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散記-1

作者: arirang

導讀FROM:HAINANTRAVERL.COM柏林,無疑是德國乃至歐洲的一個重磅城市。說他重磅,倒不僅僅是說他大,而是他的歷史、文化、政治、藝術負載給這個城市一種沉甸甸的份量。 柏林與歷史有著太多的糾葛。他曾是普魯士王國、魏瑪共和國和第三帝國的首都,在這個城市的建築和博物館中隨處可找到曾經輝煌一時的歷史痕跡。希特勒掌權後,這座城市陷入了臭名昭著的歷史臭聞中,並為� ...

FROM:HAINANTRAVERL.COM柏林,無疑是德國乃至歐洲的一個重磅城市。說他重磅,倒不僅僅是說他大,而是他的歷史、文化、政治、藝術負載給這個城市一種沉甸甸的份量。

柏林與歷史有著太多的糾葛。他曾是普魯士王國、魏瑪共和國和第三帝國的首都,在這個城市的建築和博物館中隨處可找到曾經輝煌一時的歷史痕跡。希特勒掌權後,這座城市陷入了臭名昭著的歷史臭聞中,並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二戰後,柏林的三分之二化為烏有,隨後城市也被一分為二。然而德國人向來是整治家園的能手。戰後的幾十年裡,柏林很快從廢墟中站起來,分裂的城市也最終破鏡重圓。

柏林牆,這個在1961年一夜間豎起的反法西斯的圍牆不僅隔開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還使很多柏林家庭分裂成兩半。東西柏林從此面壁向望,一望就是28年。直到1989年柏林牆被狂熱的人們毫不留情地推倒,柏林人才結束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夢魘。當我們迫不及待地去見證這面歷史界牆時,原來161公裡長的隔離帶早已是高樓大廈,很難找到一絲痕跡,留給我們的是一公裡的城牆作為紀念。如今,這段牆頭簡直就是一個繪畫長廊,牆上噴塗著花花綠綠的政治漫畫,據說是後現代主義繪畫,頗見作者的創意和幽默。柏林牆倒了,然而在柏林人心中建立了28年的圍牆也隨之倒了嗎?我們不得而知。

在勃蘭登堡門北側共和國廣場上屹立著德國的議會大廈,兩年前當德國的心髒由波恩又移植回柏林時,這裡煥發了生機。不知是哪位建築師標新立異,在這個19世紀的古老建築軀體上築起了一個21世紀的鋼化玻璃穹頂,用建築的語言處理著柏林的過去和未來。人們可以從上面觀看議會的一舉一動。

柏林,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首都今天走到了他的又一個歷史轉折點,城市每天都在日新月異。有人說,柏林就像一個大型的建設工地,拆了建、建了拆,你在這裡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的心跳———強勁但卻雜亂。喧嚷的人群,縱橫的車流,摩登的大廈,建設的工地……這就是柏林,柏林的10年規劃目標是要實現東西柏林一體化。屆時,柏林將會呈現給我們什麼呢?我們拭目以待。

科隆———撼人心動的科隆大教堂

提起科隆,多數人就會條件反射到科隆大教堂。所以科隆大教堂成了這個城市的標記。

初見科隆大教堂,我立刻被突兀在眼前的這個石筍般林立的哥特式建築所震懾。我久久地仰望著這個157米高的人類傑作,無法相信垂直在我面前的龐物居然累疊著這麼多高聳的尖塔,每一個纖細的“石筍”又被覆蓋上那麼多優美的線條和絢麗的吊頂,華麗繁瑣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太棒了,真是太棒了”,當時我只會這樣嘖嘖稱嘆。我急不可待地要把這個天工之作攝下來,然而繞了一周也無法讓它全部裝進我的鏡頭。據說,照科隆大教堂只有到他的側身的一個地方才能將他收全,除非專業攝影,否則他總會衝破你的鏡頭取景框。

