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華山

作者: jimmyjunming

導讀問鼎華山我相信山是有靈性的,每一座山從孕育到形成都由靈性支配。靈性選定了山的位置,靈性造就了山的姿色,靈性還決定了它們的歸屬。說到歸屬,我想起了許多山,例如泰山,它生來是屬於帝王將相的,黃山,它生來是屬於文人墨客的,而珠峰,它生來注定只屬於那些探險家了。我今天要提的是華山,因為剛從華山上下來,我才意識到不能簡單的把華山歸屬給某一類� ...

問鼎華山我相信山是有靈性的,每一座山從孕育到形成都由靈性支配。靈性選定了山的位置,靈性造就了山的姿色,靈性還決定了它們的歸屬。說到歸屬,我想起了許多山,例如泰山,它生來是屬於帝王將相的,黃山,它生來是屬於文人墨客的,而珠峰,它生來注定只屬於那些探險家了。我今天要提的是華山,因為剛從華山上下來,我才意識到不能簡單的把華山歸屬給某一類人——華山“西岳”的封號決定了它屬於帝王將相,那雄壯,奇麗的風光同樣為文人墨客所傾倒。而它的峻峭,奇險更是吸引著無數探險家來尋崖問壁。今年五一長假,我有幸將自己歸在了這三類人中,登上了華山,著實領略了一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秀麗風光。

從西安開往洛陽的火車上,我們就感受到了華山的氣魄:列車南面是層巒疊嶂的華山群,列車北面則是一望無際的汾渭平原,而這條鐵路線使得這奇山和平原涇渭分明。也正是這涇渭分明,平添了其拔地而起,傲視天下的至尊王氣。而到了華山門下,雄壯的感覺卻沒有了,隨之而來的是失望,因為剛進華山門,是看不到書畫上宣傳的那種一山獨秀的險峻風光的。聽人說,華山山路長,要走十五公裡才會到達所謂的險鋒、奇峰。還聽人說,要到達華山第一座峰,也就是北峰,最快也要三個多小時,而這只是北峰而已。因為華山共有五座峰,北峰中峰稍低一些(別小看稍低,也有1400多米呢),主峰有三座,東峰“朝陽”,以向陽觀日出而聞名,南峰“落雁”,以其極頂2160米聞名,而西峰“蓮花”則以奇險聞名了,三峰鼎峙,宛如蓮花盛開,人稱“天外三峰”……這些都是在山腳下也就是登山前華山給我的印像。

我一向認為自己是一個懂得欣賞自然的人,我懂得如何用心與山的靈氣對話,如何能從山石,松濤,溪澗,鳥鳴中融入大山,那是需要一段時間徹徹底底的將身心與大山的每一個角落相交融的。因此,我決定在山上留宿一夜,雖然我知道這將意味著許多的辛苦,但我也明白只有這樣才會給我一個機會去徹徹底底地讀這座山。

中午十二點半左右,我和游伴二人到了華山腳下的玉泉院,這是登華山的第一站,因為登上第一座峰北峰要四個小時,我們沒有在玉泉院耽擱太久,直接向著華山門去了。所謂華山門,只應該算是華山風景區的一個入口吧。在這座游人如織的名山上,山門似乎已經失去了其古樸寧謐的像征風格,現代社會文明打破了其傳統的意義而賦予了它一個新的定位——檢票口。在這裡,我們從華山門票上附帶的五元人身保險中第一次感覺到了將去探險一般的刺激。閑話少說,過了山門,正式踏上了登山路。開始就是緩坡式的山路,台階不多,坡度也不陡,只是周圍風景不像想像中的險峻,這樣走啊走的,也覺乏味,但畢竟是在山裡行,郁郁蔥蔥的山林,千曲百折的溪澗也為這段漫漫登山路憑添了不少的生機。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剛從山上下來的游人,他們沉重的步伐掩藏在了滿意的笑容裡,也就是這無數個擦肩而過的微笑伴隨著我們一路無停歇,經過了五裡關、石門、沙蘿坪、藥王洞、毛女洞、到了雲門。過了雲門,就會感覺到峰回路轉了,遠處的山也就凸現了出來。我清楚地記得在那裡看到好遠處有一座極高的被雲霧籠罩著的山峰,挺拔峭立,正是那種“誰將倚天劍,削出倚天峰”的感覺,聽人說那是“戴著帽子的東峰”(即,山頂被雲霧籠罩的東峰)面對如此高遠而又飄緲的山,我和游伴用眼神傳遞了一種驚訝,隨即又用笑容互相點燃了一種自信,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要到千尺幢前的迴心石了。

