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游記

作者: tjm1966

導讀上朝峨眉、下朝凌雲,2011年11月12日下午,我離開峨眉山前往樂山。為便於翌日就近游覽樂山凌雲寺大佛,我特意直接趕至樂山大佛景區附近,結果發現那裡除了幾家小飯鋪外,並無館驛,便折返樂山城區找了一家旅店住下。 翌日晨,我乘13路公交車再次前往樂山大佛景區。景區位於樂山城東岷江東岸的凌雲山,從北門而入,沿著山崖邊開鑿的登山石階路而上行,但見紅砂岩� ...

上朝峨眉、下朝凌雲,2011年11月12日下午,我離開峨眉山前往樂山。為便於翌日就近游覽樂山凌雲寺大佛,我特意直接趕至樂山大佛景區附近,結果發現那裡除了幾家小飯鋪外,並無館驛,便折返樂山城區找了一家旅店住下。

翌日晨,我乘13路公交車再次前往樂山大佛景區。景區位於樂山城東岷江東岸的凌雲山,從北門而入,沿著山崖邊開鑿的登山石階路而上行,但見紅砂岩崖壁上雕刻有一些佛像,可惜因年代久遠,佛像風雨侵蝕風化嚴重,有的已堙滅難辨了。臨江崖邊出現一亭,名載酒亭,為紀念蘇軾而建,東坡為四川眉山人,而眉山屬樂山(古稱嘉州),據說蘇軾曾到過凌雲山。凌雲山地處岷江、青衣江(若水)、大渡河(沫水)三江彙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佇立此亭,三江景色盡收眼底。

離亭左行,不遠處便是凌雲寺。進得寺來,前方就可見樂山大佛佛首景像。凌雲寺始建於唐代,清康熙年間重修,以後又經多次修葺,而大佛則是此寺重要組成部分,但開鑿年代則要稍早於於凌雲寺。我先入寺殿游覽,觀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寺院建築,在大雄殿前,見寺僧和香客以食用油點燃禮佛,為我所未曾見。後來我在烏尤寺再次見到此景時,特意問詢寺僧,其雲菜油為香油,以此禮佛表示虔誠,古已有之。

離開佛殿轉往大佛後上方右側的海通洞,洞口有一尊海通禪師石像,大佛就是海通主持鑿刻的。據說當年凌雲山下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彙流處水深流急,波湧浪翻,經常發生行船翻覆,船毀人亡之事。海通便發願化緣募資在凌雲山刻造佛像以鎮水患。佛像自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鑿,大佛修到肩部的時,海通圓寂,工程停了下來,後來兩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韋皋捐贈俸金續建,前後歷經90年時間,樂山大佛才終於完工,殊為不易。海通洞就是當年海通主持建佛時棲居的山洞,洞不大,洞壁上還鑿有可休息的簡陋石龕,當年修佛條件之艱苦可想而知。海通洞附近還有一組由樓、廊、亭組成的庭院建築,名為東坡讀書樓,但看上去是近年所修,我也就無游覽的興趣,便將視線轉向此行的重點樂山大佛。

走近崖頂鐵欄邊而觀,依山而鑿的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面江而坐,體態勻稱,莊嚴肅穆。據有關材料,大佛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僅腳面便可圍坐百人以上,形容其“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頗為貼切。

在我國漢地佛教中,彌勒佛造像呈現出三個歷史階段特征,第一階段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交腳彌勒,身姿為結跏趺式,我在大同雲岡石窟就看到過這樣的北魏佛像;第二個階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樂山大佛就是其中的代表,頭上的發髻、闊大的雙肩、高而長的眉毛,圓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規定修建,但佛像身姿已不是寬肩細腰的印度佛像風格,取而代之的是壯實的雙肩、飽滿的胸脯,體現出唐代的氣度;第三個階段是佛寺中最常見的取自五代時期契比布袋和尚形像的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彌勒造像。

樂山大佛的正名為凌雲寺大彌勒石像,站在凌雲山崖頂只能看清佛像的頭部和肩部,而要看到整體則須沿著與佛像同期開鑿的有173個台階的九曲棧道沿崖壁而下,棧道最寬處1.45米,最窄處僅有0.6米,多少有些險峻。我沿棧道扶欄而下,見質地疏松的紅砂岩崖壁上還有不少石刻佛龕,可惜風化侵蝕嚴重,有些也已不能辨認矣。

