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游黔滇半月行

作者: lyr37

導讀獨游黔滇半月行(一)獨游是本人堅持了九年的傳統項目。獨游能夠體驗漂泊,享受孤獨。 把黔滇放在一起游,一是這兩省同在西南,而且相鄰;二是其它29個省市自治區都已去過,只剩黔滇尚未涉足。 上海山魂戶外俱樂部的朋友得知我的打算,給我發來13張雲南的圖片,使我很受鼓勵。查閱了攜程旅游網上的相關資料後,確定了自己的路線。從武漢出發→貴陽→黃果樹大瀑 ...

獨游黔滇半月行(一)獨游是本人堅持了九年的傳統項目。獨游能夠體驗漂泊,享受孤獨。

把黔滇放在一起游,一是這兩省同在西南,而且相鄰;二是其它29個省市自治區都已去過,只剩黔滇尚未涉足。

上海山魂戶外俱樂部的朋友得知我的打算,給我發來13張雲南的圖片,使我很受鼓勵。查閱了攜程旅游網上的相關資料後,確定了自己的路線。從武漢出發→貴陽→黃果樹大瀑布→昆明→瑞麗→麗江→香格裡拉。黔滇兩省,以滇為重點。游滇突出兩個世界遺產: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麗江,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地區(中心在香格裡拉)。

從7月1日出發,到7月15日回來。具體行程和有關費用介紹如下:

7月1日晚10點42分乘k109從武昌出發,次日下午5點到貴陽。(硬臥262+5元)

住大十字附近正新街20號順友招待所,單人間30元一天(住兩天半,75元)

7月3日參加鴻雁旅行社(貴陽火車站出站口向東走100米左右)組織的黃果樹、天台山、苗寨一日游。(160元)

7月4日上午步行游覽貴陽市容,看了甲秀樓、大十字廣場、人民廣場等。下午休息。

7月4日晚7點半,乘2079次車去昆明,沒有臥鋪,只有硬座。(65元)

7月5日上午7點半到昆明。立即到火車站出站口西邊乘去瑞麗的長途臥鋪汽車(191元)8點發車。7月6日上午6點半到達瑞麗。住南卯街2號利民賓館,標間40元一天。(住了一天半,60元)

7月6日參加去緬甸的木姐、南坎一日游。(170元)

7月7日上午步行逛瑞麗市容,邊貿街、珍寶城、農貿市場等。下午休息。

7月7日下午6點,乘臥鋪長途汽車去大理。(97元)

7月8日上午5點到大理。7點半乘依維柯去麗江(35元)。4個小時後到達麗江。

住老城積善巷76號小峰青年客棧。一個鋪位的樓閣一間15元一天,前後住了4個晚上。(60元)

7月8日下午逛老街。晚欣賞宣科主持的納西古樂演奏會。(50元)

7月9日上午參觀木府。憑湖北的老人優待證享受半價優待(20元)。下午逛老街。

7月10日上午到民主路雲嶺旅行社辦香格裡拉二日游的手續,簽合同,繳錢(240元,含人身保險費10元)。下午逛老街。

7月11日上午9點乘中巴去香格裡拉。途中游長江第一彎,遠眺虎跳峽口。中午一點半到達香格裡拉。午餐後游松贊林寺、納帕海和博物館。

7月12日上午游屬都湖。下午返回麗江。仍住小峰青年客棧。當晚到四方街接待中心買了次日回昆明的旅游車票(150元)並預定14日從昆明回武漢的k110硬臥車票(繳定金200元,到昆明取票)。

7月13日上午8點半在長水路客運站發車,晚8點半到昆明。下車後到北京路昆湖飯店三樓接待中心領取車票。(補齊票款202元)(共計372+30元)

住迎賓旅社(15元一天)。

7月14日清晨逛北京路附近的蘑菇批發市場和一個菜場。早晨9點21分,k110駛離昆明。

7月15日下午3點半回到武漢。(車旅、門票費共計2057元。吃飯、購物在外。)

獨游黔滇半月行(二)

我們在出發之前,往往會對要去的地方做許多了解,做許多研究,因為目的地不是名勝便是古跡。但是我們很少會對旅途加以關注,因為一路經過的多半是無名的山水。多年來出游的經驗告訴我,欣賞有名的山水是一種享受,欣賞無名的山水更是一種發現。我常常把旅途當做學習欣賞無名山水的課堂。

我們是在睡夢中經過長沙、湘潭的醒來已是湘中重鎮婁底。向著湘西,列車蜿蜒前行,鑽進由丘陵組成的山陣,穿過洞穴,跨過河川。山間民居不少是樓房,拱形窗、八角門,頗為講究。在一面牆上見到“批發貴州生漆”的字樣,雖然沒到貴州,已能感受貴州。

車過漣源,見到一條髒兮兮的黑水河——漣水;車過冷水江,資水很清,還有兩條打魚船在礁灘間游移。山水展示著污染,更展示著治理污染的努力。

列車經過新化,這一帶民居不少有高高的馬頭牆,屋脊兩邊作牛角形翹起,屋脊上有一些瓷的吉祥物,中間好像是一個太陽,裡邊嵌著毛澤東頭像,或者是一個“福”字。是紀念毛澤東,還是祈求毛澤東保佑自己的房屋和家園?在毛澤東的故鄉,革命文化正在經由普通群眾的手,用這樣一種地方風俗的形式,實現著向傳統文化的回歸。

山越來越深,水越來越急。雲在水上成霧,霧在山上成雲。雲霧繚繞,陽光照耀,極為壯觀。一連穿過十多個長長的洞洞相接的隧道,窗外已濃霧如煙,山水朦朧,經過的小站名叫“煙溪”,名副其實。