所謂迴心石,即在此處你可以最後一次決定是否繼續你的登山之旅,如果你選擇了繼續,華山的險將相繼湧出,包括千尺幢、百尺峽、天梯、雲梯……,走上了這條路,是絕對不允許再回頭的。如果你選擇了放棄,你將繼續沿著這平坦的山路回去。而據我觀察,好像沒人在迴心石前“回心”。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一關只是登山的第一步,第一步都走不好,以後的路怎麼走呢?等下了山後,我們回想起了我們走過的華山的一處處奇險,也憶起了在上東峰和下山走智取華山路時的兩次抉擇,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時才是真正的回心考驗,經過了考驗,隨之而來的,也是使人終生難忘的歷險經歷,那時你才會領會到什麼叫你選擇了華山,華山才會選擇你。

在迴心石前試過心後,我們立刻遇到了第一個挑戰,這也是第一個使我們見識到華山險的挑戰——千尺幢。它是與遠眺華山、西岳五峰和蒼龍嶺一起選入1990年華山郵票四個主題之一,可見其意義。千尺幢,顧名思義,千尺台階,它是直掛懸崖峭壁的一條窄窄的台階。它的險,比聞名的泰山十八盤要險的多。因為這只是登山第一險,所以登千尺幢的人特別多,兩人一排,人腳踩人頭,遠遠望去,密密麻麻,像無數只螞蟻聚在一條灑在地上的蜜餞上一樣。正是這種人踩人的感覺將這份險給化掉了——我們登了大半千尺幢,向下望去,一條人線拉的好遠好長,人都在仰著頭往上擠,我就算是一失足也一定會被人流給推上山的,何險之有?過百尺峽的感覺也差不多是這樣。由於人多,雖然沒歷到險,但也未必是壞事,我們相信,終會有險峰是屬於少數人的, 我們既然有勇氣將自己歸為這少數人,就有機會去獨享歷險之樂,也有機會去領略那無限風光在險峰。

就這樣隨著人流不停的走,我們終於在下午四點鐘登上了北峰——雲台峰。在北峰上,就已經可以領略到華山的氣像萬千了,北峰很窄,而處於山尖的道觀足顯建築藝術的巧奪天工。從北峰放眼望去,雖然遠方還有更高的山在霧靄中,但向山下望去仍可見雲海中的山石與翠綠。當時,天上下起了小雨,滿天布盡了灰色的雲,那山霧更是出奇的朦朧。那時的北峰,聚滿了等待下山的人,據說僅索道就有3000多人在排隊等候。望著更高的山與漸大的雨,我們似乎除了繼續攀登外別無選擇,游伴的一句“走吧!”飽含信心和力量,我們便穿上雨衣向著東峰進發了。過了北峰,人明顯少了許多,長長的山道上很難見到人,因為登華山對許多人來說只意味著登上北峰。而像我們這些決定了游完五座峰的人似乎只是少壯與執著的代名詞。過了北峰,山也明顯險了許多,因為下著小雨,路是濕滑的,這更增加了山的險度。在蒼龍嶺上天梯的那邊,著實讓人捏了一把汗。天梯的台階窄,又有扶搖直上的感覺,好在有鐵索鏈保護,所有的登山人在那兒都會緊緊地抓住鐵鏈,橫著腳,小心翼翼的攀登。我們當然也不例外,那時才會真正地體會到“一步一個腳印”的感覺。不過爬這樣的階梯是很令人振奮的,那份刺激與心跳也化解了疲勞與酸痛,一路走來,也就不覺得累了。而你走過蒼龍嶺,再回頭看看腳下那天梯,你會長長地舒一口氣,總算上來了,心裡留的更多的是自豪與自信。

