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湘西七日游記(湘西篇)

作者: limiq

導讀黔東、湘西七日游記(湘西篇)10月5日。雨仍在下,時間充裕便想游覽一下銅仁,這裡最著名的景點是九龍洞,天下的溶洞也走了不少,便便去了東山寺。它建於錦江河北岸,是貴州保存較為完整的明代建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山古樹參天風景秀麗,古跡亦多,有“饒氏藏書室”(其實就是一個小山洞)還有全國唯一的“儺文化博物館”,館內珍藏元代至民國的各種� ...

黔東、湘西七日游記(湘西篇)10月5日。雨仍在下,時間充裕便想游覽一下銅仁,這裡最著名的景點是九龍洞,天下的溶洞也走了不少,便便去了東山寺。它建於錦江河北岸,是貴州保存較為完整的明代建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山古樹參天風景秀麗,古跡亦多,有“饒氏藏書室”(其實就是一個小山洞)還有全國唯一的“儺文化博物館”,館內珍藏元代至民國的各種儺戲面具、法器、畫案等文物,只是我們去的這一天沒開門。而後又順路去了周逸群故居,基本保持完好。銅仁的士城內到任何地方都3元。

12:30乘車2小時後到鳳凰(15/人)。路上經過阿拉營,看見了今人造的南方長城。下車後乘1元/人的慢慢游(電麻木)穿過烏煙瘴氣、亂七八糟的新城區,終於看到了傾慕已久的虹橋。這是鳳凰最有代表性的景點,它既是一座供人過河的橋,又是一座上下兩層的建築,底層中間是行人的路,兩邊是賣旅游品的店鋪,二層是茶樓,晚上有時還演節目,而虹橋的兩側是鳳凰僅存的吊腳樓。過了虹橋拐進橋邊的青石板小路就是鳳凰的老街了。天下著蒙蒙細雨,清澈的沱江邊靠岸依著纖細的吊腳樓,古老的城牆、門樓,青石板路伸向幽深的小巷,纏著頭巾背著竹簍的苗族老婆婆,這就是我們心儀許久的地方—古城鳳凰。

我們住的是沙灣景區東關門旁的奇峰客棧(50/間),主人徐先雲(T0743-3260546)待人熱情實在,他家是一棟帶院子的二層小樓,憑欄可見美麗的沱江,萬名塔、遐昌閣近在咫尺,對岸便是黃永玉的奪翠樓,在他家吃飯四菜一湯一人5元。他家還有親戚駕船游沱江,比黃龍洞的便宜。我們住下後便去網上推崇的大使飯店中餐。老板娘楊幸花裡外張羅,生意奇好。我對她飯店的名字頗感不解,一問才知道有一年畫家黃永玉陪同德國駐華大使到鳳凰,在楊幸花的店裡吃飯,當時飯店還沒有招牌,黃永玉說:大使到你的店裡用餐,就叫大使飯店吧,於是提筆揮毫親題店名。飯後逛鳳凰老街,十字街的風雅堂主陳墨(0743-3502599)是位畫家,湖南師大畢業後,從商十年,,現重握畫筆,致力於搜集苗族文物,弘揚湘西文化。店內樓下陳列著苗族刺繡、服裝、器具、面具,樓上是賞古茶樓,古色古香。淋著雨滴,踏著浸濕的紅砂石板路,流連於飛檐翹角的店鋪,嚼著張氏姜糖,看看五彩斑斕的蠟染、扎染、織錦、銀器,鳳凰的美妙在於細細品味。

當地政府將鳳凰最精致的8個景點以8億元賣斷50年的經營權承包給黃龍洞公司,使其壟斷經營,一日收入數百萬,旅客怨聲載道,當地百姓憤恨有加,資金沒有到位,政府殺雞取卵得到的好處也不多。所幸沒有像周莊那樣進鎮必須買票。故居門口看看即可,進去參觀內容記不住也沒意思,不如買本《邊城》閑時翻翻,慢慢體會。

10月6日。晨6時即被徐先雲的親戚叫醒乘船游沱江,因沱江泛舟從跳岩到沈從文墓段已被黃龍洞公司買斷,數百米單程30/人,從晨6:30到晚7時不准當地游船載人。鳳凰人只能在沈墓拉客游下游,旅游公司30/人,私人游船20/人。小船載著我們沐晨霧迎習風,在碧綠清澈的江水上蕩漾,看著翠綠欲滴的青山,,江底湧出的水草,江中嘻水的鴨子水牛,岸邊緩緩轉動的水車,婀娜多姿的吊腳樓,真養眼!有時小船會衝下險灘,給你一個刺激。泛舟5公裡到達當地農民開發的一個旅游點桃花洲,島上的快活林破爛不堪,不值一游。泛舟2小時後到沈墓棄船上岸,拜謁沈老先生。沈墓座落在沱江南岸的聽濤山上,一塊鋪滿鵝卵石的只有幾平方米的平地上立著一塊狀如雲菇的天然五彩石作為墓碑,這便是蜚聲中外的文壇巨匠沈從文先生的歇息之地。墓碑正面是中央美院雕塑家劉煥章鐫刻的沈先生手跡集字“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背面是先生的侄女張充和撰聯“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鬥其文,赤子其人”,可謂概括了先生一生為人。墓碑後的山崖上是先人留下的石刻,墓地的斜下方有一塊石碑,上刻黃永玉書沈從文句“一個戰士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古鎮的老少都十分尊敬他們的沈老先生,先生過世後鎮上派人到北京接回了先生的部分骨灰安葬於此。守墓人說:“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死後回到家鄉,也不與人爭地,小小的墓地可看出先生的為人。”

