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並茂】最新恆山、懸空寺、雲岡石窟攻略詳解,附溫馨小貼士hot~

作者: stephen_king

導讀前言:此次恆山、懸空寺之旅十分精彩!非腐敗,坐公交不包車,省略華麗辭藻,實實在在的出行攻略,由於圖片實在太多,本人很懶,這裡不一一上傳,僅粘貼文字部分,對圖片感興趣的朋友歡迎來我的blog,以下是本文地址:http://wangguanqing.spaces.live.com/blog/cns!8590CE381F007798!1157.entry 我的blog地址:http://wangguanqing.spaces.live.com大同是山西第二大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 ...

前言:此次恆山、懸空寺之旅十分精彩!非腐敗,坐公交不包車,省略華麗辭藻,實實在在的出行攻略,由於圖片實在太多,本人很懶,這裡不一一上傳,僅粘貼文字部分,對圖片感興趣的朋友歡迎來我的blog,以下是本文地址:http://wangguanqing.spaces.live.com/blog/cns!8590CE381F007798!1157.entry

我的blog地址:http://wangguanqing.spaces.live.com大同是山西第二大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有“煤都”之稱,晝夜溫差大,人們提起大同,第一印像大多是大同煤礦和雲岡石窟。4月12日踏上了旅途,從上海到大同的火車只有一班T282,因此車票比較緊張,好不容易我才買到了一張座票,而且該車是慢車,逢車必讓,據說晚點1、2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不晚點才不正常,呵呵,車廂比較擁擠,坐23個小時,應該是我至今坐的最長一次的火車了,坐得我兩腿發麻屁股疼,於是在火車上看著太陽落山、太陽升起、太陽又落山……終於在4月13號晚上到達了大同。走出火車站,感覺車站廣場很整潔寬敞,人也少。火車上認識一位在上海讀書的同學,在他熱心的指引下,沿著車站前的新建北路(魏都大道?)直走,一路上有很多招攬住宿生意的人,大多30元一晚,看到一家小超市門口掛著“住宿”的霓虹燈,進去打聽是否是30元一晚,果然,老板娘的女兒把我帶到新華街上的一座高層公寓的一樓,看得出是剛買的新房,分成幾個隔間,其中住著老板娘的女兒和女婿,靠出租房間賺點外快,於是大同的第一晚就在此度過了。Day 1 (4月14日) 懸空寺 恆山第二天一早6點起床,按照計劃,今天要去恆山和懸空寺。作為我五岳行中的最後一站,此次山西之行的重點就是北岳恆山了。兩個景點連在一塊兒,我准備先去懸空寺,後去恆山。在火車站前的西馬路上坐22路公交車至雲中商城站(東關汽車站),下車後走幾步可以看到一個小轉盤,所謂的東關汽車站,沒有固定的樓堂館所和售票處,轉盤前停著許多長途客車,其中去渾源縣的很多【注:恆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可在大同火車站前西馬路上,坐22路至東關,然後在東關坐長途車到渾源縣,車資20元,車程2個小時,另外注意了,20元的車資是到渾源縣城的,如果去懸空寺或者恆山,司機會再收你5元,在渾源縣城前的大轉盤把你放下,然後會讓聯系好的taxi免費把你送到懸空寺門口】。也許是早上剛睡醒,有點渾渾噩噩的感覺,一上車竟問司機“去不去華山?”,把恆山說成了華山……司機大驚,被我問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然後馬上答道“華山?華山在四川呢!”……7點半上車,車資磨磨蹭蹭8點才開,到懸空寺已是9點50了,去售票處一問,門票130,半票65,再一問就郁悶了,原來懸空寺前天剛漲價,前天來的話,就是60元,半票30…懸空寺始建於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位於恆山金龍峽的半崖峭壁間,距地面高約50米,是國內現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唐代詩仙李白醉書“壯觀”二字,其中“壯”字上多一點,意為比壯觀多一點。