天已漸漸暗了下來,自遠而近,山峰由明顯趨於黯淡,又伴著小雨、濕霧和陰冷,好像是大自然在催促我們加快步伐,於是我們開始尋找留宿的地方了。過了蒼龍嶺和韓退之投書處,我們到了五雲峰。聽說再走十幾分鐘就會到金鎖關,那裡也就是環繞攀登“天外三峰”的起點。我們決定在五雲峰留宿一晚,養足精神,第二天再登奇峰覽勝。值得一提的是,山上留宿也是別有一番韻味的。在那裡你會感受到有錢沒處花的矛盾;會不顧一切的爭取些舒服;還會對世間的一切不公平予以忍讓。應該說我們是很幸運的,至少能在潮濕、陰冷的山上找到一處鋪位,晚上睡得也很香,很暖和。比起外面的許多飽受著辛苦的人,我們幸運多了。夜裡,外面淅瀝的雨聲一陣陣傳到樓上,渲染成一個涼涼的春雨之夜,雖然這一切掩蓋了動人的松濤聲,也打破了山上那神秘的寧靜,但能在這海拔超過1600米的高山上睡一夜,那種新奇的感覺也足夠我們回味一生。

天亮了,雨也停了,我們沒看到日出,但卻有另一番收獲:險峻的華山經過一夜雨水的衝刷,更加清麗脫俗了。且不說那山澗小溪變活了,那雲海霧群升起了,單是那樹叢小草掛的雨珠也足以讓你感覺到雨後的清新與輕靈。這時從五雲峰上向下望去,遠處的峰巒,竟氤氳不分,見此景,才得古人“雲山”二字連用的妙處。妙歸妙,我們沒有過多地去欣賞,因為我們知道,到了東峰,會有更壯麗的奇景等著我們。

我們是一點多開始從五雲峰向東峰進發,無驚無險,一路凱歌,幾乎一次也沒停便到了東峰峰頂,並看到了“天外三峰”的標志性建築——楊公塔。東峰又名朝陽峰,是觀日出的最佳去處。我們在東峰上看到的只是遠處霧蒙蒙的雲海,一處淡淡的藍色都會讓人覺得彌足珍貴。若是雲再薄一些,哪怕只顯露出一點亮光,你會恨不得伸出食指,用“六脈神劍”給它刺個洞,讓大片的陽光穿過這個洞,灑在山上。在東峰上,我們遇到了第一個可以稱得上是回心的地方:兩條路,一條石階,另一條是沿東峰懸崖峭壁的鐵欄杆,這是不算路的,只是陡峭的大石頭,如果沒有欄杆,我相信是沒人敢去走的,而這條欄杆也只是吸引了少數人過去。對面過來的人心顫顫的勸我們“走那邊吧,這兒太險了。”偏偏游伴是個好冒險的人,我在面對“回心崖”時,她卻猶顯堅定,“走懸崖”——我們便抓住了鐵欄杆。

走這條路的人不是很多,一線也只有不到20個,而華山給他們,當然也包括我們的回報太豐厚了。回報之一,大片的雲海。有時一陣風吹過,只去了霧,潔白的雲海點綴翠綠山巒的感覺便明朗了,雲翻峰湧,大千氣像。那時,你真想采一片雲,戴在頭上;或是呼一口氣,將雲吹散;或是如神仙一般,跳到雲叢中,飄搖,飄搖……回報之二,萬丈深淵。抓緊欄杆,從懸崖處俯視,看到的只是蒙蒙的霧,感覺到的卻是一眼望不到底的萬丈深淵。回報之三,歷險的感覺。空氣是清新的,山谷是幽深的,心情如此激動,真該把一切放飛,深吸一口氣,大喊一聲 “ I am king of the world”。