鐵路緊貼著山,坡緊逼著路。雨季滑坡肯定是鐵路最頭疼的事。不過這一路的護坡工程相當好,多級的鋼筋水泥牆固封著路邊的山坡,壁立的山岩有巨大的擎天柱把它鎖住,有些地段列車通過猶如行進在三峽大壩的船閘中,安全是有充分保證的。

車過沅江的大江口,看江邊群山已經不用仰視,而是俯瞰,山越來越高,谷越來越深。電氣化的火車在這樣的線路上爬坡也只能慢慢地跑。越爬離雲貴高原應該是越近了。過了懷化,出現了湘西特有的吊腳木板屋,下邊以木柱支撐離地三尺,大概是避濕氣。上邊屋頂離屋六尺,留出一個四面通風的觀景平台,大概是夏天乘涼休閑的所在。加以竹林掩映,幽雅閑適,極富詩情,看遠山,如濃淡有致的墨跡,無限畫意。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進入貴州的,因為沒有見到“歡迎你進入貴州”的橫幅,也許就在過了環山抱水的新晃後不久,路邊出現“歡迎你進入湖南懷化平安大道”時,進了貴州。看來貴州似乎是個不好張揚的省份。

車停玉屏,山清水秀,滿目蒼翠,使人賞心悅目。過鎮遠,見河上一橋,橋中央有一座挺拔俏麗的樓閣,心情為之一震。漸行漸遠,樓閣很快隱沒於貴州的群山之中,群山又不斷推出新的景觀,使人欣喜,叫人激動,這就是貴州。貴陽就要到了。

獨游黔滇半月行(三)

黃果樹大瀑布是我一生的向往。7月2日下午,出了貴陽車站,一名鴻雁旅行社的工作人員主動向我介紹黃果樹一日游,我隨他去了車站東邊郵局旁的旅行社掛牌處,是一個正規的旅行社,報價160元,不算高,於是便交錢辦了手續。

第二天早晨七點,鴻雁旅行社派小巴送我和另外幾位散客到瑞金中路上一輛依維柯去黃果樹。一共20位散客,來自山東、上海、江蘇、福建、雲南、湖北等省市。這說明向往黃果樹的人具有廣泛性。

難得晴天。“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是從小學習地理對貴州形成的基本印像。能在陽光下向黃果樹進發是我們的運氣。上午途中在安順看了一個苗寨。午餐大家都很滿意。午餐後到達位於鎮寧縣的黃果樹,門票90元,我們由導游小馮統一購票。小馮給我們一個半小時自由活動,雖然時間不算長,但比排隊走一個跟一個還是自由多了。

黃果樹大瀑布,高74米,比東北第一的長白山瀑布高10來米。寬81米,比九寨溝的諾日朗瀑布寬20多米。是亞洲第一大瀑布。

據說,夜深人靜時,十裡外就能聽到瀑布的轟鳴聲。我們進門後,擺脫了等候進門的游人的嘈雜聲,就聽到遠處傳來的轟轟嘩嘩的聲響。

透過茂密的樹叢,看清我們面對著一個長長的峽谷,從外向內逐漸收縮,像一支巨大的喇叭。喇叭的盡頭,向右一拐就是黃果樹大瀑布。黃果樹大瀑布給人印像特別響,可能與這種峽谷的喇吧效應有關。一股強大的水流從高山頂上下瀉,在下瀉的過程中,衝擊著山石,衝刷著山岩,最後跌進谷底的黑龍潭,帶著排山倒海的衝撞力量把深深的黑龍潭連底掀翻,卷起衝天巨浪,巨浪把無數細小的水花甩過黑龍潭的上空,拍打著在對面山坡上觀看瀑布的人們的臉頰。空谷傳音,大瀑布衝擊山岩、衝擊深潭以及後浪推前浪、轟隆隆地逐級衝出深潭的響聲在空谷裡回蕩,從四面的回音裡得到幾倍的放大。給人的視聽乃至心靈以極大的震撼。

在瀑布對面左邊山坡的樹林裡,有一座徐霞客像。在福建武夷山和廣西河池等地,曾經多次見過他的雕像。但是這座雕像還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像。徐霞客盤腿坐在一塊蓮花般的大石頭上,左手撫著右腿,支撐著上半身向左前方傾斜,頭微仰,向著左上方,仿佛在全神貫注地觀賞並贊嘆著大瀑布雄偉的氣勢,仿佛在聚精會神地聆聽並享受著天籟的轟鳴,仿佛在陶醉於這大自然的造化,並與這大自然融為一體。這裡的徐霞客不再僅僅是一個頭戴鬥笠,腳蹬草鞋,手持雨傘的苦行僧,而是一位自然美的追求、探索、發現與欣賞者,是一位偉大的旅游先行者。

黃果樹大瀑布不僅可聽可看,而且可以用肌膚感受。炎炎夏日,游人下到峽谷,可以感受到瀑布掀起的涼風陣陣,十分愜意;在瀑布對岸,可以感受到水花的拍打和水霧的輕拂,非常爽氣;在瀑布兩旁,可以感受到飛流直下時的寒氣逼人和水珠橫飛時的眼花繚亂。

