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平遙

作者: 亮點liangpoint

導讀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面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 ...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面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裡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

  通過七賢店預訂的鄭家客棧還是挺不錯的。地理位置優越,就在縣衙對面,去哪裡都不是很遠(當然,平遙城本身就不是很大)。提供接送站服務,客棧是一個非常有當地特色的院子,前台和公共空間非常有青年旅社的風格,總之我是挺喜歡的。衙門街鄭家客棧有東西兩家店,門臉布置非常相像,都是一個老板擁有的。一個在公共區域有電視,另一個有台球和桌上足球,我住的是有台球和桌上足球的那家,自助洗衣在另外一家。兩邊都有免費上網的地方,也有無線網絡設施。公共區域燈光昏暗,有時點幾個紅蠟燭,還是挺有情調的。兩邊都可以點餐飲,晚上坐在沙發上喝杯咖啡也挺不錯的。

10月30日:原想好好睡個懶覺的,不想很早就醒了。信步走出客棧找了家不起眼的小店早餐,吃了圪扦扦(一種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面食味道一般)6元,加一碗小米粥1元。到衙門口買了古城通票120元,租電子導游20元。回鄭家客棧這裡提供自助洗衣服務,洗好衣服已經快10點了,租自行車10元,到火車站買了明天平遙-北京k604的火車票,不幸的是沒臥鋪票了,硬座92元。騎上自行車往鎮國寺去,正趕上修路騎了一會兒整個人灰頭土臉的,放棄騎行的打算返回汽車北站寄存了自行車,搭9路公交3元到鎮國寺20多分鐘就到了,門票20元,偌大的鎮國寺只有兩三個人在參觀

鎮國寺,原名京城寺,創建於五代時北漢天會七年(公元963年)。京城寺的寺名,到明代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 年)被“鎮國寺”所取代。明、清時,寺廟傾頹,清代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才重修萬佛殿,重修後的殿宇,仍保持了原來的風格。鎮國寺,分為前後兩座寺院,總面積為10892平方米。在中軸線上,有天王殿、萬佛殿、三佛樓等建築。前院,東西兩側有鐘樓、鼓樓以及三靈侯、財福神、二郎、土地各殿堂。後院,有羅漢殿、閻王殿等殿堂。寺內雜樹交蔭,綠葉蓬松,院內龍爪槐形似撐傘,枝干曲屈,交織如網,頗具古風,趣味盎然。

天王殿,處於寺廟最前端,殿內塑有四尊天王像,個個神態威武,容顏飽滿。天王殿,殿頂為單檐懸山式,是元代建築。天王殿兩側,鐘鼓樓左右對峙,鐘樓上有金代皇統五年(公元1145年)鑄造的鐵鐘一口,形制古雅,工藝別致,為平遙縣境內的古稀之物。

前院居中者為萬佛殿。這座殿宇造型獨特,平面近正方形,屋頂為單檐歇山式,出檐深遠,龐大的七輔作鬥拱,總高超過了柱高的2/3,使殿頂形如傘狀,在歷代寺廟建築中頗為罕見。此殿,始建於五代,殿貌奇古,結構奇特,從建築的藝術上別具一格,是國內現存五代時唯一的木構建築。萬佛殿內,中央為佛壇,長與寬均為6.09米,正中設立須彌座,上塑釋迦牟尼坐像。旁邊站立迦葉、阿南二弟子。連佛、弟子、菩薩、金剛、供養人共有11尊塑像。這些塑像,面目豐滿、腴潤,身軀高大、健壯,軀干微曲,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風格,飽含五代時塑像的風韻。

鎮國寺內的古建築,以萬佛殿為最,在我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僅晚於五台山南禪、佛光二寺院,這處殿堂整體梁架結構嚴密,用材規格,符合力學原理,工藝精湛,作工精細,1000多年來巋然如故。

從寺內碑文中可知,元、明兩代利用隙地,前創山門天王殿、鐘鼓二樓,後建三佛樓和東西廊房、觀音,地藏二殿。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又重新修葺東西兩廊,嘉慶元年至二十年,又創建舞榭於山門外(已毀),並建經堂於佛閣兩翼,添建廂房六間。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時,對萬佛殿再度修葺。

