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博物館】穿越千年絲綢之路的文明

作者: 行走在西部的草原

導讀 “絲綢古道三千裡,黃河文明八千年”。甘肅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甘肅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在全省境內留有大量歷史文化遺存,因而使甘肅成為全國的文物大省。甘肅省博物館占盡天時地利,館藏極為豐富,收藏有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標本約35萬余件。新年開年的第一次外拍,就選擇了甘肅省博物館。 � ...



銅奔馬,也叫“馬踏飛燕”、“馬超龍雀”,是中國旅游業的圖形標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出土於甘肅武威雷台漢墓,是1969年武威農民在挖戰備防空洞時發現的。這件誕生於公元220年前後的青銅作品,構思巧妙、造型生動,一匹飛馳的天馬,渾圓而又敏捷,三足騰空,整個重心落在一只小小的飛燕身上,其浪漫的想像力和從力學角度出發的平穩構造以及精湛的青銅鑄造工藝,都令人嘆為觀止。這座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拉開了甘肅省博物館基本館藏展覽的序幕,也充分體現了“甘肅省博物館游”是游客來蘭州必做的一道“功課”。



西漢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歷時十三年,鑿通了甘肅河西走廊,從此,在古代長安和羅馬之間形成了以絲綢貿易為特色、橫貫亞、非、歐的貿易文化通道,中國與西方之間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後人正是沿著張騫的足跡,走出了譽滿全球的“絲綢之路”。甘肅作為古代中國通往西方的重要門戶,留下了無數璀璨瑰麗的歷史文化藝術珍品,說甘肅是古代中國文明的見證地一點也不過分。



△刺繡殘片.魏晉(公元220—420年)甘肅高台縣駱駝城出土



△“郵驛圖”畫磚.魏晉(公元220-420年).嘉峪關市新城出土,被確定為中國郵政的標志,圖中繪制的驛使,五官中沒有繪制嘴巴,這像征著古代郵驛人員對其所肩負的工作具有嚴格保密的要求。



△甘肅是古代中國各民族的交彙融合地



△青銅大角鹿,戰國(公元前475-221年),張掖市龍渠鄉出土。戰國時期,甘肅河西走廊是游牧民族馳騁的地區,青銅動物雕塑是他們喜愛的裝飾品,這組大角鹿刻畫生動、細膩,尤其是對兩只大角的誇張表現十分特別。



△三彩胡人牽馬俑.唐(公元618-907年).甘肅秦安縣葉家堡出土。



△銅犛牛,元(公元1271--1368年),天祝縣出土。天祝縣是甘肅的一個藏族自治縣,這只銅犛牛造型可愛,眼睛很大,尾巴豐滿,體型之大,全國罕見。反映出古代藏族人民高超的冶煉鑄造水平。



△搖錢樹.東漢(公元25年-220年).反映出自古以來人們就對金錢充滿著強烈的向往和期待。



這是甘肅天水市出土的一組石刻彩繪樂俑(唐.公元618—907年),從左到右依次為吹笛俑、吹笙俑、彈琵琶俑、吹排簫俑、吹貝蠡俑。反映了唐代文化藝術的高度發達水平。



以甘肅敦煌莫高窟為代表的佛教石窟雕塑、壁畫藝術,把中國的佛教藝術推向了巔峰。在甘肅從西到東長達1600公裡的絲綢之路沿線上,星羅密布地散落著的眾多佛教藝術的明珠。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從敦煌開始,沿甘肅河西走廊一站一站向東走,你一定會不虛此行,收獲頗豐。



甘肅省博物館參觀指南:絲綢之路文明展二樓中展廳;古生物化石展 二、三樓西展廳;甘肅彩陶展 三樓中展廳;甘肅佛教藝術展 三樓東展廳 ;紅色甘肅二樓東展廳;一樓:臨時展廳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憑身份證及其他有效證件免費領票入場(上午限1200人,下午限800人)。開館日每天上午9:30、下午15:00為觀眾提供兩次免費講解,參觀者可提前在大廳一樓西側的“講解服務台”集中等候。三樓左側有志願者總站,由省博志願者團隊提供全天候的免費講解。公交指南:甘肅省博物館位於蘭州市七裡河區西津西路3號,乘坐1、18、31、50、53、58、59、71、76、77、103、106、129、132、134、137等路公交車在七裡河橋站下車即到。


精選遊記: 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