黃果樹大瀑布也很好玩。人們走上高懸於峽谷上的鐵索橋,搖啊晃啊有驚無險,在大瀑布的懷抱裡體驗履險如夷的感覺真好。過了橋順著山腰小路走到瀑布邊,盤旋而上,在掛著瀑布的山岩的側面,現出一個山洞,旁邊有已故大畫家劉海粟先生題寫的三個大字:水濂洞。走進洞穴仿佛鑽進瀑布的肚子裡,一團漆黑。洞穴上上下下、暗暗明明,貫穿整個大瀑布。走在裡面,腳下是水流石滑,身邊是滴滴答答,外邊是嘩嘩嘩嘩。一些岩縫和缺口成為從瀑布後邊觀賞瀑布的觀景窗和觀景台。透過瀑布的水濂,看外邊的景觀,別有一番情趣。孩子們在水濂洞裡大呼小叫,可高興了,大概他們在這裡才真正做了一次孫悟空。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趕到出口集合處。原來只用了1小時20分,我是提前來集合了。大家會合以後都為黃果樹的美麗風光叫絕。

獨游黔滇半月行(四)

天台山在貴州平壩縣,距平壩13公裡,相對高度僅60米,雖然不高,卻很有名氣。天台山,三面懸崖,上有古廟伍龍寺,修建於明代初年,距今600多年。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廟與一般寺廟不同,它既是一座宗教文化建築,又是一座軍事建築,是一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古堡。是明太祖加強邊防,開發邊疆,團結邊遠少數民族政策的產物。

上伍龍寺只有一條路,寺牆又高又厚,寺內自下而上有三圈建築空間,一條坡度很陡的石階盤旋而上把全寺連接成一個整體。石階經過三道門,可以分別對外實行封閉。山頂有水源,終年不絕。易守難攻。今天,歷史在這裡揭開了它神秘的一角。

伍龍寺又叫天龍屯堡。附近的老百姓自稱屯堡人,來自應天府(南京)和今天蘇皖浙一帶,是明太祖派遣來此屯墾軍人的後代。他們既不同於當地少數民族,也不同於其他漢族。他們至今穿著傳自明朝江南一帶的服飾、鞋子,保留著不少明朝江南一帶的風俗習慣。本人也是南京人,在天龍屯堡見到第一代屯堡人從南京帶來種下的銀杏樹仍然枝葉茂盛,年年掛果。現在不是結果的時節,枝頭卻掛滿了紅色的帶結,頓時倍感親切。銀杏是一種長壽樹,南京人歷來把銀杏樹看作神樹,崇敬銀杏樹,跪拜銀杏樹,祈求銀杏樹賜福賜壽。童年的時候,家裡人總在我頸子上系一根紅繩子,逢年過節便領我到門西的一棵大銀杏樹前,先燒香,再叩頭,然後取下戴了一段時間的紅繩子,系上一塊小瓦片,要我使勁往樹上扔,紅繩子掛上了高高的樹梢,家裡人松了一口氣。我這才看清樹上掛滿了紅繩子,和現在在屯堡所見極其相似。

我十分敬佩屯堡人,這些古代生產建設兵團的戰士,為了古代中國的安全和繁榮,他們告別當時的首都,拖家帶眷,來到當年邊遠蠻荒之地,把當時比較先進的中原文化和生產技術傳播到這裡,世世代代扎根在這裡,與各民族和睦共處,為開發西南、建設貴州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導游小吳是一位屯堡姑娘,南京對她來說,只是一個抽像的概念,我問她對南京有什麼願望,她想了想說,有機會想去南京看一看明孝陵。為什麼想去明孝陵,她沒有說。是不是因為裡邊埋葬著一位曾經決定了她的家族幾百年命運的皇帝,還是因為只有拜謁明孝陵,才能表達世世代代屯堡人對自己祖先故土的思念。她沒有對做此選擇的祖先的埋怨,也沒有對600多年來沒有給他們制定照顧回城政策的歷史的埋怨,她甚至還有一點超越歷史的自豪感和光榮感,因為他們是經受了600多年考驗的最有國家觀念、最有民族責任感的南京人的後代。雖然沒有鮮花,沒有授勛,歷史,不僅是貴州歷史,特別是南京的歷史都應該記住屯堡人,今天的南京人如果把屯堡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開闊愛國主義的歷史眼界,開發散落在外的歷史文化資源,我看是非常有意義的。

獨游黔滇半月行(五)

瑞麗是滇西南與緬甸接壤的一座邊境小城。街道不寬,樓層不高,行人也不很多。街心茂密的榕樹,路邊筆挺的椰樹、棕櫚和飄逸的鳳尾竹點染出一派南國風光。

我是坐了一天一夜的長途汽車,於7月6日清晨6點半從昆明到達瑞麗的。由於時差,這裡實際上比內地要晚個把小時,所以雖然6點半,街上很少行人,旅館、商店都沒有開門,沿著南卯街往前走,7點左右,終於找到一家開著門的利民賓館,於是登記住下,同時報名參加今天去緬甸木姐、南坎兩市的一日游,交了170元。8點左右,來了導游小張,用摩托帶我去市旅游局照相辦入出境通行證(不另收費),9點左右,小張辦好相關證件,乘輛小巴來接我出境。曾經聽說雲南人是我國最沒有性子的人(意思是辦事慢,缺乏時間觀念),瑞麗的辦事效率使我對雲南人的性子有了新的看法。

小張說了緬甸方面對游人攝影的一些限制。入鄉隨俗,沒得話說。順利通過邊檢,從瑞麗江南的姐告國門出關,我方出境手續和緬方入境手續全由導游辦理。緬方的接待單位是緬甸木姐珍寶旅游公司。這是一家由緬甸華人經營的公司。經理聽說我來自武漢,出來見面,自我介紹緬甸名字叫刀華,中文名字叫李思鄉,祖籍漢陽,父親50多年前隨國民黨軍隊到緬甸,母親是緬甸人,他出生在緬甸,98年回過武漢。他還有一個姑母在湖北宜昌。在緬甸能見到一位事業有成的老鄉,還是使人高興的。有人曾遇到過借拉老鄉關系推銷偽劣商品,從而吃了大虧的,不過我見到的這位老鄉卻沒有向我推銷任何東西。

