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三山之一金山寺——只有江山到古今

作者: 天堂貓貓

導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荊公的一曲〈泊船瓜洲〉雖然沒有寫到京口的山水名勝,卻把我們尋古訪勝的目光凝聚到了“天下第一江山”——鎮江。 鎮江風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貌,金山之綺麗,焦山之雄秀,北固山之險峻,豐姿各異,人稱“京口三山甲東南”;南郊的鶴林、竹林和招隱三寺,山嶺環抱,林木 ...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荊公的一曲〈泊船瓜洲〉雖然沒有寫到京口的山水名勝,卻把我們尋古訪勝的目光凝聚到了“天下第一江山”——鎮江。

鎮江風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貌,金山之綺麗,焦山之雄秀,北固山之險峻,豐姿各異,人稱“京口三山甲東南”;南郊的鶴林、竹林和招隱三寺,山嶺環抱,林木幽深,又延伸入城,被譽為“城市山林”。鎮江又是長江中下游的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跡星羅棋布:享譽千古的金山江天禪寺,久負盛名的焦山碑林,別具風情的宋元古街,精巧獨絕的過街石塔,隱於蒼松翠柏中的昭明太子讀書台,滄桑歲月記下了這座古老城市的漫長足跡,也吸引了無數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金山寺

金山,雄峙在鎮江市區西北的長江南岸,原名氐無山,又名金鰲嶺,唐代起通稱金山。金山高60米,周520米,占地面積10公頃,原系屹立於長江中的江心島嶼,唐張祜曾有詩雲:“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即是當年寫照。後因長江水流變遷,“大江曲流”,泥沙沉積,於清道光年間始與南岸相連。山勢巍峨,風景優美,有“江南諸勝之最”的美譽。歷代以來相繼建成了芙蓉樓、塔影湖、百花洲、鏡天園等諸多景點,景區內陸水相連,泉、湖、洲、園、寺等相得益彰,呈現出一幅“樓台兩岸水相間,江北江南鏡裡天”的詩情畫意。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多次游歷金山,與佛印、寶覺、圓通等法師交往甚密。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東坡攜友重游金山,江濤滾滾,月色如畫,東坡一揮而就詠出千古名作《水調歌頭.中秋》一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蟬娟。

金山以綺麗著稱,最有名的勝跡是金山寺。據《金山志》載:“山有佛寺,始建於晉明帝時”,即公元323-325年間,初名澤心寺;唐時因開山得金,通稱金山寺。宋真宗天禧年間,因皇帝夢游金山寺,賜名龍游寺,清康熙南巡時賜名江天禪寺。南朝梁武帝天監四年(505年),梁武帝令名僧寶志、僧祐在金山舉行盛大水陸法會。成為中國佛教舉行水陸法會之始。金山寺也因此而馳名天下。正由於金山寺在中國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歷代對它都倍加關注。唐代武則天的侄孫靈坦、相國裴休的兒子法海,都在出家後任金山寺方丈。宋神宗把高麗金缽賜給金山方丈作佛印。明代釋澈法師任金山方丈時,曾為萬人開堂傳戒,皇帝賜錦襕袈裟一件。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多次游金山寺,題字作詩,贈送藏經珍品。如今金山寺還珍藏著最為著名的文物“金山四寶”:蘇東坡的玉帶、諸葛亮的戰鼓、文徵明繪的金山圖以及周鼎。

金山寺依山而建,從山腳到山頂,殿宇樓堂幢幢相銜,階梯成疊,長廊蜿蜒,台閣相接,構成丹碧輝映,絢麗精巧的古建築群:慈壽塔、江天一覽亭聳立山巔,留玉閣、大小觀音閣圍繞山頂,七峰亭、妙高台、楞伽台聯綴山腰,天王殿、藏經樓、紫竹林等龐大建築傍依山根。通過曲廊、回檐、石級有機串連,形成樓上有樓,樓外有閣,閣中有亭的精巧建築,把整個山密密地包裹起來。遠望金山寺,只見金碧輝煌的寺廟建築群和高聳入雲的慈壽塔,卻看不見山的原貌,因有“金山寺裹山”之稱,成為一種盛極一時的建築流派,北京頤和園的萬壽山,承德避暑山莊的“天宇鹹暢”,以及揚州瘦西湖的“小金山”等都借鑒了這“山被寺裹”、“塔拔山高”的建築藝術。

車到金山,紅瓦黃牆,寺廟寶塔都掩映在江南的輕煙薄霧中。順著大道來到盡頭,眼前出現“江天禪寺”四個大字。新建的大雄寶殿既保持了佛教寺廟的建築特色,又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歇山重檐,飛椽鬥拱,雕梁畫棟,堅固莊嚴。內外精美的彩繪,把殿堂內外裝飾得金碧輝煌。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三尊大佛,儀態安詳,端坐在正中的蓮花座上。兩邊是十八羅漢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大佛背後是巨大的海島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薩、護法諸天隱現其間。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海島觀音獨占鰲頭,兩側侍立善財、龍女,法像莊嚴。大殿正中懸掛著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大雄寶殿”金字匾額。寺內還有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華藏樓、枕江樓、觀瀾堂、永安堂、海岳樓等主要殿堂,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山之巔的慈壽塔。

