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和樓蘭古城

作者: mark2002002

導讀說起“死亡之海”,很多人會想到“塔克拉瑪干沙漠”,其實真正的“死亡之海”不應該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而是羅布泊! 在羅布泊,有兩個性質不同的“死亡之海”:一個是原子彈爆炸形成的死亡之海,另一個是羅布泊干涸形成 的死亡之海。原子彈爆炸形成死亡之海是一瞬間的事;羅布泊干涸形成死亡之海是漸進的變遷。這兩個性質不 同的死亡之海,蘊含著二十世� ...

說起“死亡之海”,很多人會想到“塔克拉瑪干沙漠”,其實真正的“死亡之海”不應該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而是羅布泊!

在羅布泊,有兩個性質不同的“死亡之海”:一個是原子彈爆炸形成的死亡之海,另一個是羅布泊干涸形成

的死亡之海。原子彈爆炸形成死亡之海是一瞬間的事;羅布泊干涸形成死亡之海是漸進的變遷。這兩個性質不

同的死亡之海,蘊含著二十世紀留給我們的兩條啟示:我們面臨的挑戰,一半來自高科技奇跡;另一半來自自

然環境的惡化,自然環境的惡化往往是起因於人類的活動!

營盤古城與太陽墓地

2003年11月3日,我們一行5人,乘2輛豐田越野車,攜帶2部衛星電話和2個GPS,從烏魯木齊出發,取道一號

冰川經巴侖台抵達庫爾勒,這是一條險峻的山路。

4日,我們從庫爾勒出發,沿途在一個叫不上名字的小村落吃了烤全羊,這裡的烤全羊40元1公斤,是用梭

梭柴烤的,味道很美,遠近聞名。中午我們抵達34團,一輛越野車攜帶了90公斤汽油,另一輛越野車裝上了夠

用15天的食品和水。

從34團,我們下了公路。沿途經過35團、沙漠公路、孔雀河,參觀了營盤古城、營盤古城北遺址、營盤古

墓和太陽墓地。營盤古墓多被盜挖,人骨遍地,有的還有肉!太陽墓地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

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

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

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為何葬在這裡?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

…20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

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這裡出土了距今3800年、為印歐人種的“樓蘭美女”。發現了近10處古代人類遺址,一

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銅器碎片、三棱形帶翼銅鏃、獸骨、料珠等人類遺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蓋的

黃土地表面。還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頭、細小石葉、石核等。這清楚地顯示,今天已

是不毛之地的樓蘭,自新石器後期、青銅時代直至漢代前期,的確曾綠草萋萋,森林覆蓋率達到40%。

當晚我們在荒漠野營。荒漠上空的明月,既有古典之美,又有野性之美。這是一輪真正的古月,一輪古之

胡月,旁邊沒有一絲兒雲彩,高潔如此,孤獨如此,寂寞如此。這又是一輪野月,一輪荒漠夜空之月。可能是

由於這裡荒無人煙的緣故吧,它怎麼可以亮成這樣,亮得如此野性,亮得如此肆無忌憚,亮得讓人心驚,亮得

使人不敢長久地向它凝視。我從未見過天上的星星這麼多,這麼低,這麼大,這麼亮。今夜忽然發現,原來星

星們也都遠避塵世,在這裡聚會呢。天上的銀河,是干涸的孔雀河在天上的倒影嗎?

馬蘭消毒站與鹹水泉

第三天,我們繼續在孔雀河的階地上馳騁,左邊是不高的山脈,右邊就是孔雀河古河道,河道內盡是紅柳

和胡楊林。現在由於生態輸入的原因,孔雀河古河道植被茂盛,生意盎然!

很快我們就到了馬蘭消毒站,這裡有大量的遺跡和遺物,如假山、洗車點、全封閉的靴子和地窩子等等。

過去,當車輛從核試驗區返回經過這裡時,必須嚴格消毒後才能返回馬蘭基地。中國從1996年7月30日起暫停核

試驗,但核試驗場區仍是重要的軍事禁區,各個哨所的執勤戰士仍在守衛著這片過去30多年裡曾爆炸過40多次

原子彈和氫彈,現在已沉寂下來,而且可能會永遠沉寂下去的無人地帶。

沿途我們經過了好幾個早已廢棄的核試驗用過的兵營,這裡有很多有1964年字樣的盤子和電子器材等。它

們所處的位置多在緩緩的高地上,很像浮出沙海的一個個孤島。殘破房屋,像是被一場風暴卷上沙灘的幾艘破

船,狼藉地擁擠在一起。附近到處散放著一些廢棄的油桶,好像爬上海灘的一群海洋動物,都被餓死在那裡了

。每間屋子的房頂都被掀掉了,全都向天敞著大口,在同上蒼對話!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在羅布泊爆炸成功:曠古洪荒的羅布泊閃現出一團耀眼的白光,熾熱的火球衝天而起,巨大的蘑菇雲升上高空