科隆大教堂的前面有一個廣場,這塊露天場地上風力很大,每天除了來來往往的游人過客,就是固定“上班”的街頭藝人,他們簡直成了廣場一景。當我第一眼看到他們時,還以為他們是放在廣場上的雕像。他們通常擺好一種姿勢後就紋絲不動了,直到有游客上來放幾個硬幣,他們才“復活”過來,然後作出很誇張的表情和動作以示謝意,讓掏錢的人覺得特幸福,讓旁觀的人看了也想掏腰包,真叫一絕。有一個藝人,騎士扮相,拿著劍,幾分鐘過去後,四周已經圍了一圈游客,他依然佇立在風中,毫不動搖。我在一旁有點鬥氣似地要看看他能撐多久,結果總是隔不長時間就會有人欣然上去送錢,讓我的想法屢屢沒能得逞。走進科隆大教堂,我仿佛走進了一座聖殿。高高的天穹仿佛接通了天堂,陽光透過色彩絢麗的花玻璃撒下來,人在下面是那麼渺小,有種升向天界的感覺,如果世上真有上帝,或許只有此時我才會相信。科隆大教堂真是一件撼世之作,從1248年破土動工,建築時間跨越了近5個世紀,於1880年正式落成,曾因經費不足經歷過長達近600年的停工期,險些夭折。二戰時,又幸免於炮火硝煙,孤零零地佇立在一片廢墟之上。有人說,這是神靈在保護著。

走出科隆大教堂,無論你身處在這個城市哪個地方,觸目可及的總是那高高的雙塔,逃不掉的。科隆大教堂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坐標了。

波恩———走下政治舞台的安逸小城提起波恩,總會想起柏林,由於歷史和政治的原因,這兩個城市總是會讓人產生對比和聯想。德國這兩個首都一東一西曾經把守著各自的陣營50余載,涇渭分明,直到1990年德國統一。當柏林牆被推倒後,波恩人滿懷憧憬地籌措了10多億馬克准備建設新的議會大樓,沒想到國家的政治重心卻偏向了柏林。這個萊茵

河畔優美的花園城市,享有了50年首都的榮耀,轉瞬間又把首都還給柏林,那份失落至今還在波恩人心裡隱隱作痛。

波恩不大,在柏林人眼中,只是一個聯邦村。人口只有30萬人,沒有大都市的繁華和張揚,倒像個世外桃源的小鎮靜靜地守在萊茵河旁。波恩全市綠樹參天,世界上沒有哪個政治首都像波恩這樣有著田園詩般的生活意境。各國的使館也很會找地方,找了這麼一個閑情逸致的“村子”,工作起來也像在度假。如今,很多波恩人已經走出了首都的怪圈,注意力開始轉向了旅游、科學和文化。

在波恩旅游,你不會感到累。不像柏林,太多的東西塞給你,非讓你看個筋疲力盡不可。波恩的旅游更像是度假,除了當地旅游局力推的貝多芬和萊茵河兩大勝景,其余的就要靠你去感受。波恩是德國自行車最多的城市,這裡很多馬路旁邊都修有一米寬的自行車甬道。在這個城市,你會隨處看到男女老少騎著花花綠綠的自行車奔走於大街小巷,很陽光也很朝氣。雙休日時,人們會三五成群地沿著萊茵河騎自行車郊游,享受著大自然的沐浴。

貝多芬故居坐落在一個不起眼的街巷裡,然而來波恩的游客大多不會放過這裡,因為這裡曾經誕生了一位流芳百世的音樂天才。貝多芬故居設有11個展廳,詳盡陳述了貝多芬的一生。1889年當故居的房屋面臨被拆除的威脅時,是波恩的12位市民將房屋買下來,設立了現在的紀念館。可見當地人對貝多芬的懷念和推崇。事實上,貝多芬只在波恩呆了20多年,22歲就離開了波恩,到了他的第二故鄉維也納,從此再沒回來。然而,這絲毫沒有阻擋波恩人對貝多芬的熱愛。在這裡,你滿大街都可以看到貝多芬桀驁的頭像,聽到貝多芬激揚的音樂。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