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走白堤

作者: rgmao

導讀題記一 有了閑錢,有了閑時,才會外出旅游,可是,要做到忘情於山水之間,尚需一份閑情。 題記二 斷橋殘雪,西湖十景之一。看雪,斷橋也並非最佳之地。清人張岱就留下名篇《湖心亭看雪》。杭州此行,讓我感到:斷橋殘陽,遠勝斷橋殘雪。 題記二 太陽有兩極 – 旭日和夕陽;人生有兩極 – 兒時和晚年。-- 兩極最美。 魯迅,畢竟是魯迅。“朝花夕拾”四個字,把� ...

題記一

有了閑錢,有了閑時,才會外出旅游,可是,要做到忘情於山水之間,尚需一份閑情。

題記二
斷橋殘雪,西湖十景之一。看雪,斷橋也並非最佳之地。清人張岱就留下名篇《湖心亭看雪》。杭州此行,讓我感到:斷橋殘陽,遠勝斷橋殘雪。

題記二

太陽有兩極 – 旭日和夕陽;人生有兩極 – 兒時和晚年。-- 兩極最美。

魯迅,畢竟是魯迅。“朝花夕拾”四個字,把人生最美妙的兩極挽在了一起。

-------------------------------------

-- 世間,最經不起過的是日子,最經不起花的是銀子。

一日午餐,與夫人對飲時,夫人如此戲言。

事後,將此戲言email給諸友,友人皆嘆:經典!

這不,2011年正在含笑向我們走來,而2010年則剩下了一個短尾。

12月21日,首次來到啟用不久的虹橋火車站,首次乘坐高鐵,“飛”杭州。年尾,來上海的後花園,打盹幾日。入住錦江之星(國貨路店),午休起床,窗簾拉開,天光亮燦。

斷橋殘雪,西湖十景之一。其實,看雪,斷橋也並非最佳之地。清人張岱就留下名篇《湖心亭看雪》。他寫道: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此情此景,斷橋不能見也。

斷橋殘雪,能名列西湖十景,多為文人附庸風雅所至。他們只顧“斷”與“殘”構成了字面之“絕配”,而未顧及看雪的實際效果。

我嘗想,“斷橋”與“殘陽”,不也構成“絕配”嗎?而且,夕陽西下時,從斷橋出發,沿白堤前行,看紅日染紅湖山。那一定另有一番景色吧。

想到此,即刻出發。在“解百”上了7路車,10分鐘之後,便來到斷橋。抬腕看表,剛過3時。

冬日,太陽歇早。 此時的斷橋和白堤,已經浸染著一片紅光。

每每來此,總喜歡在斷橋上一走,一站,一眺,一攝。今天也不例外。夕陽余暉照在身上,暖烘烘的,全然沒有了隆冬的寒意。



遠山如黛、綠島浮水。兩側的湖面,波光粼粼,游船點點,東來西去,游客也不在少數。天空泛著紅光,甚至,光潔平滑的白堤的柏油路面路也折射了一片紅光。記得文革時讀過一部“假大空”的小說,叫《金光大道》。此刻的白堤大道,不正是現實版的金光大道嗎?



白堤,走過多少回了。今天,從“斷橋殘陽”,步入白堤,有一種從未見過的美。夕陽的寧靜,余暉的嬌艷,妝扮了冬日白堤。

1978年,32歲了,還拋妻別女,來杭城苦讀兩載。沒課的下午,常攜一冊書,騎自行車,由斷橋 “飛下”,入白堤。友人至今記得,當時,我曾用“箭也似的”來形容自行車下斷橋的速度。

多少回,斷橋殘陽時,進入白堤,咋就沒有觀賞到眼前這般美景呢?