,強大的衝擊波將試驗區內的大炮、坦克掀翻,飛機被衝得像狂風中的一片樹葉打著旋轉……

當晚我們住在鹹水泉附近。泉源形成的一個小湖泊很美,熠熠生輝。我們在鹹水泉裡洗頭洗腳,負責此次

活動的新疆國際體育旅行社的鐘林先生因為酷愛冬泳,還多次橫渡鹹水泉!(現在想起來,我們都很後怕,因

為這裡離原子彈爆炸點只有幾公裡,有核輻射!)

孔雀河和龍城

孔雀河是一條東西流向的河。如果“追根溯源”,它的上游要從發源於北天山深處的開都河算起。開都河

由西向東,注入焉蓍盆地的博斯騰湖。孔雀河則從博斯騰湖出發,先向西南拐了一個小彎,為庫爾勒、尉犁兩

個城市送去沙漠甘露,然後掉頭向東,一直沿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北緣東去,最後注入羅布泊。

新疆這地方,有水就有好風光。"開都河--博斯騰湖"是一條銀線墜著一顆明珠;"孔雀河--羅布泊"又是一

條銀線墜著一顆明珠。這上下兩個半截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水系,孕育出了古代北絲綢之路的繁榮文明。

這水系的上半截,"開都河--博斯騰湖"一線,如今仍有綺麗風光。這水系的下半截,"孔雀河--羅布泊"一

線,則早已徹底干涸了。"孔雀河--羅布泊"從古代的水潦之地,演變成今天滴水不剩的荒漠地帶,自然界這個

漫長的變遷過程,使孔雀河兩岸和羅布泊周圍地區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在孔雀河北岸一線,就綿延著

一條約有20-30公裡寬的雅丹地貌帶。雅丹地貌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之作,是車輛無法通行、徒步難以穿越的魔

鬼陣、迷魂陣----龍城!龍城比克拉瑪依的魔鬼城更壯觀,面積也更大。

樓蘭保護區和土垠遺址

在龍城有樓蘭保護區的牌子,因為這裡已經是樓蘭保護區了。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在歷史舞台上只活

躍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是何原因至今說法不一。過了1500多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羅布

人向導奧爾德克於1900年3月28日又將它重新發現,因而轟動世界,被稱之為“東方龐貝城”。百年來,樓蘭一

直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探險家、史學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熱點。樓蘭美女、樓蘭古墓、樓蘭彩棺……一個又

一個樓蘭之謎誘惑著所有的人們。 據《史記 大宛列傳》和《漢書 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

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園”,有人口一萬四千余,士兵近三千人,可謂是一個泱泱大國。古樓蘭又是古絲路

