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

作者: LunaDong

導讀下午四處游說,終於說動兩個人和我一起去碑林。我曾經學過書法,碑林這地方我是百去不厭的;而在碑林的孔廟、書法、石刻三部分中,我最愛看的自然還數書法。今天運氣很好,蹭到一個導游,開始時一堆人擁在導游身邊,後來隊伍越走越散,最後剩下的竟是我們幾個外來者,我擺出勤學好問的架勢,導游倒也有問必答、誨人不倦,他的講解讓我大開眼界。碑林最初是為� ...

下午四處游說,終於說動兩個人和我一起去碑林。我曾經學過書法,碑林這地方我是百去不厭的;而在碑林的孔廟、書法、石刻三部分中,我最愛看的自然還數書法。今天運氣很好,蹭到一個導游,開始時一堆人擁在導游身邊,後來隊伍越走越散,最後剩下的竟是我們幾個外來者,我擺出勤學好問的架勢,導游倒也有問必答、誨人不倦,他的講解讓我大開眼界。碑林最初是為保存唐“十三經”而建,後來有名的碑都運到這裡保存,現在共收藏了漢代以來的名碑2300多種,真正展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剛一進孔廟便笑知一個“典故”:原來西安鐘樓裡以前的大鐘因為經不起震蕩,已經遷至這裡,而現在那座每逢華誕必敲響的大鐘,實際是仿造的。再往後走,從刻著孝經的那塊碑開始,就進入了書法部分。書法的七個展室中,第一展室就是“十三經”,共計650252字,歷經二十幾年方才刻成,令人嘆為觀止。後面幾個展室按朝代排列,給我印像最深的還是唐朝展室,因為顏柳歐趙的墨寶都陳列在這裡。不過歐陽詢的《九成宮醴陽酩》就找不到,四年前從西安回去後我還和書法老師爭了一通,今天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珍藏起來沒有展出。和這幾個唐代名家的碑相並排的一座王羲之的碑也頗引人注目,據說這塊碑不是王羲之親筆所書,而是後人用他寫過的字拼成的,找出這麼多字本來就工程浩大,而且同一個字還時常采用不同“版本”,融會貫通,一脈相承。再有就是一筆虎、一筆福、一筆壽,幾個字都遒勁有力,頗含風骨。有趣的是其中的“壽”字,上下兩部分又分別可以拆成88和22,加起來120,恰好是為之賀壽的那個壽星的高齡,而且從上到下看和從下到上看都是壽字,堪稱一絕。還有幾座碑上刻著畫,聽導游講解才知道這是用畫中的筆劃拼成的詩,有一首詩是用竹葉拼成的,再有一首勸學詩則“出自”一位學識淵博的老者,真是妙哉。我們還找到了朱榕基曾經引用過的一段詩的出處,因為特別欣賞,特地抄錄下來: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則民不敢慢,

廉則吏不敢欺,

公生明,廉生威。

欣賞了一座座篆、隸、楷、行、草的經典之作,由不得你不贊嘆中國書法藝術瑰寶的博大精深,由不得你不陶醉其中,感念前人將這許多稀世珍寶聚集一堂的豐功偉績。碰巧的是,我還看到了“拓帖”(讀ta4)的全過程——一名工匠把一張白色宣紙鋪在碑上,然後用蘸了墨的杵(我忘記問那個東西叫什麼,實際它比杵要大很多,底是平的)去一點點拍這張宣紙,等到墨浸透了,一個黑底白字的帖就拓好了,摸起來凹凸不平。一張原拓的帖至少要賣一、二百元,現在外面賣的字帖大多是這種拓本的復印本,但常常因為碑本身的斷裂侵蝕而模糊不清。其實拓帖本身就對碑有破壞作用,所以許多名貴的碑外面都罩了玻璃罩,禁止再拓。不過也恰恰因為這些碑以前被拓的次數過多,所以損壞得尤其厲害,而現在允許繼續拓的碑,不知是否也要等到被摧殘成這副樣子時才會得到保護。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