下至佛像底座附近,仰視佛像,大佛安詳中顯莊嚴,雄偉壯觀。人在佛像下顯得那麼渺小,抬手還不能及到佛腳趾。據說自佛像鑿成後,三江水從此安寧,屈指算來大佛庇護樂山蒼生足有1200多年了。

據說,大佛鑿成後曾建有13層樓閣加以圍護,名為大佛閣,宋時稱天寧閣,明末張獻忠義軍居然劫掠閣內文物並焚毀此閣,使大佛從此失去遮擋。我在大佛兩側的山崖上看到幾十處孔穴,據說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梁柱的地方。近年曾有人議重修大佛閣,此舉固然可以有效保護大佛不受風雨侵蝕,但也從一定程度上阻擋了人們觀瞻佛像的視角。

佛像另一側是前些年新修的凌雲棧道,此舉可使游客無需再由九曲棧道折返,避免了游人上下棧道時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不過在此棧道不能觀佛。我沿此棧道而行,身體一側便是岷江。前行不遠,有一臨江山道通往烏尤寺方向,便順路而往。

不遠處是麻浩崖墓,是開鑿於凌雲山崖壁上的樂山地區古人墓穴。這些方形洞穴崖墓鑿於東漢至南北朝時期,其歷史和文物價值主要是墓壁上的畫像石刻,題材包括了各式漢代建築、人物服飾、車馬伎樂和鳥獸蟲魚圖形,而且有不少歷史題材和神話故事內容。我瀏覽了已開放的是一個“前堂三穴”崖墓墓門兩側的石刻圖畫和展覽室的一些陶制殉葬品後,就離開此地繼續前行。

過一處名為漁村的仿古小村落,就見小河對岸一座孤峰兀立、郁郁蔥蔥的小山,此山就是烏尤山,又名青衣山,實際上也可以說是岷江邊一座小島。與陸地隔開的那條小河,據說是秦時蜀郡太守李冰為治理沫水而主持可鑿的泄洪渠,如此烏尤山就有另一個名字“離堆”。

過橋走進烏尤山,來到面朝岷江的烏尤寺。此寺亦建於唐代,不過現存廟宇則是清以後的建築,我看到寺門口掛有樂山市佛教協會的牌子,可知其在樂山的宗教地位。在寺中我看到兩件文物,一是一尊鑄於宋代的鐵質阿彌陀佛像;二是山頂烏尤殿內唐代觀音青銅塑像,與常見的慈眉善目的觀音像不同,此像呈現的是怒目圓睜、面目猙獰的法相,應該是印傳佛教中觀音菩薩相罷。

據說,二十多年前一名廣東游客在岷江西岸回首凌雲山一帶時,發現樂山大佛背後的烏尤山、凌雲山、龜城山的山脊線構成了一尊仰臥的巨形睡佛景觀,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其中烏尤山為睡佛之首,凌雲山為身,龜城山則為足,樂山大佛處於睡佛心髒位置。此發現為樂山所喜,因而在樂山碼頭附近建了座仿古城門樓樣式的觀佛樓,又在烏尤山頂為一些亭閣、樹木作了標識。我見到山頂景雲亭被標為睡佛的眼,從此亭觀樂山景色角度頗佳;另一處樹木則被標為睡佛的額,此舉有些牽強,也不嚴肅。

山頂上有幾名民工在修整路面,而水泥等建築材料則用三匹馬馱運。離寺下山路上,一陣“篤、篤、篤”的馬蹄聲響,我回首一望,兩名民工正牽著那三匹馬下得坡來,用馬馱物,以畜力代替人力,盡管有些原始,倒也省了點人力。

坐車過江回到樂山市區,我特意趕到樂山碼頭附近江邊遠眺樂山大佛,不過因角度原因未能看到大佛,倒是可以遠眺江對岸的那一帶被形容為臥佛的山巒。也許是因為光線等原因,還是自己是俗眼凡胎,我看不出這些山巒形似睡佛。

不知不覺時間已近下午,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我乘車離開樂山向成都進發,回首樂山,這座市容還較簡陋的小城因為有了凌雲寺彌勒佛像而為人所知,宋代邵博曾雲“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勝曰嘉州,嘉州之勝曰凌雲”,峨眉、彌勒大佛集於此,眉山蘇軾也在此,樂山何其幸也 !











精選遊記: 樂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