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三日游(四)——108塔、沙坡頭、高廟

作者: 往往

導讀寧夏三日游(四)——108塔、沙坡頭、高廟三天玩寧夏玩的是主要景地,要想玩的盡興,也許還可以再多一兩天。對於主要景點來說,比較遠的就是中衛了。如果繞道青銅峽看108塔,路程就更遠些。從寧夏出發,大約1個多小時,汽車就開到青銅峽水庫西岸的108塔景區。汽車走過一段陡坡,遠遠的就看到在陡峭的山崖上坐落著一個巨大的塔群,共有108座,俗稱百零八塔。這個塔� ...

寧夏三日游(四)——108塔、沙坡頭、高廟三天玩寧夏玩的是主要景地,要想玩的盡興,也許還可以再多一兩天。對於主要景點來說,比較遠的就是中衛了。如果繞道青銅峽看108塔,路程就更遠些。從寧夏出發,大約1個多小時,汽車就開到青銅峽水庫西岸的108塔景區。汽車走過一段陡坡,遠遠的就看到在陡峭的山崖上坐落著一個巨大的塔群,共有108座,俗稱百零八塔。這個塔群坐西朝東,背山面水,真可以說是風水寶地,108塔隨山勢由下而上,排列有序,從上到下1、3、3、5、5、7、9……19,奇數排列,構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的大型塔群。這樣規模的塔群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的別具匠心、格局獨特更是少見。

走到山角下邊,仰首望去,白色的塔群可以收到你的鏡頭中,只是最下邊的太寬,距離又不夠遠,所以最下邊的19個塔不容易全取進鏡頭。我們到108塔的時候,天氣格外晴好,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108個塔十分耀眼,個個幽雅明麗。拾階而上,可以繞塔群一周,這108 塔不是高僧的靈骨塔,而是佛教紀念性建築,佛教認為人生的煩惱有108種,為了清除這些煩惱,所以貫珠定為108顆,念佛要念108遍,敲鐘敲木魚也得108響,……所以後人估計這108塔可能是為清除人生的煩惱才建築的,導游會告訴你,從左邊上右邊下,繞塔群一周就能消除煩惱。其實人生煩惱誰也躲不過去,但是是可以通過調整心態,使自己少煩惱的。這些塔猛一看,似乎都是一樣的形狀,它們都為2.5米高,單層八角須彌座,寶珠式塔頂;其實仔細看還是有區別的,從上面數,2~4層,塔身為八角鼓腹尖錐狀,5~6層,塔身呈葫蘆狀,7~12層,塔身呈寶瓶狀。最上面的塔與眾不同,高3.5米,塔基是方形的,是一個八角束腰須彌座,塔身為覆缽式,塔頂也是寶珠式,正面有個挺大的龕門,可以鑽進一個人去。據介紹,這些塔都是實心喇嘛塔,塔心正中立一豎木,內填土坯,外砌磚,塔外塗上白灰。如果揭去後代塗上的白灰,可以看到裡邊白灰上塗有彩繪。這108塔始建年代不祥,但明代對塔群就有記錄,而且曾經從塔基下出土過有西夏文字的帛書,所以估計很可能是西夏時的建築,距今1千年左右了。

站到塔群的頂端,黃河從兩山對峙的峽谷中奔流而過,水黃,但還不太渾稠,畢竟還在上游,兩岸為河套地,樹木繁盛、大片莊稼看上去綠油油的,更顯得兩岸的荒山禿嶺十分扎眼。居高臨下,眼前的黃河、岸邊的渡口、以及遠處的山盡收眼底,很是壯觀。

離開這裡,向中衛進發,大約1個小時,就到了中衛市區。現在中衛已經從縣升為市了,也確實具有一個小市的規模,這裡也有一個“老毛手抓”分店,白條手抓還真挺好吃。吃過午飯,我們就直奔沙坡頭了。這裡是寧夏開發較早的旅游點,據說比沙湖早好幾年,但由於近年沙湖開發以後,人們在那裡也可以看到沙漠,還有美麗的湖水,離銀川又近,所以很多人就不來沙坡頭了。可這裡的沙漠是很值得看的。如果只是為了玩一些沙地游戲,比如滑沙當然不必到這裡來,但這裡的風光確實壯美。如波濤般起伏的、一望無際的大漠,九曲十八彎、滔滔不絕奔流向前的黃河,人造沙漠綠洲都讓你感動。這裡是“騰格裡”沙漠的東南邊緣,騰格裡是蒙古語,意思是天上掉下來的。也就是說,這茫茫沙海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沒有見過沙漠的人大概永遠無法想像什麼叫荒漠、什麼叫蒼涼。一望無際的沙漠,只有駱駝才能穿越的瀚海,帶給人類的是什麼?聽當地人說,沙漠的天氣是瞬息萬變的,剛剛還是晴空萬裡,風和沙靜,那些金黃的沙丘像定格的波浪,但是一場風暴,天地變得灰蒙蒙一片,風卷沙揚,鋪天蓋地,立時混混沌沌,五指莫辯,沙子摩擦撞擊,聲如擂鼓。可怕的沙塵暴襲來的時候,5裡外的公路上即使是最高級的小轎車也無法識別方向。沙進人退,這是歷史的鐵證。近300年間,中衛綠洲被迫向後退了7.5公裡,被吞沒的良田近5 萬畝。所以當你看到這無邊沙漠的時候,在欣賞這“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景的時候,也會為人類長期與沙漠的鬥爭而感慨。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尋找治沙的方法。包蘭鐵路要穿越這片騰格裡沙漠,怎樣才能不讓鐵路被沙覆蓋,保證火車安全通過呢。1956年中科院治沙隊騎著駱駝來到沙坡頭,在沙漠上支起帳篷,進行實地勘測。那時這裡一年到頭都要刮風,隊員們的被子、衣服、鞋襪甚至鼻子、耳朵裡都是沙子,吃的飯和喝的水中也都是沙子。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年青的大學生們也參與了這場人與沙的搏鬥。曾經有一個女大學生,在沙暴襲來的時候,被狂風卷進了沙坡下的水中,她的同伴跳進水中營救,不幸,這兩個年青人都被卷進旋渦,無情的風浪吞噬了他們。他們為祖國的治沙事業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當你站在沙漠中,看到包蘭鐵路從這片沙漠中向前延伸的時候,你會想到如果狂風驟起的時候,流沙向鐵路撲來,鐵路不會被阻斷嗎?但是從1958年8月1日通車到現在,火車在這裡始終暢通無阻,這一切都應歸功於那些治沙英雄們。“草方格沙障”是中國人的發明,使用鐵鍬把麥秸壓入沙中,形成一個個1米見方的方格,拉成巨網,在網眼裡種上耐干旱的抗風沙的植物,沙不流動,植物才能生存,植物生存,才鎖住了風沙,正是這些綠色長城才使包蘭鐵路得以暢通。治沙的人就是在極其嚴酷的環境下,一寸一寸的與沙漠爭奪土地。所以來到騰格裡沙漠,外國人也為這治沙奇跡驚嘆不已。沙漠還在,但它們不會危害鐵路了。

