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麻花§貓眼糕

作者: sosobright

導讀凡是來天津的外地游客,都要逛逛集地方風味小吃於一處 的天津食品街。在這裡,人們情不自禁地要吃上一頓"狗不理" 包子;臨走時還要捎上幾盒"桂發祥"的大麻花;再看到炸得金 黃色的"耳朵眼"炸糕,也許要吃上幾個。這三樣就是聞名遐邇, 迄今已有百余年歷史的"津門小吃三絕"。 味道鮮美的"狗不理"包子,得名於清光緒年間。那時天津 侯家後面有一家攤主叫高貴友,他以� ...

凡是來天津的外地游客,都要逛逛集地方風味小吃於一處 的天津食品街。在這裡,人們情不自禁地要吃上一頓"狗不理" 包子;臨走時還要捎上幾盒"桂發祥"的大麻花;再看到炸得金 黃色的"耳朵眼"炸糕,也許要吃上幾個。這三樣就是聞名遐邇, 迄今已有百余年歷史的"津門小吃三絕"。 味道鮮美的"狗不理"包子,得名於清光緒年間。那時天津 侯家後面有一家攤主叫高貴友,他以乳名"狗子"擺設包子攤。 經營的包子物美價兼,顧客付錢後,便可自取包子,掌櫃對此一 概不理睬、日久天長,人們笑他"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傳 來傳去,"狗不理"便取代了原名"德聚號"。其包子品種繁多, 除了有豬肉包外,還有三鮮包、雞蘑包、豆沙包、韭菜包等。它 用料講究,做法精細,外觀褶花勻稱,剛出屜的包子猶如薄霧中 含苞的秋菊,吃起來肥而不膩,味道適口。據戊戍變法前後,直 隸總督袁世凱為討好慈禧太後,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奉 獻京都。如今"狗不理"包子已列為天津同類食品獨特風味之首, 名揚國內外。

以"津花"為商標的桂發祥麻花,俗稱"十八街麻花",因 舊時店處十八街而得名。桂發祥麻花在制作上,繼承並發展了傳 統的投料和制作方法。在每個麻花中,都夾有一棵由桃仁、青梅、 桂花等十幾種小料配成的什錦餡條,並根據氣溫變化,隨時調整 投料比例。這樣制成的麻花,具有香、脆、酥、甜特點,不僅好 吃、美觀、久存不綿、不走味,而且還有多種規格和包裝,成為 饋贈親友的佳品。

皮酥肉嫩的"耳朵眼"炸糕,始創於清朝光緒庚子年(1900 年),因當時名為"增盛成"劉記炸糕鋪毗鄰耳朵眼胡同而得名。 其選料精細,以傳統方法制作。外表呈扁圓球形,金黃色,吃起 來皮酥而不良,內軟而不生,其餡細膩沙甜,且含有玫瑰香味, 十分可口,每天顧客盈門。 天津地方風味食品蘊藏在民間,源遠流長。如果來津吃上一 天不夠,還可下榻在毗鄰食品街的旅館街內,再可品嘗幾天。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