置身美景全不覺,只緣當時少閑情。

白堤原名“白沙堤”。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後人為紀念白居易,“白沙堤”改稱為“白堤”。

橫亙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2華裡。

走白堤,一定要由斷橋西行。如此,西湖山水,盡收眼底,一路佳境。可不能犯“方向路線”錯誤,倒過來走,呈現眼前的,見到的只是杭州城內的鋼鐵、水泥和玻璃構成的叢林了。

兒時,就聽母親描繪杭州白堤的春天 - 一株柳樹一株桃,人在畫中游。

隆冬時節的白堤,桃無蹤,柳已衰,可是,西沉的紅日,非常慷慨,把一片紅光灑向白堤,灑向群山、灑向湖面、灑向游客。--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當年, 7路公交車也是從火車站到靈隱,不過,冒著黑色尾氣的公交車不走北山街,而是過斷橋,走白堤,進孤山。現在想來,那是一種怎樣可怕的情景!

情與景,本應交融,沒了閑適之心,哪來白堤風光?

白堤上,細看游人的步履,有別於上下班,有別於去學校接送孩子,甚至有別於逛南京路。步履之間,踩出兩個字:閑適。

觀美景,看游客,左顧右盼,思前想後,飄飄欲仙。

白堤,始於斷橋,終於平湖秋月。可是,很多游客,包括我自己,一直誤以為白堤的“兩極”是:斷橋和西泠橋。不必笑話,這種誤解也造就一種美哦。

權把當兩橋當白堤的“兩極”。

太陽有兩極 – 旭日和夕陽,人生有兩極 – 兒時和晚年。兩極最美。

魯迅,畢竟是魯迅。“朝花夕拾”,四個字,把人生最美妙的兩極挽在了一起。

夕陽,從柳樹的縫隙裡照射到地面,此時,裡西湖留下一池殘荷,可是白堤的柳樹,還一片蔥綠,真是,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柳”未凋。一時讓你四季莫辯。



小學二年級,老師就讓我們寫作文,一生第一篇作文,題目:游金山寺。

-- 有一個小朋友,寫一篇作文,我數了一下,用了十幾個“一會兒”,老師在講評課上說,老師說的就是我呀。

人生不是有很多“一會兒”組成嗎?

一會兒,來到了錦帶橋,橋面泛起紅光,和湖水遠山構成一幅夕照圖。

錦帶橋,若有知,一定抱恨不已 – 我與斷橋為鄰,結構大同小異,風景甚至還比斷橋強,咋的,你就成了西湖十景之一,而我卻如此默默無聞。甚至,大多數游客不知道我的芳名,甚至,誤把我也當成了斷橋!



這廂是秋盡江南“柳”未凋,那廂是一片隆冬景像。路邊的桃樹,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杈,正蓄芳待來年。今年7月走白堤,正是觀荷季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池殘荷,雖然留得殘荷,可聽雨聲,但殘陽照射下的殘荷,畢竟,沒了“無窮碧”的風采,沒了“別樣紅”的絢爛。杭州城最有氣勢的一排參天梧桐,就在對面的北山街,現在正綴滿了黃葉。殘荷與梧桐葉,此呼彼應,倒也成趣,只是保俶塔,永遠守望西子湖的保俶塔,處變而不“變”。



一會兒,平湖秋月在望,夕陽反襯下的三潭印月和湖心亭,更加清晰了。

左側湖畔的長椅上坐著一位游客,旁邊放著一輛自行車,紅色的,那是從租車點租來的。大概也是一位外地游客。怎一個閑適了得!

不由自主,來到右側湖邊,尋一張空椅,入座,與此君作鄰。

游客,拖著長長的影子,在我的面前走過。駐滿紅光的臉上含著笑意。-- 人生苦短,人生苦忙,正是盡享人生閑適時。



清晨我們踏上小道 

小道彎曲劃著大問號

你們去巡邏 還是去上哨

你們去守獵 還是去采藥 

太陽還沒出 你們就出發了

小道你早 小道你好

小道你早啊 小道你好……。

…………

來吧,讓我們攜手共行,

追逐夕陽的步履,

走在林間的小徑,

撩過清清小溪,

那兒有一座小小蝸居,

等待著我們……。

耳機正隨機播放著歌曲,一首是“反時辰”的《清晨,我們踏上小道》,還有一首是正應景的《踏著夕陽歸去》。-- 人生苦短,人生苦忙,如此閑適時,當盡享也。



耳聽音樂,眼看湖山。夕陽從西邊照射過來,平湖秋月古色古香的大屋頂建築,那個著名的親水大平台,還有幾株大樹,留下了深黛色的影子。映襯著西邊紅色的天空,青山逶迤,還有三潭印月和湖心亭,如剪影一般,是一幅絕美的夕照圖。-- 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平湖秋月啊。