走過了這段路,心情又恢復了平靜,華山最高峰——南峰也近在眼前了。從東峰望南峰,片片松林的感覺讓你很容易想起黃山,我沒去過黃山,我想黃山也就是這個樣子吧!在去南峰的路上,有幾處險境,像“鷂子翻身”,三面臨空,只一條細細的鐵鏈與落差十幾米的山澗相連,據說是華山最險,但早已關了。臨空飛架長空棧道也出奇的怪,竟讓人不知該怎麼走。我們沒在此耽擱時間,直向最高峰進發了。

一路上有歌,便不累了,又是沒有停歇的奔上南峰。南峰是極頂,風光依舊迷人,而登上最高峰的感覺,讓人不由舒展的松了一口氣,頓時山啊、雲啊、樹啊、霧啊都一齊屏息,只讓你靜靜的體會征服了一切的滿足感,體會自己的偉大。汗收了,氣平了,懶勁也上來了,再不想挪動。華山極頂2160.3米的界碑矗立在那裡,“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感覺充實著自己,那好,就好好的欣賞一會兒。

與南峰勝景依依惜別之後,我們便向西峰進發了,這段路更是傳奇,濃霧中的一條石路伸向天際,一個行人也沒有,為大山平添了不少的孤寂,石路也像要從寂寞的暅古停佇到寂寞的將來。走在石階上,大風吹來了,抬頭遠望,天邊是迤邐的群山,繚繞的白雲,疏薄的宿霧,本來混淆了山影和長空的顏色,抹去了天和地的界限,而又因這大風,那界限又重新清晰。在那飄渺的霧裡、雲裡、風裡,我們昂著頭,挺著胸,手插在腰際,眼望著遠方,走向西峰。走過濃霧,蓮花般的西峰也就明了了。西峰又名蓮花峰,其山峰像蓮花瓣一樣成片片鼎立,清削秀頎。我喜歡蓮花,因此對西峰別有鐘愛。我鐘愛西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那裡有沉香劈山救母處。看過《寶蓮燈》的人都會喜歡沉香,能尋跡體味這種神話的淵源,是很令人神往的,特別是在那裡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一位非常平凡的女性,卻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名字裡的“蓮”字,是注定我一生喜歡蓮花的原因。(我不能忘記在登沉香劈山處時因找不到下山路時的腿軟與心顫,這也決定了我走以後的山路會多次承受腿軟的負擔,這是一次心跳的插曲。)

下了西峰也就該下山了,中峰也就是玉女峰,在去東峰的路上已不經意的走過,因此,華山五峰,不,用文人的話說是西岳五峰我們全部游完了。我想這個全部,應該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部了吧!這時看了看時間,已是十點多了,意志的松懈牽引出了肚子的飢餓,飢餓又無法使意志堅持到下山,我們便在此吃了一頓難忘的早餐。兩個人兩碗小米粥,六個茶雞蛋。小米粥熬得很爛,還有花生在裡面,茶雞蛋也煮得很夠味。我們坐在小凳上,慢慢的品味著,雖然只是簞食瓢飲,但我們吃來卻說不盡的受用。這種情形,在養尊處優的人看來自然覺得簡陋草率之極,而我反覺得在這種氛圍中吃比較粗糲的東西比吃些巧克力、蔬打餅之類的東西還要痛快、恰意、歡喜。

