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秋韻

作者: linzx312

導讀古城秋韻 林中雪 天一天天地涼了,當空氣中又布滿了樹葉枯萎的氣息時,就又想起常熟來了。 常熟的秋天是一年裡最好的季節。首先,遠遠地朝著城外望,就望見原來黛色的山巒已經有了柔和的色彩。山,是一抹兒黃,一抹兒紅。黃,有淡黃濃黃;紅,也有淺紅深紅。滿山的樹葉像在魔術師手裡,神奇地變換著色彩。 城在山邊,山在城裡,"十裡青山半入城"。這使我們� ...

古城秋韻

林中雪

天一天天地涼了,當空氣中又布滿了樹葉枯萎的氣息時,就又想起常熟來了。

常熟的秋天是一年裡最好的季節。首先,遠遠地朝著城外望,就望見原來黛色的山巒已經有了柔和的色彩。山,是一抹兒黃,一抹兒紅。黃,有淡黃濃黃;紅,也有淺紅深紅。滿山的樹葉像在魔術師手裡,神奇地變換著色彩。

城在山邊,山在城裡,"十裡青山半入城"。這使我們站在城裡的每條小巷,站在自家屋檐下就能望到山,似乎一伸手就能觸摸到她的肌膚。有山在城邊,常熟總是溫情的,常熟的人也總是溫情著。

秋天來了。古城的人們望著山出門,在大街小巷裡穿梭,就聞到桂花香了。

桂花的香是古城的香。在熱鬧的大城市或空曠的野外,聞桂花的香似乎不太協調;都市裡聞著那香覺得太淡了,僻壤間聞著那香又覺得太奢侈。只有在古城,在常熟這樣一個有長長的水巷、有粉牆黑瓦的古城,聞起來似乎才合拍,才有韻致。當小巷裡飄起細雨時,你撐著一把花傘,在那走著,走著,忽然聞到桂花香,會覺得那香也帶點濕漉漉,有點滯澀,揮之不去。回到家裡,坐下來,發現桂花香味似乎已沾在衣服上了,身上若有若無總是香著,就想起"衣香鬢影"這個好詞來,雖然知道自己比美女是別如天壤,可也覺還可攬鏡一看呢。

走過小巷,走到琴川河邊(常熟古城有七條河流,像七弦琴,故名琴川),就可以看到裹著花頭巾的大嫂在賣秋天的吃食了。秋天有什麼可吃的呢,很豐盛很多呢,到了常熟就知道了。當年,光緒帝的老師翁同禾要跟人對對子,那人誦的是"無錫錫山山無錫",他對出"常熟熟田田常熟",“田常熟”就不必擔心沒有吃的。翁同禾正是常熟人,。

常熟的特產有桂花酒,有叫花雞。桂花酒自然酒裡有桂香,叫花雞卻是叫花子吃雞的方法。傳說一位本地的“叫花子”得了只雞,沒處烹飪,他就把雞殺了,也不洗,也不褪毛,只用拾來的荷葉包了,外面塗上泥,塞進火螗裡胡亂地燒起來。燒得差不多了,他就拿出來,砸掉泥吃起來,竟分外的鮮美,“叫花雞”從此出名,成了常熟的名菜。秋天時,吃“叫花雞”正是當令,河邊巷裡的小店就有賣的。

常熟特產還有很多。水裡的紅菱,產於水鄉,水泠泠,紅撲撲。大嫂們乘著菱桶從河裡采來,馬上就下鍋燒熟,挑著上城來賣了。冒著熱氣的熟菱一下子變成了紫色,我們稱為紫熟菱。菱是紫皮紫肉,肉香糯綿柔,吃起來很有回味。吃過了常熟的菱再吃別地的,總覺得不同,似乎只有常熟有這好菱,異地只見黑黑的烏菱,有的煮了硬得能咯掉牙齒。

大嫂賣菱還賣栗子。栗子在山邊種著。山邊的深山古剎名叫“興福寺”,唐代的常建曾為此寺題過一首詩:“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唯聞鐘磬音。”(《題破山寺後禪院》)這個古剎又叫“破山寺”,就在青幽幽的虞山邊。古寺外就是高大的栗子樹,蒼郁得極的。想起十幾年前,看人爬樹打栗子的情景,包著栗子的毛球卟卟地往下落,人們把栗子撿起來,去掉外面的毛球。撿的人多了,地上是厚厚的一層帶刺的栗子殼,走上去松軟松軟的。那時,“興福寺”裡賣的“桂花栗子羹”只有一角錢一碗。現在大嫂在街上賣栗子,栗子是嫩嫩的白色,還沒有變成褐色。除了栗子,大嫂還賣油炸的巧果,和扯成船帆的豆腐干,她們一邊侍弄著所賣的,一邊大聲喲喝著……

秋天裡,聞著桂花香,吃著小食,走過小巷,走過臨街河上的橋,就來到了古城的大街上。大街是越來越寬了,秋風颯颯,吹過大街。忽然看到樹葉間有那種漂亮的燈箱廣告牌,上面寫著的竟是"秋艷"兩個字。燈箱上的兩個字紅彤彤的,旁邊還有幾枚紅色的秋葉,噢,原來這是常熟出的一種著名的品牌服裝。

秋艷,秋濃。古城在秋色裡,韻味綿長。而古城的人呢,不緊不慢地享受著這一切。爬山,山綿延著;蕩湖,湖清澈著;看天,天明朗著;望地,地豐盈著。怎麼著看,古城的秋都美麗著。


精選遊記: 常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