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

作者: 半段槍

導讀將軍故裡漫步――巢湖這次我能夠能夠親臨三將軍故裡,實屬偶然。 走千裡路,讀萬卷書。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三將軍是安徽的驕傲。當我在課堂上對學生侃侃而談的時候,我自己都以為他們的故居肯定在巢湖市裡。 我的同學現在巢湖黃麓師範任教,畢業至今多年不見,很想去看一看。 從合肥坐巢湖的車,在中途銅煬鎮下,再坐2元錢的中巴車,顛了大約40分鐘,� ...

將軍故裡漫步――巢湖這次我能夠能夠親臨三將軍故裡,實屬偶然。

走千裡路,讀萬卷書。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三將軍是安徽的驕傲。當我在課堂上對學生侃侃而談的時候,我自己都以為他們的故居肯定在巢湖市裡。

我的同學現在巢湖黃麓師範任教,畢業至今多年不見,很想去看一看。

從合肥坐巢湖的車,在中途銅煬鎮下,再坐2元錢的中巴車,顛了大約40分鐘,就到了一個大集鎮――黃麓鎮。按照慣例推測,黃麓師範應該就在鎮中了。“大姐,請問到黃麓師範怎麼走?”我惴惴地問。“黃師啊?還遠著呢!大概還有五六公裡吧。你坐三輪車,一元錢。”回答得很熱情、仔細。盡管路還遠,天色已暗,但我的心還是充滿了溫暖。

“黃師”在當地人心目中應該是很有影響的一個名字。它是張治中將軍早年在家鄉創辦的一所學校,他的雕像仍屹立在校園中,注視著生他、養他的故鄉。學校的面積還算不小。周圍群山環繞,星星點點的水塘遍布四周山凹。校園內分為由高到低的階梯狀三個層次。第一層為宿舍區和教學區,有紅頂白牆的瓦房,有帶歐式風格的古典辦公樓,高大陰深,也有色彩明快的現代建築。新舊交錯的建築無聲地展示著校園經歷的滄桑。第二層已開辟為綠茵聲,每到傍晚,學生就三三兩兩到這兒休憩、聊天,或坐、或躺,人很多,卻不喧鬧。第三層是食堂和部分學生宿舍。樹木繁蔭,青山滴翠,置身校園使人能充分享受到夏日的清涼。最大的一棵樹,大概比將軍出生還早吧,安農大曾出幾百萬的高價收購而不能,它可算是故鄉的元老了吧。

據說這還不是學校原址。在“黃師”背後,還有一所園林式樣的小學,“黃師”是從那裡開始立足的。

從“黃師”後門出去,沿著曲折的水塘望過去,就能看到一所低矮的白牆瓦屋,正對著波光瀲灩的水面,那就是張治中將軍的故居。要不是門上掛著的牌子,真很難令人相信。黝黑的大門緊閉著,透過門縫,可以看到正屋前有一道相當於影壁的穿廊,和後面的正屋門口相對,中間隔著一道面積不大的天井,習習涼風從門縫中孤寂地吹過,向我這個無名的旅人訴說著這裡曾經的繁榮和滄涼。屋後也是一個小天井,雜草叢生,牛糞的臊味刺人口鼻。這裡的短牆根,是否也曾有將軍兒時撲戲的身影?將軍掩護過的那些共產黨人是否也曾在屋中作過勾留,啜飲過將軍母親煎制的香茶?

黃麓小學緊挨著將軍的故居。這是“黃師”的原址。小學已放暑假,校園內空空蕩蕩,只有幾個婦幼在校門內如蓋的大樹下納涼聊天。正對校門的是一條青磚拼嵌的小徑,盡頭是一堵零落不堪的磚房。校園西邊橫亙著一座氣派的現代教學樓,小木馬靜靜地立在樓前,等待孩子們的歸來。然而,有幾個孩子會想到這是他們在享受前輩的恩澤?對很多人而言,校園座落在這個山溝裡是理所當然的事,否則,他們又怎麼能心安理得地把旁邊將軍的祖塋當成放牛場?

沿著小學門前的小路往裡走,經過將軍祖塋,就能看到將軍的陵園。山腳下遠遠地立著一個類似牌坊的建築物,是用混凝土砌成的一個門形框架,如果被思成先生看到,不知會作何痛心的感慨!山頂的斜坡處圍成一道圍牆,如同一根帶子勒在頭上。據說,這就是將軍的陵園了。這裡除了幾間不知作何用的破房子,一無所有。園中間立著一個台基,據介紹是安放過將軍的銅像,後來因為有細致而敏感的人物發現將軍配戴的是“國軍”徽章,感到大不妙,立即將將軍從山上請下來,坐到“黃師”的一間廢棄的屋子裡,還蓋上紅布,如同觀音像,唯恐將軍的這點“隱私”被人窺破。所以,我們翻進陵園就只能看到這樣幾根繡跡斑斑的扭曲的鋼筋在聳立著。

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可是,今天的人們大肆吹捧家鄉“聖跡”的時候,到底又是為了什麼呢?

作者:半坡網http://www.banpo.com.cn


精選遊記: 巢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