“懸”是懸空寺的一大特色,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據說在懸空寺建成時,這些木樁其實是沒有的,只是人們看見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害怕走上去寺會掉下來,為了讓人們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裡,岩石鑿成了形似直角梯形的樣子,然後插入飛梁,使其與直角梯形銳角部分充分接近,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懸空寺飛梁所用的木料是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的,據說用桐油浸過,所以不怕白蟻咬,也有防腐的作用。走在懸空寺的木板上,木板不時發出“咯咯”的聲音,心裡顫的慌,一直擔心這木板結不結實,會不會承受不住重量而坍掉……狹窄的木板、低矮的木質圍欄,圍欄外即懸崖,令身高的我轉身都要小心才是,因為過於狹窄,所以樓道多為“單行道”,大家都禮讓為先。【游覽懸空寺建議上午,陽光照在懸空寺上很有意境的,下午就要背光了】一個小時游覽完畢懸空寺,正准備去恆山,剛送我來懸空寺的司機沒想到還在門口,見我出來便想拉我去恆山,送到恆山纜車處,然後下山時接我送到渾源縣城,100元。因為了解過一些路況,所以我執意要求走過去,司機大哥聞之大驚“走過去?!好幾公裡遠著呢,你今天打算住山上,不打算回來啦?”我驢脾氣一來,就很倔,依然執意要走,司機無奈笑笑,“好,你走吧~”於是順著司機指引的方向,走10分鐘,首先穿過600米的恆山隧道,還是平生第一次走山洞呢,伸手不見五指,只有微光,借著從身後駛過的汽車的大燈來看清前方的路,還好隧道兩邊都有供行人走的台階,走到隧道中段時,突然從身後傳來震耳欲聾的響聲,我已經猜出一定是運煤車了,果然,一連四輛大型運煤車從身邊依次駛過,雖然有所准備,但還是被隧道內巨大的回聲和粉塵所震撼,不得不停下腳步,靠著牆,用左手遮住自己的左耳,微張嘴巴,然後用右手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走在隧道中,也許是因為近視加散光,仿佛出現了幻覺,像走在時空隧道一樣,漆黑的隧道最前端是光明的洞口,心裡想像著走出這片黑暗會遇到什麼樣的景色,也許是鳥不拉屎,也許是一片無人區的荒山,不管怎樣,人是有趨光性的,總會往著有光的地方前進,雖然不知道等待他的會是什麼,這個過程,讓我想到了自己的考研路……一路走著走著,終於,快走到隧道的盡頭了,陽光漸漸變的很刺眼,揉揉眼睛,沒想到刺入眼簾的是一片美麗的群山和碧藍的恆山水庫!積雪點綴在遠處的群山上,錯落有致,如點點繁星,山腳下的恆山水庫湖面平靜,如同長白山天池,映照著群山。正停下腳步欣賞這一景像時,一輛8路公交車從身後駛過,哈,原來傳說中的8路公車真有啊,可以在渾源縣城裡坐,到恆山下。可是沒來得及招手,車子已經開走了……於是繼續走在公路上,大約過了15分鐘,見一路標牌,上標明著恆山和一個拐彎箭頭,走近一看,哇,一個山門,原來已經到恆山腳下來,其實走著也好快啊,20分鐘到半個小時的樣子就可以從懸空寺到恆山腳下了。恆山腳下的廣場正在裝修,門票56,半價28。從山門到張果老倒騎毛驢像(坐纜車處)之間是一段盤山公路,也許應為淡季,一路上都沒見徒步的人,只有幾輛車子駛過,他們都是直接開到纜車處,然後再爬上去的。不過在走盤山路時,發現前方路邊停著三輛三輪摩托車,摩托車頭上各插著一面小國旗,於是好奇心使然,我上前和其中一位大爺聊起來,大爺今年72歲了,原來他們三對夫妻是從河南新鄉騎著三輪摩托一路玩轉山西,上恆山時其中一輛車出現了故障,幾個大爺正在路邊檢修呢,而三位大媽則在路的另一邊看著風景聊著天,好不悠閑,頓時覺得這一場景很溫馨,很浪漫,從心底裡羨慕他們,據說他們下一站是去應縣木塔,祝他們一路順風,身體健康。“天地有五岳,恆岳居其北”,北岳恆山主峰天峰嶺,海拔2017米,為五岳第二高度,但似乎有點名不符實,我徒步勻速上下山,不到四個小時。