踏著石板路走回鳳凰老街,途經准提庵,回龍閣,閣上即為奪翠樓,庵內香火繚繞,鼓樂聲聲,女居士們正在做法事,庵內有二尊黃永玉捐贈30萬並親自設計的青銅觀音菩薩,和他的多幅壁畫。准提庵對面是沱江人家客棧,二、三樓的陽台是看虹橋和沱江的最佳位置。過虹橋往沙灣景區經東關門、漾綠閣後見邊城詩社,社主曾君武老先生87歲高齡,精神矍鑠,思維清晰,屋中掛滿了字畫,多為他自己的作品。中堂為黃永玉為其所作畫像,並題字稱其為學長,原來曾老先生與黃永玉有文昌閣小學同窗之誼。隔壁的江西會館破落不堪,已成為鋸木場,旁邊的遐昌閣雖陳舊但氣勢不凡,樓底辟為畫室,畫師們無事在外聊天。對面的萬名塔因萬人捐款而得名,它是依黃永玉對原古塔的繪畫建造的,不古不今,塔的裡外掛滿了彩燈,到了晚上彩燈一開玲瓏剔透。悠閑的溜達到熊希齡故居、朝陽宮、大成殿(在大修),然後在與安靜的古鎮極不協調的鬧哄哄的從文廣場坐慢慢游到長途汽車站,乘中巴到黃絲橋古城。

古城建於唐代,是一座屯兵城堡,“苗防”前沿陣地。現今城牆、城門保留完整,巍峨挺拔。入城後那種歷史的莊重蕩然無存,城內滿是雜亂無序的民居,石板路上滿是牛糞。當街血水橫流,原來剛殺了一頭牛,一個大水泥池子裡堆放了幾十個牛頭,即將作為辟邪飾物賣給游客。忽然,兩個小姑娘湊近問:“想上城牆嗎?我們可以帶你們去,只要10元錢,買票要一人20塊呢。”我們表示不去,只在村裡轉轉,小姑娘馬上熱情的為我們帶路。告訴我們那是縣衙,那是牢房,還有古井。到黃絲橋只須在城堡轉轉就行了,不必花20元錢上城牆。據其他驢友介紹都羅寨不錯,可惜我們沒將其計劃在內。

今日無苗集,便回城在老街繼續閑逛。路過馬蹄聲的店鋪,沒進去,招牌上寫著知名作家馬蹄聲簽名售書處,沒寫“著名”還算有自知。但有些鄉土藝術家便不如此了,一油畫家作品一般,標價數千。自學成才的蠟染畫家熊承早自稱發明蠟染畫,白蠟有深淺濃淡似國畫之用墨,自稱是從事藝術創作而非商品制作,作品均為孤品絕無復制,要價奇高,手絹大的一幅寥寥幾筆要價20元。虹橋邊“儺藝齋”年輕的楊攤主對儺文化研究頗深,談起儺戲面具的由來、奇特的鬼神典故口若懸河,作品多為葫蘆、樹節、竹片、骨頭制作的儺戲臉譜或小掛件,很有特色,只是要價離譜,一個燈泡大的小葫蘆,上面草草幾筆要價20元。碗口大的一個木疙瘩上畫一個臉譜開價50元,說這上面凝聚了他對儺文化的研究和創意。他自稱是楊家將後裔,談到舒家寨是楊家後裔居住地,第二天看到店外有舒家寨的圖片,比鳳凰顯得更古老滄桑,可惜我們未去,不過聽說路難走。

鳳凰的山水孕育了沈從文、黃永玉等一代大家,也養育了這些追求藝術,發掘民族瑰寶的鄉土藝術家,在財欲橫流的商品社會尤為難得。鳳凰沉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店鋪、客棧、門匾的取名飄逸高雅,我們接觸的房主、攤主、漁民談吐不俗,或許萬名塔旁的石刻、文昌閣小學可詮釋一二。石刻是黃永玉書寫朱熹的《八卦圖》,書法飄逸奔放灑脫,文中表達了他對朱熹的理解。我過去只知朱老夫子是理學大儒、教育家,黃先生說朱熹還當過編修、監學等小官,但卻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書畫家、詩人、詞人、音律學家、還是自然科學家(他發現山石內有螺絲殼,推斷滄海可變為高山),是力主抗金的愛國者,評價令人耳目一新。有近百年歷史的文昌閣小學座落在城南觀景山麓,古老的校舍和旅居海外的校友捐贈的新樓依山而建,相得益彰。操場四周古樹參天,欒樹果夾撒滿一地,大門口有黃永玉設計的雕塑“童趣”,是兩個小孩過“八關”頑皮可愛,底座上鐫刻著沈從文的短文《童年不再》。依山坡砌的一面牆上鐫刻著沈從文80歲時寫的《自我評述》,文字樸實真誠,寥寥200多字概括了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凝聚了他對生活的理解,就像他所說的:“去讀那本色香具備內容充實用人事寫成的大書”。先生家鄉的子弟從小聆聽先生的教誨,潛移默化,怎能不奮發向上。

晚餐後,懷著最後的依戀再踏石板路,買了一幅還算價廉物美的蠟染畫、黃牛角梳、腊肉等。

10月7日。清晨被漾綠閣上唱戲的票友催醒,在沱江邊拍了最後幾張膠片,8時坐上開往懷化的中巴結果9:20才開,路上堵車、拋錨,12:20才到懷化,買到1:45開的T62快車無座票,上車後運氣不錯覓到座位,11個小時後終於回到武漢。也可在懷化乘晚上8點2160次空調直快車於第二天上午11時到武漢,這樣在懷化有半天的時間,可以去古商城洪江游覽,乘中巴(13/人)大約1.5小時。洪江又名黔城,小鎮雖然默默無聞,但王昌齡“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吟誦就作於洪江的芙蓉樓上。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