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定位在浙東5

作者: 小洋人sic

導讀游記篇之石浦古城、前童古村、走馬塘古村落、滕頭村、溪口 7月4日,又一個晴好的早晨。5:30,我已驅車在石浦的街上打樣踩點。金山路有大紅鷹,肯德基24小時店,往東就是海邊的漁港。尚在夜色還未完全醒來的漁港,卻有著容納的肚量,許多漁船並肩錨聯著,大紅龍旗在隱約霞光中獵獵飄揚。此刻的我不時按動著相機的快門,留下許許多多石浦漁港漁村日出前後的印像� ...

游記篇之石浦古城、前童古村、走馬塘古村落、滕頭村、溪口


7月4日,又一個晴好的早晨。5:30,我已驅車在石浦的街上打樣踩點。金山路有大紅鷹,肯德基24小時店,往東就是海邊的漁港。尚在夜色還未完全醒來的漁港,卻有著容納的肚量,許多漁船並肩錨聯著,大紅龍旗在隱約霞光中獵獵飄揚。此刻的我不時按動著相機的快門,留下許許多多石浦漁港漁村日出前後的印像。









向北,有漁港古城,再近一步,地上精刻細琢著體現漁村魚文化特色的浮雕地磚,踩上有種濕滑的體驗。前面的江心寺,吸引著不少男女香客。漁港古城,為酬謝我的早訪,豁免了門票,後來的人們,記住,為了人民幣,趕早!


古城的主街是碗行街,以及延伸著的中街。過標志性的石浦古城牌坊,有院落港城滄桑,條石砌成四階台格,門緊閉著,門樓懸置一對竹燈籠,古城中的王謝大戶。現已辟為石浦歷史的展示廳。


石街只平整一小段,馬上就有了起伏,碗行街的軌跡總體是向上的,盡頭是甕城,古城的制高點,站在城頭的城堞,能望見石浦港外的點點漁帆。過甕城,便是中街,有關帝廟,有漁大亨,有傳統的花生糕,有宏章綢莊的中國扣。迎面,一個長者,蹣跚著步履柱杖而行,瞬時,我看見的滿臉皺紋的蒼老,似古城的歷史;轉眼,長者又成了一道背影,慢慢消失在古城的拐彎抹角裡。


巡司弄,曾是石浦的權力中心;倪家弄,又是三家村年幼吳晗的記憶。源生錢莊有高聳的封火牆,栽興煙莊有冒泡的老煙槍,荔園圈內汲水的深井,大皆春販賣的春藥,恍如隔世,就在剎那間有了輪回。


財神弄有拜金的財神龕,緊鄰著有焚紙的惜字亭,類似字庫塔。侍郎府可能是中街最後的榮耀。









石浦漁村,與我印像迥異。我印像中的漁村,濕滑蠻石的小徑,連通了埠頭魚肆,人的汗味攙雜著魚的腥臭,考驗著人們本已脆弱的神經,遠處吆五喝六的喧囂,一單生意就在其中完成。哈哈,主要是年少時看多了漁島怒潮和海霞,思維的慣性使然。


7:30,回住處叫醒流著哈喇子的嵐,以後便是退房,早餐是肯德基,8:40,嵐花費進了古城,而我在外等候。


9:30我們驅車上對面的東門島,並拍攝了凌波的銅瓦門大橋。


東門島地理位置獨特,為石浦天然屏障,宋代立東門寨為像山歷史第一兵營。島上東門漁村與石浦漁港隔海相望,是著名影片《漁光曲》外景地,由此也成為彈丸小島東門島的榮耀。


現在的東門島,由於銅瓦門大橋的貫通,而從嚴格意義上已成為半島,但島上的原住民,情感上更願意接受用船來交通。









10:15,我們離開石浦,往前童古村。10:50在台寧渡口,結識一奔波寧波城區與像山石浦做農貿買賣的小哥,他詫異我們去前童的目的,聊天後,他送予我們一串葡萄。渡口,還有許多售人以魚的商販,他們對於我們同樣的不理解。


13:10,到達前童古村,詢問檢票人員,竟不知有學生票優惠,我們只能到景點售票處購買。


過了前童村前的磚石門樓,眼前呈現的是一條步道,以及相伴的一條水道。卵石的步道,連接村裡的院院落落。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村西的職思其居,兩層重檐,一座典型的四合院落,紅色條石門台上鐫刻著“量入為出,勤儉持家”的家訓,這裡曾是前童兒童啟蒙的小學堂。


接著是明經堂,同樣的四合庭院。過八卦水系,是澤思居,前童最重要的建築,屋隨主貴,一品的官銜,當然得配上雕梁畫棟,這裡號稱江南第一雕花大樓。


河水不犯井水,體現的是前童先人的智慧,河水走向的早早規定,減少了日後麻煩,居安思危,需要的是大策略。


村裡的小孩將竹椅安置屋旁的水道,消暑降溫,我們學習了,坐著也將足下置於清涼的流水中。


前面是民俗博物館,村級規模,前童古村已有770年的建村歷史,是農耕社會一直注重手工業發展的村落,譽為五匠之鄉,耕讀傳家。從家私家什,到婚房婚床,關乎民生的俗文化,聖人不齒,百姓至要!