中方導游把我們交給緬方導游小楊,小楊也是緬甸華人,一見面就向我推銷緬甸的紙幣、硬幣和郵票,50元一袋,為了留個紀念我買了一袋。上車以後,她教了我們幾句常用緬語:謝謝(姐夫你媽來了);不用謝(你媽沒來我來了);上洗手間(挨打);早上好(美國老巴)司機(高血壓)……大家在嘻嘻哈哈中模仿。我覺得幾步距離語言迥異,真是出了國了。

按照安排,上午游覽木姐,下午游覽南坎。木姐和南坎是緬北的兩座小城,隔著瑞麗江與瑞麗鼎足而立。雖說都是小城,反差很大。用我們的眼光,木姐像一個鎮,南坎像一個鄉,建設和規模無法與瑞麗相比。

木姐有一條大街,街心有一條綠化帶,摩托車比較多,行人不少,婦女多著統裙,男子也有著統裙的。還有大鼻深目膚黑的男子,大腹便便地穿著花統裙在街上走,小楊說這是印度人,來這裡做生意的。緬甸和印度是鄰國,歷史上曾經同為英國的殖民地,因此民間來往頻繁。小楊領我們去逛商場,和武漢的漢正街相似,只相當漢正街的一角,沒有什麼顧客,小楊熱情地給我們導購,我們知道這裡的貨物大都從瑞麗批來,所以都是看看而已。問了小楊,才知道這裡人們的月工資一般是1萬至2萬緬幣,人民幣與緬幣的比值為1:100。有錢的人不是很多。街上跑的大都是二手日本車,警察手執口哨站在街邊,用哨音指揮車輛。

在木姐,重點參觀的是金鹿寺。菩提樹下金塔玉佛,雕刻精美,規模宏大。金鹿寺既是一座廟宇,又是孤兒院。我們進去的時候,正逢孩子們化緣回來,只見十來個穿著橙色袈裟的小和尚,人手一缽,沉默地排著一列縱隊,魚貫而入。緬甸是一個佛教國家,村村有廟,男孩子都要出家當兩年和尚才能結婚成家。受著佛教文化的熏陶,緬甸人對物質生活沒有過高的要求,有飯吃就行,有余錢就修廟,就燒拜佛,就做善事。所以違法犯罪的人比較少。寺廟、佛教似乎已經成為緬甸社會安定的支柱。寺院門口有幾個乞討的婦女兒童,小楊說她們都是來自印度北方的難民。

從木姐到南坎,是一條狹窄的鄉村公路,民居集中在公路兩邊,多半用蘆席做牆,雖然簡陋,但是通風通氣,適宜這裡炎熱潮濕的氣候。因為蘆席不結實,民居年年都得翻修。令人稱奇的是,人們在蘆席上竟然編出了各種不同的圖案,使簡陋的民居展現出一種特有的樸素的美。民居的背景是廣袤的田野,水稻長勢良好。這幅圖畫大體上反映著今天緬甸主要是一個農業社會的現實。途中過兩條小河,河上分別架著鐵橋的框架,框架上鋪了幾塊沒有固定的木板,司機小心翼翼地把車開過去。小楊說,這還是日本侵略緬甸時留下的橋。我理解她不是稱贊侵略者修的橋經久耐用,而是慨嘆60年了變化不大。

南坎的街市比木姐差多了,像樣的房屋不多,街道也比較零亂,水果攤販擺在路中間叫賣。不過寺廟卻不比木姐遜色,佛塔比木姐高,佛像比木姐大,佛像的文化內涵也比木姐豐富。街裡一座佛寺的神殿中央,神龕上高坐著一尊巨大的金佛,旁邊掛了一張照片,是當年日本人轟炸這座寺廟後拍的,一片廢墟中石佛像端坐。南坎人認為是菩薩顯靈,佛像炸不壞。戰後人們踊躍捐錢給石佛貼金,把神殿修得比被炸前更大更壯觀。金佛實際上已經成為緬甸人民歷經苦難堅強不屈的一種精神像征。南坎的佛像多半以佛教故事為內容,一組組佛像布置成一個個佛經故事的場景,佛像的塑造也比較貼近生活,生動活潑,形像各異,頗具個性,頗近人性,富於情趣。使我們這些完全不懂佛教經典的人,參觀起來也饒有興趣。在南坎雲峰大白塔附近,小楊要我們看一組行者像的領頭人像不像趙本山?的確像。我不禁要問小楊,“你們也熟悉趙本山?”小楊說,“我們也看中國電視。”說不定這尊神像的塑造者也是一個趙本山迷呢。異國風情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電波聯結的當今世界尤其如此。

浮光掠影地結束木姐、南坎游,回到瑞麗,仿佛已經離開了很長時間,見到界碑、國門格外親。游覽既讓我零距離接觸了友好鄰邦緬甸,也潛移默化地加深了我對自己國家一些原先習以為常的方面的認識和感情。

一日游的最後一項是在瑞麗東南亞風情園會餐,所有今天出游的人,不分團隊歡聚一堂,用餐,觀看民族歌舞演出。然後由各團隊導游把大家分別用車送回各自的住地。我是沿著人民路步行回賓館的,從風情園到南卯街,基本上是從瑞麗的東南走到西北,貫穿全城。黃昏時分,不論郊區還是城區,到處秩序井然氣氛祥和,美麗邊城有著良好的治安環境,來這裡旅游,安全是完全不用擔心的。

