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流水帳之五)進入阿裡:人與自然的和諧一幕

作者: wdu

導讀進入阿裡:人與自然和諧的一幕一、藏野驢加入 不知道為什麼野生動物總是在離縣城不遠處出現。頭天一路上都沒見到藏野驢,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就在離開尼瑪不遠的一個荒原上見到了一群。和藏羚羊不同,藏野驢並不是十分避人。只要你一拉開車門,藏羚羊和藏原羚就會立刻飛快地跑開,不管離車多遠。而藏野驢則依然是悠哉游哉地該干嘛干嘛。這大概是因為藏野驢不像 ...

進入阿裡:人與自然和諧的一幕一、藏野驢加入

不知道為什麼野生動物總是在離縣城不遠處出現。頭天一路上都沒見到藏野驢,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就在離開尼瑪不遠的一個荒原上見到了一群。和藏羚羊不同,藏野驢並不是十分避人。只要你一拉開車門,藏羚羊和藏原羚就會立刻飛快地跑開,不管離車多遠。而藏野驢則依然是悠哉游哉地該干嘛干嘛。這大概是因為藏野驢不像藏羚羊那樣因為羊絨的高貴而遭人追殺吧。

走出尼瑪不多遠,就又見到昨天在蒙古族“大姐”家門口出現地兩輛越野車停在路邊。兩個人站在車邊,扛著“大炮”拍攝藏野驢。我們並沒有在意,繼續往前走。

進入阿裡以後,山巒地色彩逐漸豐富起來,因為土層和礦物質地不同,山體呈現出紅、赭石、綠、藍燈多種顏色,在墨鏡的“處理”之下尤其美麗。當我們看到這樣的山巒不久,司機就把車停在路邊,說前面沒有多少人煙,就在這裡吃飯。

二、“回家”的援藏干部

其實這裡只是一個帳篷“茶館”,可吃可住。裡面已經坐滿了客人,都是從那曲進阿裡的司機。一群人用我們聽不懂的家鄉話聊著天,我們只好在一邊坐下。沒什麼好吃的,最好的東西就是羊肉面,於是每人來了一碗。

一邊吃著,那些司機一個一個地離開了。本來大家都沒怎麼說話的,一個司機臨走時忽然對我們說“前面一段路很差,小心”。我們心頭湧起一陣溫暖的感激。看來阿裡司機的熱心真是名不虛傳。

帳篷裡安靜了沒多久,帳簾一挑,進來幾個人。正是我們昨晚和今天早上兩次邂逅的那兩輛越野車裡的客人。因為人不是很多,大家得以善意地互相打個招呼。

“去阿裡旅游啊?”一個四川口音的中年人問道。

“是啊,你們也是去旅游的?”

“是,也不是。我是前幾年援藏的,這次回來看看,順便玩一下。”

聽到中年人這麼說,我們不由生出一些敬意。於是大家打開話匣子聊起來。中年人也樂於和我們分享他的感受:“阿裡的風景好,老鄉也實在是太好了。回去這麼多年,一直想回來看看。今年聽說阿裡的路修好了,這不就來了,順便好好看看野生動物。“

他又問我們前面准備去哪裡。我們說准備先去日土的班公錯,再去獅泉河。“嗯,班公錯是個好地方,一定要去”,援藏干部說道,“不過你們去的時候不大好,可能沒什麼水鳥了。我當初可是在湖邊住過幾天,就住在打魚人家裡。到鳥島上去看啊,可以看到還沒有任何動靜的鳥蛋,剛被小鳥啄開一個小口的鳥蛋,小鳥探出頭來的鳥蛋,還有剛從蛋裡鑽出的小鳥。唉,那個感覺真是好。”聽著這話,我們真是慶幸當初堅決地把班公錯放在旅行計劃裡面。

這是我們第一次和援藏干部交談。他們說一路要慢慢走,在車裡過夜,而且不去日土,直接去獅泉河,所以大家再沒有見到。但在札達的時候我們居然又住進一家招待所。而且一早大家追逐著直奔古格遺址。從古格回來居然又在札達的小飯館裡見面,也算有緣了。

在札達的時候,援藏干部告訴我們他們只走了一半,油錢已經花掉了6000多,“但還是覺得值得”。更巧的是,與我同行的大姐居然和他是一個系統的,於是大家的話越說越多。大姐和他還一直保持聯系。在第二年,他還約大姐進青海,只是時間安排不上而作罷。這就是後話了。

三、洞錯:醉人的綠色

話歸正傳。告別援藏干部,從帳篷茶館出來,超過前面兩部在破破爛爛的路上搖搖晃晃的東風油罐車,又用了幾個鐘頭繞過一座大山,路就明顯好走了。這裡又是一個湖邊的灘地。遠遠的,一顆綠寶石鑲嵌在黃色的土石、白色的鹽灘和棕紅色的草灘中間,這就是洞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綠的湖。

與前面見到的達則錯類似,洞錯也依托著一座矮矮的山丘,前面一片棕紅的草灘。所不同的是顏色。洞錯的綠是我在其他地方所從未見過的,似乎是只有化學實驗室裡才能調出來的那種綠色。

