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故事一朵朵(一)

作者: jiangnan2002

導讀很懶也很理不清頭緒 一個半月的行程如何能一下寫出來. 不同的路,是不同的心情. 發現對著照片述說是一種偷懶的方法. 就像孩子的看圖說話. 有圖, 就有想像, 圖就動了起來, 把你帶到那一天, 那一個地方. 於是, 把”發表照片”當成了私人日記本, 只管寫, 只管貼. 好像是寫給自己的. 因為知道沒有多少讀者. 發現也許是春節剛過, 每個人都在渴望與人分享外面的心情. 所以圖片� ...

很懶也很理不清頭緒

一個半月的行程如何能一下寫出來. 不同的路,是不同的心情.

發現對著照片述說是一種偷懶的方法. 就像孩子的看圖說話. 有圖, 就有想像, 圖就動了起來, 把你帶到那一天, 那一個地方.

於是, 把”發表照片”當成了私人日記本, 只管寫, 只管貼. 好像是寫給自己的. 因為知道沒有多少讀者.

發現也許是春節剛過, 每個人都在渴望與人分享外面的心情. 所以圖片社的生意火得要爆,攜程的相冊也在分分鐘更新. 但是, 作者多了, 讀者自然就少了.

又, 每一個人, 如果自己的將來和過去都和那個地方無關, 別人所展示的再美的風景, 對自己, 也不如一只辣雞翅來的更刺激感官. 所以, 能有一個願意去讀, 已是你的榮幸. 如果, 更有一個能喜歡讀, 那你就真是有福的人了.

(感謝HappyFu:))

另,

最美的往往是最簡單的, 不需要任何注解, 每個人都能看得見. 就如梅裡雪山. 拍了很多, 張張都美, 於是, 反而用不了那許多, 一張足矣. 所以, 對照片的說明並不是想為之增色, 而是為了述說照片背後的故事.

最美的往往是瞬間的. 所以, 拍出來的只是為了幫助回憶那拍不出來的.

最美的往往是心底最珍貴的, 甚至是不願意和人分享的.

拉雜了這麼多, 就已經失去了潛在的市場.

下面, 當一次王婆嘍:

2002-12-23 8:14的梅裡

月光下的梅裡,拍不下來,記在心中.安慰自己, 最好的風景總是這樣地經過.

經過冬至前一晚的霧,冬至早晨的雪, 白天的雲, 傍晚的霞. 再在這一個早晨,看梅裡,已經不是用眼在看了.

真的是一座神山, 如果你去用心和她說話.

雪山下的笑

她的鼻涕一直拖得好長, 可是,她可以笑得如此美麗.

五歲的小姑娘,在梅裡雪山下的飛來寺希望小學學前班.

飛來寺希望小學

全校共14個學生.學前班5個,一年級3個,二年級6個.

老師1個.就是阿永瑪老師的女兒,很漂亮.

他們朗誦課文的那種神氣,那個聲音,就是李陽瘋狂英語追求的那種至高境界.

瀾滄江邊的葡萄莊園

這是茨中的冬天,聖誕節前一天,一個寧靜的下午.

那一晚,會圍著篝火跳舞慶祝聖誕夜.1905,法國傳教士帶來了上帝的福音,也帶來了法國的葡萄和釀酒工藝. 那時候,瀾滄江上沒有橋,只有溜索.那時候, 傳教士就知道這兒有個香格裡拉嗎?

現在,依舊是個世外桃園.那兒有南方的水稻,有北方的柿子,有海邊的棕櫚,有江南的芭蕉,有高原的青稞酥油,也有歐洲的葡萄.高原,峽谷,大江,雪山,她全都有.

她包容所有的孩子,天主教堂的外面就是瑪尼堆.

藏族老太太和耶酥基督

她們在打掃教堂,為了即將來臨的聖誕節.

沒有牧師,沒有聖誕老人,沒有"平安夜"這首歌,但是有每一個禮拜日,每一個聖誕節.而且每一個人還有一個教名,雖然沒有人會說英語.這些,在一百年裡就是這樣傳承.

