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關流水

作者: luzi8088

導讀2002年12月22日,星期天。極少在周日起這麼早,8:00,所以無論走在街上或坐在地鐵裡都是懶懶的,靠平日的積累慣性地支撐著雙腿和大腦下略微沉重的眼皮。 從陳家祠地鐵站出來看著湛藍的天空,藍的出乎意料,心情突然間轉好,後悔沒帶相機。轉念安慰自己,帶著也是個累贅,還不如兩手空空的閑逛隨意些。 懶散著晃了幾步,看到正在晨練的中年男女,試著搖了一下胳� ...

2002年12月22日,星期天。極少在周日起這麼早,8:00,所以無論走在街上或坐在地鐵裡都是懶懶的,靠平日的積累慣性地支撐著雙腿和大腦下略微沉重的眼皮。

從陳家祠地鐵站出來看著湛藍的天空,藍的出乎意料,心情突然間轉好,後悔沒帶相機。轉念安慰自己,帶著也是個累贅,還不如兩手空空的閑逛隨意些。

懶散著晃了幾步,看到正在晨練的中年男女,試著搖了一下胳膊,還有點酸痛。這時看著鳥從另一個出口過來,左右各一人。打招呼,問好,是青瓜和珍妮弗。了了沒到,沒她的電話,只好找花香,把她從夢中驚醒,讓她看到了雙層窗簾後面的陽光。

**陳家祠**

鳥先收了錢買門票,可惜已不是學生可以弄個半價,就跟她說起考導游證的事,聽來也不易,隨便聊幾句便轉了話題,這念頭又要擱置一段時間了。大家在正面的磚雕前站了一會兒,誰也沒看出是什麼典故,只好說忘了或者不知道。

幾個人都對展示的木雕牙雕骨雕核雕感興趣,紛紛發表意見,贊嘆不已。在我提出個別不同看法時鳥卻對我和青瓜的老家流露出無比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心下更覺得鳥是個可愛可親之人。

有個團從身邊經過,湊過去聽了幾句,學了點新的東西,比如:楠木柱是從南洋運來的,下面的石基雕刻的都是楊桃香蕉等嶺南佳果;還有台基欄杆上的麒麟送子是鐵鑄的;屋頂正中的梁是紅色的,表示鴻運當頭;祠堂最高是16.8M等等,馬上現炒現賣。

快參觀完了,大家就都嚷著餓。走出去就看到樹蔭下微笑的了了。

沿康王路轉到龍津西路,車不多,空氣也不錯,我們在路右側的陽光裡魚貫而行,瀏覽著對面的老房子和摩肩的各式小商鋪,進入小城般的西關。

文昌北走了幾分鐘有人挨不住了,看著街邊的一個個食檔兩眼放光。飢不擇食地選取了馬路對面的面店,斜斜的衝過去。點了雲吞、雲吞面和米粉。了了吃過了,又不肯坐,出去打望,在我已經吃完的時候回來報告:銀記就在前面。青瓜珍妮弗等頓時把碗一推,隨即起身出門,趕過前面。

**耀華大街**

正好來到耀華大街,這裡已被劃為民居保護片區,有工人在粉飾裝修。青石的路面青灰的磚牆襯著深褐色的趟櫳整潔有序,清清爽爽的,如果能多些綠色就更可以讓人陶醉了。像這樣能夠展現廣州歷史風貌的痕跡越來越少,政府也在加強這方面的清理保護工作,但實際上常常是一邊在保護一邊在拆除,我們只好花更多的時間去尋找了。

**銀記腸粉**

腸粉是廣州民間特有的一種小食,將米漿置於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卷成長條,剪斷上碟。

文昌北這間銀記腸粉的店面很小,分成兩塊,也稍稍顯得破舊,但絲毫不影響胃口,斑駁牆上掛著的美食節金獎(豉皇牛肉腸粉)也越發顯得光亮。點了鮮蝦腸和牛肉腸。很快鮮蝦端上來,果真是“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非常的漂亮。腸粉很薄,蝦的紅色也透出來,還有韭黃鮮亮的黃色點綴,閃著誘人的光澤。青瓜先拿相機拍了,大家才一起動筷,飛快地把腸粉搞了個七零八落塞進口中,然後慢慢的咀嚼,體會它光滑的韌性。等到牛肉腸上的時候已然忘了照相。

前面就是長壽路,看到不遠的恆寶華庭。花香快到了,可以在那裡會合。不過各只腳沒走出幾不就改轍了,這回是*榴蓮*。了了和珍妮弗看上去還有些經驗,說要干濕適中的,但不要偏向於干,要稍微濕一點。剖開時眾人都說不錯不錯。就分頭拿塑料袋捧起來吃。青瓜說可能不適應,勸說之下找了塊干的,說還能接受,但濕的怎麼也不肯了。

花香跟了了說到了,了了說在肯德雞的廣告牌下面見。碰頭時間安排的剛剛好。而花香的出現明顯地打亂了幾個人吃榴蓮的節奏,大家又是歡天喜地的擁抱,紛紛搶著將手裡已吃不下的“美味”送過去以表示衷心。

然後女人們統一了一下意見:繼續吃。

**順記冰室**

沿寶華路往前走,說渴了要弄點喝的,接著就有間涼茶鋪出現了。好像是平安堂的招牌,想著要開開胃准備下一輪戰鬥的,所以紛紛說:酸梅湯。可是味道有點澀,不夠爽口,比黃振龍的差不少,只好慢慢喝了。手捧著杯子繼續挺進,了了說好吃的魚皮在前面,卻先看到了順記冰室。記得壇子上有人提過這裡的雪糕,說是人間美味,看來我們也必須試一下嘍。圍坐下來點了兩款:椰子和芒果雪糕。清甜無比,口感柔順。但因為之前的榴蓮和飲品,都吃的不多,剩下的基本上是我承包了。

出來之後了了開始興奮說就在這附近了,在第一個路口她納悶的說,好像在是這裡啊,怎麼搬了啊?

