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八)

作者: david300w

導讀西行漫記(八)“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就是“盛大輝煌”之意。 敦煌地處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絲綢之路(三條)河西走廊路(兩條)的必經之地(費勁),史學家稱敦煌為絲綢之路的總樞紐。敦煌境內的玉門關和陽關便是扼守河西走廊的鉗子。了解這一點對於認識敦煌認識莫高窟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這座世界名城,我一位同事在我去蘭州前囑咐我,說你一定要� ...

西行漫記(八)“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就是“盛大輝煌”之意。

敦煌地處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絲綢之路(三條)河西走廊路(兩條)的必經之地(費勁),史學家稱敦煌為絲綢之路的總樞紐。敦煌境內的玉門關和陽關便是扼守河西走廊的鉗子。了解這一點對於認識敦煌認識莫高窟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這座世界名城,我一位同事在我去蘭州前囑咐我,說你一定要去敦煌,一定要去鳴沙山,一定……反正我感覺照她的說法如果我沒去敦煌幾乎就不是人。確實,河西走廊有太多不可不去的地方了。關於敦煌,就到此為止吧,說也是抄書,我看我就不抄了。

10月4日的安排是整個旅程的重頭戲――拜見名聞天下的莫高窟。

對莫高窟的深刻印像,其實來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這本書的前兩篇就是寫莫高窟,看了讓人壓抑讓人氣結。我曾經想過我一輩子也不想見到它,我寧可把它永遠埋在夢裡。

由於對地理歷史的不了解,過去一直無法想像為什麼會在敦煌這鬼不生蛋的地方弄了這麼多的壁畫。其實莫高石窟前就是一條祁連山雪水涓涓而下的黨河(如今已經干涸),灌溉著敦煌這片荒灘上的綠洲。敦煌既是古絲路東段的終點,也是中段的起點,是東來西往的人們心頭“一顆燦爛的明珠”。對這一點,我一同行的朋友和我有同樣的困惑,好在我們的講解員腦子好使,她直接了當地告訴我們,“過去的敦煌就是現在的深圳,比深圳還繁華!”

總共看了約十個洞,據當地朋友說已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來安排了,包括請的這位國家一級講解員,據說國家元首來也就這待遇。

第一個窟的那尊大佛像,確實令我震動。我著迷的是那雙圓渾精美的手,那是唐代的作品,太漂亮了。

印像深的還有唐代仕女圖,至於什麼飛天反彈瑟琶,倒不覺得如何。

按講解員的介紹,我大致明白一點莫高窟的由來。我理解當佛教剛剛通過古絲路傳入我國時,人們還不甚明白,於是信徒們便聚集能工巧匠在這裡開山挖窟修佛像畫壁畫,向過往人們描繪極樂世界之美,這座山壁便成了“千佛洞”。由於歷代工匠們大多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描繪天國的樂土,這就使這些壁畫帶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對於研究古代生活狀況等等是一部活的寶典。這些壁畫得以保存下來,最主要得助於天氣的干爽。

好的講解員非常重要,以至於我的朋友們片刻間已成了虔誠的佛教徒和敦煌學愛好者,這可以從他們在其後追隨這位講解員買了大量的圖書音像為證。

受余老兄影響,我對那個被罵為千古罪人的王道士十分感興趣。倒是講解員說的比較中肯,她認為王道士不應承受過份的指責,其實王道士也是好心,只想為千佛洞的修繕換點錢而已,作為一個修行的道士,說他見錢眼開為自己是不合乎邏輯和事實的。――看來這余秋雨也確實該批。

王老道的最大罪名,大概是把我們的寶貝經書送給了別人。關於經書,我也沒想通。去過很多寺廟,都見到藏經閣,誰都宣稱所藏經書如何如何。其實,經書又是什麼呢?佛曾說過的話?若是佛的弟子們解釋的話,那已經是有相當的出入了。問題是經書到底有多重要呢?

唉,經書,用時尚的話來解釋,就是一話語權吧。

走在回程的路上,見到敦煌機場。我忽然覺得其實絲綢之路對我們最大的影響,就是為中國帶來了佛教。說什麼胡蘿蔔西紅柿從西方傳入,我看這都不算什麼,中國人不缺吃的花樣;瑟琶手鼓之類也沒個啥,漢族人仍是全世界最沒有音樂細胞的民族。作為一個自以為居天地正中的民族,其唯一的與外部不同文化交流的通道,除了佛教竟沒有為我們帶來別的,這實在是中國的悲哀。說起這佛教,據說有海外蒙古人和西藏人打官司,說自從我們蒙古人信了你們的佛教後,我們這個馬背上的英雄民族也就完了。

我想我們的祖先實在是一群太聰明的猴子,他們過早地從樹上爬了下來並且優先進入了農業社會。我曾思索我們的先哲們究竟在哪裡走了岔路,其初步結論是我們從未真正受過外族的衝擊,這首先是因為我們的天下沒有受到外來者的統治。我們的東面是海,南面只有早已收伏的南蠻,西有天然險障,吐番信了佛教後也就徹底歇了菜,匈奴人也不知道給打到哪兒去了。有人說不是,說蒙古人統治了我們,但他們畢竟統治的太短,而且他們沒有什麼文化。說滿族人統治了我們,可在文化上滿族人比我們還要認同傳統。

現代中國的事,無論如何得回到1840年。這個歷史的震撼,你怎麼樣稱它都不過分。

想起來也是邪門,好好的不去開發海上通道,卻偏要走這窮途沙漠,不向東渡,卻逆地勢而向西行,也是咱老祖宗瞎了眼睛。

痛定思痛,這絲綢之路,恐怕不吹也罷!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