中西合璧

茨中天主教堂.中式的頂,西式的窗,藏式的牆.裡面還有法國葡萄酒窖.

節日裡的祈禱

這是三代人.帽子,服飾,一目了然.

但是,內心深處的祈禱,會是怎樣的不同呢?

茨中的寶貝

可愛的寶貝,我該怎樣述說才能表達我對你的喜愛呢?

她才兩歲,見到我就笑.

聖誕節,也是媽媽們打扮孩子的節日.眾多年青漂亮的媽媽背著,抱著她們的寶貝來到這裡.教堂外的庭院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信念,就這樣一代代地傳承下來.

後面的門聯上寫著:"三教並存".

茨中人

聖誕節做禮拜的女人.

她們的側面輪廓無一例外都是這樣.

難怪希特勒會到喜瑪拉雅尋找他們的祖先.

我的第一堂音樂課

茨中縣立第一完小

三十多個孩子坐在教室裡,對我笑."你們的老師呢?""出去了.""那這一堂是什麼課呢?""音樂課""那我們就來唱歌好不好?"

孩子們一首接一首嘹亮而整齊的歌讓我激動得以為我是個天才的音樂教師.然後是歌手大賽,故事大王,文藝會演,即興揮毫(畫畫),門窗外站滿了其他教室的孩子,最後的聲音把教室頂給掀了,我的第一次教學生涯以落荒而逃而告終.

是孩子成就每一個好老師!

哪一個不是美人胚子?

茨中完小二年級全體女生.

最右邊是男生中唯一在照相時乖乖聽指揮的.五歲.

他們的課間操場活動三大類:藍球,皮筋,鬥雞(單腿跳著碰架),男生,女生,水平絕對(所有這三項)

藏族小伙

五歲.

茨中完小.

他唱歌時不像哥哥姐姐要看歌詞.拍照時不像哥哥們爭先恐後,就差沒把我掀過來.

母親

媽媽,有人在看我!

茨中教堂,聖誕節禮拜.

跳神一(松贊林寺格東節)

藏歷冬月29日是迪慶松贊林寺(歸化寺)的格東節,是極隆重的密宗法會。

太陽還未升起時,藏民就已來到松贊林寺,靜靜等待格東的開始。大鼓敲響了,樂隊緩緩而出,最先踏著朝陽起舞的是頭戴牛頭面具的閻王”。在藏傳佛教中,面目猙獰的“閻王”並不是惡神,而是引領鬼神的善神,是為人們驅邪保平安的好神。牛頭以青牛為首,還有紅、黃、藍等。他們的舞步悠緩、重復、動而不進,預示著人間路上坎坷不平。在松贊林寺的格東中,鬼神舞占重要位置,面具後的舞者多為有道僧人。

跳神二(松贊林寺格東節)

格東節中有一段由手持匕首、頭戴黑帽的蒙面咒師舞。此舞講敘了公元9世紀中期,藏傳佛教史上一段悲壯的故事。那時贊普朗達瑪興本滅佛,迫害僧人、搗毀寺院。佛教信徒拉龍白多,將朗達瑪刺殺。黑帽咒師的舞,再現了拉龍白多阻止滅佛的歷史。

彪悍之前的秀氣

在格東節上,清秀的臉,挺拔還未長成的身材,漂亮的服飾.

感覺到我在身後跟著他,敏感極了,靦腆地躲閃.

長成康巴漢子後骨子裡一定還有著那份溫柔吧.

過節

他們正在看跳神,感謝他們看得如此專注.

那些是另外一個世界的鬼神,他們好奇嗎? 他們敬畏嗎? 他們向往嗎?

瀘沽湖(一)看見了!

只要去瀘沽湖, 就少不了在此喀嚓一張.到此一游.

從麗江,沿著山路轉六個小時,突然, 峰回路轉,她就靜靜地守候在那裡.

瀘沽湖(二)豬,豬槽船,裡格島...