獨游黔滇半月行(六)

麗江是我此次出游的重點目的地。瑞麗沒有直達麗江的汽車,要到大理轉車。7月7日下午6點從瑞麗發車,第二天清晨5點到達大理的下關車站,大理還沉睡在夜雨中,氣溫較低,司機讓大家繼續在車上休息。大理到麗江的車多,豪華車9點發車,為了趕時間,我坐上了8點發車的依維柯,4個小時後我就走在麗江街頭了。

先得找個住的地方,我想應該買張票住到古城裡,住到外邊每次進古城還得買票。過去游蘇皖贛的古村古鎮的經驗是,進村進鎮先買票。麗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票價一定不菲。可是我在古城入口處怎麼也找不到賣票的地方,原來進麗江古城不用買票。這樣住在哪裡都一樣了。

在古城裡轉,古民居中的客棧吸引了我,小門小巷大院明,雕木雕磚樓欄靜。庭院比較軒敞,比較透光透氣,比較平民化,比較人性化。不像皖贛古民居那麼富於官氣或商氣,那麼沉重,那麼沉悶,那麼好看而不好住。為了體驗古城,我選擇了玉河邊積善巷76號小峰青年客棧閣樓上的一間小屋,住宿費便宜,一晚才15元。白天,拉開窗簾可以俯瞰下面的景色:走廊上吊著黃的玉米、紅的燈籠;院子裡有一、二十盆花散放在一、二十個根雕的支架上;兩只大白貓躺在藤椅上,一只小白狗正在朝貓走去……晚上,拉上窗簾可以臥聽夜雨和玉河的流水聲。

麗江是納西族聚居的地方,也是滇西北各族人民交會的地方。到麗江,納西古樂是不可不聽的。古城是有形文化遺產,古樂是無形文化遺產。在客棧裡訂了當晚8點納西古樂演奏會的票,100元和80元的可以在中間對號入座,我買的50元票是散席,要自己在邊上找位子坐,我差不多提前一個小時去,在台邊上占了一個位子。不少人來半是聽古樂,半是想一睹會長宣科的風采。我也如此。

8點不到,內著藍花長衫,外穿紅花或藍花背心的一群老先生,手執民族樂器,在中青年演員的攙扶下,顫巍巍地登上台來。為了千古絕唱,這麼多古董級的民族樂手端坐台上,令人肅然起敬。全場熱烈鼓掌。

8點整,宣科登台。他像一位中年人,頗壯實,臉微黑,戴眼鏡,穿一襲藍色長衫,看不出他其實已經74歲。他掃視場中還有一些空位,幽默地說:“音樂面前人人平等,演出現在准時開始。”面對場中有些外賓,他又用英語重述一次(以後每次他都用雙語講話)。他說納西古樂並不僅僅屬於納西族,內容主要還是漢族宮廷音樂,明代洪武年間傳到納西,納西族世世代代很好地保存了下來。聽了他的介紹才知道這裡演奏的不是一個邊遠少數民族的小家碧玉,而是中華民族幾乎失落的燦爛明珠。他風趣地說他不知道自己算那個民族,所以姓宣,是因為祖輩在明代從安徽宣城來到這裡。應該算漢族,但是在幾百年間有多少其他民族的人進入他的家族,他不清楚。他只知道他的祖母是藏族。他說中國的各民族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一支樂曲《八卦》,作者李隆基。”他問台下“你們知道李隆基是誰?”沒有回答。他說“就是楊玉環的愛人。”下邊沒有反應。“就是唐玄宗,唐明皇。”下邊反應活躍起來,不少人會心地發出“唐明皇”。“好,演出開始。”

一個蒼老的聲音從樂台深處傳出:《八卦》。演奏開始,青年人演奏得很神氣,中年人演奏得很沉穩,有些老先生則閉著眼睛輕搖著身子演奏,他們沉醉於演奏的樂曲中。樂曲演奏得氣勢恢弘,莊重歡暢。於有著道教色彩音樂的神秘中傳達出當年李隆基為太平宮落成而歡慶的心情。

“第二支曲子是《浪淘沙》,詞作者李煜。”宣科介紹了李後主文學藝術的成就和他悲劇的一生後,著重談了先曲後詞,即按照一定曲子的要求填詞是非常困難的創作,現代有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會填詞的藝術家李叔同,他有一首歌是用一支外國曲子填的詞,很受歡迎。接著宣科輕聲唱起了《送別》:“長亭外,古道邊……”全場都跟著唱起來,氣氛十分熱烈。在演奏前照例由那個不露面的蒼老的聲音在樂台深處報幕:《浪淘沙》、《一江風》、《山坡羊》……給人以強烈的歷史滄桑感。

《浪淘沙》是邊奏邊唱的,表演完了,為了加深大家的印像,宣科還獨唱了《浪淘沙》的結尾部分,受到熱烈歡迎。在演奏中穿插有合唱、獨唱、合奏、獨奏等,宣科介紹了這些古樂走向世界,到過幾十個國家,增進了各國人民對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的了解,受到各國人民和政要歡迎,得到各國輿論高度評價的情況。有外國報紙說這是真正沒有受到污染的音樂,有的認為這是和平之音。使大家大開眼界。