彎道狹弄,小家碧玉的自憐中,還有發掘底蘊的路徑;老井窗花,遠離城市喧囂過後,享受了一份難得的寧靜。前童,我們序貫緩行,前童,我抱歉地說一聲打攪了!


村東的童氏宗祠,建於明洪武18年,系方孝孺設計。占地1.2占畝,平面布局自南向北依次為正門、戲台、天井、東西廂房及正廳,是封閉式的四合院。正廳保留了明代的建築風格,它的通進深8.4米,通面寬13.5米,共三間二弄。宗祠穿鬥抬梁混合結構,就是雀替、柱礎都有珍奇和不凡。


天太熱,日太毒,我們有了懈怠,走過了好義堂,忽視了群峰簪笏,在老街農家菜館,店老板抬眼見過就只有我倆,欠了欠身,哦,哦,抱歉,這個時候已沒了我的菜!


記憶至深,還是小巷深處,臨街的理發店,雖早走了理發師,但風吹動房門發出吱扭吱扭長長的嘆聲,依然揪人。


14:40,出前童,村外的鹿山,有兩攝影師占據了機位准備拍攝。


以後的兩個小時,是在高速公路上。


16:30,走進中國進士第一村的走馬塘古村落,全村開放,未動員村裡的人們把住村口,收取門票。


閱讀一下走馬塘古村落的介紹:


知識小帖士:千年古村走馬塘,舊稱忠孝裡,位於鄞南平原茅山茹峰之陽,人稱其“四明古郡,文獻之邦,有江山之勝,水陸之饒”。村中明清古建築眾多,民風淳樸,文物古跡眾多。歷朝歷代,這裡出過76位進士,被譽為“中國進士第一村”,走馬塘現共有人口1500余人,全是陳姓。


村東頭,有百年石板平橋東升橋,不遠,一處亭台,清廉亭。我們沿河道北走,從村北的小橋進入。一棟磚房,有景點的標簽,忠房,五間二弄樓房,曾是一個陳姓軍醫的住宅。


過一段遮陽的樓道,有後新屋,三合院式建築群體,有大天井,有馬頭牆。而後新屋向南是小堂前,一處陳姓祭祖的建築。再南便是荷花池,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折北小走幾步,中新屋,位居古村中心,是全村最大的毗連式大院落,磚木結構的中新屋,有高翹的弧形尖長翼角,內有大小天井5個。


南走,見老祠堂,是八世族陳大有的宗祠,陳氏到八世時已是鼎盛,出了7名進士。


走馬塘有大小池塘70余處,為規範族人行為,設立公禁碑,區分飲用、洗滌、防火、農灌。


最後在村南,在陳露薌故居走上一遭,過紫來橋、東升橋,時間已是17:15。


17:50來到滕頭村,村裡已停止售票,可以無票進入。滕頭系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有采摘基地,有歷史文化院,有學生社會活動基地。









一只水鳥,在水渠獨立,找尋水中的魚蟲。


認識滕頭,是在當年上海世博會,滕頭案例館,曾寫有筆記:


9:27開館。首先行走在逐漸抬升的坡道,頭頂傳送的是:立春時節空谷的布谷聲,立夏時分農家場院的犬吠。間或有水濺泉鳴,偶而有評彈的吳音軟語。閑情野趣,在浙東山村的滕頭。這是人文勝地,這是宜居新城。這裡曾誕生了越劇,這裡曾有蝴蝶的故事傳說。王魯彥的筆記錄下浙東的山水人物,陳逸飛的畫讓人沉醉在江南水鄉的春風夏雨。一壟稻作,聯想到史前河姆渡人的農耕社會;寧波滕頭,上下五千年在不經意中聯手。芋頭和紅妝,城鎮和港口,混搭出城市化的進程,守拙和開拓並舉。


18:15出滕頭,19:30到溪口,入住武嶺賓館。


稍稍梳理後,外出找餐館,未果,就在路邊的排擋將就了。糟毛豆、空心菜、土豆絲、虎皮尖椒、寧波年糕,兩瓶啤酒,難為情,不留照片了!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