中午12:00,在裡格島上行走,去找名人扎西.

碰到南京的潘平措,已經在島上住了一年.不為什麼,就是想這樣."什麼時候回去?" "也許明年吧"

豬槽船因形似而得名.是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

豬膘肉是上上菜,我見過的幾撥人沒有人能吃到兩塊以上.(為什麼?:))而對於當地人, 是非常珍貴的.記住了,如果不吃, 不要浪費一點點, 也不要拿去喂扎西家的"小狼".人都舍不得吃的.

瀘沽湖(三)湖光山色

下午三點半.

繞著湖走便是.

瀘沽湖(四)起遲了!

睡到自然醒.這是八點鐘的太陽.

第二次趕了個大早,爬到小山上,凍得手指僵掉按不動快門,卻一張也沒有.那天多雲.

好風景總是不期而遇.那麼人呢? 那些擦肩而過的有沒有你的愛人呢?

瀘沽湖(五)調子

糊了. 但我舍不得. 就是要那一束紅的火,藍的焰.

永寧邊上的一個村子,村子裡的一戶人家. 中午1:30, 我們扛了若干斤豬肉白菜進去,然後就在院子裡喝蘇利瑪酒,曬太陽,等著腐敗.

一個法國姑娘,一個德國小伙,權當是浪漫的情人吧, 竟然也被帶到了那兒.

吃飯時,告訴金發美女,這兒過年都吃不上這樣的飯菜.主人給你盛的飯,吃不完是不禮貌的.可憐的人兒硬是挺直了喉嚨一點點咽了下去.

有人,譬如本人,倒是吃了幾大碗.好幾天沒有吃肉啦! 豬膘肉? 那倒是頓頓有的看,但沒有人吃.

永寧,是瀘沽湖中心鎮.湖邊村落的所需的大米,果蔬,日常用品,全得到這兒采購.也有人會背著竹筐,裡面裝著兩只雞,到裡格來賣.從裡格上菜場,坐拖拉機要一個小時.當湖邊的陽光曬得人臉發燙,土路上的小溪卻還結著冰.六七個看新鮮的被拖拉機顛著,到了永寧,已經成了速凍皮囊.

瀘沽湖(六)寫意

沒想著會是這樣一幅水墨畫.只是亂摁了一張.

瀘沽湖(七)質感

讓我想起少婦的絲裙,如緞.

瀘沽湖(八)倒影--之所以顫,是因為歌

找一個下午,坐一條船,讓小洛水的歌後劃漿.

然後, 清亮的歌聲就在湖面上漾開來. 天然的音,天然的音響,不就是天籟?

坐在另一條船上,隔著遠遠的水面,你就享受吧.也可能眼睛會變得亮晶晶.

最後壓軸的可能會是"青藏高原". 就會想到,城裡的那麼多人在用美聲,用民族吊這首嗓子,不如到這兒來吸幾口純正的空氣吧.

歌後就這樣劃了一個小時, 也唱了一個小時.

不止歌後,有齊唱,有和聲.

音樂是生活,而不是修養.

五斤(一)眼睛

為什麼我們總要去那麼遠的地方去尋找那樣一雙會說話的眼睛?

為什麼在那麼遠的地方,總是有無數的孩子,會用眼睛說話?

城裡的孩子怎麼了?

這是五斤,無數孩子中的一個.

這是五斤,瀘沽湖畔扎西的小女兒.

她正在喂小弟弟吃飯,也沒閑著給自己的嘴邊掛幾顆飯粒.

五斤過年(二)我和小狼

五斤過年.

今天是摩梭人的小年,孩子們的節日.昨天晚上,五斤就被媽媽洗了腳,梳了頭,今天一早就換了漂亮的新衣服.

平時五斤洗不洗腳?從沒看到過.倒是讓我給她洗過臉.我問,你的毛巾呢? "這就是",從水管邊抓起一塊抹布.可是,她的眼睛永遠像那一汪湖水一樣清.