在湖邊走了很長一段以後,我們要求司機師傅把車停在路邊,我們自己向湖邊走去。藏北的湖泊很多,但知道這裡才有機會在離開納木錯之後再一次與湖泊這麼接近。但草灘可沒有納木錯的碎石灘那麼好走。隨著腳下小心翼翼地向湖水接近,空氣中的鹽腥味也越來越濃,風卷著湖水拍打湖岸的聲音也越來越大,越來越親切。知道前面已是稀軟的灘塗,不能再走為止。近距離感受著,這醉人的綠似乎比聖潔的藍更讓人感到親近。這是一種柔軟的,甚至是有些溫暖的。而湖邊草灘的那一片棕紅色與綠色的搭配也是和諧之至。更讓人感到無比生機的是水鳥。不知名的水鳥就在你身邊撲打著翅膀,或者就在你不遠的水面上歇息。雖然阿裡中午的陽光猛烈異常,我還是忍不住在湖邊流連…

四、回歸小北線:人與自然和諧的一幕

離開洞錯,走不多遠,就是大北線和小北線的交彙點了。在地圖上是兩條粗粗的公路,實際只是幾道車轍印而已。如果不是司機師傅說“小北線到了”,我們根本不會注意到。不過聽到傳說中的小北線到了,我們都松了一口氣,這意味著我們終於走出荒涼的、傳統上是無人區的藏北,進入了“繁華要道”。

小北線的確是一副“繁華要道”的樣子。首先是有“路”了,雖然只是土石和煤渣鋪墊的,但畢竟不再是由車軋出的車轍,而是真正由人工修築的道路了。更讓人感動的是,路上大的塌陷都用紅色油漆在石頭上做了標記,明顯的是有道班在維護。在這樣的路上,車輛也不必擔心過河的陷車問題了,所不同的,這裡並不是在河上架橋,而是相反,用水泥砌一個凹下去的槽。顯然這裡的道路施工者並不關心車輛是否要趟水,而是更關心河水不要把道路衝垮,或者車輛趟水時不要陷車。

小北線之所以是“繁華要道”,還在於這裡的車明顯多起來,我們半天內就看到了兩輛往相反方向開的越野車,車裡是和我們一樣灰頭土臉的游客。顯然這些是按傳統路線,從南線進阿裡以後由小北線回去的隊伍。更絕的是我們還兩次遇到來往與獅泉河與拉薩的長途客車。一直都知道有這麼個班車存在,但沒想到它竟然如此“豪華”。就是內地大城市常見到的臥鋪豪華客車,真不知道以它的重心和底盤,如何能從阿裡走到拉薩!

小北線留給我們最深的印像是我們在大北線離交彙點不到一公裡的地方見到的人與自然和諧的一幕。在洞錯延伸出來的草原上散落著三五群藏野驢,還有稀稀拉拉的幾只藏原羚-雖然從尼瑪出來以後藏原羚的主流地位讓給了藏野驢,還是可以見到少數。這還只是藏北常見的景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特別的是人。就在這草原上,有一戶藏民在放牧。帳篷外頭生火做飯的炊煙裊裊而上,一個牧民坐在山坡上,看著山坡上和坡下草原的山羊。而有幾只藏原羚居然就在距離山羊群不到50米的地方悠閑的散步吃草!這是我所見過的人類和藏原羚最近的距離。我一直覺得藏族同胞對自然是尊重甚至有些敬畏的,深受宗教熏陶的淳樸的藏民絕對不會和野生動物過不去,眼前的情景證明了我的感覺。其實如果沒有利益的驅動,人類和自然本可以和諧共處。人類也不過是動物世界的一員,為什麼要讓其他野生動物朋友見之唯恐避之不及呢?真希望所有到西藏旅游的人都能珍惜這裡的一切,不要破壞了這地球上所剩不多的純淨與和諧。

在小北線行車,速度快了很多。在太陽還老高的時候,已經可以看到前面遠遠的一片土坯房,而手機也終於找回了久違了的“中國移動”的信號,改則終於到了。

車從這些土坯房中間穿過,我們不禁有些許的失望,空蕩蕩的街道,老舊的房屋,漫天的灰塵,這就是阿裡重鎮改則?

但是很快我們就眼前一亮。前面出現了水泥路面,出現了一排和內地縣城十分類似的兩層房屋,全部是店鋪。讓我們驚喜的是這些店鋪不再是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甚至還包括洗衣店!在街道的某個地方,有一個院牆圍著的,滿地鋪著水泥的,內地援建的“文化廣場”。而街上也已經不再只是藏民和甘肅的移民,還有操各種方言的打工者。我們在招待所住下,被子和床鋪都是白色的,不再是普通居家的樣子,房間是明亮的,還有暖房。在街上的小飯館吃飯的時候,小學生放學了。是上學去了,然後放學了,而不是在山坡上放牧牛羊呢!

拿起手機給一個朋友打電話,對方急切地說“我已經找了你幾天了,就想知道你是不是還活著!”我和朋友都笑了。是啊,改則的一切都是熟悉而新鮮的。而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已經接近此行的最西點,我們終於到了阿裡腹地了。


精選遊記: 阿裡

評論