上西出陽關的第一站,當年在這條交通線上是“使者相望於道”,交通繁忙,城市經濟繁榮。奇怪的是,聲名

赫赫的樓蘭王國在繁榮興旺了五六百年以後,卻從4世紀之後,史不記載,傳不列名,突然消聲匿跡了。

過了樓蘭保護區的牌子後車輛開始右拐,抵達一個高地,這裡地面散落著大量人骨、佛珠殘片和生鏽的箭

頭,這裡就是土垠遺址,是中國考古學家發現並命名的一處漢代後勤驛站遺址,在古時是絲綢之路的一處軍事

要地。

樓蘭保護站和余純順墓

第四天,日出。東方地平線上燃起了一簇聖火,那一小簇聖火的火苗漸漸大了,大了……只一小會兒,半

個火球拱出地面,將羅布泊荒原鍍上了一層金光。這是一片沒有任何山巒起伏,沒有任何植被的寂靜荒原。它

卸卻了一切歷史重負,坦蕩得心可對天,氣貫天宇。在如此宏大的背景上冉冉升起一輪紅日,如此壯闊,如此

輝煌,這是我有生以來從未見過的壯麗畫面!晨曦映照在同伴的臉上、身上、心上,這是一幅很動人的畫面。他

們的眼神沉著而專注,帶著驚喜。這是一群為我們的生活尋覓詩意的人,但他們平日裡也都要為各自的生存和

生活勞碌奔忙。在今天這個難忘的凌晨,他們暫時從生活的戰場上撤下,也像這片卸下歷史重負的羅布泊荒漠

一樣,卸下了各自的精神重負,陪伴著自己的心靈到這裡來做一次短暫小憩。我從後面望去,大家的頭上、肩

上,都有一圈光暈。一輛輛車子的頂蓋上也泛出一層光亮。荒漠上,晨曦像水流一樣漫過一個個沙丘,陽光正

從遠方向我們腳下漫溢過來。哦,太陽貼著地面將圓未圓的一瞬,極像一個剛從母腹脫胎而出的嬰兒,圓圓

的,紅紅的,胖胖的,好生可愛。只見太陽和大地母親連血帶肉地粘連在一起,粘連的地方就像一條帶血的臍

帶,軟軟地被拉長,拉長,終於斷離。一團血肉,終於成長為一輪紅日,離開大地,升天而去。

離開土垠遺址,幾十分鐘後就到了樓蘭保護站,這裡有2個汽車房子和1個地下宮殿,地下宮殿是夏天住的

,汽車房子是冬天住的,有3個男人,酒是他們最好的朋友。余純順墓位於鐵板河出口不遠的一處土台,1996年

6月余純順迷失方向步行到此,因干渴全身衰竭而死亡。他死時距自己親手填埋的水和食品供給地點僅2公裡。

現建有墓地墓碑和大量紀念碑,整個陵墓面積盛大,呈直線狀,長達百米,極似一個勇者在最後的時刻,慢慢

地、一步一步地前進了100米,最後轟然倒地!

低窪干涸的羅布泊湖盆,恰如一個巨大的太陽能聚光鏡,酷夏季節,每天中午的地表溫度最高可達六七十

度。余純順迷路後求滴水而不得,卻要在46℃高溫中艱難跋涉、挖坑找水,終於不支。余純順的精神非常可貴

,我們中國人非常需要發揚這種敢冒險、敢開拓的精神。我在想,假如余純順有衛星電話和GPS,一切都會變得

很容易……

羅布泊一湖心和二湖心

從地圖上看,羅布泊湖底呈葫蘆狀,南端細長,北端寬闊。羅布泊干湖的灘地裡,地面上布滿著古代胡楊

樹根的橫斷面,一個圓圈就是一棵樹,一個挨著一個,可見古代的羅布泊有著茂密的森林。每個圓圈中間部分

的木質都沒有了,剩下的一圈邊沿木質紋理卻非常清晰,而且都已石化,不過質地比較疏松,一掰就能掰碎。

我來到干湖東岸最後一個雅丹土台跟前,它的底部有一圈一圈被水衝刷過的痕跡,說明這個土台曾在水中

站立過。離土台不遠的一個低窪處,有兩塊胡楊樹疙瘩躺在沙地裡,很像兩位隔世老人的臉型,飽經滄桑,滿

臉皺紋,眼窩深不可測,眼睛幾乎已無法睜開,蒼老得動人心魄。我判斷,這兩塊胡楊樹疙瘩是從別處漂來的

。它們曾在羅布泊隨水漂流了不知多少年,當湖水徹底干涸時,最終被擱淺在這片低窪處。

同孔雀河沿岸土台林立的雅丹地貌相比,徹底干涸的羅布泊湖底是另一種奇觀。它平坦得使人不敢相信,

似乎前方廣闊無垠的不是一片平坦的沙地,而是平靜的湖面上結了一層薄冰,總擔心車輪下的這層薄冰會突然

破裂,我們會連車帶人沉沒下去,心中總有那麼一點兒不太踏實的感覺。湖底這一望無際的沙地,就像嚴重皸

裂的老人皮膚,表面一層鹽殼都已干裂開口,一塊塊翹起。

幾十公裡寬的干湖湖底沒有任何"丘"狀起伏,只是一些微微起伏的"沙波",是"碧波蕩漾"被突然"凍"住的

模樣,是一片"死水微瀾"。據資料介紹,1972年羅布泊蒸發完了最後一滴水,終於徹底干涸了。

樓蘭遺址與現代設備

越野車穿越了一馬平川的羅布泊干湖湖底,開上西岸沙灘,一下子撲到了丘壑縱橫的風蝕地貌,向沙丘溝

壑間衝了進去。翻越過一個沙包又一個沙包,3個小時後,我們抵達了樓蘭遺址的外圍,這裡所有植被全部枯死

了。沙丘溝壑間豎著一些胡楊、紅柳和沙生植物的枯枝。它們已在原地站立了千百年了,至今仍在原地一動不

動地站立著。由於羅布泊荒漠被蒸發得沒有一絲兒濕氣,這些植物枯枝根本不可能腐爛。它們顯得很有耐心,

還將在原地繼續站立下去。它們似乎都在耐心等待,等待有朝一日繁忙的絲綢之路重開,等待古樓蘭的繁榮景

像重新回到人間。

許多沙包周圍遍地是紅柳的斷軀殘肢,"屍橫遍野"。

我們全神貫注地在沙丘溝壑間搏擊了一路,一句話都沒說。這時鐘林突然冒出一句:"看,佛塔!"