一路慢慢地攀登著,山中積雪未化,到山腰補票亭時,見一邊的牌坊上掛有一條條大冰柱,突然掉下一條砸碎在了地上,其它的冰柱也有懸懸欲墜的感覺,讓人看了不免擔心是否會砸到游客,於是和補票亭裡的師傅反映這一情況,可師傅看都不看一眼,隨意地說了聲“沒事”,春天去的游客可要注意這些冰柱了,免得被砸到。由於去年恆山峰頂一場火災,導致天峰嶺暫時被關閉,並用小鐵門攔起來,具體開放時間未知,所以游客們一般爬到會仙府就只能打道回府了,使得原本就比較容易的登山路途顯得更加短暫,而恆山作為我五岳中的最後一站,我當然不能到會仙府就此罷手了,事先已經在網上看到不少游客都是翻過小鐵門徑直上峰頂,於是我也故技重施,見沒什麼管理員,便趕緊翻門而入,由於太急促,相機不慎落地,焦距調節被摔壞了,暈,倒騰了半天,終於勉強能拍,不然到了峰頂卻不能拍照留念,就遺憾了。登頂之路上,看到路邊的野草都焦焦的,還未泛綠,到了天峰嶺主峰,有點失望,頂上面積不大,整個峰頂只有20平米左右,還有那塊刻有許多游客名字的峰頂碑文,與五岳中的其他幾岳比起來,顯得不夠“體面”,一個人在峰頂待了好半天,一直沒見有人上來,第一次在如此安靜的峰頂眺望風景,仿佛我是恆山的vip,聽著風聲,獨坐山頭。接著便開始想辦法自拍了,把相機架在一塊大石頭上,打開定時器,幾次折返跑下來,終於拍出了幾張清晰的照片……至此,終於實現了自己25歲之前獨自征服五岳的願望,雖然沒什麼大不了,但心裡還是挺美。原路下山,在山門前的交叉路口等去渾源縣城的8路車,半小時一趟,恆山門前到渾源的8路車最晚好像是18點,最好5點半之前等,以免錯過就只能打的了。到了渾源縣城,可以乘2、3站公交車到大轉盤處坐長途客車回大同,最晚一班18點。或者縣城門口有許多去大同的Taxi,也是20元一人,一般湊滿3、4人就開。【注,渾源有去太原的長途客車,每天上午9點半,僅此一班,票價90元】,我選擇了taxi,1個多小時後,到達大同火車站。Day2(4月15日) 雲岡石窟第二天一早,在火車站前坐4路至新開裡,下車後馬路對面即是3-1路,【注:火車站3-2路去往雲岡石窟的旅游專線已經取消】,和售票員說去雲岡石窟,車行30分鐘左右,在一個岔路口,售票員召喚我下車,一只腳還沒落地,好多摩的都圍了上來,說5元送至雲岡石窟門口,原來,3-1路下車後還要步行一段公路才到石窟呢,不過我還是不予理會,執意一個人走走看,沿著公路筆直往上走,大約30分鐘左右看到一座橋,說明到雲岡石窟了。整個雲岡石窟正在大興土木,塵土飛揚,或者說,整個大同市現在都在大興土木,興建城牆、懸空寺、恆山門前、雲岡石窟等到處都是工地,等這番施工結束後,估計門票又得漲了吧,大家還是趁早去吧……不過在施工期來雲岡石窟的我來說,能夠看到雲岡石窟景區建成前的樣子也算是種幸運吧……在小心翼翼地穿越了幾個施工中的大殿後,終於到了售票處,建成後全票130,半票65,由於景區正在建設期間,所以門票下浮為50元。【注:由於光照關系,建議上午游覽雲岡石窟為佳。】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開鑿石窟五所,現編號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一千五百年來,雲岡石窟由於受到風化、水蝕和地震的影響,毀損較為嚴重,解放前也遭到人為破壞,據不完全統計,被盜往海外的佛頭、佛像竟達一千四百多個。與洛陽龍門石窟不同,感覺雲岡石窟的特點是大,佛像身材個個都很大,且窟內顏色保存的很好,聽邊上一旅行團的導游說,在雲岡石窟未加以保護之前,他小時候和同伴都爬到佛像上去玩過,至今還可以看見許多大佛的腿上刻有某某人的名字……

此外,龍門石窟的佛像造型以胖為美,而雲岡由於建於北魏期間,則佛像大多以瘦為美。逛著逛著,突然見到一群廣東來的少男少女在一佛像前歡聲笑語,輪流擺著各種姿勢拍照,竟看到其中一女孩利用角度,嘴巴一撅,擺出了與大佛接吻的姿勢,真的很無畏啊!在雲岡之行臨近尾聲的時候,原本多雲的空中突然飄起了小雪……游覽完雲岡石窟,依然回到來時停車的那個岔路口,坐3-1路回新開裡,然後換乘4路到火車站,下午在大同市區逛了下,休息一下,晚上坐11點的火車去太原。


精選遊記: 太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