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泰山去登頂(日月譚)

作者: riyuetan

導讀冬季到泰山去登頂(日月譚)古稱岱山、岱宗的泰山,在中國的春秋時改稱泰山。海拔1524米山勢以“雄”著稱。相傳自夏、商即為帝王“封禪”之地,秦漢以後,相沿成習,因而有“五岳獨尊”之稱。泰山集山麓的秀麗、東路登山的幽閉、山巔絕頂的奇妙、後山石塢的奧秘、西路登山曠達諸美景於一身,而且泰山遍布歷代文化的遺跡,造化所鐘,堪稱歷史博物館,因而被列為� ...

冬季到泰山去登頂(日月譚)古稱岱山、岱宗的泰山,在中國的春秋時改稱泰山。海拔1524米山勢以“雄”著稱。相傳自夏、商即為帝王“封禪”之地,秦漢以後,相沿成習,因而有“五岳獨尊”之稱。泰山集山麓的秀麗、東路登山的幽閉、山巔絕頂的奇妙、後山石塢的奧秘、西路登山曠達諸美景於一身,而且泰山遍布歷代文化的遺跡,造化所鐘,堪稱歷史博物館,因而被列為歷史博物館。

冬季到泰山去旅游,看齊魯大地山舞銀蛇、原馳腊像,有難以名狀的樂趣。在冬天清晨,從開足了暖氣的列車上下來,京滬線上的北方小站泰安,尚是一副懶倦窩冬的樣子。若大個空空蕩蕩的站台上,也就是我們這麼游客。鐵軌在白雪皚皚中向遠方延伸,岱宗在濃重的鉛色雲霧中沉睡。車站廣場上,幾乎沒有什麼人願意上前來招攬我們,尤其是聽說大雪天還要趕著上山去。一位挎著藤籃的老嫗纏著我們,讓我們買點印著玉皇像的黃草紙上山去,“就算是山東的老奶奶保佑你們一路平安”,這一刻,令人想起家中的老人。

自岱宗坊開始,登山的路分東西兩路。到岱頂全程約10千米,歷台階6293級,這是對游人意志與體力的考驗。同車到達中天門的三兩成群的年輕游客,面對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銀白世界,情趣倍增。立馬借了棉大衣,大呼小喊地開始了徒步攀登的艱難歷程。與他們不同,我們則選擇了乘自中天門至南天門的客運纜車,雖然少了鍛煉與顯示毅力的機會,但是也節省了體力,多了從從容容觀山景的時間。那泰山巔峰之間的纜車,恕我淺陋,我以為可算是人間一絕了。橫空出世,關山渡若飛。頭頂是無垠的藍天,腳下是高唱低吟的群山。陽光下一片銀白一片煙灰,空空蒙蒙。下得纜車,在渺無人跡的山道上踏雪前行,就是岱頂的大門──南天門。當年李白過此,有“天門一長嘯,萬裡清風來”的詩句,稱贊這呼嘯而過的山風。走仙人橋,過南天門,所行不遠,而著名的天街在望。

天街是登上南天門後的一條小街,高山絕頂處的石坊石碑和石板鋪成的小街,構成了人間天上的一道混成的風景線。街的一邊是一排小店鋪,因為寒冬腊月的,那店鋪也半開半掩的,店家也失了做買賣的興致。街的另一邊是石雕欄杆,欄杆外,雲卷雲舒,一帶如畫江山。轉過天街,赫然一堵山石峭壁,上面刻著唐玄宗李隆基親筆撰書的《紀泰山銘》,人呼唐摩岩,字為唐隸,全部貼金,在雪色反襯出的陽光照耀下,金光燦燦,洋洋大觀。蹣跚著興步閑走,泰山絕端的玉皇頂已經燦爛輝煌地展現在臉前了。冬季的泰山絕頂,山風有種蕩氣回腸的凜冽,只打得岱頂賓館前的旗杆上的纜繩錚錚作響。瓊樓玉宇般的絕頂之下,群山有種千姿百態的低回,無聲無息地匍匐伸展向四極八荒。走過無數名山大川的杜甫到此生出感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中午過後,與友人們消消停停返回,眺日觀峰,朝碧霞祠,出南天門,環顧四面雲天,

踏陡削的石階下山,沿途人文景觀無數。及至半途,早上在山腰間分道揚鑣的青年游客尚攀登至半程。此時的他們,已少了晨間的豪情。盡管三九嚴寒,但見他們,個個汗流夾背,將脫下的軍大衣和其他棉的毛的衣服捆扎在一起,背著扛著,與我們招呼過一聲後,又趕緊喘著粗氣趕路。路邊的轎夫靠著竹凳憨憨地笑著,不即不離地勸人上他們的“轎的”。我們則匆匆趕下山去,今晚,我們將夜宿齊魯大地上的另一歷史文化游覽勝地──曲阜。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