慈壽塔最早建於南朝齊梁時代,原為兩座寶塔,南北相對而立,後倒坍。宋哲宗元符年間建成一座八角七層塔。明朝隆慶三年(1569年),明了法師重建。現存的塔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磚身木檐,仿樓閣式,七級八面,每級四面開門,每層有走廊和欄杆可憑欄遠眺。王安石在《金山》詩中曾生動描繪了登塔感受:

數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

忽見鳥飛平地上。始驚身在半空中。

順著樓梯盤旋而上,到達最高層才氣喘吁地停了步,環眺四野,果真是風景如畫:東面焦山如碧玉浮江,南面長山蔥蔥郁郁,西面的魚池波光粼粼。北面的瓜洲古渡在煙波中若隱若現。頭頂是一碧如洗的蘭天,偶爾有幾縷白雲飄過,恍如輕紗霧葛;腳下是金山寺密密層層的殿宇樓閣,其規模,其氣勢,在國內也是少有其偶的了。更兼滿寺香煙繚繞,佛聲入耳,一派虔誠志佛的景像,除了祥和,就是安寧。不遠處的長江波濤滾滾,那經久不息的濤聲似乎是白娘子水漫金山余怒未息。

如此瑰麗的山光水色,引無數騷人墨客競折腰。從帝王將相到白衣寒士,盡以一覽金山勝景為樂。唐代詩人張祜、宋代大政治家王安石、大詩人蘇東坡等都曾多次暢游金山並留下許多詩文,千古絕唱世人傳誦。王安石有感於世事滄桑,有《題金山寺》詩雲:

天日蒼茫海氣深,一船西去此登臨;

丹樓碧閣皆時事,只有江山到古今。

與他同時的大詩人蘇東坡還給金山寺題了一首回文體詩,描寫了金山寺的迷人風光: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詩是回文體的,自然可以倒讀: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晴日晚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輕鷗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不論順讀倒讀,展現在眼前的都是迷人的佳景,詩奇,景更奇。

法海洞

金山有法海洞、白龍洞、朝陽洞和仙人洞“四大名洞”。其中法海洞最為有名,洞中供奉著法海和尚的石像,神情肅穆,有人說他是在閉門思過,有人說他在悟道了佛。二說不一源自對法海的評價:據史載,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時宰相裴休之子。他初來金山時,寺廟傾毀,雜草叢生,半山崖有一條白蟒蛇經常出來傷人,百姓不敢上山燒香。法海勇敢地與白蟒鬥法,將白蟒趕入江裡。他燃指一節,立志修復古剎,終使金山寺成為江南名剎,法海因此而被尊為“開山裴祖”。如此功德,深得後人推崇。法海圓寂後,弟子們在他打坐的石洞裡雕了這尊法海石像紀念他,本願自然是希望法海流芳百世,金山寺聲名遠揚。而在流傳民間的《白蛇傳》中,不知什麼緣故,法海和尚卻成了自恃神通廣大,無端多管閑事,橫行霸道,拆散人間美滿婚姻的千秋罪人。魯迅先生在《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對法海和尚進行了猛烈抨擊,嘲笑他是封建禮教的衛道士,最終成了蜷縮在蟹殼內的小蟲。民間故事中更有許仙之子白狀元祭塔,西湖水干,雷峰塔倒圯,母子團圓,最終是正義戰勝了邪惡的傳說。二說孰是孰非,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千秋功罪,誰予評說?有人說法海的“變臉”是因為《白蛇傳》故事的需要,如果沒有一個破壞者的從中作梗,那神聖的愛情就會黯淡無光。只可惜倒霉了一個法海,成了人人唾罵的惡棍。其實說怪也不怪,在我國浩如煙海的歷史中,埋沒本來面目,“享受”世人垢罵“待遇”的遠不止法海一人:《琵琶記》中的蔡伯喈,《秦香蓮》中的陳世美,《釵頭鳳》中的趙士程……南宋詩人陸游對此深有感觸,“身後是非誰管得,滿場聽說蔡中郎”的嘆惜,算得上是對歷史和民間對於歷史人物評價的一種無可奈何的解析。好在金山寺佛法無邊,面對孰是孰非的矛盾自有化解奇招:法海洞前看法海,笑罵由人,但須施舍——往洞裡擲錢,多多益善——也算是出家人“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章法,只要有錢,自可修廟,“管他冬夏與春秋”,善哉,善哉。


精選遊記: 鎮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