鎮國寺後院,東為觀音殿,西為地藏殿,中為三佛殿,除觀音殿外,各殿內塑像俱存,三佛殿內,還存有明代壁畫。

出了鎮國寺還是9路車回到汽車站。吃了午餐,5元錢的炒餅絲,味道不錯,取回寄存的自行車騎到附近的古城門。打聽到上城牆必須是北門或南門,下城牆必須是東門或西門,寄存自行車然後上城牆。沿著城牆頭悠哉悠哉的閑逛,向左看是新城,向右看是老城左右張望反差極大,仿佛在時空隧道穿越。走了一圈,只遇到一個老外一家人也是在繞城,其他人大多是北門上東門或西門下,繞完一圈天也快黑了,17點下城牆取回寄存的自行車,腿又開始不大好用了。到二郎神廟看了看,天已經黑下來了,看到路邊有賣香草肉的沒吃過看著十分誘人,5元一個買了吃,很一般。買了40元的剪紙。下雨了,聽說這裡難得下雨,下煤面都不下雨,竟然讓我趕上下雨,很幸運的哦。趕回鄭家收了上午洗的衣服。打把傘晃晃悠悠的出門找到吃早餐的小店吃了叫不出名字的面食5元,打算買個月餅嘗嘗,厚道的老板免費送了一個給我。

平遙城牆:平遙古城民間又叫它“龜城”。據說是因其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六座城門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門為龜首,北門地勢最低為龜尾,東西四座城門是龜的四肢。城內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胡同構成龜甲上的八卦圖案!六座城門南曰迎薰門,北曰拱極門,上東太和門,下東親翰門,上西永定門,下西鳳儀門。出於軍事防御需要均建有甕城。四座甕城外城門均朝南開,唯下東門和北門的甕城外城門朝東開。民間傳說,這是怕龜爬走而將其左腿拉直並捆在麓台塔上。城牆三面筆直唯南城牆蜿蜒,這是因為南城牆是順著柳根河的流向而修建。於是又有“龜前戲水”之說。

城隍廟位於古城東南。明初初建,清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廟會期間毀於火災,清同治三年續修。印像深刻的是財神廟裡的大戲樓。

10月31日:早起租了自行車按古城通票的景點依次參觀。到平遙主要就是看票號和鏢局。平遙游覽通票:120元包括景點:1平遙城牆、2平遙文廟、3日升昌、4清虛觀、5縣衙署、6城隍廟、7雷履泰故居、8中國商會、9協同慶、10天吉祥、11百川通、12古民居、13中國鏢局、14華北鏢局、15蔚盛長、16蔚泰厚、17報館、18彙武林、19彙源當、20同興公。中午在古城西街午餐27元,然後回鄭家稍作休整。

古城縣衙,位於平遙城內西南部之衙門街,坐北朝南,南北中軸線200余米,占地面積26000余平方米。始建年代無考,據舊縣志載,明清時期都曾有過大規模的增建與改築,始成後來的規模。衙門外東有風水樓,南有照壁,衙門內沿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為大門、儀門、牌坊、六部房、大堂、宅門、二堂、內宅等建築。中軸線的東西兩側尚有土地祠、戲台、糧廳、督捕廳、牢獄等建築,主從有序,符合封建時代官府衙門前朝後寢的格局特點。其中大堂也叫公堂、正堂,這裡是知縣舉行重大典禮,審理重大案件以及迎送上級官員的地方,它是整個縣衙中主要建築物,矗立在高於地面2尺余的台基地上,顯得雄偉壯觀,二堂在明代叫退思堂,也叫思補堂。這裡主要是處理一般民事的地方,也是知縣辦公中間臨時小憩或幕僚商議政事的地方,因此,叫作退思堂。內堂亦稱內宅,知縣不但在此宿居、讀書、辦公,而且有些涉密案件或不宜公開案件也在此審理。這座古縣衙的主要建築均有楹聯,如大堂楹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二堂楹聯“與百姓有緣才到此地”;“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

平遙票號:明末隨著資本主義萌芽與經濟的發展,各商號迫切需要一種比現銀解運更方便、高效、廉價的解款方式,當時海內最富的晉商以其能力、魄力奠定了中國金融發展史上的裡程碑。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中國第一家專營彙兌與存放款業務的票號 ----“日升昌”在平遙誕生。 “日升昌”名稱取自“如日初升,繁榮昌盛”之意。過去商家的幌子豎掛,“日升昌”三字便排列成“日日升日日”,討個好口彩。雷履泰成為中國銀行業的創始人,日升昌則成為中國民族銀行的開山鼻祖。游覽通票上有五家票號:日升昌、蔚泰厚、蔚盛長、協同慶和百川通。當年的票號今天看,不過是些臨街普通小院,即使赫赫有名的“日升昌”也與其他院落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但可別輕看哦,就是這小院裡面的人物,當年掌控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在票號舊址看到一些老票號的內部管理規章。原來,山西票號成功的背後有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依我看,有些內容即使今天看來也不過時,現代企業管理所運用的某些手段與它竟有相通之感。日升昌的後院懸掛著光緒皇帝所賜的匾額“彙通天下”。據說也正是從那個時期開始,興盛了五百年的晉商開始走向衰落,山西票號業在時局變化面前墨守成規缺乏應變,昔日雄風漸漸消散。當我們在一座座老房子間追尋平遙票號遠逝的風采,禁不住唏噓感慨世間滄桑:人去矣,物還在!往事如煙,彈指已過數百年。光陰似流水,人生何其短暫。