我說"五年,照相吧",五斤很乖地站在牆邊,手裡拿著哥哥給做的彈弓.笑得緊張極了.

"五斤,去和小狼拍一張"

結果,就有了這張.你看小狼的眼神,簡直就是個多情種子.

五斤過年(三)我的壓歲錢

那三塊錢,帶給五斤的歡樂,遠比我們的孩子拿到三百塊要多得多.

五斤也會討零花錢.

放學的路上,碰到我們,一定要幫我們拎酒桶.一個小不點,幾乎是拖著酒桶在走.沒幾步,碰到爸爸,一陣嘰哩呱啦.我們聽不懂摩梭話.

等轉個彎,五斤便把酒桶重又扔給我們,跑了.

她跟爸爸說什麼? "我現在是在幫你做事,你應該給我錢".扎西有沒有答應?有那樣可愛的小女兒,怎麼能不心軟?

扎西在瀘沽湖,算是走得最出去最遠的人了.(當然,楊二車娜姆除外).可是,再怎麼看外面的世界,他還是只能屬於瀘沽湖.出了瀘沽湖,也就做不成扎西了.

他每天做著讓瀘沽湖面對世界的工作.可是,他也說不清,最後的瀘沽湖還算不算真正的瀘沽湖.他希望他的孩子們都能走出去,走出這人們傳說中的女兒國.

瀘沽湖早已不是原來的瀘沽湖,越來越多的人到這兒來褻瀆它.請原諒我用這個詞.但這是事實.

扎西說"如果是你們所說的走婚,那全世界都在走婚."不知道是不是扎西的首創,但是個經典.

只有,五斤的眼睛,還是那一湖水,透著明亮.

五斤(四)爸爸扎西

沒有那水,這個剪影就太孤單了.

沒有瀘沽湖,扎西就太孤單了.

這張照片是隔著福建妹那個咖啡館的大玻璃窗拍的.

看晚霞映紅了伊洛瓦底江(一)

這是瀾滄江,跟著它,從雪山來到雨林.

這是橄欖壩,一個秀麗的傣族村寨群.

傍晚,當我看天,看水,看炊煙,看斜陽,心裡就一直唱著這首歌.是同一條江嗎?並不太在意答案.

是也罷,不是也罷.

即便是同一條江,唱出的也是不同的曲調.

北方的高原,馬背上吼一聲,悲壯蒼涼,豪放地讓人心顫.

南方的麗水,鳳尾竹伴著葫蘆絲,秀美溫柔,甜膩地讓人舒散.

江水,就這麼流淌,養育著第一個人.

"看晚霞映紅了伊洛瓦底江......"

看晚霞映紅了伊洛瓦底江(二)

江邊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花生地.播下種子,就可以等著收了.

將鮮花生用水煮一煮,甜嫩多汁.吃完飯,圍著桌子聊天,不知不覺就吃了一臉盆.

這樣的生活,一年四季的綠葉陽光,歌聲裡哪能找出憂傷的調子?

看晚霞映紅了伊洛瓦底江(三)

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那是壯士的吟唱

在這兒,是"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

看晚霞映紅了伊洛瓦底江(四)

僅僅是傻瓜(機),就把夕陽演繹成這樣.

然後電池就沒電了.它自知不量力.

於是只能看,用心地看,用心地記.用心地回想.

傣家的孩子

每天,他們跟著奶奶坐在美麗的村子裡,寺廟前,椰樹下.每一群客人經過,就會有稚嫩的聲音響起"叔叔阿姨跟小孩照相嗎?"

他們的媽媽在守著紀念品小攤,燒烤架子,或是按著村裡的值日表輪流在家等候客人來參觀竹樓;他們的爸爸每天精心調理著那幾只小鬥雞;他們的哥哥姐姐參加了猛巴拉納西演出團,每天給客人表演歌舞,和客人一道過潑水節(如果可以叫節的話);他們自己,還沒到上學的年齡.

傣族的孩子都打扮得干淨漂亮,傣族,原本就是個水的民族.

