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跡游(二)洛陽

作者: yzwz519

導讀5月11日早上起來,坐81路到龍門石窟,1.5元。才7點半,從車站到景區門口有並行三條路可走,最右是旅游紀念品一條街,中間是柳樹成蔭的車道和人行道,我選擇的是伊水岸邊的道。伊水從南流向北,石窟分布在東西側的山體上。河上有龍門大橋,透過園形橋洞可以遠眺伊闕。有電瓶車可坐到門口,2元。我步行,約1華裡。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 ...

5月11日早上起來,坐81路到龍門石窟,1.5元。才7點半,從車站到景區門口有並行三條路可走,最右是旅游紀念品一條街,中間是柳樹成蔭的車道和人行道,我選擇的是伊水岸邊的道。伊水從南流向北,石窟分布在東西側的山體上。河上有龍門大橋,透過園形橋洞可以遠眺伊闕。有電瓶車可坐到門口,2元。我步行,約1華裡。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裡,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萬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龍門石窟大門就是伊水大橋的一跨。進門右側有游客務中心,可以免費索取導覽圖。沿河西岸,由北向南,首先見到的是潛溪寺。它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頂藻井為一朵淺刻大蓮花。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台上,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大弟子迦葉,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文靜,在故宮博物院有1比1的復制品陳列。阿彌陀佛與兩側的兩位菩薩共稱為西方三聖,即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聖人,是佛教淨土宗信仰的對像。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代表性的洞窟。“賓陽”意為迎接出生的太陽。賓陽三洞開鑿於北魏時期,是北魏的宣武帝為他父親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開工於公元500年,歷時24年,用工達80萬2366個,後因為發生宮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所洞窟(賓陽中洞、南洞、北洞)僅完成賓陽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主要造像。賓陽中洞內為馬蹄形平面,穹窿頂,中央雕刻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天人。它們衣帶飄揚,翱翔在蓮花寶蓋周圍,姿態優美動人。洞內為三世佛題材,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主佛為釋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創始人,原名叫悉達多·喬達摩,原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兒子。他和我國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時代,比孔子要年長12歲。他在29歲時出家修行,經過六年,悟道成佛,創立了佛教。由於北魏時期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修長。衣紋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飾一改雲岡石窟佛像那種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著寬袍大袖袈裟。釋迦牟尼兩邊侍立二弟子、二菩薩。二菩薩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都是一佛、二菩薩,著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後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特別是位於第三層的帝後禮佛圖,它們反映了宮廷的佛事活動,刻劃出了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造型准確,制作精美,代表了當時生活風俗畫的高度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被盜往國外了。現在分別陳列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美國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賓陽南洞的洞窟為北魏時期開鑿,但洞中幾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為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豐腴,體現了唐朝以胖為美的風格。賓陽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廢棄的基礎上又續鑿而成,為其生母長孫皇後做功德而建,屬於過渡時期的作品。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這種造像組合在我國石窟寺中極為罕見。中間主佛為彌勒,坐於方台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彌勒佛是“未來佛”,是作為現在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彌勒信仰為其登基制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彌勒),推動了彌勒信仰的風行。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著武周政權的垮台,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為我們了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獅子,後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是龍門石窟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它說明了該洞窟是在宮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的主持下開鑿的,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內主佛為阿彌陀佛,端坐於雙層蓮花座上,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簡潔流暢的衣紋運用了唐代渾圓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無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唯我獨尊。主佛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力士,那奮力向上的雄姿與主佛的沉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更加襯托出主佛的安詳。主佛背後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養菩薩,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像是不同少女的群體像。五十二代表著菩薩從開始修行到最後成佛的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在洞內南北兩壁整齊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釐米高。在南北兩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樂人,舞伎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體態輕盈,婀娜多姿。洞口南側還有一尊菩薩像,她是龍門石窟唐代眾多菩薩像的精美範例。菩薩通高85釐米,頭部向右傾斜,身體成“S”形的曲線,整個姿態顯得非常優美端莊。我國著名戲劇大師梅蘭芳早年參觀龍門時,被她那優美的形像所吸引並大加贊賞,此後經過藝術加工,成功地運用到他的表演中。

(奉先寺大盧舍那)

(伊水對岸遠看完整的奉先寺)

(伊水上龍門大橋,遠眺伊闕)



(關林牌坊)



(白馬寺大門)



(天子駕六博物館)



(伊水上龍門大橋遠眺伊闕)



(賓陽中洞清瘦的釋迦牟尼)


精選遊記: 太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