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7黔西南深度游--天龍屯堡(1)

作者: 老年2008

導讀有名的“九道坎”就是屯堡建築的精華,是天龍屯堡最古老、最有代表性之處。縱橫交錯石巷裡,見一窄巷巷口書有“九道坎”三字,入巷登級而上,小路僅夠兩人擦肩而過,兩邊石牆上不時現出小窗,約12×25釐米見方,窗旁有門,僅只1.5米高。必須彎腰才能進去,房有兩層,內部為木結構,而石牆厚達兩尺,如同堡壘一般。 (“九道坎”) 六百多余年來,生活在天龍古鎮的屯堡人,依然固� ...

有名的“九道坎”就是屯堡建築的精華,是天龍屯堡最古老、最有代表性之處。縱橫交錯石巷裡,見一窄巷巷口書有“九道坎”三字,入巷登級而上,小路僅夠兩人擦肩而過,兩邊石牆上不時現出小窗,約12×25釐米見方,窗旁有門,僅只1.5米高。必須彎腰才能進去,房有兩層,內部為木結構,而石牆厚達兩尺,如同堡壘一般。



(“九道坎”)

六百多余年來,生活在天龍古鎮的屯堡人,依然固守著祖宗過去的榮耀,這裡生活的一群漢族人依然保留著明朝的服飾、風俗和飲食習慣。當年離開江南家鄉時,他們沒有想到,此去經年,一去不返。因此,他們思念著故鄉,固執地保留著家鄉一切,特別是服裝——最純正的明代鳳陽漢裝,那是朱元璋老家漢族婦女的正統裝束。他們身著長衣大袖,每逢節慶,男人們跳著地戲,婦女們穿上翹頭花鞋,老年婦女念著佛歌,青年人山歌陣陣,寂靜而熱情的古鎮,巷道如故,堡壘矗立……。直到今天,他們自豪地說:“我們的老家在南京,我們是南京人。” 但是他們大多不知道南京在哪裡,更不要說到過南京。



(漢族人依然保留著明朝的服飾)

屯堡人的服飾,主要表現在婦女身上,她們的裝束通常是寬衣大袖,大衣袍長及膝下。領口、袖口、前襟邊緣皆鑲有流繡花紋,腰間以兩端垂於膝彎部的織錦絲帶系扎。長發挽成圓髻網罩挽於腦後,圓髻上插有玉簪、銀鏈等首飾。婦女婚否的區別在於:未婚少女梳長獨辮,稱為小孃孃;已婚者則除了挽髻外,尚須剃額修眉,稱之為大孃孃。婦女裝束中往往還配有耳墜、手鐲、戒指、手籠、長圓裙以及用繡、補、鏤、鑲、滾等方法制作的高幫單勾鳳頭布鞋。用一句順口溜來概括,“頭上一個罩罩,耳上兩個吊吊,腰上兩個掃掃,腳上兩個翹翹”,



(屯堡人的服飾)

“驛茶”也是天龍的一大特色。往來驛站送信的人凡是來到此地,都能免費喝到熱情的天龍人送上的一碗“驛茶”。這“驛茶”是屯堡人將自采自制的山茶放在一把巨大的黑陶壺中熬制成的,可醒腦提神,消除疲勞。至今仍然保留著當年的驛茶亭,凡是到古堡的游客都會喝上一碗免費的“驛茶”。



(“驛茶”)

天龍屯堡已繁衍近20代人,現有四姓族裔已達數萬,可今天的屯堡人仍以南京為靈魂之根。今年7月中旬,他們與南京電視台同做“同根情”活動。村中長者把代表著先人靈魂的墓土送去南京,並在金陵植上了兩地同根樹。並於南京取來故土,上立“葉茂思根碑”,昭示“萬派歸宗源有本,一脈兩地祖無分”的心願。



(葉茂思根碑)


精選遊記: 安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