡,同為古絲綢之路重鎮。名聲不如玉門關,但亦有“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陽關大道卻已是如今說順了的字眼。

好奇,於是我獵取,於是俯首尋拾。期盼眼前出現銅錢、箭頭、陶片等等,我能尋找到消逝的文明,殘留的文物嗎?能,只要更深去探究古道西進西域的三條道。。。。。。

盛名的玉門關,伴隨著絲路的興衰,是受社會政治的動蕩、道路的環境惡化還是航海的進步;望著凋零敗落,黃沙滿途的玉門關,它衰了,衰得曾經差點消失。可它依然聳立著,等你去尋找著已消逝的文明。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