平遙鏢局:平遙商業和金融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鏢局行當的興盛。山西人在外經商的多給山西人創辦鏢局奠定了基礎。中國的第一家鏢局“興隆鏢局”創建於北京,就是由山西人神拳無敵張黑五創辦的。游覽通票上有三家鏢局博物館:中國鏢局、華北第一鏢局、同興公鏢局;一家武館:彙武林武館。在武館後院有一練武場,場地中央繪了幅太極圖,兩旁豎立著各式各樣叫不出名的兵器。

世界文化遺產“雙林寺”:

14點騎車到雙林寺40分鐘後到達,門票25元,這裡游人很少,很困惑為什麼古城裡人滿為患,而距離古城不遠的雙林寺鎮國寺這樣值得看看的文化遺產怎麼就沒人參觀了。

雙林寺位於平遙縣城西南七公裡的橋頭村北側,原名”中部寺”,創建年代甚早,1997年,雙林寺作為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列人了《世界遺產名錄》。雙林寺坐北朝南,寺院南牆有券拱門,即山門。除山門外,中軸線垂直排列有天王殿、釋迦殿、大雄寶殿、佛母殿及配殿共十座,組成前後三進院落。各殿滿布彩塑,大者丈余、小者尺許,共計2052尊,完好者1566尊,彩塑中以天王、羅漢、觀音菩薩、供養人等塑工最精,為明代彩塑藝術的佳作。壁塑像表現了形形色色世俗的人物和生活景像,別具風格,代表了明代組雕藝術傑出水平。其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壁畫,也描繪精美,同樣顯示了明代佛教壁畫的水平。雙林寺雕塑與壁畫豐富多彩,儼然是一座精美的佛教藝術館。雙林寺彩塑,形像擬人,多姿多彩。一尊尊菩薩的儀容,肅穆而不森嚴,正統而又開放。雕塑藝術的真善美,衝淡了宗教宣揚的恐怖氣氛,無論是救渡活人的觀音,還是救撥鬼魂的地藏,都可敬而不可畏。守護在天王殿檐下的金剛巨像,也不同於一般的護法神像,他們有如熱血沸騰的勇士,保護著世間善良的人群。天王殿裡的四大天王像毫不使人感到猙獰,反覺得一個個剛強忠勇,威力無窮。羅漢像頗具宋塑風格,古代匠師們運用寫實、概括、誇張、提煉的手法,准確地塑出羅漢們維妙維肖的各種形體神態。韋馱像是雙林寺彩塑的又一精品,他身穿盔甲,儼然一位彪悍的武士;他雙目炯炯,凝似前方,靜中有動,武中蘊武,古代獵人與武將的性格熔於一體。自在觀音像和千手觀音像,構思奇巧,造型自如,姿勢開放,儀容嫻靜。釋迦殿後的渡海觀音像形態俊美,表情安閑,面對濤濤海浪而泰然處之,旁若無人,以不變應萬變,要把人引向至高無上的境界。

17點回到古城,退還電子導游後乘天還沒黑把沒參觀完的景點繼續參觀,18點到鄭家對過的小店晚餐驢肉面8元,買了一元三個的平遙月餅香脆就像薄餅。

平遙文廟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城內東南隅,始建於唐貞觀初年,其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國文廟中僅存的金代建築。文廟原稱孔廟,原為春秋時期儒教創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的家廟,故稱孔廟。從唐玄宗賜封孔子為“文宣王”以後,孔廟就被改稱“文宣王廟”,並詔令全國各州縣依制隆重奉祀。明代因與武廟(關帝廟)對應,改稱“文廟”。在滄桑歲月中,平遙文廟曾經歷過三移其址的風雨。在文廟址上本為佛教的太子寺,其北面的太子寺(已毀),才是最早的平遙文廟舊址。因而現存金大定三年重修的“大成殿”,最早應當也是佛教殿宇,其後牆上現存的後壁中門檁及門形仍存,似為佛教寺院的“中殿”格式,也是歷史上“文廟三遷”的痕跡。

平遙古城南大街為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東門(迎熏門),以古樓市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號與傳統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滋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昌升(十分推薦啊!!)就是誕生於古城的西大街。

東大街,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

平遙古城民居,為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居民的院子裡靠上廳的地方還會有一口缸用於盛水,一是為了防御火災用,二是取義為:門前有大海,財源滾滾來。

平遙有三寶:一是古城牆,二是鎮國寺,三是雙林寺。如果時間不充裕的話,要先安排游覽這三個地方的時間。提醒一下,按規定上古城牆就只能在北城門上,在南城門和西城門下的,不過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我就是在城牆上繞了一圈,北門上北門下的。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的特征,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副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以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18:15花10元雇車到火車站,19點上了往北京的K604次車,沒補到臥鋪票一個難熬的夜晚。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