節目中還安排了一位84歲的老先生吟誦周敦頤的《愛蓮說》,很有節奏和韻味,給人以美的啟迪和享受。宣科對這種古老的讀書背書方式情有獨鐘,他也吟誦了《長恨歌》的一部分。大家在傳統文化的熏染中度過一個難忘的夜晚。

縱觀整場古樂演奏會,真正的主角和靈魂是宣科。他也是台上的一名胡琴手,但他主要的作用是以年輕和開放的心態解說古樂,解說樂器、解說歷史、解說古樂會、解說自己與古樂結緣的心路歷程。是他架起了一座古樂走向聽眾、聽眾接受古樂的不可或缺的橋梁。他一站起來全場就興奮,他不斷和聽眾互動,掀起一個又一個高潮。宣科作為古樂的整理者,作為古樂會的組織者和領導人,他的成就與他坎坷(階級鬥爭年代他曾冤獄21年)和傳奇的人生、與他對人生的感悟和理念、與他傳奇的家族歷史、與神秘麗江的人文環境都密不可分。對我來說,這個夜晚是:感悟古樂,感悟歷史,感悟人生,感悟麗江。

了解麗江古城,不能不關注納西的歷史,不能不關注在麗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曾經起過重要作用的、曾經統治麗江幾百年的納西土司木氏家族。9日上午,我去了木府——納西土司木氏的宮殿。現在的木府主要是97年後重新設計修建的。老木府大部分毀於清代初年,剩余部分則毀於文化大革命。現在建設的木府既有歷史資料的依據,也有今人對木府的理解,當然也少不了旅游事業的需要。大約400年前,徐霞客曾經來訪,發表過“宮室之麗,擬於王者。”的慨嘆。新建的木府正是著力體現這八個字。須知在封建社會,等級極為森嚴,不是王者要“擬於王者”,是要掉腦袋的。為什麼當年木府能夠修得那麼氣派豪華?徐霞客認為“蓋大兵臨,則俯首受紲,師返則夜郎自雄,故世代無大兵燹,且產礦獨盛,宜其富冠諸土郡雲。”這段話的大意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木氏土司奉行和平發展的政策,所以成為那一帶土司的首富。這是其一。其二:納西族一直同中央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並且深得中央的信任。納西族有兩千多年歷史。東漢有白狼王獻詩洛陽,晉稱摩沙夷,唐立越析詔,以鉗制大理的南詔,宋號花馬國,元置麗江路,明代賜姓木,世為土司長。老木府就建立在明代。明代是納西木氏土司的鼎盛時期。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木氏土司在文化上大力吸收和推廣當時先進的中原文化。木公非常重視學習漢文化。徐霞客來了,木公請他幫助修改自己用漢語寫的手稿,並親自命題:《雅頌各得其所》,請徐霞客教自己的四兒子寫文章。徐霞客還記下了當時滇中最大的孔廟在麗江南邊的鶴慶,鶴慶孔廟就是麗江木公贊助一千兩白銀修起來的。當徐霞客以一介寒士的身份來到麗江時,木公在解脫林寺接待,親自出二門揖迎。席地而坐時,請徐霞客坐在木板上,自己則坐在木板下。如此尊重知識分子說明他真正在身體力行儒家的禮教。徐霞客當年和納西人交往還要通過“通事”(即翻譯),我們今天直接交往毫無障礙,木公如果有靈,一定會感到欣慰。,

木府的建築、水系、廣場、園林無不經過精心的設計,木府的牌坊、宮殿、樓宇、亭台、長廊,集當代古建築之大成。到處是石雕、木雕、磚雕,還有精美的繪畫書法和體現朝廷意志以及木公理念的匾額,可說是一座反映木氏土司政治生活、文化興趣、家庭生活、以及納西與當時中央政府關系的綜合性博物館。值得仔細觀察、品味。好在我沒有跟團,沒有時間限制,沒有導游吆喝,可以從容不迫,可以流連忘返,我在裡邊待了四個小時,如果不是腹空難熬,真想待上一天。

到木府,從光義街經過關門口、天雨流芳牌坊,來到一個小廣場,廣場西邊有一座兩層結構的大型石牌坊,上層中央是金字“聖旨”,下層的大號金字是聖旨的內容:“忠義”。四只石獅蹲踞在牌坊前,威風凜凜。木府就在牌坊後邊。木府的朝向是座西朝東,與一般古代官府座北朝南不同,木府是朝向皇帝所在的方向,體現著“忠”。

進了大門是一個大廣場,左右是鐘鼓樓,穿過廣場步上三層平台是一座巨大的宮殿式建築“議事廳”,土司木公在這裡辦公,廳前高懸三塊金匾,是明太祖、明成祖等三位皇帝賜給木土司的,內容都是“誠心報國”,既是褒獎,也是希望。

議事廳後是座落在水中央的三層的“萬卷樓”,木土司藏書學習的地方,環境清幽,門窗木雕精美。萬卷樓的後門上是嘉靖年間皇帝賜的“忠孝文武”匾。

往後去是“護法殿”,據說這是木土司處理家事的地方,中間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和土司祖先的畫像,後門上掛著“喬木世家”匾。寓意只有按當時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倫理道德來處理家務,才能使家族興旺發達。

護法殿後,一條街道把木府分成兩邊,靠過街樓連接,從後門進入光碧樓,樓上陳列著麗江古往今來的傑出人物的畫像照片,有古代的清官、支持蔡諤的護國軍反對袁世凱的近代地方民主革命領袖、幫助過紅軍長征的社會賢達、現代的納西藝術家、納西民族學家……借木府展示這些地方人物,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麗江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光碧樓的後邊是亭亭玉立的玉音樓,演奏樂曲,接待來客,應該是一座很快樂的建築。但是看到二樓後邊懸掛的一塊匾就快樂不起來了,匾上寫著“天威咫尺”,意思大概是不要以為山高皇帝遠,如果過分放縱自己,忘記自己對國家的責任,那麼滅頂之災頃刻就會降臨。這是一位名叫木增的土司對後世子孫意味深長的警示,要求後世子孫千萬要加強自我約束。