歇坐在夕陽染紅的長椅上,面對波瀾不興的西湖,面對平湖秋月,思緒隨晚風飄蕩……。

-- 你幫我拍一張照片吧?(在斷橋的制高點,我對身邊的一位帥哥說)

-- 好啊,等會兒,你也幫我拍一張。

拍攝完畢,帥哥提議:我們就結伴同行吧,都是一個人,相互拍拍照。

-- 嗯。(我遲疑了,想了一下又說)小兄弟,算了吧。……。(拒絕帥哥的一片美意,真有點不好說)

-- 沒關系,那你在這兒多呆一會(見我犯難,機靈的他坦然一笑,說道)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想,此時走白堤,正是好時光。而這個美好時光,與其共樂,不如獨享。他不知道,出發之前,我就打算好,此次到杭州,純屬打盹,一不會客,二不見友。

從審美角度而言,此刻的“平湖夕陽”也許遠勝“平湖秋月”哩。

6年前,在這個近水平台上。幾年前,一個沒有月色的夜晚,一位欲報考我博士生的中年教師,約我在平湖秋月的近水平台喝茶。

那個夜晚,夜風,從湖面拂來,有點涼。我們談了很多,有點兒累。談了點啥?一點也記不起了。那必定是一次功利色彩濃厚的談話,無閑適可言,甚至無心觀賞白堤夜色。為了爭取報考成功,他說了不少恭維的話,自我表白的話,還有,就是無話找話之話。今日夕陽下再回眸,那基本上是一堆廢話。轉念一想,人生在世,誰不曾說過廢話呢?-- 包括我自己。

人生苦短,還要苦累。人生之累,也許就累在這些不該累之處罷。

30年前,在這個近水平台上。手捧一冊書的我,讀累了,便望湖發呆。-- 兩年的“回爐”進修,行將結束,何去何從?“非嫡系”的我,成績也並不冒尖的我,咋可能留校,留在這個美麗湖城呢?

兩年之前,興衝衝來杭州報到時,旭日般的憧憬和希望,此時,一如夕陽,開始懨懨地西沉,呆坐於平湖秋月的我,心情一時沉重;

女兒,才六歲,上幼兒園了。每次早晨,我騎車穿過小鎮,送女兒入園。

-- 媽媽,爸爸跟別人的爸爸不一樣。

-- 不一樣在哪兒?

-- 別人的爸爸,送到就走了,爸爸送到還不走。

-- 不走,干嘛?

-- 爸爸要站在教室門外,一邊看我,還一邊笑。要等好一會兒,才推著車子走呢。

夫人曾經多次向我“傳達”女兒與她的這個對話。獨居杭州苦讀的日子裡,我常常想起這則對話,在平湖秋月,看著湖水,想著想著,年輕的眼淚,就眼眶濕潤了。

親情畢竟是親情,別情豈可代之?

--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明代的大才子楊慎(楊升庵)填過一首詞《臨江仙》,這是其中的兩句。

“依舊”和“幾度”暗示了青山和夕陽的永恆。不管世事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盛衰,青山不老,夕陽永在。

“依舊”和“幾度”又在有意無意之間,直接間接之間,暗遞了人生易逝的惆悵和悲涼。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的收尾兩句,作者的情緒突然發生了轉折,從悲傷轉化到釋然。古今之事,皆能付之笑談,況一己之人生故事!

想到此,我起身,走過平湖秋月,在近水平台上稍作勾留,繼續西行。

繼續西行,見到了以下兩幅畫。

畫一:日落柳梢頭



畫二:夕陽點燈。



【2011年1月10日清晨初稿】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