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那一抹逐漸消逝的風景

作者: tjm1966

導讀千百年間乃至更長的時間裡,生活在河網密布的江南的人們出行以河為道,以舟代步。四裡八鄉的水鄉農家一葉輕舟前往數裡外的集鎮,出售自家田裡收獲的糧食果蔬和水裡捕獲的魚蝦,又從那裡購回家用所需的物品。商旅的貨船也穿梭於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集鎮之間,河裡時見船上揚起的風帆,時聞櫓聲悠遠。那些臨河而建星如棋布的水鄉集鎮,被流經集鎮的河流分割成不同� ...

千百年間乃至更長的時間裡,生活在河網密布的江南的人們出行以河為道,以舟代步。四裡八鄉的水鄉農家一葉輕舟前往數裡外的集鎮,出售自家田裡收獲的糧食果蔬和水裡捕獲的魚蝦,又從那裡購回家用所需的物品。商旅的貨船也穿梭於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集鎮之間,河裡時見船上揚起的風帆,時聞櫓聲悠遠。那些臨河而建星如棋布的水鄉集鎮,被流經集鎮的河流分割成不同的街區,由橫跨在河上的大大小小的石橋相連,始終呈現著一幅“人家在水邊,水上架小橋,橋上行人走,小舟行橋下,橋頭立商鋪,水中有倒影”的江南水鄉集鎮風景。

對於這樣的風景,生活在江南的人曾經習以為常,往往體會不到或是忽略了其中的美麗。只是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後,隨著江南的河道逐漸被填為田地或截斷,隨著大大小小公路的建成,人們出行以車代舟,隨著集鎮街道粉牆黛瓦的建築逐漸被火柴盒般的簡陋的現代建築所取代,隨著陳逸飛的油畫《故鄉的回憶》問世並傳入國內,人們才發現江南水鄉集鎮原本所具有的那份美麗。然而,這份美麗的重新發現已為時已晚,人們只能在為數不多的交通相對不便,經濟尚不發達的小集鎮才能尋覓到這份有些留殘的美麗。

為了這份美麗,2008年秋,我到了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的西塘是現存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已有千年歷史文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相傳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興水利,通鹽運,開鑿伍子塘,引胥山(現嘉善縣西南12裡)以北之水直抵境內,故西塘亦稱胥塘。因西塘地勢平坦,一馬平川,又別稱平川,斜塘。在唐開元年間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們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時村落漸成規模,形成了市集;元代開始依水而市漸漸形成集鎮,商業開始繁盛起來;明清時期已經發展成為江南手工業和商業重鎮。故有“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之譽。

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有被譽為“煙雨長廊”總長近1300多米長的廊棚,古鎮楓涇也有類似的臨河而建的沿街廊棚,但要短一些。實用的廊棚是水鄉集鎮特有的建築,往昔水鄉農家、商旅的出行以河為道,以舟代步,許多交易只能在船上岸邊進行,一種連接河道與店鋪又可遮陽避雨的特殊建築———廊棚便應運而生。一邊是商店或民居,另一邊是河埠,河對岸又是水上人家。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長長的雨簾,平添了幾分詩意。

我從鎮西頭游客中心入內,由長廊入口而入,沿塔灣街一路而行,經護國隨糧王廟、環秀橋、送子來鳳橋,到長廊終點永寧橋,過橋拐入西街。沿街而行,游西園、種福堂等明清古宅園。這些明清舊宅具有江南民居的典型性,左右對稱,尺高門檻,大門成雙,兩側風火牆超屋頂成曲線圍置。從大門到底,往往有五進、七進,而且都有宅弄相連,形成了“雨天不濕鞋,照樣走人家”的景像,反映了平和、含蓄、淡雅、實用的審美追求。與街相交的是一條條姿態不一的宅弄,據說西塘有100多條弄,超過百米的就有5條,最狹的僅半米。在西塘的弄堂中,名氣最大的是石皮弄,長不過68米,寬不到1米,整條弄的路面由166塊條石鋪就,條石厚僅3釐米,如石頭的一層薄皮。小小的宅弄只是兩群老宅子中間的狹道而已,過去大戶人家平時不開正門,一家人通過開在宅弄裡的邊門進出,這也體現了江南水鄉大戶人家“銀不露白,暗可藏財”的建宅理念,這些深巷老宅白天普遍光線不足,日照往往難以直接進入窗內,大都靠天井內透入的一點自然光維持室內光線,多少顯得昏暗的住室看來真有點以暗為安的味道。

占地面積1.04平方公裡的西塘古鎮區9條河道縱橫交織,將古鎮分為8個區塊, 27座古橋將其連通成一體。街市傍河,民居臨水而築,沿街而行,眼前是不間斷的是石橋、小弄、廊街,當然還有江南古鎮常可聞到的紅燒扎肉、荷葉粉蒸肉、棕子、茶葉蛋、臭豆腐、糕點和黃酒等食物的香味,處處碧波蕩漾,家家臨水入影,這是一種如水一樣柔軟而美麗的生活,閑適中帶一點寂寞。經行其間,不經意中你會感受到一種時光的輪回,恍如走進了一冊塵封已久的歷史線裝書裡。

然而,今天的江南古鎮常常已難覓這份寧靜而悠遠的古意。旅游熱下的這些古鎮幾乎每天都像過年一樣,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古鎮已不再寂寞,但卻失去了韻味。

我想,江南古鎮的美麗畫卷也許只有在這樣的特定時刻和條件下才能顯現:晨曦中、夕陽下或是煙雨中、薄霧裡的古鎮,游客稀疏,街巷靜謐,市河上流水低吟、槳櫓淺唱。我希望尋覓的就是這樣一幅恰如淡彩的宣紙畫般的美麗。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