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麗江烙在心裡-----尋找童年夢中的江南水鄉

作者: xielifeifei83

導讀我在四、五歲的時候,隨父母遠離江南來到北京。剛到北京那幾年,我多少次伴著北方冬季呼號的寒風和老胡同裡“蘿蔔賽過梨”的吆喝聲進入夢鄉。在夢裡我常常夢見清澈的小溪,吱吱嘎嘎的木橋和光溜溜的石板路……。一年又一年,除了這流水、小橋、石板路,我還會夢到春風拂柳的日子,雕龍繪畫的二層小木樓,幾個古裝女子憑窗俯望小街上熙熙攘攘的過往行人……。� ...

我在四、五歲的時候,隨父母遠離江南來到北京。剛到北京那幾年,我多少次伴著北方冬季呼號的寒風和老胡同裡“蘿蔔賽過梨”的吆喝聲進入夢鄉。在夢裡我常常夢見清澈的小溪,吱吱嘎嘎的木橋和光溜溜的石板路……。一年又一年,除了這流水、小橋、石板路,我還會夢到春風拂柳的日子,雕龍繪畫的二層小木樓,幾個古裝女子憑窗俯望小街上熙熙攘攘的過往行人……。夢中依稀的情景說不清道不明,仍然是懵懵懂懂。

年復一年,居住北京整整六十年了!六十年間,我看過多少描述江南秀麗景色的篇章、探訪過多少江南的古鎮水鄉,可是始終沒有找到童年記憶中的江南!

今年九月,我來到麗江,竟然在這高原水鄉尋到了魂牽夢縈的童年記憶中的真真切切的江南水鄉:

大街傍河,小巷臨渠,五步一橋,十步一潭。玉泉湖流出的泉水,貫穿全城,迂回婉轉,穿街過巷,人們走到哪裡都有汩汩清泉相伴。被雨水衝刷的泛著光澤的石板路,彎彎曲曲延伸到古城每一小巷。整個古城的一街一巷,一橋一水,一樓一鋪,也不論是風和日麗,還是細雨蒙蒙,每行一步都仿佛置身於一幅素潔典雅的江南水墨風情畫中。麗江的水不同於其他江南水鄉古鎮,我去過周莊,去過西塘,那裡也是小橋流水,那裡的水靜謐,讓人慵懶安逸。而麗江的水雖不能泛舟,卻穿街過戶流淌不息,讓你感到它不停歇的腳步,清澈見底的水更讓它的流淌聲也顯得格外的清脆冰涼。仿佛這才是我童年夢中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啊!

一條條石板鋪就的小路兩旁參差不齊地排列著許多古色古香的老房,古老的房子與清泉相映襯,下有水榭樓閣,上有鬥拱飛檐,內賞畫梁雕棟,外觀垂柳紅花。青瓦屋頂,木格窗棱,鮮艷的照壁,一座座幽幽典雅的木樓,古樸寧靜,真沒想到“天倫麗江人家”就是這其中的一座。走進庭院,寬闊的天井種滿花草樹木,襯著有些坑窪的被雨水磨得十分光滑的石子地面。時值雨季,天上漂起了細雨,剪條般晶瑩的雨絲,串起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個個神秘的傳說,恍然間,仿佛我身著古代的青衣輕搖桃花扇倚樓吟唱童年的歌謠,“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搖進我童年夢裡的江南水鄉......。

住在“自由生活驛站”典型的納西風格的四合院裡,每當夜幕降臨,坐在四合院的天井裡,遙望著天邊閃爍的星星,一任略帶寒意的盛夏的涼風吹拂,靜靜地遐想納西人講述的遙遠的動人傳說,那種感覺,給住慣了城市的人一種久違的愜意。蝸居在城市裡,夜空似乎已不再有夜的顏色,鐵幕一般,和城市的人情一樣冷漠。但在麗江,在“自由生活驛站”我們享受到親情的溫暖和輕松、舒緩、愜意的生活。每天一覺睡到自然醒,溜達到客棧附近的忠義市場,買點當地新鮮的菜,活魚,還有肉,然後回來做頓美味的午餐,吃完飯,就坐在院子裡喝茶聊天打牌,很多次,覺得就像是在自己家裡一樣。每天下午按照石頭的推薦自由隨意地把古城遠近名勝古跡玩個遍。傍晚回來,洗個熱水澡一頭扎在床上,會做飯的同伴開始洗菜做飯,直到樓下廚房飯菜出鍋擺上桌,電話叫我們下樓吃飯。這不就是“家”的感覺嗎?享受“在家”的旅游,感覺真好!!

短短的七天一晃過去了,就要離開麗江這個家時,我們只想做件事,就是把“自由生活驛站”的服務人員請到一起,吃個告別飯。那天一早我們到菜市場買了很多新鮮菜蔬,准備聚餐。楊阿姨以前是在餐館做過廚師的,煎炒烹炸,做出一大桌地道的地方菜,當夜幕降臨時,我們和服務員、老板石頭瑜飛以及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八九個人圍坐在鋪著麗江特有的蠟染桌布的桌子旁,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其樂融融。那桌上的一盞蠟燭、一壺沁香醉人的清茶足以讓人心神蕩漾。

突然間,我腦海中跳出了埋藏很深很深的記憶——中秋時節,江南的月很美。那天,窗外的月亮,照出江南古城低檐回巷中深深淺淺的陰影,流水在外面潺潺作響,成行的垂柳或濃或淡地暈染著牆角邊的石板路。窗內,白發慈祥的爺爺奶奶、嬌寵我的爸爸媽媽、疼愛我的叔叔嬸嬸十幾個人圍坐在天井老飯桌旁,大人們端著溫溫的女兒紅悠閑地品著、喝著,享受著江南中秋月夜的安寧。孩子們圍著圓桌玩著藏貓貓的游戲,時不時地吃上一口媽媽追著送過來的酥皮月餅……。此情此景,讓人體會到什麼是刻骨銘心的溫馨。六十年來我苦苦尋求童年的江南水鄉,原來就差這一份刻骨銘心的親情!小橋、流水、樓閣,固然是江南水鄉,但是親情、鄉情、和諧的人情才是我童年記憶中的江南!希望有一天,我的女兒菲菲也能來這裡感受一下。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