那座佛塔是樓蘭廢墟僅剩的一個明顯標志。所謂"佛塔",其實它已坍塌、風蝕成一個高大土堆。遠遠看去

,與綿延幾十裡的雅丹地貌中的某一個土台沒有什麼兩樣,只是它高於其它所有土台。我讀到過幾本有關樓蘭

研究的書籍,有的用這座佛塔廢墟的照片做封面,有的用它做插頁。一經司機提醒,我一眼認出了它,立刻怦

然心動。

哦,樓蘭!

我跳下車來,心中湧出"搶占制高點"的衝動,在溝壑沙丘間翻越跳躍著向佛塔廢墟跑去。好幾次在溝壑間

見到滿地陶片,我也顧不得去揀,只顧一個勁兒向前衝去。緊跑快跑,我終於第一個衝上了佛塔廢墟,立刻按

動相機照了一張佛塔廢墟照片,以便把到達樓蘭的准確時間記錄在底片上。

整個樓蘭遺址一片死寂,沒有一點兒生氣。

剛才在接近樓蘭廢墟的一小片低窪地裡,我發現奇跡般活著幾叢絕處逢生的紅柳。現在,我站在佛塔廢墟

上向四周了望,南面有一條干涸的河溝,河溝南岸是一處房屋遺址,遺址上立著一根木杆,木杆尖上竟落著一

只小鳥!那幾叢紅柳和這只小鳥,是湮沒千余年的古樓蘭向我們派來的生命使者,使我們同古樓蘭之間有了生命

與生命的溝通,而不是生命不辭萬難前來造訪死亡。

此次樓蘭之行,使我感受到,一旦置身荒漠,周圍沒有了別的生命,沒有了草木和飛禽走獸,自己心裡也

會孤獨得無著無落。在某一瞬間,甚至在自己身上也會找不著生命的自我感覺。在這寸草不生的死亡之域能見

到幾叢紅柳、一只小鳥,立刻感到自己的生命有了著落,聽得見自己體內的血液在血管中汩汩地奔流。人活著

,是因為同時有草木活著,有飛禽走獸活著。人類永遠需要有別的生命陪伴。

千百年來,曠日持久的漠風日夜不停地在切割著這裡的地面,樓蘭廢墟已被切割成一個個互相獨立的土墩

、土台。佛塔廢墟是獨立的一墩;出土過大量文物的"三間房"廢墟是獨立的一墩;西南面的民宅廢墟又是獨立

的一墩;正南停留著一只小鳥的地方也是獨立的一墩。這些墩與墩之間的沙土都被天長日久的漠風漸漸刮走了

,形成了很深的溝壑。這些殘留有廢墟的土墩,是因為有坍塌的斷牆、房梁、籬笆和殘牆中的紅柳枝條、蘆葦

等等壓住了沙土,才保留下這些墩狀土台。

佛塔廢墟是一個烽燧狀的土墩,塔身是由一層紅柳枝條、一層粘性泥土相疊著堆築而成的,土層中仍可清

晰地見到那些枯而不朽的紅柳枝條。佛塔土墩南坡上的僧房已塌坍無存,地上散落著幾根胡楊木梁柱和一些紅

柳枯枝。一根根滿身裂紋的胡楊木梁柱,都還保持著方方正正的形狀。這種裂紋的形狀非常特殊,每條裂紋與

左右相鄰的其它裂紋時斷時續地互相勾連著,沒有哪一條裂紋是直通到頭的。因此,它們雖然渾身開裂如此,

但整根梁柱卻能保持不斷不散。這是樓蘭廢墟中胡楊木遺物的特征,其它任何遺址中的任何木質遺物都不會開

裂成這樣。其中有一個胡楊木門墩,是在一塊長方形木塊中央有一個圓形凸起,又在圓形凸起中央鑿出一個安

裝戶樞的圓形凹坑。由於它形狀特殊,大家紛紛扶住它照相留念。

從佛塔遺址向西,翻過一道深溝,登上了"三間房"土墩。"三間房"是一處官署遺址,是樓蘭古城的中心。

這是整個樓蘭廢墟僅存的幾道土牆,土牆厚達半米。室內空間非常窄小,房間寬度不足兩米。但較深,成狹長

的一條,很像江南民居中的"弄堂"。這種古代官衙建築形式顯得非常特別,為什麼要築如此厚的土牆?是出於防

盜,還是利於御寒?那麼,這間不足兩米寬的小小衙門內,坐著的是一位什麼樣的官?他相當於今天的縣長還是

鄉長?但我知道,古樓蘭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是稱為"國"的。