木府最高處有座道觀,三清殿掩映在獅山的古柏深處,這是木府的家廟。具有濃厚道教音樂色彩的納西古樂得以世代相傳,恐怕與木府信仰道教也有一定的因緣。

從北邊的長廊向下走,拐個彎便進了木家院,堂屋中央掛了一幅木增的草書,這幅土司的書法作品保存至今很不容易,裡邊是不是還有什麼故事呢,不得而知。木家院裡還布置了一些不同身份的人的起居室,布置了反映納西服飾和風俗的展覽。院門口是重建木府時從地下挖掘出來的老木府的一些建築構件,如巨大的石雕柱礎等。使人們在中斷的新老木府之間建立起近似同一性的聯想。

結束參觀,正要出大門,抬頭看見四個大字:“輯寧邊境”,又是明朝皇帝賜的匾,有些事在歷史上是很難講清楚的,不過麗江木府的愛國土司們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確發揮了輯寧邊境的作用,人民可以認同,歷史在此是公正的。

吃了中飯,回客棧休息了一會,便打算去逛老城的老街。其實此前此後,我一直在不斷地逛。麗江最古最美最真實的景物在老河老橋老街,所有來此旅游的人都把逛河逛街當作最主要的活動。

玉龍雪山雄峙於北方的天空,玉龍橋扼守老城的入口,導游說,在麗江沒有地圖不要緊,順著河流的方向走下去,就是老街老巷老民居。從黑龍潭流來的玉河到此一分為三:東河、中河、西河,它們在穿街走巷往前流的時候還會分岔,小的支流忽而潛入地下,忽而湧上地面,在小街小巷邊形成嘩啦嘩啦的激流,像貓狗在追逐嬉戲,十分有趣。河流和支岔結成了水網,這裡的水網很密,支撐著麗江老城幾百年的發展;這裡的河都比較小,不通航船;這裡的河都是活水,在形成落差的地方,水流很急;這裡的河都很清,清得水中游魚歷歷可數;這裡的河都很親近人,沒有高高的堤岸,房屋與河沒有距離,到處可憑欄,河水觸手可及。不論坐在屋裡還是走在街上,總有一種感覺:流水就在身邊或腳下。在燈紅柳綠的街邊或橋頭,河水形成倒影,會給人帶來一些美麗的幻覺,雲在水下飄,人在天上游。

河流擋不住人的腳步,在人要走過去的地方總能找到橋,連接街道和街道的有石橋、鋼筋水泥橋,連接店鋪和街道或者人家和街道的有木橋、石條搭成的橋、鐵焊的橋。老城老橋多。最老當數七一街和崇仁巷連接處的萬子橋,徐霞客曾經在上面走過,當年叫做萬字橋,至少400年歷史,橋欄的巨石已經被歲月蝕剝得滿身孔洞,蒼老得失去原來的形狀。橋頭有塊石碑,年代久遠字多漫滅,橋面鋪的大石塊也很不平整,橋身兩邊長滿荒草,但是荒草遮不住沒有變形的拱形橋洞。河水流過,唱著古老的歌。

最能給人神秘感的是老街。老街裡藏著茶馬古道,七一街邊有塊碑記述著古代馱著普洱茶和各種物資的馬幫從大理經過這條街去香格裡拉、拉薩乃至印度,馬蹄聲從黎明至夜幕低垂不絕於耳。老街裡還藏著許多明清古民居,在百歲橋附近我找到一處麗江重點保護的明代民居劉家大院,深巷導引,庭院廣闊,樓宇四合,木雕精美。麗江人比較開放,對人態度友好,即使在居民區,不少人家都開著大門,讓外地游客進去看。

老街上有不少茶馬古道留下來的古老店鋪,我們不知道它們過去曾經經營什麼,現在則和那些新開的店鋪一樣,不是賣旅游商品就是經營客棧或飲食店。這裡的旅游商品頗有特色,一是帶有納西文字、麗江風情、高原印記,如麗江木刻、犛牛肉干,讓游人把麗江帶回家;二是自產自銷邊產邊銷,游人可以看他在T恤上寫上納西文字或畫上納西圖案,可以看他在木片上刻麗江風光,這就增加了商店的可觀賞性;三是注重滿足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個性化需求,喜歡神秘的朋友可以選擇某個神秘圖案的樣品,讓他給你做一個;四是兼顧紀念性和實用性,這裡的手工藝品許多具有實用價值,手縫的馬幫皮帽子可以戴,木雕的納西臉譜可以做房間的裝飾。麗江人很精明,他們知道游客只會為買別處買不到的有麗江特色的而且貨真價實的東西才掏腰包。

雲南人喜歡怪,有個旅行社的名片反面印的是雲南十八怪,麗江老街的店名也有些相當怪,圍繞四方街走一圈,不難發現“一間木蟲”、“一米眼光”、“最後部落”、“今生有約”、“在水一方”、“雨後初晴”、“無言齋”、“暗地”、“臭皮匠”、“土木匠”……不論雅俗,只有怪才能引人注意。從這裡又可以看到麗江人的聰明和風趣。