"叔叔阿姨跟小孩照相嗎?"為這些孩子感到難受,他們的童年被我們改變成這樣.

這個季節,沒有更多背包的驢子,住在寨子中,我可以在游客還沒有到來之前,盡情地和這些孩子玩耍.

明明知道照一個孩子就要收一塊錢,但還是覺得太劃算了.多麼聰明漂亮的孩子.照相機還沒有調好,他們已經擺好了POSE,其中一個還剛剛哭過.

PPMM

當我下午再看到她的時候,頭發散了,花掉了,衣服髒了,小臉蛋灰撲撲的.但這才是真的孩子.

傣家媽媽

公園,童車,寶寶...哪點跟我們不一樣?

對了,他們可以生兩個.

土著?(一)

在熱帶雨林公園,有一個園中園,門票60元.

門口的簡介上說著"解放初山洪暴發,土著遷居至些,及建公園,特規劃出此地,讓他們保留原始生存之面貌."被告知,他們只會土語,只能用手勢和游客交流.

真得嗎?

這兩個可愛的孩子如此的POSE擺了多少遍?但依然是可愛的孩子.

土著?(二)

這個女孩又被說成是緬甸的孤兒.

世界上是有這麼個圈脖子的民族.可這裡?這個孩子?

她的笑是發自內心的嗎?

土著?(三)

耳朵是被耳環墜的,不假.牙齒塗成黑色,據說比牙膏管用? 吃土,吃木頭,吃生肉.就這樣吃給我們看.

以為自己敢嘗一切可以吃的東西,但這一次,我嘗不下去.

土著?(四)

F4?

很帥!但聽不懂我講話.我只好連連向他豎大拇指.他也知道回敬我幾個.

土著?(五)(對不起,照片傳錯了.不是這張. )

兩個帥哥堅持要和靚妹合影, 情急之中說了一聲"你好"或是"HELLO".

大喜過望,哇哇叫著朝他們奔去. 結果公園經理和"土著"導游連忙把我架開. 經理先生說"看你是我老鄉,才放你進去.你玩得差不多就好走了."

終於明白,走出公園,朝生著山火守著山門的小伙一笑:"其實你聽得懂我的話,對不對?" 小伙寂寞了一天,怎經得起如此誘供.臨走時,留給我這迷茫的一張臉.

所以,西雙版納,為什麼驢子都不睬你了?

吹葫蘆絲的少年

冬天裡的版納是這樣的:早晨至中午,霧,太陽最早也要在11:00以後才會出來.濕潤的空氣讓人神清氣爽. 下午,不要去太陽直射的地方,就在陰涼的竹樓裡聽葫蘆絲.或者,靠著竹板做個白日夢.天黑得很晚,等到月上樹梢,就可以去廣場看"少多利"跳舞.

此時,她們不是跳給別人看,而是在為自己的趕擺作准備.趕擺,在以前起著集市和男女定情的功能,現在,也就是圖個熱鬧.但每個寨子都馬虎不得,每個寨子輪流主辦,成了比賽和炫耀的節日.看誰的衣服更漂亮,誰的歌舞更精彩. 這個孔雀的故鄉,自然像孔雀一樣地愛比美!

葫蘆絲是這個民族的傳統樂器. 美少年坐在竹樓上, 悠悠地吹著.身邊的木板上貼滿了各種頭像.

版納的家

猛侖,猛罕, 猛養,......猛就是壩子.

曼春滿,曼景蘭,曼聽,......曼就是寨子.

只要你想住竹樓,走進去就是. 當然, 每次,都還是碰到熱心的人把我帶過去的.

這是橄欖壩曼春滿波萬華家的兩個女兒,站在二樓的門外.

姐姐叫玉旺叫,上午去猛巴拉納西劇場排練歌舞,中午回家燒飯,下午去表演,晚上在家看電視.

妹妹叫玉康罕,在猛罕鎮中學上學.放假時才回家.今年初三畢業.