房不在大,有文物出土則名。這"三間房"是發現文物最多、對樓蘭學貢獻最大的一處重要遺址。瑞典的斯

文·赫定1900年3月末首次到達樓蘭,第二年他在這三間房內共發掘清理出120支木簡、157件漢文文書。後來,

英國的斯坦因又先後幾次來到樓蘭,又從這三間房遺址的兩個灰堆中清理出幾十件重要文物。灰堆,即古代官

衙的垃圾堆。斯文·赫定和斯坦因是兩位"揀垃圾"大師,兩位蜚聲世界的探險家兼考古學家,兩位中國西域古

文物大盜,兩位樓蘭學的開山鼻祖。

在"三間房"西南側的一個土墩上,沙堆裡立著一圈木樁,可能是一處民居遺址。地上橫著兩根粗大的門柱

,門柱旁有兩個很大的胡楊木門墩。汪成農和攝像員楊軍嶺都說,他們上次進樓蘭時,這個門框還是立著的,

這次來已經倒塌了,真可惜。他們不無擔憂地說,下次再來,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這些東西。他們又領我到房

址的西南角上去看一盤石磨,可是在沙堆裡找來找去沒有找到,石磨不在了,不知被誰搬走了。樓蘭的地表殘

存文物正在嚴重流失。

在樓蘭遺址附近的大本營我們野營了一晚,這一晚鐘林喝醉了。

第五天,我們開始返回。

第七天,我們安全返回了烏魯木齊。

回想這七天的羅布泊和樓蘭之行,我驚奇地發現:時值二十一世紀,隨著衛星電話和GPS的普及以及可接受

的價格,去羅布泊和樓蘭已不再有任何危險可言,只要帶上衛星電話、GPS和足夠的食品和飲料,即使車輛拋錨

無法維修,你只要原地待命打衛星電話通知後方您的位置即可,48小時內後援即可到達!當然必須至少有2部衛

星電話和2個GPS,以及優秀的司機、向導和後方人員,正如“新疆行”網站(www.xjx.cc)中的羅布泊/樓蘭七

日行中所說:

樓蘭位於茫茫羅布泊,僅知路線是沒有用的。必須同時具備以下6個條件才能100%保證走近樓蘭的安全:

1、備有至少2個GPS

如果有衛星電話,但沒有GPS,則無法告訴後方准確位置,因為羅布泊的大部分地區沒有參照物。

同時有些GPS會在關鍵時刻不能使用,因此必須攜帶2個以上的GPS,而且內置的RAM電池必須是新的,否則

會因電量不足而無法定位。

2、至少2部衛星電話(有備用電池)

如果遇到問題,沒有衛星電話是不行的,因為羅布泊地區手機沒有信號,電台太遠無法聯絡。

任何情況下,都會有1%走散的可能,因此必須攜帶至少2部衛星電話,以此保證走散的人員都有衛星電話,

從而都有安全保證,通過與後方的中介聯絡,走散雙方會很快彙合或各自行動。萬一遇到特大沙塵暴,逗留時

間會大大延長,因此備用電池是不可少的。

3、至少2部可互換零件的四驅好越野車(有牽引繩)

在路況級差的羅布泊,任何車輛都可能出問題,因此必須有2輛以上的好越野車。

同時,必須攜帶所有易損的零件和足夠的汽油,而且2車零件可互換,並帶有牽引繩,以便互相牽引。

4、合格司機(熟悉路線並精通汽車維修)

在羅布泊地區,僅有GPS是不行的,必須有熟悉路線的好司機;在路況級差的羅布泊,任何車輛都可能出問

題,因此司機必須精通汽車維修。

5、夠15天的食物和水

萬一遇到特大沙塵暴,逗留時間會延長,但據我們多年的經驗,無論如何不會超過15天。

6、後方聯絡

有時候,想不到的意外會同時或陸續發生,因此後方必須隨時做好或主動派出強大救援人員和車隊。


精選遊記: 烏魯木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