老街也是藏龍臥虎的地方。不經意間走進了東大街的“和志鋼書齋”,徐霞客記載明太祖在給麗江納西人賜姓時,“官姓為木,民姓為和”。和志鋼看來是一位納西的民的後代。這可是一位全國知名的年輕人,第14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他11歲被電擊失去雙臂,他不向命運屈服,學會自己穿衣做飯,喂豬放牛馬,學會以口代手寫字,讀完高中。他在殘疾人運動會上先後獲得32塊金牌,他的口書書法作品獲得世界殘疾人書畫展金獎,他多次在國內外舉辦書法展覽,外國人說從他身上進一步了解了中華文化和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他不但自食其力,而且通過辦書齋為十來位健全人提供就業機會,還先後為社會慈善事業捐款十多萬元。中央電視台和台灣電視台都為他拍過專題片。人們稱他為“納西魂”。在他賣自己書法作品的“書齋”門口,還掛著一塊牌子:“麗江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如果說麗江的過去充滿神秘,麗江的今天則充滿神奇。

獨游黔滇半月行(七)

當年徐霞客到了麗江,曾經寫信要求土司木公幫助他去忠甸(即今天的香格裡拉),木公復信“路多盜,不可行。”留下了千古遺憾。

我游了麗江,最大的願望也是去香格裡拉。香格裡拉位於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區域的中心地帶。適逢雨季,虎跳峽封峽,去香格裡拉的路也不大好走,能不能去不知道。10號上午,民主路雲嶺旅行社關經理給我辦了香格裡拉二日游的手續。

麗江到香格裡拉距離不到200公裡,由於要翻越崇山峻嶺,跨過金沙江,幾年前要走兩天才能到,現在路好了,只需要四個小時。我們11號上午九點這樣左右乘香格裡拉國際旅行社的中巴出發,在麗江西北翻越一座大山後,沿著山間公路西行,直到長江第一灣,大家下車拍照觀光。然後車向北駛下到金沙江河谷,沿著江南岸東行,過金沙江大橋到了江北,進迪慶藏族自治州地界,沿北岸東行,到衝江河口的虎跳峽鎮急轉彎,順著衝江河谷向北跑,看風景有點像西藏拉薩東邊的尼羊河谷,山高路險,水流湍急,風光秀麗,幾近童話中神仙出沒的地方。下午一點多到達香格裡拉。

導游尼瑪領我們去環城東路的達瓦風情園安排住宿和用餐。達瓦風情園從外觀看是一座很氣派的藏式賓館,比拉薩色拉路的諾達康桑差不了許多,大門的兩根立柱都是原木,粗得要三個人伸出雙臂去圍才能圍得過來,兩層樓的餐廳前一排五根大立柱,也都差不多粗。聽藏民說,長四、五百年的杉樹才能有這麼粗。少見多怪,在以後的一天時間裡,看到藏民蓋的新房,許多都有這麼粗的木柱。他們說這樣的房子能站幾百年,將來就是文物,可值錢了。他們瞧不起西式別墅,那不值錢。這裡藏民蓋新房一般要花四五十萬,深山野嶺哪來這麼多錢。他們說靠山吃山,上山采天麻蟲草;上山采松茸,松茸賣給日本人,采得好一個夏天能弄三四萬。

午餐後去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噶丹松贊林寺和納帕海。松贊林寺是雲南藏傳拂寺之首,寺院從山下延伸到山上,山頭上大殿的屋頂金光閃耀,從遠處看寺院的建築群,氣像萬千,真有點像布達拉宮。納帕海不是海,是香格裡拉最大的草原。和蒙古草原不同,這裡野花盛開,紅黃藍各種顏色,漂亮極了。遠山揚風,馬兒在草原上奔馳,爽極了。

12號上午驅車35公裡去屬都湖,屬都湖是高原冰磧湖,這裡的草甸也是開滿野花五彩繽紛,這裡的空氣清新而芳香,這裡的水面清澈見底。這裡遠離任何污染,是現實的世外桃源,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人間仙境。

蜻蜓點水,跑馬觀花地游了香格裡拉,談不到多深的了解,只能說香格裡拉我來過了。下午回麗江,司機換了扎西格仁,他健壯得像一頭雄獅,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不習慣於分配給他的政府秘書工作,半年後改行當了司機。為人豪爽風趣健談。他一邊開車一邊給我們介紹香格裡拉的風土人情,有人問他什麼時候可以方便一下,他說“前邊賣東西的地方有衛生間,你們方便,我停車可以領十塊錢。”後來店家給了他一包雲煙,他舉著煙對游客說,“得了包煙值八塊錢,”隨手抽出一根,“誰想抽誰抽。”仿佛煙是剛才大家共謀的收獲,仿佛他已經和大家成了哥們。只要聽到誰說這裡的景色好美,他就會立刻停下車來,讓大家下車拍照欣賞。他是我們此行接觸最多的一位香格裡拉人,從他身上我們進一步了解了美麗的香格裡拉。

我們比徐霞客幸運。

我已經走過祖國大陸的31個省市自治區。旅游開闊了我的視野,在開闊生命空間的同時,也開闊了自己的內心活動的空間。每次從外邊回來,感到自己又多擁有一片藍天。生命有限,空間無限。當自己生命的腳步多走過一座山嶺,多走過一條河流,多走過一塊草原、沙漠或戈壁,生命便會更加豐富,更加充實,更加值得咀嚼。

在旅游的途中,我和自然的造化對話,和歷史和祖先對話,也和一些萍水相逢的朋友們對話,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也使自己的意識不斷產生結構性變化,使自己真正與時俱進。旅游真好。


精選遊記: 安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