試探著再向前,這回看到了,頓時雀躍:在這裡在這裡!

**陳添記魚皮**

就在轉右的一條小巷子裡,周圍的牆和門板上有很多用紅漆塗寫的標語,非常醒目。石板路上擺了幾張台,找了一張圍坐,了了介紹說老板很有意思,特別能講,接著他就出現了,是個很有滄桑感的人,黝黑的面孔刻滿了皺紋,但精力充沛,嗓音有點怪,像唐老鴨的那種。魚皮上來,涼拌的,底料有花生粒、蔥、姜、辣椒絲、香菜、芹菜,用生抽和食油調和,咬下去是清脆的,味道夠足且各種滋味分明。搶著吃完了魚皮,再慢慢的收拾著碗裡的花生碎什麼的,完了眾人又把剩余的榴蓮消滅干淨。

臨走要了這裡的名片:順德陳添記食家,寶華路十五甫三巷81828774

這回可是飽了。才晃悠著往荔灣博物館方向走。從恆寶華庭向西第一個十字路口向北十米再轉左有條古建築保存比較好的街道:

**逢源北街**

街口有鋼管攔住,防止車輛進入,光滑的石板路上刻著街名,顯示這是一條有著歷史的街道。左手邊一排過去是典型的西關大屋,最顯著的特征便是趟櫳,只不過現在大多成了擺設,有些加了現代的鎖,有些加了防盜門。而右手邊卻完全是近些年的建築,不新不舊的,兩邊一對比,看著怪異。其實老房子的居住條件確實差,空間狹小,顯得陰暗。原來住在這裡的廣州人已經去尋求更優越的住所,現在租住的多是外地人,對他們來說,這是進入廣州的第一步,是生活希望的第一步。而對於我們這些參觀者,更多的是對歷史的緬懷和各式各樣的感慨。

穿過去走幾步就是泮溪酒家,旁邊是荔枝灣路,沿著這條剛鋪過路面,兩邊榕樹排列整齊、房屋修飾一新的街道行走,大家心情紛紛舒暢,偶爾還可以流連兩邊的古玩店,荔灣博物館就藏於其中。

**荔灣博物館**

買票的時候開著玩笑,氣氛輕松,除了我們沒什麼游客。博物館有兩大部分組成,外面是舊資本家的府邸,從旁邊一個小門進去則是修繕過的西關大屋。

府邸明顯的帶著殖民建築的特征,歐式的回廊、裝飾線和屋檐。原先是民末清初一個大資本家的住處,裡面陳列了有關老西關的傳說故事、照片、物品等等。西關大屋好像是恢復的。樓下有個很大的鳥籠,我們試圖把鳥裝進去但沒有成功,上到二樓,她們在閨房裡向外了望,看到十米外的另一面牆壁和天井裡的翠竹,著實感受了一下西關小姐的情懷。

從博物館出來有人提議打車去上下九,有人說走走吧,沒多遠,又都附和。就沿著恩寧路向前。兩邊的房子都搭了排柵修葺。看上去整好了也會跟下九路一樣漂亮。看到一個牌子寫了是西關大屋保護區。

**南信雙皮奶**

這一甜品的名稱來自順德,因當地產水牛奶質量優良,巧手調制後可成型兩層奶皮,故名雙皮奶。

南信裡面人很多,我們先分開了和別人孖台,後來才並到一起。點了最出名的兩樣:雙皮奶和姜撞奶。等了會兒才上,品嘗一下:皮滑肉嫩,甘爽甜美。但因為肚裡已經裝了太多,顯然開胃的姜撞奶更受歡迎。

南信牛奶甜品專家,地址: 廣州市第十甫路45號。

**蘿蔔牛雜**

據說最受廣州人民歡迎的小吃就是它。據說它已經流傳了很多很多年,據說可以有很多作用比如消滯止咳,據說、、、

來廣州一定要吃牛雜,不然等於白來。吃的地點也有講究,出名有中華廣場旁,北京路上,逢源大街,下九路。都是在街邊,攤檔本身不起眼,但遠遠的就可以聞到香氣,據說要十三種香料熬出的湯才夠味道,再加上圍在周邊左手捧著碗,右手持竹簽的人們臉上那滿足的笑意和專注的神情,你就知道,它是多麼的受歡迎。擠進去,把手心裡纂著的錢遞上去,然後看檔主拿把剪刀,哢嚓哢嚓的把牛雜剪斷了,放在蘿蔔的上面,淋上一些湯汁。急不可待的端出來,澆上辣醬和另外一種酸酸鹹鹹的調料,送入口中,慢慢嚼著,混合著味覺和嗅覺視覺,通體的舒泰,搖頭嘆息著贊嘆不已。

從南信出來沒多遠就有兩家牛雜,選了一間,好像叫林記的,我們就在路邊,或蹲或站的享受了一番。物質上得到了終極的滿足。

**華林寺**

這是最後一站,而這是達摩踏上東土的第一站。西來初地的牌坊顯示這裡的不尋常,兩邊的玉器批發店熙熙攘攘。香火很盛,年輕的和年長的信徒來往著,朝拜著,都是匆匆。新修的五百羅漢容光煥發,不知自己的前世會是那個?他們在市井的天空裡顯得慵懶和快活,正所謂大隱隱於世吧。

佛在繁華中大徹大悟,人在香煙裡迷來信去。夜色來臨,我們各自踏上歸路。

2003年5月19日星期一整理完稿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