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期間游濟南

作者: minaminoakira

導讀原來沒打算去湊這個熱鬧,到全運會開幕式那天才知道恰好碰上這等盛事,自己的日程不好改動,只好硬著頭皮過去了。幸好,在濟南機場不覺得怎麼擁擠,市內交通也比較暢順,很容易打到的士。市面上少了很多亂七八糟的三輪車,據說是暫時被攆到別處去了。為了面子,看來有關方面還是做了不少工作,所有洗浴中心全部關門,所有酒店的推拿沐足全得臨時停業。盡管如� ...

原來沒打算去湊這個熱鬧,到全運會開幕式那天才知道恰好碰上這等盛事,自己的日程不好改動,只好硬著頭皮過去了。幸好,在濟南機場不覺得怎麼擁擠,市內交通也比較暢順,很容易打到的士。市面上少了很多亂七八糟的三輪車,據說是暫時被攆到別處去了。為了面子,看來有關方面還是做了不少工作,所有洗浴中心全部關門,所有酒店的推拿沐足全得臨時停業。盡管如此,還是很容易感覺得到濟南的城市規劃管理水平相當粗糙。人行道建得非常寬,結果幾乎都被用作停車場,機動車在人行道上駛來駛去,既不方便也很危險。按照老舍的說法,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這幾個地方總得去轉一遍。

目前,正是濟南的干旱季節。好不容易有點下雨的跡像,據說是為了那場空費金錢的開幕式而被強行轟散掉了。趵突泉的湧水量也不知道是否還算正常,總之沒有老舍所描述的“三個水柱都有井口大”,泉水“冒出水面半米來高”那樣的規模。泉水依舊極其清澈,流到外面的河溝裡還是那麼鮮潔。不知是否因為全運會的原因,看到順著黑虎泉西、北路流淌的河溝裡好些人在游泳。但願這泓名泉實實際際地永遠造福濟南市民,減輕一點花架子形式帶給大眾的困擾。

大明湖的東南角好像新挖了幾個池塘,建了一些亭台樓閣和小橋之類,有些還沒完工,夜裡打上燈光也覺得很亮麗。其實,太多的刻意營造不會使游客留下什麼深刻的印像,倒是走過去縣東巷一帶的老區逛逛,就能體會到濟南市民的樸實與親和,或許這才是一個城市的有機存在。

重陽節期間,千佛山公園裡正在趕山會,熙熙攘攘,擁擠不堪。正門大路兩旁除了旅游景點常見的糖葫蘆、烤魷魚之類的攤位外,還有賣衣服、眼鏡的,也有賣蔬菜、鹹魚的,應有盡有,極其熱鬧。山上山下的廟宇道觀全都香火鼎盛,真不知神仙佛祖們是如何修得這等無邊的法力,能夠一一記住並滿足如此眾多香客無盡的祈求。

不過我倒寧願相信,在清淨一點的地方,神佛們對信眾的關照會周到一些,而且是越古老越靈驗,只有善於保住自身才有可能造福蒼生。

在濟南市內還有兩處極負盛名的佛教勝地,一處是位於長清區萬德鎮的靈岩寺,另一處是位於歷城區柳埠鎮的四門塔。靈岩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發得很是整齊干淨,屬4A級景區,雖然是周末,卻是相當清淨,可以從容游覽和虔誠參拜。靈岩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現在的靈岩寺是唐貞觀年間(627~649年)由高僧慧崇主持重建的。以後幾經廢修,現存的殿宇多為宋代以後的建築。該寺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並名列其首。寺內的主體建築是千佛殿,也是寺內保存最好、規模較大的一座古建築,因殿宇周壁供置眾多佛像而得名。千佛殿始建於唐代唐貞觀年間,現存的是明代重建的木結構建築。殿內最引人入勝的是40尊彩色泥塑,其中有三十二尊塑於宋治平三年(1066年),八尊補塑於明萬歷年間(1573一1620年),全部保存完好。它表現了40位高僧的不同形像和性格,尊尊動人,個個傳神,無一雷同。梁啟超曾有“海內第一名塑”的題字,並親筆寫下了碑碣。殿內正中塑有通體貼金的“三身佛”。中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體現於自身,名為毗盧遮那佛,由藤胎髹漆塑造,宋治平二年(1065年)從錢塘運至靈岩。東側為“報身”,名盧舍那佛,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用2500公斤銅鑄成。西為“應身”,名釋迦牟尼佛,也為銅質,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鑄造。寺內的主要古跡還有:始建於宋淳化五年(994年),竣工於嘉祐二年(1057年),高54米的辟支塔;保存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歷代石質墓塔167座,墓志銘石碑81座的墓塔林,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僅次於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在去四門塔的路上的柳埠鎮附近,見到小河對岸建了很多五花八門的餐廳,如果要上這些餐廳的話,車子估計過不去,都要停在公路上,車一多,恐怕擁堵不堪。真不知道這些設施有沒有規劃,又如何管理的。四門塔建於隋大業七年(611年),是我國現存最古之單層石塔之一,也是保存下來的隋石塔的唯一實物。塔內四面各供奉佛像一尊,系東魏武定二年(544年)所造。佛像面部表情生動,衣紋流暢飄逸,為我國早期石雕佛像之傑作。按介紹,四尊佛像為: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保佑平平安安、全家幸福;北方蓮花莊嚴世界微妙聲佛,保佑財運亨通、心想事成;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保佑智慧無量、前途無量;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保佑富貴無量、健康無量。四門塔所在的神通寺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是山東佛教的發祥地和古代山東最大的佛教中心。古寺的主體建築毀於清代,除大致保存完好的四門塔、龍虎塔、千佛崖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還有殿堂遺址、講經堂遺址、唐代殿堂台基、墓塔林等遺跡。龍虎塔平面作正方形,底座每邊長6.6米,塔高10.8米,塔身由四塊長方形石板築成,每面辟火焰形券門,該塔因塔身雕有龍虎而得名,另外還雕有佛、菩薩、力士、伎樂、飛天等。整個畫面為盛唐風格,主體突出,優美華麗,可謂我國佛教雕刻之極品。千佛崖現存摩崖造像二百一十余尊,造像題記四十三則,幾乎沒有遭到過明顯的人為破壞。這些造像始鑿於唐代武德年間(618-626年),為初唐時代的藝術傑作。造像雕刻細膩,刀法流暢,體態健壯豐腴,面目慈祥端莊,紋飾簡潔大方,初步呈現出盛唐雕刻以胖為美的端倪。整個四門塔景區門票為30元,可參觀上述包括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所有遺跡,可謂物超所值。景區內除道路修築完善之外,無任何其他設施,故此游人稀少。大門外新建了一座神通寺,看上去操作得不怎麼樣,很冷清的樣子,沒敢進去。景區門外有些小餐館,非常便宜實惠。見菜單上的名字有趣,點了一份媳婦丸子、一份媳婦湯,先端上來的是有肉丸子的湯,猛喝之後又上來了沒肉丸子的湯,這才鬧清楚兩者的區別。



(媳婦湯和媳婦丸子)


精選遊記: 濟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