沙坡頭其實是鐵路南邊的沙山,真正的沙漠是在鐵路北邊。沙坡頭下就是奔流的黃河,光腳踩在沙子上,柔軟舒服,不過我們去的時候陰天,沙子不燙,夏天沙面最高溫度能達74℃,所以有警示牌“小心燙腳”。連滑帶走,從沙山上一直走到黃河邊,一匹拉僵的白馬石像屹立在江中,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沙坡頭下有一片衝擊平原,這裡原本十分富庶,可黃河總是漲落,水旱時常威脅這裡,人們希望挖渠引水,可總找不到合適的渠口,挖了渠就被水衝垮了,老石匠累死了,他的兒子繼續尋找,後來他作了個夢,一個仙女騎著高頭大馬來到這裡,揚鞭策馬飛馳而過,拖著一條錦帶,在河灘上留下一道白印,在崖上留下“渠口從印而過,河水長流不斷”幾個大字。小石匠於是帶領鄉親修出了一條“美麗渠”灌溉了10多萬畝良田,才有了沙坡頭下的一片蔥綠。這匹白馬就是為這個傳說而創造的。那馬拖著一根帶子,揚蹄飛奔狀,因在黃河中間,更顯雄壯。如果有興趣可以坐羊皮筏漂流,也可乘滑鎖飛躍黃河,還是挺刺激的。

沙坡頭游完就回到中衛看高廟。值得一看。它就在中衛縣城內,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廟宇。此廟建於明永樂年間,原名“新廟”,康熙年間因地震坍塌重修後改為“玉皇閣”,民國初年才改成“高廟”。這是一個造型獨特的建築群,一般廟宇都是在平地上修築幾個大殿,規模再大也無非是多幾個院落。但高廟的大殿是在平地上層層向上而建的,遠遠看去,重樓疊閣,飛檐相啄,猶如鳳凰展翅。高廟坐北朝南,前院為保安寺,是佛教供奉之處,院子正中有一個小牌坊,大雄寶殿供奉著釋迦牟尼,左右為文殊和普賢,十八羅漢姿態各異,神情栩栩,妙趣橫生。通過大殿,沿殿後24級台階攀上南天門,正面為朱陵宮(俗稱轉樓)中間有一個磚雕牌坊,上面雕有唐僧取經的故事。再拾級而上,進入主廟,主廟又分上、中、下三層,下層是五獄廟,從兩邊上到二層,正中大殿中塑有玉皇像,這是道教供奉的神像了,兩側的文昌像騎四不像怪售,關公銅像騎著赤兔追風馬,還有塑有四海龍王的龍宮。三層主廟的上面還異常別致的突起一座六層三頂的中樓,造型小巧秀麗,上層塑太白金星,中層是觀音像,下層繪28宿。可以看出供奉的神仙有多麼全、多麼雜。最下面的地獄更是陰森、恐怖,各種燈光和聲音都使你汗毛倒豎,它以各種地獄中的酷刑告誡人們忠、孝、廉、正。不孝之人到地獄會被鋸身,搬弄是非的人就會被割舌頭,作惡多端的人就會下油鍋等。

高廟建築群是在一條中軸線上,輔助建築位於兩側,有飛橋和中部建築相連,均衡對稱,步步升高,層樓重疊,翹角飛檐更是細致非常,加上其中的各式繪畫,從花卉到珍禽異獸琳琅滿目,色彩艷麗。使你對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和細膩的風格贊嘆不已。

至此,一天的中衛一線就告一段落了,導游問我們去不去通湖草原,也在一線上,但我們沒有時間了,下次吧,回到銀川已經快7點了。

銀川市中還有一個承天寺塔(西塔)和一個海寶塔(北塔),南關清真寺,玉皇閣和鐘樓都是古跡,有時間也可以看看。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