今天是罕罕回家的第一天. 就站在二樓的過道上,姐妹倆來了這個合影.是天生的,還是因為被拍了太多次,淡淡的害羞中竟透著這麼多的優雅.平安節,銀鐲子,銀腰帶,是"少多利"的必飾品,也是媽媽給女兒必備的嫁妝.

我去的第一個晚上,全家就一起為我做了平安結帶在腕上.走了一路,帶了一路.每次照相時還不忘把它突出一下,美麗極了.

和罕罕去趕擺,把能吃的吃了個遍.卻沒有找到罕罕說的美人蕉.

第二天,就要走了.罕罕說"姐姐,再住一天吧.爸爸今天一大早去拿竹筒了,中午媽媽就要給你做竹筒飯和烤魚."

還是決定要走,媽媽說"這是自家的美人蕉.帶回去就熟了.比香蕉還好吃"

走出竹樓,手裡的一大包美人蕉沉甸甸的.天空下著江南的杏花雨.他們說,這不是雨,是霧.在霧裡,沒走幾步,眼睛就濕了.

有福的人,如果你們去,請一定代我嘗一嘗他們的竹筒飯,烤魚,還有那鮮花生,美人蕉.

夜晚,住在竹樓裡,干淨漂亮的床鋪,粉紅的紗帳.(不知道給男生的會是什麼顏色)上面是高高的屋頂.醒了,走到門外看一輪明月掛在椰子樹梢.

地址:橄欖壩傣竹園曼春滿波萬華家.電話:0691-2504306

罕罕的夢

罕罕的照片很難拍.

經常一低頭,是一臉的嫵媚.但正經拍出來,總是不行.

為什麼叫罕罕的夢,我有一封給朋友的信,准備放在游記裡.在此略.

民族導游團

何其有幸,當我在熱帶植物園裡東張西望找人替我拍照時,這仨小伙就走了過來.他們是在這裡實習的學生.

於是,一名游客,三個導游:從左往右:傣族,彝族,哈尼族.從他們那兒,知道了蔡希陶,膜拜了菩提樹,抱了無憂花,牽了曼陀羅.最後,一起在一顆巨大的相思樹下找拾紅豆.因為不是正落果的季節,所以更有找拾的樂趣.自然,我找得最慢最少.但最後,他們把手裡的一起送過來,於是就攥了滿滿一把.

我說,"真好,我正需要相思."

他們很渴望,像我--至少像我--這樣出去看世界.

我說"會的,但先要讀書.讀得多,才能行得遠."

說得輕松,但做起來何其難.不論是我,還是他們.

人生,是一大風景

傣族的女孩都姓玉,太奇妙了,這個姓,非她們莫屬.但"旺叫","應叫",...我說,為什麼不寫成"嬌"?

小旺叫是猛養鎮城子村六年級的學生.在她的表姐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三個表姐妹,一個表弟,帶著我全鎮游逛.

最小的旺叫說的話卻是精彩絕倫.走在一條鄉間小埂,旁邊是一方水,一條船,一個漁翁,一張網.順手插了一張.旺叫在旁邊注解:

"人生,是一大風景".

登時,張口結舌.

"這是巴金爺爺說的."

"我們的課文,......."

想起來了,自己小時候也讀過呢.怎麼一點都沒有體會得這文章的真諦?

"旺叫,唱一首最愛的歌吧."

旺叫很大方地唱了起來.旋律非常優美.但我只記得了頭一句歌詞.

"旺叫,歌裡唱為什麼我會這樣憂傷?倒底為什麼呢?"

"這是一個美麗的海神在唱,所有經過她的水手都要被她的歌迷惑,船就會走不過去了.後來有一個王子......"

"這是你們老師給你講的嗎?"

"不,是我從歌裡想出來的"

"你知道這是一個外國的神話故事嗎?"

"不知道"

旺叫的小學校有沒有圖書館?圖書館裡有沒有希腊神話選,安徒生童話集,大林和小林?

我要寫信問一問她!

潑水非節

這裡富足的是水,這裡禮拜的是水,這裡歡騰的是水.