快到十一時,我們開始下山了。下山的路少了名勝,卻多了風景,尤其是忽來的小雨更給山林增色不少。山中最妙的景致也許是書卷裡的那句爛調,所謂“春雨纏綿”,雨中山林的情趣是不知不覺之間領略到的,無需凝神去尋找。小雨使山林的一切清新了,那松樹更翠了,那野花更艷了。你深深地吸一口氣,清爽是透到腳底的!小雨使山泉、瀑布活了起來,千曲百折,衝向山底;小雨使山林更朦朧了,抬頭看不見山峰,低頭看不見山谷,只有在朦朧中去欣賞身邊的生機。游伴在一處石橋照了一張照片,背景是林中的一處小山澗,山澗由於多年來泉水的衝刷和侵蝕,河谷內怪石紛雜,泉水便順勢潺潺而下,時而集中,時而分散,形成了道道小水流,水雨相接使得照片上水煙朦朧, 而游伴卻照得很清麗,一點也不像在雨中。一位搞攝影的師傅竟認為背後是一幅人工的山水畫,也難怪,這風景本身不就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嗎?雨漸漸大了起來,“衣沾不足惜,但願恨無違”,等衣服濕了大半時欣賞風景的熱情似乎也受到了衝刷,但雨越來越大又不乏是一件好事,這似乎成了我們戰勝疲勞與酸痛,加速下山的推動劑。也正是因為此,我們不久便下到了北峰。在北峰,我們又一次面對了“回心”。從北峰下山有三條路:一條是原山路返回,這條路肯定被pass了;第二條路是乘索道下到山腳;第三條,就是聞名的智取華山路了。下到北峰時,我的腿在抖,心也在抖,一會兒抖向第二路,一會兒抖向第三條路,完全沒了主意。此時游伴的決定似乎就是我們的決定了,而這個決定就是——智取華山路。

在智取華山路口聽人說由此下山要一個小時,又聽人說那是當年解放軍的速度。許多人聽了這句話都在嘆氣,我們反而釋然了,誰讓我們就是解放軍呢!所以一個小時就成了我們下山的目標。智取華山路果然名不虛傳,其偏、其險都比正路略勝一籌。整段路有三處似垂直掛在山上的石梯,山勢陡峭,簡直像刀斬斧齊一半。我們必須雙手緊抓鐵鏈,躬下身子,側著走。大雨在石階上積下了水,在鐵鏈上灌入了寒冷,讓人飽嘗了淋漓之苦,但想到我們走的是智取華山路,心中充滿了挑戰的豪情。走過了三處天梯,山勢緩了許多,我們牽著手,以一種節奏的步伐不停的往下衝。稀落的游客都在一邊輕嘆著“年輕人啊”一邊給我們讓路,那時忘了酸忘了痛,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盡快衝下山去!路更平緩了,仰頭已經能看到索道了。索道向前蜿蜒,時而看似被山峪截斷,時而又像被雲霧吞沒,但峰回路轉又別有天地。索道的盡頭已經能看到了,山坳深處也顯了出來,那是一處人間的繁華與喧囂,是傳奇的智取華山路終點,是險峻的華山的山腳——黃甫峪。到了,到了,我們用盡最後一份力氣,蹦著跳著飛下山去,當最後一步踏上平路時,我們狠力撕去了破爛不堪的方便雨罩,撐開了傘……。那時是1點40分,距到北峰時的12點30分推後了1小時零10分鐘。

班車緩緩的離開了華山,開往了通向華陰市的路。我忍不住又回望了一下這西岳,郵票上那遠眺華山的景色已被雨霧徹徹底底的掩蓋住了,但華山的雄偉愈加明顯了——幽谷險道,奇峰峻嶺,挺拔壯觀,奇麗多姿。一個雄偉險峻聞名神州並是我在洛陽四年心馳神往的勝跡就這樣徹徹底底的被我征服了。我感謝自己的努力與堅持,感謝游伴的同行與默契,感謝大自然的配合與回報。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我輕吟著這絕句,夢中又重回到了華山。

附:登山數據與資料

人數:2人

在山上的時間:5月4號12:30——5月5號13:40共計25小時10分鐘行程:約30公裡

海拔升降:2160.5×2=4321米

消耗的食物:巧克力威化半斤、雞蛋8個、康師傅面1碗、肉夾饃2個、汾煌雪梅1袋、小米粥2碗、瓜子1袋。

消耗的水: 3升

照像:72張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