每一天.

所有的男生都不是"毛多利".是游客.

所有的女生都不是游客,是"少多利".

女生,沒有一個能堅持到最後.那是比狂風暴雨猛烈十倍的熱情.

男生,如果沒有最後,那才是真的.褲子,破了,鞋子,掉了,面子,不在了,膽子,不必了.

累了,就把臉盆扣在頭上,任瓢潑傾盆.

這就對了,找到了兒時玩水的心.

這是大自然賜給傣族的財富.

孔雀的情人

為什麼會叫這個標題?

當這只小狗從孔雀們身邊經過的時候,孔雀們都緊緊相隨.它走,他們也走.它停,他們也停.於是,我們也跟著走,跟著停.直到有人喊,不能再走了,再走,孔雀就走出園子了.

於是,妹妹就把小狗給抱了起來.孔雀們悻悻而返.

"妹妹,為什麼孔雀要跟著你的小狗走?"

"因為他們喜歡他.每次都這樣."

"妹妹,你好漂亮.你是哪一族的?"

"爸爸是傣族,媽媽是漢族."

妹妹開始問我:

"你從哪兒來?"

"我從很遠的地方來.@$$$%,你知道嗎?"並不打算她知道.

"知道.我還去過那裡."

"你生在哪裡,住在哪裡?"不禁疑惑,對於太多的傣族人,景洪就是他們一生最遠的地方.

"這裡."

因為趕車,所以沒有時間再問.

但坐在車上,想,做一個孔雀的情人,是不是很美麗?

燒烤

很多人去,能觸摸到,能品嘗到的只是這些正在被燒烤著的味道.

拍這張照片,是為了感受下午五點鐘的陽光.

是因為碰到一個攝影家,在雲大教書,在電視台拍片,在自己家制作VCD,是關於旅游業給傣家帶來的巨大變化的思考.

他說,下午的光與影很好.於是,就試了一張.權當回憶一下他.

一起碰到的還有一個弗吉尼亞大學的歷史教授,已經到版納來過六次.這一次是第一次作為退休後的休閑.坐在景洪的家裡寫書,關於版納的知青.

看到他,很開心,終於有機會活動一下嘴邊僵硬了兩個月的肌肉.哪知他一開口"我太高興了,兩個月,第一次聽到這麼標准的普通話.這兒的方言太難聽懂了."

在瀾滄江邊,他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來版納的越來越少,而麗江越來越熱了呢?"

這是一個太難的問題,我不知道有沒有正確的答案.

有沒有人願意聊一聊這個問題?

小乘

每個寨子都有寺廟,每個寺廟都是一個花園.

感覺不到寺廟森嚴,感覺不到佛離你很遠,佛是另一個世界裡的抽像.

佛就在身邊,修佛,就是修自己,修生活.

孩子們可以白天在學校裡讀書.晚上在寺廟裡念經.

二十歲就可以成為大佛爺.找不到更老的.因為大佛爺也要還俗結婚.

在這裡,在以前,進寺廟是成為一個真正男人的必修課.寺廟,是教化的園地,寺廟,做著民族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進過寺廟,那麼這個男人就沒有真正地長成.寺廟生活,是文憑,又不僅僅是文憑.

如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上寺廟,因為有了學校.但學校裡多的是漢語老師.沒有一門課叫"傣文".除了小和尚,再沒有孩子識傣文字,讀傣文詩.盡管所有的孩子都說傣語.我們把傳承傣文字和傣文化的重任完全地交付給寺廟.

寺廟,像花園一樣美麗.只要有小乘,就應該不會荒蕪.

清秀

這些小和尚, 我更願叫他們傣家的孩子.

傣家的孩子都很清秀.因為是傣家的水滋潤著他們.

說了無數遍,這是水的民族.

聽他們柔聲細氣的話語,看他們柔和秀美的臉龐,經常恍惚間回到江南.是杏花雨青石板桅子花櫓聲矣唉的江南,不是現在的同裡周莊.

未完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